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澳门用什么货币
香港用港币,澳门用澳门元,人民币在部分商场等可以使用,而且人民币的适用性越来越强。至于哪种货币更划算,还要参考当时的汇率情况。
虽然人民币在澳门是可以自由流通,但现在澳门的一些小店,他们收取人民币找零钱的时候,一般都不会考虑汇率,而是按1:1来。比如你消费50元人民币,给了一张100元人民币,找零的时候,他可能会直接给你50元澳门币,那你就会损失8.235元人民币。
(1)简述澳门汇率制度扩展阅读:
目前在澳门很多商家都支持刷卡,只要带有银联标识的国内银行卡,都可以在澳门刷,而且像在一些大型商店、餐厅和超市刷银联大多不需要手续费,不过买数码产品刷银联,几乎商家都要强行加2%-3%的手续费。
很多小伙伴来香港购物时,刷的是内地银行卡。使用银联卡(卡号以62开头)消费,购物全程只有港币向人民币的兑换,而且银联卡的汇率都根据当日外汇牌价,一般都很稳定、优惠。
❷ 澳门币的汇率
澳门币在1980年代已经开始与港元之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以1.03澳门币兑换1港元。由于港元与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所以澳门币与美元间接挂钩,汇率约为1美元兑(澳门币)8圆。澳门对澳门币与外币的进出境都没有管制,游客可以在澳门的酒店、银行、兑换店等地自由兑换货币。
1980年代后期,由于当时实行的汇率制度允许不同货币价格之间存在自由浮动,因此曾经出现过如下的类似状况:1983年9月26日,澳门币兑换港元是一比一,即二者处于同一价位,于是大多澳门市民均在全澳各银行兑换港元;翌日,澳门政府立即宣布:兑换港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于当日起,以1.03兑换1港元的标准为固定联系汇率制度。
❸ 澳门币的制度
澳门币的发行有百分百的外汇储备支持。发钞银行必须按以一港元兑一点零三元澳门币的固定汇率,向货币局即澳门金融管理局交付等值的港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作为发钞的法定储备。在百分之百的储备支持下,澳门金融管理局保证澳门币对储备货币(港元)的完全兑换,澳门币与港元的联系汇率也因此而确立。由于港元与美元实行联系汇率,所以澳门币也间接与美元挂钩,汇率约为一美元兑八元澳门币。
❹ 澳门的流通货币是什么
澳门的流通货币是澳门币。
澳门币(澳门元;Pataca de Macau;货币代码:MOP;货币符号:MO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
澳门的货币政策由澳门金融管理局管理。1澳门币可被分成100仙 (Avos)。澳门币的葡语名字“Pataca”源自曾在亚洲广泛使用的银圆“墨西哥的八个雷亚尔”(葡语:Pataca Mexicana)。
(4)简述澳门汇率制度扩展阅读
澳门币在澳门和香港的民间,常被俗称为“葡币”,很多人认为“葡币”是澳门币的不恰当称呼,认为该称呼带有殖民色彩,以为“葡币”一词是“葡萄牙币”的简称,这是错误的认识。实际上“葡币”是民间对澳门元的英文单词“pataca”的音译简称。
这与葡萄牙本国使用的货币无任何关联,与澳门回归前后更无关联。葡萄牙在加入欧元区之前,本国使用的货币是“埃斯库多(Escudo)”,澳门称之为“士姑度”或“盾”,而并非“葡币(Pataca)”。“Pataca”是澳门元特有的货币单位,不像“Dollar”一样用的地区特别广泛。
❺ 香港货币制度的内容,澳门货币制度的内容,台湾货币制度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台湾原有省建制,已取消。现有:台北、桃园、高雄、屏东、宜兰、台中、台南、南投、花莲、云林、新竹、澎湖、台东、淡水、基隆、北投、彰化、苗栗等县、市。乡镇319个。大陆对这些市、县、乡镇领导人一律承认。唯独不认可马英九‘’总统‘’。他只算:台湾地区领导人或当局。
❻ 澳门使用什么货币
你好,澳门的官方货币单位是澳门币,也被称作“葡币”。纸币面额计有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及1000元六种;硬币有1毫、2毫、5毫、1元、2元和5元六种。我五月份去的香港澳门,并没有兑换澳门币,因为在当地是可以直接使用港币的,各大赌场或者是小店都可以直接使用港币。
当然,很多购物消费其实可以直接刷卡啦,刷带银联标志的信用卡都是可以使用的,银行按照当天的汇率自动折算成人民币,没有任何手续费,操作简单方便。
拓展资料:
澳门元(澳门圆;Pataca de Macau;货币代码:MOP;货币符号:MO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澳门的货币政策由澳门金融管理局管理。1澳门币可被分成100仙 (Avos)。澳门币的葡语名字“Pataca”源自曾在亚洲广泛使用的银圆“墨西哥的八个雷亚尔”(葡语:Pataca Mexicana)。
❼ 澳门的货币是什么港币还是人民币
澳门的货币是澳门币。
澳门币(澳门元;Pataca de Macau;货币代码:MOP;货币符号:MOP$),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定货币。
澳门的货币政策由澳门金融管理局管理。1澳门币可被分成100仙 (Avos)。澳门币的葡语名字“Pataca”源自曾在亚洲广泛使用的银圆“墨西哥的八个雷亚尔”(葡语:Pataca Mexicana)。
(7)简述澳门汇率制度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澳门过去使用的货币是中国的银元和铜钱。 公元1553年的明朝年间,葡萄牙殖民主义者依靠其领先世界的舰船威力,不断东征西伐扩充自己的地盘,并很快占领了觊觎中国的桥头堡——澳门。
从1901年开始,葡萄牙政府着手改变中国银元在澳门流通的局面。1905年9月4日,葡萄牙政府授权其国家银行——大西洋银行在澳门发行澳门元钞票。
1905年葡萄牙大西洋银行与当时的澳门政府达成一项专利协议,由该行代表澳门政府发行澳门货币,9月4日,这项协议正式公布生效。
1982年1月11日,澳门发行机构第一次正式由大西洋银行代理发行1981年版新纸币。面额有500、100、50、10元和5元五种,同年1月,澳门发行机构又推出5元和1元,50分,20分和10分五种铸币,1988年10月18日发行了1000元纸币。
❽ 台湾与澳门的货币制度怎么样
http://wenku..com/link?url=04kggtVKclBqN1x2o5C2O8zR-PHRokZptPHj6gaSd_B3JiNsRC7YGgNJDQr-
❾ 四,简答题 1.简述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各国货币汇率的确定。包括确定的依据、波动的界限、调整的幅度、维持货币汇率所采取的措施;
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支付采取的措施;
3、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以及储备资产的供应方式;
4、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5、国际结算的原则。
(9)简述澳门汇率制度扩展阅读: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1976年IMF通过《牙买加协定》,确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自由支付原则。
虽然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遭到削弱,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IMF原组织机构和职能也得以续存。
