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黄金 » 二战之后汇率的特点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二战之后汇率的特点

发布时间: 2021-05-12 02:00:04

① 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和特点有哪些

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1.大幅度消减关税金。
2.降低或撤消非关税金壁垒。
主要特点:
1.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动者。
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3.战后贸易自由化带有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4.各种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
5战后贸易自由代发展不平衡。
6.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 定汇率是二战后的事件,为什么在200年前的欧洲国家就有汇率这一说法了如:国富论中。

欧洲实行金本位,按照黄金,可以明确算出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例

③ 二战后日本对美元汇率上升的原因

因为在全世界各地的日本公司将资金汇回日本本土,这样造成了对日元的大量需求而大幅升值。

④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征:

1,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趋势。

2,出口依然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3,主要贸易对象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在上升。

4,制成品的出口集中在少数国家饿地区。

(4)二战之后汇率的特点扩展阅读:

当前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

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

2、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贸易格局保持不变,中国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力量。

3、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新的挑战,全球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势头高涨。

4、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5、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出。

⑤ 在二战前各国没有规定汇率时,为什么还有汇率出现呢

汇率作为不同货币间交易的兑换关系,其实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比较早的时候,是由商人根据物品交易的情况,自行约定俗成,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而二战后,通过官方机构将其统一和制度化后,更加的严谨了而已。

⑥ 汇率的特点是什么

汇率是外汇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同时也是与外汇紧密联系的,汇率的变化直接牵动着投资外汇的投资者们的收益。所以今天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了解一些和汇率有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的投资有所帮助。
汇率
亦称“外汇牌价”、“外汇行市”或“汇价”等。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种货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外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一、必须以外国货币来表示,具有国际性。
比如,我国某进出口公司持有人民币或一张以人民币表示的银行支票,就不能说持有外汇。因为对这家进出口公司来说人民币是本币;这张支票是以人民币(本币)表示的,也不是外汇。如果该公司持有美元、日元或以英镑表示的银行汇票,那就是持有外汇。
二、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具有通用性。
所谓自由兑换,指的是某种外汇(无论是现钞或票据)的持有人能够自由、毫无限制地将它兑换成他种货币,且在国际支付中普遍被接受。由于各国经济实力和外汇管理体制的差异,许多国家的货币都属闭锁货币不具备自由兑换的能力。可见,外国货币不一定就是外汇,只有具备可以自由兑换能力的外国货币才是外汇。
如美元、日元、瑞士法郎、欧元、英镑等,就可以称为外汇。即使在这些主要货币中,也只有瑞士法郎、美元等才真正具备无限制的自由兑换能力。以美元为例,无论持有者是否美国公民,也不管属于商务交易或财务交易,都可以自由兑换。而英镑、日元就只有部分可兑换性。如英镑,英国只允许非英国居民或境外才能自由兑换。

⑦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答案D
本题考查世界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教材上讲的是“固定的汇率制”,而“固定的汇率制”的具体解释就是D项。

⑧ 二战后新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特点是什么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一)主要内容:
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即以美元为中心的汇兑平价体系,即所谓的“双挂钩”体系。
2.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3.储备制度上,美元取得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地位。 4.对外汇交易不的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和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5.为了保证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实质是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二)特里芬难题
由于规定了双挂钩制度,由于黄金的产量和美元黄金储备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于是,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预见的,故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制度,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或可称为人们对美元可兑换性的信心危机。
(四)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1.作用:①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汇率的波动受到严格的限制,因而汇率相对稳定。
②在这一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支付手段,
美元又等同于黄金,可作为黄金的补充,这在一定条件下解决了和国际支付不足的问题。

③为了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战后建立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在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建立多边支付关系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会员国提供各种形式的短期和中期贷款,可以暂时缓解会员国国际收支逆差所造成困难,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2.缺陷
①美元的清偿能力和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矛盾,表现为美元的国际货币储备地位和国际清偿能力的矛盾、储备货币发行国与非储备货币发行国政策协调的不对称性以及固定汇率制下内外部目标之间的两难选择等。
②汇率体制僵硬,无法通过汇率浮动自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责任主要落在非储备货币发行国一方,牺牲了它们的经济发展目标

⑨ 我二战之后国际贸易的特点是

二战之后国际贸易的特点是:

1、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趋势。

2、出口依然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但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3、主要贸易对象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在上升。

4、制成品的出口集中在少数国家饿地区。

国际贸易在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在商品和劳务等方面进行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或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由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的。



(9)二战之后汇率的特点扩展阅读:

双边贸易在两国之间通过协议在双边结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双方各以一方的出口支付从另一方的进口,这种方式多实行于外汇管制国家。另外,双边贸易也泛指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多边贸易也称多角贸易,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的基础上进行互有买卖的贸易。很显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多边贸易表现的更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