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黄金 » 海外搞工程汇率是怎么影响的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海外搞工程汇率是怎么影响的

发布时间: 2021-05-11 19:36:52

1. 汇率变化对海外业务有影响是好还是坏

直接标价法下(如中国)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贬值,单位外币能够兑换到更多的本币,在国内物价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外币可以购买到更多的本国商品,使商品出口竞争力增大,出口量增大.相反,汇率上升,单位本币可兑换到的外币数量减少,进口需要更多的本币,增加进口成本,不利于进口.

2. 境外工程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一、记账本位币和外币交易折算汇率的确定
1.记账本位币的选择。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有多种管理模式,如EPC(设计一采购——施工)、PMC(项目管理总承包)、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等。国际工程施工合同的计价有多种货币,既有美元、欧元等国际通行的结算货币,也有工程驻在国的货币,另外也有国内施工企业部分承包一些国外项目时按人民币计价和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在一些亚非国家承包项目,合同价款往往分成外汇计价部分和当地货币计价部分。
一部分施工企业国外项目要考虑到价格、关税和劳务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因素,国外工程项目所需劳动力、物资材料、施工设备等大部分从国内进行采购,以人民币计价和支付,虽然收入、部分物资设备采购是外币计价,但相对于用人民币计价,业务量仅仅是一小部分,如工程所在国没有特殊要求,通常是选用人民币作为会计核算的记账本位币。
2.记账汇率的确定。国外工程项目必定存在外币交易。施工企业国外项目部在进行外币交易核算时,应选用具体的汇率标准来进行外币折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要求,通常选择外币交易当日的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也就是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在汇率变动不大时,也可以选择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也就是采用当期汇率的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选用的汇率一旦确定,前后各期应保持一致,如果汇率波动使得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不适当,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3.使用近似汇率进行折算。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施工企业国外项目部为了简化会计核算而选用的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在汇率变动不大时,选用近似汇率进行折算,近似汇率与材料核算的计划价格有点类似,平时按近似汇率对外币进行折算,期末将外币货币性科目余额按外币金额与期末即期汇率的乘积折算成实际数,差额计入财务费用。
虽然使用近似汇率方便简单,但在发生以下事项或交易时会计核算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以人民币计价的货币性项目在国外以外币支付或收取;以外币计价的货币性项目以人民币支付或收取;货币的兑换。在对上述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现金、银行存款用近似汇率折算。
【例1】某国外项目当月记账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7.5元,在国内采购一批材料,价款以人民币计价为1 050 000元。合同约定以美元付材料款时,应按付款当日即期汇率折算,月末供货商要求以美元付款,付款时汇率下降到1:7.3.这种情形下,实际材料款支付143 835.62美元,则美元户银行存款减少1 078 767.15元,在付款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1 050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28 767.15
贷:银行存款——美元1 078 767.15
【例2】国外工程合同约定,可以用人民币支付工程款,但要按付款当日美元兑人民币的即期汇率折算,某国外项目记账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7.5元,当月工程进度款为250 000美元,月末时,业主以国内人民币存款付款,国内公司总部代收,收款时按实际汇率1:7.3折算。收款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内部往来1 825 000
财务费用——汇兑差额50 000
贷:应收账款1 875 000
需注意的是,如果汇率波动较大,使得近似汇率不再适当时,要及时对近似汇率进行修正。至于何时不适当,需要企业根据汇率变动情况及计算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的方法等进行判断。
二、汇兑差颧的处理
1.汇兑差额的产生。从事国际工程承包的施工企业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的,将记账本位币以外的业务作为外币业务,在期末按当日即期汇率将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外币货币性科目余额折算成记账本位币。由于汇率变动的经常性和不确定性,折算时的汇率与记账时的汇率可能不一致,产生的差额称为外汇汇兑差额。汇兑差额指的是对同样数量的外币金额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所产生的差额。汇兑差额用来衡量外币货币性科目最初发生日汇率与折算日汇率不同可能造成的损益,一般而言,折算差额越大意味着汇率波动越大,差额的大小也因采用折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汇兑差额受货币性项目记账汇率与实际汇率波动幅度的影响。外币现金、外币应收账款、外币其他应收款当期汇率下降越大,当期产生的汇兑差额就越大。例如:国外项目部合同880万美元。签订合同时汇率为1:8.025,结算时汇率为1:6.835,整个项目施工期间的平均汇率为1:7.5,说汇率损失有462万元是不准确的,因为工程合同收入不是货币性项目,工程完工日不按完工日的汇率对合同收入进行调整,不产生汇兑差额。
2.外币货币性科目和外币非货币性科目产生汇兑差额的会计处理。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的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要对按人民币反映的外币货币性会计科目的汇兑差额进行会计处理。对于施工企业国外项目部来说,就是要对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外币货币性科目按期末实际汇率计算的余额与账面余额进行比较,将两者的差额进行会计处理,也就是将由汇率波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同时调增或调减现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科目的人民币金额。
对于非货币性科目,也就是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结算、主营业务收入、工程成本费用等科目在期末按交易时的记账汇率折算,不产生汇兑差额,因此不需要在期末计算这些非货币性科目的汇兑差额。一些国外项目部按近似汇率作为记账汇率,在人民币升值时,也不对近似汇率进行调整,在工程结束时按期末的实际汇率一次性地对收入、工程结算进行调整,以此来降低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没有按会计前期差错来进行更正,虽然对最终的利润没有影响,但这种调整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应收账款的汇兑差额计算实例:某国外项目用近似汇率折算,业主确认项目当月进度为20万美元,记账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7.5元,月末收回工程款18万美元,收款时汇率为1美元兑人民币7.45元,期末汇率1:7.4,应收账款余额2万美元。
则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200 000×7.5-180 000×7.5=150 000(元)。
按即期汇率计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应为:20 000×7.4=148 000(元)。
期末汇兑差额为:150 000-148 000=2 000(元)。
确认当月工程进度时,会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1 500 000
贷:工程结算1 500 000
收回工程款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1 350 000
贷:应收账款1 350 000
期末对应收账款的汇兑差额进行账务处理,将应收账款余额调减2 000元,增加财务费用2 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财务费用——汇兑差额2 000
贷:应收账款2 000
3.计算汇兑差额应注意的事项。施工企业国外项目部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选择恰当、适用的记账汇率,并在期末对外币货币性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折算汇兑差额。无论选择什么汇率进行外币折算,对外币货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外币应收账款、外币其他应收款、外币应付账款、外币其他应付款等经常使用的货币性科目要设立外币辅助账户,记录外币金额的增减变动情况及期末外币余额,以便期末计算汇兑差额。
国外项目竣工结算时,因工程项目施工时间较长,汇率前后可能不一致,工程收入按完工进度来确认,本期应收账款也只能同收入一样按完工进度来确认,即将整个项目外币结算金额减去已确认的外币债权后的余额再乘最终结算日的汇率所得的积作为本期应收账款。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或贬值的情况下,每月末应进行一次外币折算,将产生的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处理,这样更能准确反映汇兑差额。如果施工企业国外项目部没有在期末对汇兑差额作会计处理,在用近似汇率进行外币折算的情况下,汇兑差额就会计人工程成本,这样汇兑差额的核算就不准确了。
三、避免或降低汇兑损失的措施
外汇汇率的波动,有些可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给企业带来收益,而有些则会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给企业带来损失。以下是避免或降低汇兑损失的一些方法:①签订工程合同时,选择以人民币计价,以人民币进行收款或按即期汇率折算成外币进行收款,在预期人民币将持续升值时更是如此;(驻签订对外工程承包合同时,约定汇率,对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要求业主进行补偿;③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参加金融市场交易,利用金融工具转移风险;④尽快收回外币工程款,不仅可以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还可以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⑤在人民币升值时,以外币结算和支付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在不考虑国内价格差异和关税的情况下,尽量使用驻在国的材料和设备,用外币支付材料费用和机械费,减少国内材料设备的出口等。(中国会计网)

