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币贬值的事件
8月13日,人民币再贬700点,报6.4010,已累跌4.6%。这是自央行11日宣布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以来的第三日下跌,跌幅比前两日有所减少。那么,人民币究竟还会跌多少,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11日,人民币中间价大跌2%,引发市场对人民币长期贬值的担忧。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则表示,今日调整是人民币完善报价所带来的一次性的调整,不应该被解读为人民币将出现趋势性贬值。
12日,人民币中间价再度跌1.6%。央行新闻发言人再度回应称,中间价报价调整有利于减少扭曲,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向市场均衡汇率趋近。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不存在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基础。
当日在岸人民币中间价一度跌近2%,在央行大力干预之下,尾盘快速反弹600点,最终收跌1%。期间,外管局下发通知,要求部分银行对境内购汇量较大的客户进行限制,并加强相关业务监测。
可见,官方想极力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趋势。但,和市场预期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央行能容忍人民币贬值到多少?
昨日晚间,路透社引述一位政府智囊团高级经济学家表示,政府内部有一种声音,即要求人民币适度贬值来稳定外需和增长,“我认为人民币贬值在10%以内是可控的,人民币应该有一次充分贬值,否则不足以刺激出口”。路透分析称,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央行仍面临进一步货币贬值的压力。
今日发布会上,外汇局局长易纲严厉批驳该说法,称在市场发生扭曲行为的时候央行会进行有关的管理,贬值10%促进出口是无稽之谈。中国不需要调整汇率来促进出口,出口仍存在巨大的顺差。不过,易纲表示,央行官员不评论什么是人民币汇率的均衡水平,要相信市场尊重市场敬畏市场顺应市场。
央行行长助理张晓慧认为国内外因素叠加,人民币汇率偏差大约积累带来3%左右。因这种误差不可能长期持续,所以央行继续通过增强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加以调整,以免失衡过度累积。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则表示,央行完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具有促改革的重要意义,但市场和媒体环境却走向另一个方面,这是对央行新汇改的误读。他表示,央行最好的方式的用行动回击,通过出手干预人民币,实现短期汇率稳定。他建议,年内应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在6.2-6.4。
沈建光曾准确预测到央行6月27日的降息降准。
瑞银最新报告认为,央行完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这暗示政府希望看到人民币兑美元有更大幅度的贬值,预计今年年底人民币汇率在6.5元人民币附近,2016年底进一步贬值到6.6。
瑞信银行则预计,人民币兑美元3个月将调整至6.6,12个月将调整至6.8,相比此前预测均大幅调低。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5年8月13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010元,1欧元对人民币7.1010元,100日元对人民币5.1260元,1港元对人民币0.82553元,1英镑对人民币9.9548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966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205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4.5548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4.9271元,人民币1元对0.62548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10.0645俄罗斯卢布。
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010,较前一交易日跌704基点。为2011年8月19日以来新低。
在岸人民币周三尾盘跌幅迅速收窄,全日收低1%,成交额创2014年4月有数据以来最高,知情人士称,尾盘看到中资大行大量抛售美元,支撑人民币快速回升。
彭博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外汇局12日下发通知,要求部分银行对境内购汇量较大的客户进行限制,并加强相关业务监测。
中国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称,央行在必要的时候完全有能力通过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来稳定人民币汇率;近两日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仍在可控范围之内,中国没有发动竞争性贬值的意图和需要。
新华社发表社评,人民币汇率短期下行不会引发货币战,中国货币当局主观上没有动机放任人民币汇率持续大跌,因为这与中国改革方向、国家利益和信誉背道而驰。
❷ 人民币汇率上涨意味着什么
数据显示,从6月初开始到今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上涨了将近6%。
不要觉得这6%好像并不大,但是在外汇市场当中,即使是1%的震荡,那也是很大的幅度了。
人民币大涨,有部分的机构认为,是因为我国已经控制住疫情,GDP在第二季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转正,这会吸引更多的外资持有人民币资产,而反观国外的疫情,仍然还没有控制住,因此,经济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复苏。