但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五个基本内容所决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准则与规范却支离破碎。因此现存国际货币体系被人们戏称为“无体系的体系”,规则弱化导致重重矛盾。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引发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在90年代进一步加强时,该体系所固有的矛盾日益凸现。
❿ 试述世界各国汇率制度的演变过程和中国的汇率制度。
回顾和了解汇率制度,可以使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的波动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国际金融史上,一共出现了三种汇率制度,即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
1、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1880-1914年的35年间,主要西方国家通行金本位制,即各国在流通中使用具有一定成色和重量的金币作为货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及自由输出入。在金本位体系下,两国之间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例如一个英镑的含金量为113.0015格林,而一个美元的含金量为23.22格林,则:
1英镑=113.0015/23.22=4.8665美元
只要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不变,两国货币的汇率就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固定汇率也要受外汇供求、国际收支的影响,但是汇率的波动仅限于黄金输送点(Gold Point)。黄金输送点是指汇价波动而引起黄金从一国输出或输入的界限。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出点(Gold Export Point);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即黄金输入点(Gold Import Point)。
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由于黄金输送点和物价的机能作用,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35年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汇率从未发生过升贬值波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停止黄金输出入,金本位体系即告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货币基本上没有遵守一个普遍的汇率规则,处于混乱的各行其是的状态。金本位体系的35年是自由资本主义繁荣昌盛的“黄金时代”,固定汇率制保障了国际贸易和信贷的安全,方便生产成本的核算,避免了国际投资的汇率风险,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但是,严格的固定汇率制使各国难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执行有利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受到较大制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也可以说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胜利的前夕,二战中的45个同盟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村召开了“联合和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国财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此开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国际货币合作机构(1945年12月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规定了各国必须遵守的汇率制度以及解决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措施,从而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汇率制度,概括起来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具体内容是:美国公布美元的含金量,1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美元与黄金的兑换比例为1盎司黄金=35美元。其它货币按各自的含金量与美元挂钩,确定其与美元的汇率。这就意味着其他国家货币都钉住美元,美元成了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平价上下各1%的限度内波动,1971年12月后调整为平价上下2.25%波动,超过这个限度,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只有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才允许贬值或升值。各会员国如需变更平价,必须事先通知基金组织,如果变动的幅度在旧平价的10%以下,基金组织应无异议;若超过10%,须取得基金组织同意后才能变更。如果在基金组织反对的情况下,会员国擅自变更货币平价,基金组织有权停止该会员国向基金组织借款的权利。
综上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实质上是一种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它兼有固定汇率与弹性汇率的特点,即在短期内汇率要保持稳定,这类似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但它又允许在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根本性不平衡时可以随时调整,这类似弹性汇率。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和美元停兑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崩溃,尽管1971年12月十国集团达成了《史密森协议》,宣布美元贬值,由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调整到38美元,汇兑平价的幅度由1%扩大到2.5%,但到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欧洲国家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退出固定汇率制,固定汇率制彻底瓦解。