3. 海外工程建筑工程合同中约定了汇率可以按实调整,在其后签证的补充协议中约定“除另有规定外,本补充协

“补充协议”是指当事人对于合同中的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而达成的协议。只要不违反法律的禁止性和限制性规定,且充分尊重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自治,协议内容合法有效的话,补充协议与主合同的效力是同等的。在补充协议与主合同发生冲突时,视为对主合同的变更或撤消,其效力优于主合同。即补充合同中与主合同相冲突的条款,补充协议的条款优先适用。
因此,既然在补充合同对于汇率的问题进行了重新约定,即视为主合同中的相应约定条款已变更,那么也就不存在以原合同中的条款作为“另有规定”来解释了。

4. 汇率的变化怎么影响进出口

最简单又直接的影响,因进出口都以美元或其它国际货币结算,若本国货币升值之后,即从境外的收入折算为本国货币就减少了,因此升值不利产品出口利于进口,若贬值即相反。

5. 货币汇率是怎样影响出口和境外旅游的

现在美国换人民币大概是1:7,如果美国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汇率变成1:3。这样中国人花同样的钱,可以买更多美国商品(旅游同理),这样就促进的美国的进出口贸易。而同样美元,美国人只能买到更少的中国商品,那样就减少中国出口贸易,这样劳动力过剩和生产力过剩。当然不仅仅只有美国和美国人用美元购买中国商品,毕竟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当然贬值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这也是恶性的经济增长方式

