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炒期货最坏的情况是不是把保证金亏得一分不剩
期货最坏的情况是自己的保证金赔光了,还欠期货公司的钱。
例如:如果按10%保证金计算,用1万元,可以买卖10万元的期货合约。
如果投资者亏损,期货公司会让投资者追加保证金,如果投资者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期货公司会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将投资者保证金不足的仓单平仓。
但如果是极端行情,期货合约的价格向不利于投资者连续走3个停板时(停板时,无法平仓,但连续3个停板,交易所一般会安排亏损的客户平仓),累计的涨跌幅度会大于10%。假设累计的涨跌幅度是15%,投资者会亏损1万5千元,减去原来1万元的保证金,投资者还应当交给期货公司5千元的保证金,如果投资者没能及时追加保证金,期货公司有权向投资者讨要。
Ⅱ 为什么大多数人做期货都是亏钱的
以小博大是期货的精髓,我们在期货市场的原则是以极小的代价去博取巨大的利润。
以小博大的第一要义就是永远不亏大钱。
(1)每次准备付出的小额代价都应该是事前计划好的,而在行情的发展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的。
这样严格执行的结果就是——永远不亏大钱。
每次在行情走反后付出多大的代价是我们事前可以计划而事中可以控制的。
如果我们没有主动做到了事前的计划和事中的控制,那么,就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事后后悔。
(2)永远不亏大钱不仅仅表现在每次计划的坚决执行上,还应贯彻在操作的整体思路中。
比如,制定整体的盈利计划时,所冒的总体风险应该是资金总额的一少部分。我一般把它限定在20% 。然后考虑怎么合理地充分利用这20%的可消耗“弹药”去赢取胜利。
如果坚决的执行了不亏大钱的原则,就做到了以小博大的一半,即“以小”两字。
像战争一样,首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保护好自己不是不做牺牲,而是把牺牲降到最小,或者说,把胜利与代价之比扩展到最大。
如果你确实能按预先的计划执行,把每次的损失控制在最小,那么你就掌握了更大的宏观胜率。
为什么这么说呢?
①在连续判断失误的情况下,或者说,我们的判断缺乏准确性的情况下 每次做单失败后损失越小,那么,我们在市场生存的时间就会越长,我们起死回生的机会就越多。
②在判断对错参半的情况下,如果每次的损失都小于赢利,那么我们的账面上肯定是有盈余的。我们就站在了胜利的一边。而且平均每次的损失越小赢利就越多。
③在判断正确多于错误的情况下,如果每次的损失都小于赢利,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大获全胜,赚个钵满盆盈了。
Ⅲ 做期货的悲惨结局
在市场上有这样一句格言吧,或者是什么俗语之类的?叫股市毁一生期货穷三代
也就是说炒股的人当中,98%的人都是以悲惨而结局同理,有98%做期货的人都是悲伤的,离开这个世界
Ⅳ 炒期货的人最终会有好结果吗
会有好结果的,只要把他当做事业而不是赚钱的工具,我已经死过一次了,但我从来没想过要放弃,即使在当我在考虑吃不吃午餐的时候也没要放弃,要不断探索,
Ⅳ 深度分析:为什么炒期货的结局只有输
1、炒股票的结局,70%的人只有输。 炒期货的结局,95%以上的人只有输。
2、这是人性的赌局,对于人性中的贪婪与恐惧,正常人几乎无法克服。
3、要克服贪婪与恐惧,你要花费大量的金钱与时间来磨练。
Ⅵ 期货为什么风险大
个人观点,期货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于操盘者。
多数人认为期货风险大,主要基于杠杆交易特性。仓位过重容易在出现方向性错误时巨亏,甚至爆仓。另外,期货并不能像股票那样交易:被套时一直持有直至回本。其实,多数人并没有接触过期货交易,更谈不上爆仓,只是听到有关爆仓的故事多了,也便相信了其风险大。
其实,任何投资产品的风险都可以人为控制。之所以,市场上那么多人出现亏损,主要在于人性难以控制。
相对于股票来说,期货交易是完全不同的套路。期货交易更讲究策略,不能像股票那样满仓操作,只能用小部分资金投资,大部分资金备用,这是一个自降杠杆的方法。当价格走势达到预先计划的标准时,方可以加仓或减仓。
期货是T+0交易制度,当天买进或卖出的头寸当天可以了结,这相较于T+1制度的股票,风险更加可控。
最后讲讲,亏损后持有待回本这事儿,实际是一种“愿赌不服输”的表现,将自己置于虚假的心理安慰之中,是投资者的认识与策略问题,和投资品种无关!
