⑴ 东方财富期货软件的挂单怎么用
这个你可以在这个设置里面去设置这个挂单就可以使用的, 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挂单不行的啊
⑵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编辑版面
丰财富期货可以编写版面的。
⑶ 用股票交易软件怎么设置能在止损点挂卖单
可以添加一个关联助手,可以提前挂下跌的卖单(止损)和上涨的卖单(止盈),也能下跌反弹后的挂买单(比现价更低介入)。
设置止损点:
1、投资人根据亏损程度设置,如当现价低于买入价5%或10%时止损,通常投机型短线买入的止损位设置在下跌2%~3%之间,而投资型长线买入的止损位设置的下跌比例相对较大。
2、投资人应该根据与近日最高价相比,当股价从最高价下跌达到一定幅度时卖出,如果此时投资者处于亏损状态的叫止损,处于赢利状态的叫止赢,这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于止赢,下跌幅度达到多少时止赢要看股价的活跃度,较为活跃的个股要把幅度设置大些。
(3)东方财富期货设置止损扩展阅读:
股票交易注意事项:
1、T+1|D在T+1的基础上,增加了卖出可递延的选项,符合递延条件下,可将持仓时间延长至下一个交易日,最多递延9次。
2、点买和点卖的交易时段:点买在每个交易日的9:30-14:40,点卖在最后持仓日的9:30-14:40。
3、触发止损:点买人于点买时选择的止损比率,当T+1或T+1|D持仓盘中浮动亏损达到或超过止损时,投资人有权及时卖出,并以实际成交金额进行结算。
4、策略交易的触发止盈率为20%,当T+1或T+1|D持仓盘中浮动盈利达到或超过止赢时,投资人有权及时卖出,并以实际成交金额进行结算。
5、股票T日盘中涨幅≥8%或盘中跌幅≤-8%时,投资人有权不执行点买人的点买指令,直至股票涨跌幅回落到(-8%,+8%)区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票交易软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卖出止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股票止损
⑷ 东方财富期货app的止损能跟着羸利上设吗
东方财富这款软件,他是能够通过你不同的对财富的理解来进行止损和盈利的。
⑸ 如何挂止损单
挂止损可以通过交易软件上的指价平仓单来设置。
如图:
1、打开指价平仓单;2、选择挂单品种;3、选择方向;4、输入数量;5、勾选止损 输入止损价格
一般多单止损设置在支撑位下方,空单止损设置压力位位上方。如图上支撑是2829,我设置了2825.
⑹ 东方财富网这款软件,支持时间条件单功能吗谁在用介绍下啊
东方财富期货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由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东方财富控股的一家专业期货公司。公司在全国期货公司中首批获得中国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是上海地区首批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
东方财富期货主要从事国内商品期货经纪和金融期货经纪业务,是上海期货交易所(会员号0298)、大连商品交易所(会员号0209)、郑州商品交易所(会员号0269)、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会员号0107)、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会员号8298)会员。
公司位于中国上海的金融中心——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毗邻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是一家交易环境优雅、交易跑道快捷、软硬件设备先进、员工队伍专业、精干的全国性期货公司。
(6)东方财富期货设置止损扩展阅读
各大期货交易所2019年11月发布通知,所有期货交易终端须满足穿透式监管要求。东方财富期货APP是东方财富自研的一款集行情、交易、数据、资讯、期货吧、投资者教育为一体的专业期货软件,符合监管要求。
东方财富期货APP:独具特色
东方财富期货APP继承东方财富优良的互联网科技基因,为用户带来便捷方便的同时,又出色的保障用户交易安全,并拥有诸多特色功能与服务,包括:
免费在线开户:10分钟完成手机线上开户,交易下单软件不收费。
交易功能:云条件单功能,止盈止损。
⑺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设止东方财富期货怎么设止损止赢
设置并不难,难的事软件不能断网,否则止损止盈失效
⑻ 东方财富通金融终端如何保存界面设定
1、东方财富通金融终端保存界面设定的方法为:点击“提醒”按钮之后,将会弹出提醒设置页面。勾选所要订阅的资讯、及要设置的股价条件,并输入要设置的股价和涨跌幅,点击“确定设置”按钮,设置立即生效。
2、东方财富通是财经证券门户网站——东方财富网(300059)基于自身的平台优势最新研发的一款免费炒股软件。东方财富通拓展了各类市场行情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包括全球指数、香港市场、商品期货、外汇牌价在内的各类市场和产品行情,率先为用户免费提供股指期货实时行情。
⑼ 股票止损止盈怎么设置
股票止损止盈设置: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必然有一个入市和出市的问题。入市要根据顺势而为的原则进入,出市就牵扯到止盈止损的问题。建议中短线操盘的投资者,考虑采用半自动交易模式,人工手动买入,通过带止盈止损功能的自动交易软件机械卖出。买入要慢,至少需要3个以上的理由,卖出要快,一但下跌破位,就要马上卖出。亏要小亏,盈要大盈,如何协调,需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去调整。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新编金融法小全书(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