6. 出国务工人员工资受汇率影响吗

如果雇主是国内大公司的话,因为签约是按人民币计算的,所以一般不受影响。如果雇主是国外的人,的确很受影响

7. 什么是汇率操纵国,以及影响

汇率操纵国
是指一个国家人为地操控汇率,使它显得相对地低,令其出口价看似便宜,或会引起进口贸易伙伴批评它为汇率操纵国。由于产品较便宜,人们喜欢它的产品并减少购买本土产品。这将导致入口国就业流失。操纵国则牺牲别国利益而为本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及享受较高的国内生产总值。
汇率调整属一国主权范畴,但操纵汇率却为IMF和WTO明确禁止。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一再指控中国“操纵汇率”,认为应该对中国采取反补贴措施。其中,美国国会一些议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法案,如汇率报复法案、中国货币法案和美国贸易权行使法案。在此我们分析中美之间发生的关于中国是否操纵汇率并构成反补贴要件,以正视听。所以对操纵汇率的界定,一方面因为汇率制度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另一方面因为汇率问题也是一个金融问题,而不是贸易问题,所以应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辖。若美国以中国操纵汇率是财政补贴为由向WTO申诉,则会因前提条件不具备或程序上的冲突而被争端解决机构(以下简称DSB)驳回。
而且按照IMF制定的原则,应该尊重各会员国国内的社会和政治政策,并且对各会员国的境况给予应有的注意。显然,我国汇率制度符合基金协定的规定;另一方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有秩序的经济和金融条件,保持汇率不经常变动,努力促进外汇制度的稳定。
如果美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它就必须据此对中国实施严厉的贸易制裁,届时很可能引发双方的大规模贸易战,并超出两国范围、波及全球。

8. 子公司在国外进行销售,汇率上升下降分别会产生的影响

一般的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9. 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些他们是如何影响汇率水平及其波动的

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宏观调控,比如国家央行或者联储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通胀和就业维持一定的标准,所进行的宏观调控。
另外一方面就是市场的自由调控,如果市场认为某个国家的经济在走强,那么该国货币就会走强,对外汇率就会走高

10. 境外施工企业如何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

投资在境外国家不可回避的一个风险就是面临汇率波动的风险。浮动汇率制度下,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难度增大。一、汇率风险的概念及表现形式汇率风险是指一个经济实体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因汇率变动使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化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有汇率波动就有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既可能是损失,也可能是收益,它表现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营运风险。 一是交易风险,是指外汇交易产生的风险。它包括外汇的买卖和结算。只要企业以外币计价,就要承担交易风险。 二是会计风险,是指公司编制合并财务表时,由于汇率变动引起会计上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此时,表的利润会因为汇率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三是营运风险,是指未预料到的汇率变动通过影响企业工程量、成本、价格从而对企业一定时期的收入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因此,影响企业整体价值。一家企业所承受营运风险的程度是衡量实质汇率变化影响企业整体价值到何种程度。 影响汇率趋势应考虑的因素一是一国的利率水平。若外币利率升高,表现为对外币需求增加,则会导致外币升值,反之,相反。 二是政治稳定程度。如今社会,政治与经济就象孪生兄弟,密不可分,一国的政局不稳定,会导致投资者对经济失去信心,从而影响该国货币汇率。若政局动荡,人们会选择外汇,从而起到“避风港”作用。 三是新闻媒体对外汇市场影响。投资者往往会根据新闻媒体所播的经济新闻来决定其是否买卖外汇,供求关系变动从而影响汇率变动。 四是央行干预的程度。一国央行往往通过货币政策等来干预外汇市场,央行一般考虑:汇率异常波动、本国外贸政策需要、抑制通货膨胀等因素。 五是市场的心理预期。人们对市场心理预期力量是决定短期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 境外施工企业汇率风险的规避措施 远期外汇交易法 远期外汇交易法是指企业与银行签定协议,约定未来某一时期按约定的币种、汇率、金额办理交易。境外施工企业可以利用这种金融工具,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如境外施工企业在承揽到新项目而需从国内购买设备,按照合同约定,金额以人民币购买,半年后支付。通常做法,一方面就要用当地币购买美元;另一方面要用美元兑换人民币支付货款。或者在工程款结算中,款项约半年后到位。这样在半年后将收到美元款。为规避汇率风险,该企业选择按半年后人民币对美元的远期外汇牌价签定远期合约,将汇率锁定。这样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市场环境下,该企业已经将成本锁定在当前价格的上线。避免了外汇汇率的交易风险。远期外汇交易能有效地规避汇率出现不利变动时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尤其是硬币种波动较大的货币,效果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