以上就是本篇分享,欢迎补充斧正
有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一下,万分感谢~
Ⅶ 中国期货市场十大悲情人物盘点
1、传奇人物:逍遥刘强
中国期货界传奇人物,因在2015股灾中在高位满仓,做多期指和配资买股票,最终导致破产,于2015年7月22日在北京华贸中心酒店顶楼平台跳楼自杀。
刘强生前为瑞林嘉驰对冲基金的基金经理,《期货大作手风云录》作者,北京逍遥投资工作室创始人,有着近20年的期货股票投资经验,曾供职于股票私募、报社记者、期货私募,其自创的多点共振操盘系统曾创下在一年中资金账户增长20倍的辉煌记录,在期货圈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不过在其自杀事件后,一位刘强的师兄和朋友透露,刘强自杀不是因为亏损破产,而是因为其患有抑郁症,逝者已矣,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刘强的抑郁症是否又能和他的交易撇清关系呢?
2、折翼的“证券之王”:管金生
作为债券市场交易的主导者,1995年“327国债”事件发生的那一周,万国超卖债券期货的情况非常严重,因为公司预计财政部将下调“保值贴补”——提供“保值贴补”是为了提升国债发行的吸引力——这会导致市场大幅下挫。但万国后来又获悉,财政部将提供另一份保值贴补,提高的比例比下调的幅度更大。这一信息令公司惊恐万分。管金生别无他法,只好在2月23日这天休市前的8分钟里,做出避免公司倒闭的最疯狂举动:大举抛售。这一举动,造成了债券期货市场崩盘,以致中国证监会下令将这8分钟内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这结束了他作为中国证券业伟大试探者的生涯。
3、亿万富翁:袁宝璟
1996年秋天,袁宝璟向汪兴提出,自己在四川成都炒期货时损失九千余万元,怀疑是刘汉与证券交易所修改规则所致。汪兴便提出安排人去打刘汉,得到袁宝璟的认可。后袁宝璟出资16万元让袁宝琦交给汪兴;1997年2月1日晚9时许,受袁宝璟等人指使的李海洋(己判刑)在四川省广汉市发现刘汉,李海洋向刘汉近距离连开两枪,但未击中刘;1997年以来,因汪兴多次向袁宝璟借钱未果,便开始以打电话、写信以要举报袁宝璟的违法犯罪事实相威胁;袁宝璟向袁宝琦提到了汪兴的恐吓威胁,袁宝琦提出:“不行找人给他办了,花两个钱呗。”袁宝璟表示说:“行”,并提供30万元资金。袁宝琦找到袁宝福,让他把汪兴做掉。后袁宝福向袁宝森提出此事,袁宝森主动提出去做;2001年11月15日,袁宝森刺汪兴数刀后逃离。汪兴被扎伤后,不断威胁、恐吓袁宝璟,袁宝璟对袁宝琦说“不行就办了他”。之后,袁宝琦向袁宝福说“把尾巴活干完”,并交给他人民币18万元;2003年10月4日23时许,袁宝福与袁宝森携猎枪来到汪家附近,袁宝森对汪连开二枪,汪当场死亡。
4、财通基金:刘增铖
2014年10月22日,刘增铖错判了聚氯乙烯(PVC)期货品种将要大跌,对其进行了全面做空,不成想10月23日PVC却走出了明显的反弹行情,触及到产品的止损位,最终清盘。
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刘增铖本打算做空PVC,但PVC出现了较大的期现价差,主力多头开始逼仓,几番博弈下来,不见多头泄气,无钱可撑,无奈之下只有砍仓,导致当天PVC跌停板打开并最终翻多。在一些期货从业人士看来,出现这种结果也并不让人意外,刘增铖虽负责运营一家公司,但更多的是用公司模式去运作资金,完全是一个人在战斗,操盘自己说了算,风险控制也是自己。
操盘手不计后果的、孤注一掷的押注PVC空头,最终导致爆仓,这一行为明显违背了以程序化套利、组合策略为主,力争实现计划资产的稳健增值的原则。
5、中国版利弗摩尔:侯庆华
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于江苏武进,祖籍浙江金华,刚出生即被遗弃,三天后辗转于山东临沂尚无子女的养父母家中,养父母已经相继去世。16岁初中学业的他,当年以30元起步踏上外出打工路,先后历时12年,在东北建筑行业打拼,血雨腥风中完成原始资本积累,至26岁于人生第一个颠峰时期全身退出建筑管理行业,并转战实业投资;28岁投身期货行业,至31岁经历暴仓,累计亏损本金1000万;31岁开始期货交易步入正常稳定的操作轨道,前期亏损补回,并完成了一定的本金积累,至35岁的期货事业基本进入稳健发展阶段。2005年成为亿万富翁,奠定期货江湖地位。之后经历离婚,而后又爆仓,最终自杀,是中国的利弗摩尔。
6、顶级慈善家:裘德道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杭州道远集团董事长。依靠5000元钱起家,自1998年末进入化纤行业以来,短短几年时间,裘德道就积累了数十亿的资产,并在2005年和2007年两次买下私人飞机。2006年,裘德道宣布捐资1亿元成立道远慈善基金,2008年又以个人名义给汶川灾区捐款1000万元,成为打破国内多项纪录的顶级慈善家。后来进入期货行业,在橡胶期货上赚得数亿,后在PTA期货上巨亏20亿,由于患肝癌,又加上期货巨亏给其身心造成巨大打击,在2010年圣诞节前夕因肝移植手术失败去世,终年54岁。
7、白糖分析师:陈树强
