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交易 » 期货付海棠感悟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期货付海棠感悟

发布时间: 2021-05-24 07:36:39

⑴ 付海棠,期货名人

首先,是傅海棠。
他做棉花起家,有人说他是从5万块花1年多时间做到1个多亿
也有人说是从50多万一年多做到1个多亿。
不过现实是,他确实从期货市场赚了大把的钱

⑵ 你知道的做期货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你知道做期货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一入期市深似海,

期市上面有太多的暴富的传说了,

比如葛卫东,林广茂,叶庆均,付海棠。在这里就不说他们的事迹了。

当然也有很多亏的血本无归的。

大部分人亏钱,其实这是对期货行业有些偏见。我并不是说期货亏钱的人不多,但事实上未必比创业的人赔得多。

期货市场里面的规则,远比股票,实业要公平,成功率也大很多。

赔钱多数是因为人性之恶,而非规则之恶。期货就是一面放大镜,但通常都是放大了人性的弱点,但只要能克服,期货就是你的屠龙刀。

而股票和实业,除了个人因素之外,还需要面对更多的不平等因素。

当然,大部分人只是抱着赚快钱的心态去炒期货,亏损就是必然的。抱着创业的态度去做期货,十年内成功的概率,其实远远高于创业成功的概率。

现在创业成功率实际上远低于1%,甚至是万分之一。

工字不出头,对于不甘愿打工一辈子的人来说,一边打工一边炒期货,其实未必不如去创业。

每个行业成功率都是很低的,社会就是这么残酷。

当然这并不需要道德绑架,如果你认为职业投机者对社会没有贡献,纯属蛀虫,那就另当别论了。

下面分享一个简单好用的期货交易指标工具,希望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欢迎做期货的朋友关注我,头条上会经常分享期货学习知识

如果你赞同我的分享请评论,点赞,支持,谢谢大家

感谢头条提供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愿期货市场努力的你我都好。

如图 做多 两个非常关键的位置;

第一个位置;有2个必要条件;1.趋势线走平或者拐头向上。2. 操盘线向上翻红。

第二个位置;价格在波段线之上,在波段线附近逢低做多。

止损的条件;价格回到波段线之下,或者操盘线向下翻绿。

把单子做到合适的位置上,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抵抗市场的诱惑、忍住欲望的

冲动和具有非凡的耐力,才能把单子在恰当的时机,做到合适的位置,过早和滞后的

进场做单,都容易影响持仓的心态而导致操作的失败。

⑶ 老海棠树读后感

《老海棠树》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读罢让人的灵魂随着文字一起颤动。我觉得最让人触动的是上面的一段文学。这一段写得很真、很实,让读者的心思和史铁生一起引起心灵的共振。“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作者对祖母无限的思念,作者对祖母无限的忏悔,作者对自己无限的自责都随着文字流露于纸张之上。

⑷ 老海棠树阅读感悟

老海棠树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于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莱,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莱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
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客。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⑧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⑸ 傅海棠在什么公司注册期货账户,傅海棠在什么公司注册

注册有限责任公司,由五十个以下的股东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全部责任的经济组织。

适用情况:适合创业的企业类型,大部分的投融资方案、VIE架构等都是基于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设计的。。

备注: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最适合的企业类型,原因如下:

  •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只需要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在法律层面上就把公司和个人的财产分开了,可以避免创业者承担不必要的财务风险。

  • (2)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成本低,机构设置少,结构简单,适合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

  • (3)目前成熟的天使、VC,几乎都基于“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投资方案。直接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在未来引进投资过程中也会比较顺利。

⑹ 傅海棠怎么做期货,一起感受他的交易思想

天道思想,以自然规律基本面为入场时机

⑺ 傅海棠做期货了吗苹果

大神级别的

近期这苹果盛宴应该是不会错过的
连续多日大涨
不少人都从中拿到不少利润

⑻ 傅海棠的成功,你们如何看待

资本市场总是见证各种传奇。2016年,A股市场进入异常波动后的震荡,而商品期货市场却上演了惊心动魄的大行情,山东农民出身的期货个人投资者傅海棠,在这一年创造了70倍的收益传奇,以自有资金从1500多万做到10亿元之多。