特别是美国,数据显示,美国昨天新增的确诊人数高达57539例,累计确诊人数更是达到了783万,而排名第二的印度,昨天新增人数更是达到了70824例,累计确诊人数高达690万例,因此,可以看到,国外的疫情依旧还较为严重。
所以,这会严重阻碍经济复苏的脚步,反观我国,经济已经开始复苏。
同时,人民币汇率大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美元指数持续走弱,实际上从3月份开始美联储就已经营造出一个超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资产负债表规模更是从此前的4万亿上涨到了目前的7万亿美元。
不仅如此,美联储此前还表示,要把通货膨胀率推至2%,那么,这就意味着,美联储还需要大量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因此,这就导致美元处于一个超宽松的货币环境当中,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太多了,因此,导致美元指数的不断贬值。
而反观我国在疫情初的时候也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但是,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流动性开始有所缩紧,只是维持在一个合理充裕的状态当中,并不像前几个月,因此,一个还在超宽松的货币环境当中,而还有一个有意识的维护合理的流动性水平。
❸ 人民币汇率的大事记
焦点:人民币汇率涨跌有迹可循市场化波动反令投资者变冷静
路透香港5月27日 - 市场从疯狂到理性,只需一个811汇改的洗礼。是的,尽管目前美元加息预期再起、人民币贬值压力仍在,但在人民币兑美元逼近前期低点的当下,整个市场却表现冷静,不得不令人感叹:811汇改惊险一跳的人民币,目前已冲过险滩步入市场化波动的另一重天地。
恰如一位中资大行交易员所描绘的:人民币目前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汇改前的人民币,只是围着美元这颗恒星旋转的行星;现在,已经变成与美元、欧元等保持相对平衡状态的恒星了。
而这种变化,则令市场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更依赖于宏观基本面,从而使投资者保持更多理性,大幅减弱了汇改之前的迷茫与汇改伊始的情绪化影响因素。
“说实话,境外的贬值预期并没有消退,但更加理性了。因为市场是可预期的,至少预测人民币中间价更精准了。”华侨银行资深人民币投资分析专家谢栋铭就表示。
花旗银行中国区资金交易部主管姚振华则指出,811汇改以后,该行对人民币中间价的每日测算跟央行公布的实际值吻合度很高,而市场价与中间价的偏离也很小。
“今年以来,央行确实是根据与市场沟通的规则,要求报价行来计算和发布中间价的。”他称。
“这表明了中间价对即期价格的联动和指导效应。”姚振华称。
央行在本月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市场化反而更利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预期**
另有美资投行的交易员也表示,目前的人民币市场相当淡静,在整个市场弄清楚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后,海外市场的疯狂炒作热情反而偃旗息鼓了。
“兑美元的单边不太好炒了...,一篮子汇率里有美元、欧元、日圆,以及新兴市场货币,中间价的变化显得更复杂,市场化程度太高了。”他称。
在中间价符合央行提出的形成逻辑后,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与即期汇率的相关性就成为市场关注的另一个问题。简单说,即期价格与中间价的偏离度,就变成中间价是否有效的重要衡量因素。
根据花旗银行的数据纪录,自3月份至今的61个交易日中,有35个交易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处于当日即期交易价格区间内;有59个交易日中间价不偏离当日即期交易价格区间0.1%。
“这足以证明中间价对即期价格的联动和指导效应。”姚振华称。
**兑美元贬值幅度温和**
在人民币汇率的涨跌有迹可循之后,市场对其未来的走势则更多地集中在了基本面的分析上。特别是对美元的走势分析,则成为金融市场重点关注的对象。
“现在市场不再会像1月份那次,觉得人民币会大幅贬值或者一次性贬值,比较接受目前这种兑美元温和贬值。”谢栋铭称。
他称,人民币和其他亚洲货币没啥区别,属于跟着美元大趋势变化。目前总体还是看多美元,所以今年相对应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会到6.6-6.7之间。
对于美元未来的走势,香港中文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前美联储达拉斯高级经济学家王健在接受路透专访时则表示,美元目前处在第三个升值周期,已经达到上一个周期的高位,也算是历史高位,而且美元升值的影响已经传导到实体经济,所以继续大幅升值的动能不足。
“我上周在美国很很多海外基金经理聊过,他们认为中国经济虽然放缓,但是即便增速下滑到5%-6%,依然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美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速只有2%左右。”他称,“所以他们认为,如果此时撤出中国,会丧失比较好的机会。”
而对于人民币汇率今年波动引发的换汇潮,王健认为,目前人民币是从固定汇率向浮动汇率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可能还不习惯波动,稍微贬值一点,就导致国内很多人把人民币换成美元。
“但像美国和加拿大,汇率波动非常大,人们并没有频繁的把资产从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因为他们都习惯了。”他称。(完)
❹ 人民币汇率上升,币值如何变化
人民币汇率上升通常是指对美元的汇率上升,意为人民币可以换成更多美元了,也就是对外人民币的购买力上升了。