固定汇率制解体的原因主要是美元供求与黄金储备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货币间的汇兑平价只是战后初期世界经济形势的反映,美国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高估美元,低估黄金,而随着日本和西欧经济复苏和迅速发展,美国的霸权地位不断下降,美元灾加剧了黄金供求状况的恶化,特别是美国为发展国内经济及对付越南战争造成的国际收支逆差,又不断增加货币发行,这使美元远远低于金平价,使黄金官价越来越成为买方一相情愿的价格。加之国际市场上投机者抓住固定汇率制的瓦解趋势推波助澜,大肆借美元对黄金下赌注,进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额供应和对黄金的超额需求,最终美国黄金储备面临枯竭的危机,不得不放弃美元金本位,导致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
3、浮动汇率制度
一般讲,全球金融体系自1973年3月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就不复存在,而被浮动汇率制度所代替。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大都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其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然实行钉住的汇率制度,其货币大都钉住美元、日元、法国法郎等。
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后,各国原规定的货币法定含金量或与其他国家订立纸币的黄金平价,就不起任何作用了,因此,国家汇率体系趋向复杂化、市场化。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同时,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所引起的外汇供求变化是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外汇供给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下跌、汇率下浮;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对外汇的需求增加,外国货币价格上涨、汇率上浮。汇率上下波动是外汇市场的正常现象,一国货币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下浮就是贬值。
应该说,浮动汇率制是对固定汇率制的进步。随着全球国际货币制度的不断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78年4月1日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文并正式生效,实行所谓“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于新的汇率协议使各国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具有很强的自由度,所以现在各国实行的汇率制度多种多样,有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等待。
(1).单独浮动(Single Float)。指一国货币不与其它任何货币固定汇率,其汇率根据市场外汇供求关系来决定,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三十多个国家实行单独浮动。
(2).钉住浮动(Pegged Float)。指一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随后者的浮动而浮动。一般地,通货不稳定的国家可以通过钉住一种稳定的货币来约束本国的通货膨胀,提高货币信誉。当然,采用钉住浮动方式,也会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制于被钉住国的经济状况,从而蒙受损失。目前全世界约有一百多多个国家或地区采用钉住浮动方式。
(3).弹性浮动(Elastic Float)。指一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对钉住汇率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可自由浮动,或按一整套经济指标对汇率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钉住浮动汇率的缺陷,获得外汇管理、货币政策方面更多的自主权。目前,巴西、智利、阿根廷、阿富汗、巴林等十几个国家采用弹性浮动方式。
(4).联合浮动(Joint Float)。指国家集团对成员国内部货币实行固定汇率,对集团外货币则实行联合的浮动汇率。欧盟(欧共体)11国1979年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设立了欧洲货币单位(ECU),各国货币与之挂钩建立汇兑平价,并构成平价网,各国货币的波动必须保持在规定的幅度之内,一旦超过汇率波动预警线,有关各国要共同干预外汇市场。1991年欧盟签定了《马斯赫特里特条约》,制定了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表,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欧洲货币一体化得以实现,欧盟这样的区域性的货币集团已经出现。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过去美元在国际金融的一统天下,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向各国汇率自由浮动、国际储备多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
中国汇率制度 我国的汇率制度不同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而是资本管制。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都是中央银行接受你任何的买卖货币的请求,无论数额大小。而中国是不允许你自由兑换外币的。所以现在西方一直说中国的汇率没有市场化。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节,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主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考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利于增加汇率弹性,抑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个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2005年7月21日19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2%,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因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