一位同行评价他:“耿直boy”。

傅海棠却在自己50岁(虚岁)这一年,创造了70倍收益传奇。很多人称他为“农民哲学家”,期货界称他为“北丐”。

1

山东农村走出期货奇才

1967年出生的傅海棠,初中毕业,正宗农民出生,种过地养过猪,做过一些小买卖,33岁(2000年,虚岁34)那年他的人生迎来转变,他开始做起了期货,从5万块钱起家,亏了再找钱甚至借钱,起起伏伏交了“几十万的学费”,直到2009年在“蒜你狠”的行情中,迎来了人生的爆发,随后到2010年棉花行情中做到1.2亿;此后几年赚赚亏亏到过2个亿,取出小部分资金后,又经过大亏在2016年初又回到1500多万元,然后就是2016年的辉煌。

在傅海棠看来,做期货50%不叫回撤,亏70%、80%都很正常。不过也因为波动大,傅海棠并不帮人做期货投资,都是自有资金投资。

1980年代傅海棠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大学堂,种大蒜、棉花、小麦,随后又开始做点小生意,贩卖毛皮、塑料制品,1996年开始养猪搞养殖业等。直至2000年,33岁的傅海棠经朋友的偶然介绍,才正式开立了期货账户,从此纵身期货市场。

不过同大多数新手一样,刚进入期货市场的傅海棠并没有马上赚钱,5万块的本金亏亏赚赚,不仅亏光务农经商攒的钱,还需要贷款来支撑。自从做了期货之后,傅海棠就没再做别的,起初是每天自行车搭个公共汽车,自行车别在汽车后面,到济宁市里,再骑车到期货交易营业部。坚持8、9年下来,没有赚到什么钱倒是亏了不少。“前后亏了几十万吧”,傅海棠说。

他的坚持在2009年、2010年开始有了实质的回报:他拿5万的本金做多大蒜和棉花,一年半的时间里资产翻到1.2亿,也是这两波行情让不惑之年的傅海棠在行业内声名鹊起。赚到钱后,傅海棠也搬到了济宁市区,不再需要每天从农村到市区往返。

“那时大蒜暴跌,生产成本1.2元/斤,储存费0.15元/斤,但最贵的品种只卖到0.17元/斤,蒜农和贸易商亏损严重,播种面积减少”,傅海棠回忆说,库存虽大,但蒜农、贸易商的供给积极性下降,没有一个看涨,而市场需求却不减,凭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对大蒜基本面的熟悉,傅海棠坚信大蒜不仅跌不下去,还物极必反,一定会暴涨。

果然,傅海棠的判断随后被验证,当年全球爆发甲流,都说吃大蒜对预防甲流有好处,库存里老蒜被抢购一空,由于种大蒜不赚钱,新蒜供给不足,供不应求,没过多久,大蒜价格翻倍往上涨,从1毛涨到3块多,翻了30多倍。不到3个月的时间,傅海棠赚了600万。“这看似是偶然事件改变了供需关系,但实际上是必然,如果2009年大蒜再不涨价,大蒜就没有了。即便没有甲流的爆发,老天也一定会出条件配合涨价。”掌握了期货和现货的规律之后,次年,傅海棠用大蒜赚来的这600万元去做多棉花,资金迅速从600万增长到了1.2亿元。

2

人生需要“横财”一年1500万做到10亿

从一个普通农民到亿万期货大亨,傅海棠的传奇离不开他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和财富观。傅海棠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赚大钱必须要“横财”,一步一个脚印根本来不及。“自古以来就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感觉早着实际上日月如梭,一眨眼就白了头。哪有时间一步一个脚印?”

傅海棠感叹道,“过完年我就51岁(虚岁)了,生命的轮回其实很快的,20多岁不懂事,一晃就30了;创业还没成功,过两年就40了;老了换班了,该小孩上了你得下去了。一眨眼就老了,哪有时间啊?”

傅海棠的财富观也与大家迥然不同。当大家都觉得借钱炒股风险太大,不可行,傅海棠却敢于借钱炒风险更大的期货;当大家都谨慎控制仓位止盈止损时,傅海棠却勇于满仓进入,越跌越买。

“风险是来自于对市场的判断,最大的风险是对市场的看错。所谓控制风险、资金管理都是局部的,核心是看对市场。只要对市场有正确地判断,当然要全仓进!”傅海棠笑称,“期货就是要赚对市场未来预测的钱,看对了市场为什么要轻仓?”