2016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特朗普上台后,美元指数直线上升,再加上2016年底美联储的加息,新兴市场金融市场动荡,就连一些发达国家货币也无法幸免,欧元对美元一度接近1:1,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整个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贬值幅度达6.52%,幅度创逾20年最大,不过随着央行汇率管制措施的出台,以及美元指数的放缓,近期人民币离岸,在岸市场对美元即期汇率纷纷大涨,目前离岸已经人民币对美元已经上涨至6.85以下,在岸也在6.88附近。
❺ 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的原因
那是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别的国家的货币在贬值。咱们有自己的制造业,相对来说实体经济比国外强。
❻ 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好处和坏处
人民币升值的利:
1、有利于中国进口;
2、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的成本下降;
3、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4、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
5、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
6、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
7、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
8、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
9、增加国家税收收入;
10、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
人民币升值的弊:
1、人民币在资本帐户下是不能自由兑换的,也就是说决定汇率的机制不是市场,改变没有意义;
2、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
3、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出口减少可能导致国内就业压力加大;
4、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
5、人民币汇率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6、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的稳定。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❼ 人民币汇率上涨会怎么样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意思就是说,美元换人民币是换多了还是换少了,那么人民币汇率升值就是说人民币值钱了,拿美元换人民币就换得少了。
我们汇率改革的初期,美元换人民币是八块八毛多,八块二毛三、八块二毛七,最早定是一个美元可以换八块二毛七,到2005年7月进行改革的时候,那个时候换八块二毛三,现在已经换到七块四毛七,还在上下浮动,就说美元换人民币换的越来越少,这就是人民币值钱了,这就叫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
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我想它主要的影响有两方面。
一个是经济,这个经济首先是对贸易,人民币升值对贸易来说就是不利于出口,它影响出口的,人民币越便宜换的越多,我们的出口企业越容易赚钱。因为他赚回来一个美元,他回国以后他把美元换成人民币就可以挣更多的人民币,所以就赚钱赚得多。如果人民币升值以后,他赚同样的一个美元回来换人民币就少了,过去换八块七毛多,现在换七块四毛多,就差了很多了,所以甚至于有些外贸企业就亏损,所以在通常的情况下,币值的升降它是调节外贸进出口的一个政策措施。
我们现在之所以有时候国家对外汇政策,在市场里面要升值,就是要调整我们的外贸顺差,因为我们现在的外贸顺差很大,这是对企业的影响,这是对出口。但是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对进口是有利的,就是我们可以进口的时候花美元用人民币就少,同样的东西,因为我们进口是要把人民币换成美元,我们过去用八块多换一个美元进口,现在我们花七块多就可以了,所以说对进口来说是有利的。
所以简单说,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不利,对进口是有利的,这是平衡贸易顺差、逆差的一个通常的国际通用的一个手段。大家知道现在我们的贸易顺差,现在贸易顺差很大,一年现在要两千多亿美元,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因为你换的外汇多了,用的少,你这个外汇就攒起来,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万多亿的外汇储备,这一万多亿外汇储备,不放在企业的手里,这个企业要经营,他要把它换成人民币,国家就把它收了,谁来收呢,就是央行,人民银行把一万多亿外汇都收了,他要发行7、8万亿的人民币才能收回来,当然这不是一年收回来的,累计累计,简单说,咱们现在一万多亿的外汇,是中央银行发行的7到8万亿的人民币才收回来的。所以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就是说,一方面我们拥有外汇,我们经济实力雄厚,我们可以进口一些奇缺的物资,另一方面造成了人民币发行过多,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强,如果我们的物资不丰富的话,我们就会通货膨胀,对老百姓是有损害的,幸亏我们现在的物资很丰富,所以现在人民币升值,不会造成对内的通货膨胀,这是对经济的影响。
对老百姓来说,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拿美元就亏了,你就现在人都不愿意拿美元,一有美元就赶快换,因为越升值,换的越少,和前几年不一样,前几年是拿着美元舍不得花,换的时候换的比较多,一比八点多,现在就亏多了,所以到银行的时候,银行会说你还不赶快换,拿到手里是亏了。所以对老百姓来说,在升值的情况下不应该持有美元了,应该早一点换成人民币,就不吃亏了。当然利用差价进行外汇交易的话,就和搞股票一样,要赚这个差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