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交易 » 逾期货款公式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逾期货款公式

发布时间: 2021-06-04 01:26:21

1. excel中判断合同是否逾期未付款的公式

E4单元格写入公式
=IF(AND(J4<I4,TODAY()>K4,SUMIF(A$4:A4,A4,J$4:J4)<=SUMIF(A$4:A4,A4,M$4:M4)),"逾期","")
下拉填充公式

试一下是不是要这样的公式

2. 逾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1、商业贷款。大多数贷款机构罚息按合同约定利率的130%-150%收取。例如贷款逾期本息为2500元,贷款利率为4.9%,按罚息最低计算,那么贷款逾期一天的罚息为2500×(4.9%÷365×130%)×1=0.43元。
2、公积金贷款。公积金房贷逾期罚息按照贷款利率的150%收取。假如贷款逾期本息为2500元,贷款利率为3.25%,那么贷款逾期一天的罚息为2500×(3.25%÷365×150%)×1=0.33元。

贷款逾期通常是指该笔贷款到期后,借款人在未办理相关展期或转贷手续的前提下,未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时限向发放贷款的银行归还贷款本金及利息,从而造成贷款形成超出约定期限的一种现象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提供面向大众的个人消费信贷服务,打造创新消费信贷模式。有钱花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风控技术,为用户带来方便、快捷、安心的互联网信贷服务。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3. 贷款逾期的计算方式

“贷款在偿还本息时,没有在每月还款日前或宽限期内按时归还应还本息即视为贷款逾期。贷款逾期会产生罚息,还会被相关系统直接记录然后上报征信。如果用户因为特殊情况无法按时还款,应及时与放贷行取得联系并商议如何处理。”

4. 逾期贷款利息计算公式

逾期罚息=逾期贷款金额×[贷款日利率利率×(1+30%~50%)]×逾期天数;

贷款利息=逾期罚息+已缴纳利息;

缴纳利息+贷款金融×贷款日利率×借款天数(借款天数为逾期前的借款天数);

需要注意:假如借款人出现逾期还款,逾期罚息一般是在原来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再上浮30%~50%。

这种计息方式,对借款合同履行期内的贷款利率仍然遵照原约定,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对于逾期后的贷款利率则按人民银行确定的不同时期所调整的利率,采取分段计息的办法计算逾期利息,在收取逾期利息的同时,按一定比例加收罚息,或按人民银行确定的逾期贷款罚息利率,随罚息调整分段计算罚息。

(4)逾期货款公式扩展阅读:

关于罚息利率问题。逾期贷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的借款)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

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五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对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对不能按时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5. 如何计算贷款的正常利息和逾期利息,求公式,如下表

逾期贷款利息计算公式:

正常利息==本金*利率*年限

逾期利率===正常利率*(1+上浮点 比如逾期加收30%就是加30%)

逾期利息===本金*逾期利息*实际逾期天数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

1、关于人民币贷款计息和结息问题。人民币各项贷款(不合个人住房贷款)的计息和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2、关于在合同期内贷款利率的调整问题。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利率由原来的一年一定,改为由借贷双方按商业原则确定,可在合同期间按月、按季、按年调整,也可采用固定利率的确定方式。

5年期以上档次贷款利率,由金融机构参照人民银行公布的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自主确定。

3、关于罚息利率问题。逾期贷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日期还款的借款)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二点一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

借款人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罚息利率,由现行按日万分之五计收利息,改为在借款合同载明的贷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对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从逾期或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之日起,按罚息利率计收利息,直至清偿本息为止。对不能按时支付的利息,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4、对2004年1月1日(含2004年1月1日)以后新发放的贷款按本通知执行。对2004年1月1日以前发放的未到期贷款仍按原借款合同执行,但经借贷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也可执行本通知。

5、本通知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有关人民币贷款利率的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

(5)逾期货款公式扩展阅读

逾期还款的后果

1、罚息

签订贷款合同时,一般会对贷款逾期作出一些规定,逾期一般都会产生罚息,金融机构不同,罚息的金额和产生的利息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笔本不该支出的费用,还是能不产生就不产生的好。

2、信用污点

不要小瞧这一点。贷款一旦逾期,银行就会将逾期记录上报至央行的征信系统,记录一旦生成,个人信用报告上就会留下污点。这小小的污点,会对你未来的贷款、申办信用卡形成不小的阻力,借款人千万不要因小失大。