基于以上观念,傅海棠不仅扛得住刚入市时9年的沉浮,也经得住后来大规模的回撤等得出盈利。2013年、2014年、2015年这几年,傅海棠此前赚来的1亿多本金却亏剩1500多万;2016年,傅海棠却将这1500多万的本金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赚到10亿,资产翻了70倍。方法无别,依旧是判断基本面。对市场供需关系的研判,再结合市场情绪确定买入点,全年轮番做多黑色系、棉花、豆粕、玻璃等品种。

“2016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40多个品种全面爆发。就拿黑色系来说,2015年底钢厂几乎全面亏损,库存降无可降,需求依然是好的,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更重要的是2016年1月信贷投放激增创新高,放水2.5万亿元。这些都是支撑黑色上涨的基本面逻辑,当时的基本面已经不是‘经济不好、需求不振、产能过剩’了,基本面是有效的。”不过他表示,虽然赚了近10亿,但其实他也没有完全抓住所有行情,比如说螺纹钢就只抓住前面两波行情,而错过了第三波最大的上涨。

而对于2016年商品期货的行情,傅海棠认为是百年一遇,在他一生中可能都很难再遇到了。对于2017年的期货市场,傅海棠表示,难再有大的机会,重点还是要看国家政策对于供需关系的影响。傅海棠表示,投资是一生的事情,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做下去。

⑼ 靠期货发家的真实故事

可以讲述期货奇才、机构投资部经理吉明先生的传奇故事:

1998年,在中国的江苏省,有一个亿万富翁在期货市场上,连受重挫,遭到3000万的亏损,濒临灭顶之灾。

然而,5个月后,这位富翁在一个高参的指点下,却奇迹般地得以“复活”。不光把亏损的3000万元扳了回来,还倒赚了5000万元!

短短5个月,搏取8000万,这神话是怎么创造的?那位使亿万富翁复活的“高参”又是谁呢?

为寻根探秘,记者多次慕名来到江苏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对被人们称为“神鹰”的期货奇才、机构投资部经理吉明先生进行了专访。

许多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只看到挣钱的机会,而不对市场进行选择。

1997年,为了向国际化基金管理、专业理财方面靠拢,公司让吉明到南京总部负责基金试点。

当时,期货交易的品种比较多,有不少品种如天津红小豆、海南咖啡等行情波动巨大,机构操纵现象多。尽管机会很多,但他还是把这类品种排除在视野之外。因为这些品种可分析性差,超出了个人的判断之外,挣钱是偶然的,而赔钱却是必然的。

按照安全第一的首要原则,他选择了大连大豆、上海铜和海南橡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这些活跃的大品种本身就提供了足够的投资机会。这正是吉明在进行基金投资中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而许多投资者之所以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平时只看到挣钱的机会,而不对市场进行选择,往往对风险失去控制,分析立足的根基不稳。

吉明在选择好了品种后,接着就对所关心的品种做战略性的评估。即当前的走势处于发展的什么阶段:是积蓄能量?还是处于趋势能量释放的尾声?还是在构筑顶底等等什么的。他认为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决定着下一步的操作计划和策略。只有做到前瞻性预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评估行情的中心任务是:超前地捕捉一波具有战略投资意义的行情,而不是局部意义的短线行情。

至于对于锁定的交易品种,交易机会的捕捉,吉明倾向于等到商品的基本面趋向与价格所表现的技术面达到统一时。这样做,才符合每战必胜的操作宗旨。他认为贯穿《孙子兵法》全文的精髓在于全胜的思想,期货交易也是如此。

吉明说,基本面的内在要求,决定着做交易的方向。而进出场策略、时机,则更多地应用技术面的表现。根据他总结的总体方针:“宏观顺势,微观逆势”,战略方向一旦确定,就在看似最危险的地方进场交易,而实际上这恰恰是最安全的地方。因为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和可转化的。

⑽ 期货传奇人物傅海棠是哪里人

好像 是山东人,以前一开始是做现货电子盘大蒜的,后来才做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