1982年出生,生前为中证期货软商品期货研究员,在上海工作。陈树强于2011年加入中证期货,此前在长城伟业期货任白糖期货、股指期货研究员。陈树强参与工作时间不久,却获得了不少奖项:2010年首批郑州商品交易所高级分析师(全国总共不到20人)、2009年证券时报第二届优秀期货公司暨最佳期货分析师评选最佳白糖期货分析师第二名 、2010年带队承担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功能课题任务,统稿全文,并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却在年满三十岁之际选择了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家属称其患有忧郁症,自杀前曾对于几次行情的判断屡屡失手。
8、亿万富翁:侯宝顺
侯某本是一个加工厂的小老板,在2000年以后,他开始钻研炒期货,到了2006年,侯某炒期货赚了竟达1亿多。在当时,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惜暴富的侯某贪心不足,在期货走下坡路的时候越亏越多,一下子回到了原点。一个人不怕一无所有,最怕曾经拥有,最终爆亏的他选择了自杀,却留下了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为了生活,在他人的帮助下,他的两个儿子将欠了父亲钱款的8个债务人告上法庭。之后,在法官的强制执行下,侯某的两个儿子拿到了近30万元执行款。
9、政协委员:谢贵华
广东乐山市夹江县政协委员、佳美植物油有限公司董事长,44岁的时候跳楼自杀,据一些熟悉谢贵华的知情者透露,谢的自杀与当年植物油期货价格暴跌有关,因为当时的他已经把所有家当亏尽,谢贵华跳楼前还在联系银行,希望能再获300万元贷款,以杀入期货市场“抄底”翻身。
10、糖业大佬:庞贵雄
46岁,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龙头镇人,当地知名的糖业老板,广东中谷糖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湛江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在2005年-2006年榨季里,中谷集团在湛江以及广西属下6间糖厂共生产白砂糖20万吨,酒精约2万吨。中谷糖业是湛江制糖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广东民企100强企业。据熟悉庞贵雄的人士介绍,庞曾经操作"期糖",亏损金额巨大,可能是这个原因让他走上了不归路,于2008年跳楼自杀。 据称当时中谷公司债务估算总额高达10亿。
类似于这样带血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期货交易是一条艰辛而坎坷的路,希望每位投资者在期货市场都能够自律、自知、自醒。
Ⅷ 为什么大家都说做期货赔钱。
从交易这块儿来说,大多数人的亏损是必然的,这一点无法改变。即便是期货市场上有对冲风险一说,但这也只不过是转移了风险,而不是消灭了风险。
毕竟这个市场不生产资本,它只是资本的搬运工,通过期货这一工具,让资金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这就是资本运作。
很多人说到这一点,总是觉得他们是赌的,运气使然而已,自己亏钱是运气不好。如果你坚持这么看,我不再多做反驳,下面的包括以后的什么东西也不必看了,对于靠运气为生的人来说,这些东西都是虚的。
对于认为有一定技巧和策略的来说,这些盈利的必然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在里面,他们用这些方式和策略为自己赢得了投机市场的一席之地。
这些人里面,有技术做的好的,每天赚个小钱,常年累积下来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有做基本面的,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跟踪一个品种的趋势,扛住压力和亏损,最终赢得了大的行情。
(8)期货最坏的结果扩展阅读:
交易特征
双向性
期货交易与股市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期货可以双向交易,期货可以买多也可卖空。价格上涨时可以低买高卖,价格下跌时可以高卖低买。做多可以赚钱,而做空也可以赚钱,所以说期货无熊市。(在熊市中,股市会萧条而期货市场却风光依旧,机会依然。)
费用低
对期货交易国家不征收印花税等税费,唯一费用就是交易手续费。国内三家交易所手续在万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经纪公司的附加费用,单边手续费亦不足交易额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费用是成功的一个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