3、无法享受贷款优惠利率

去银行申请贷款时,贷款利率舒服不同程度的浮动,优质客户通常可以拿到最低贷款利率,而有过贷款逾期记录的用户,即便拿下贷款申请,想要享受利率折扣,基本就是不可能。

6. 逾期率是什么,逾期率怎么算,逾期贷款率计算公式

逾期贷款率,是指逾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是用于反映贷款按期归还情况,它是从是否按期还款的角度反映贷款使用效益情况和资产风险程序。监控逾期贷款率,目的是促进银行对逾期贷款尽快妥善处理。

逾期贷款率计算公式

可按期末余额和平均余额计算,其公式如下:

期末逾期贷款率=期末逾期贷款余额/期末贷款总余额

平均逾期贷款率=全期逾期贷款平均余额/全期贷款平均余额

7. 等额本息贷款逾期利息计算方法、公式。

一、按揭贷款等额本息还款计算公式
1、 计算公式

每月还本付息金额=[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其中:每月利息=剩余本金×贷款月利率

每月本金=每月月供额-每月利息

计算原则:银行从每月月供款中,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利息在月供款中的比例中虽剩余本金的减少而降低,本金在月供款中的比例因而升高,但月供总额保持不变。

8. 逾期贷款的计算方法

合同法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已经废止的经济合同法和借款合同条例对逾期贷款支付利息并加收罚息均作了明确规定,1995年人民银行《关于调整贷款利率后有关计息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和1999年《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逾期贷款利息计收规定得较为详细,最高人民法院针对此类问题作出了相应的批复。
依照上述规定,联系审判实际,逾期贷款利息计算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按合同期内利率约定计收。借款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内,借款方支付利息的利率,只要不违反人民银行有关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规定,其中民间借贷不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便可按其利率约定计算逾期贷款的逾期利息。二是按照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计算利息。这种计息方式,对借款合同履行期内的贷款利率仍然遵照原约定,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对于逾期后的贷款利率则按人民银行确定的不同时期所调整的利率,采取分段计息的办法计算逾期利息,在收取逾期利息的同时,按一定比例加收罚息,或按人民银行确定的逾期贷款罚息利率,随罚息调整分段计算罚息。同时,对合同履行期内和逾期后的贷款采取按季结息(其中一年内短期贷款还可按月结息),每季结息日为季末月20日,对于借款人不能按期支付利息的,其利息计算复利。
上述两种计息方式中,民间借贷一般适用前一种,后一种计息方式中的复利计收不适用民间借贷。银行借款合同一般适用后一种,对前一种计息方式,法律并未禁止。两种计息方式各有其特点,按约定计收逾期利息,虽然能充分体现合同当事人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意思自治原则,计算方法简便,但若逾期期限长,遇国家利率调整幅度大时,可能会导致利息计收的过高或过低,有违公平的民法精神,按人民银行有关规定计收逾期贷款利息,虽然能恰当地反映逾期借款应付利息的情形,但实施过程中过于繁琐。 首先,如何确定计息期间。关于利息的计算应当从借款之日起计算,复利应自按约或按规定结息付息时拖欠之日起计算,并无疑问,但利息或复利应计算至何时,则规定并不明确。
一种意见认为,逾期贷款利息和拖欠利息的复利应当计算到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日,借款方当事人不按期偿付借款本息,承担违约民事责任的底线应为法院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日,一旦判决确定了给付日期,判决生效后就不允许借款人继续拖欠,这是法院判决的强制性、拘束力、执行力所在,期满后如果借款方仍不清偿,则应按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承担迟延履行法院判决的责任,即支付加倍利息的迟延履行金,如果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前借款方提前清偿,则应在判决基础上相应减少利息支付。这属于借款双方的自行和解,也不违反法律规定。
另一种意见认为逾期贷款利息及复利应计算到借款实际清偿之日,借款方未按生效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清偿,不仅是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行为,相对贷款方来说,同样也是违约行为的继续。一种行为两种性质,贷款方针对借款方便享有给付迟延履行金和违约金两种请求权,并允许选择其一。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逾期贷款利息应计算至贷款方当事人的起诉日。因为人民法院对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审查评判,应围绕双方争议的焦点,仅限于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范围,法院判决结果不得超出诉讼请求支付借款利息的范围;贷款方起诉时,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借款方应支付借款及利息的数额,就是对案件事实的客观认定,即法院受理时借款方所拖欠贷款方的借款本息,只应到起诉时止,此后属诉讼中及判决后迟延而增加的,不属起诉时双方诉争的事实范围。如果允许借款方当事人通过诉讼,甚至判决确定的履行期满后仍拖欠,那么法院事实的认定是否确定?如在判决时,就考虑到借款方可能不按确定的期限履行,那么,判决书的拘束力何在?判决后,借款方随着履行的迟延而支付贷款利息数增加,那么判决结果的确定性何在?因而应以起诉日为判决利息计算的截止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