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黄金 » 远期外汇合约的卖出方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远期外汇合约的卖出方

发布时间: 2021-05-10 07:29:46

① 远期外汇买卖怎么操作 如何进行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外汇市场上进行远期外汇买卖的一种交易行为,即期交易的对称。远期外汇交易是外汇市场上重要的交易形式之一。通常也是由经营即期外汇交易的外汇银行与外汇经纪人来经营,远期交易一般是买卖双方先订立买卖合同,规定外汇买卖的数量、期限和汇率等,到约定日期才按合约规定的汇率进行交割。远期交易的交割期限一般为1个月、3个月、6个月,个别可到1年。这种交易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尽量减少汇率变动可能带来的损失。投机商也经常利用远期交易牟取利益。因而许多国家对远期交易有一定的限制性措施。

② 远期合约如何交割

远期合约交易是买卖双方签订远期合同,规定在未来某一时期进行实物商品交收的一种交易方式。

通常是买卖双方的直接贸易,大多采取直接谈判的方式, 交易地点不固定,由双方协定。远期合同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不规范, 每笔业务需就合同条款进行具体磋商或公证,手续繁琐。

远期合约贸易中的商品数量和质量各不相同, 要求签约者具备相当广泛的商品知识,并熟悉每一种商品不同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质量差价。远期合约贸易对交易者的信用调查十分重视,在某些情况下,远期合约的履行没有切实的保障。

(2)远期外汇合约的卖出方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远期合约交易双方必须签订远期合同,而现货交易无此要求。

2、远期合约交易买卖双方进行交收或交割的时间与达成交易的时间有较长的间隔,相差的时间达几个月是经常的事,达1年或1年以上也不鲜见,而现货交易通常是现买现卖,即时交收或交割,即便相差一些时间,也比较短。

3、远期合约交易往往要通过正式的磋商、谈判,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合同之后才算成立,而现货交易随机性大,方便灵活,没有严格的交易程序。

4、远期合约交易通常要求在规定的场所进行,双方交易要受到第三方的监控,以使交易处于公平,公正与公开的状况,因而能有效防止不当行为和维护市场交易秩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远期合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交割

③ 中国银行公司客户远期外汇买卖是什么

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是指买卖双方按外汇合同约定的汇率,在约定的期限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④ 为什么货币期货买卖双方无直接合同责任关系,而远期外汇买卖双方有

期货买卖双方不是直接对接,而是撮合成交,

远期外汇业务买卖双方先签订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币种、数额、汇率和将来交割的时间,到规定的交割日期,再按合同规定,卖方交汇,买方付款的外汇业务。

⑤ 买进,卖出远期合约的区别

1、性质不同

远期合约类似于一份期权,即持有远期负债(在未来有一笔支出)的银行通过买进远期合约,可以在未来以商定的价格(利率或者汇率)支付利息或者买入货币,这样的话就将在未来支付给别人的货币锁定,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而拥有远期资产(在未来有一笔收入)的银行通过卖出远期合约,可以在未来以商定的价格(利率或者汇率)获得利息或者卖出货币,这样的话可以将未来获得的货币收入锁定,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2、相对性不同

买进和卖出合约是一组相对的行为,你买进合约不就是别人卖出合约吗?交易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人们对利率和汇率的走势分析不同,买进合约的人认为未来利率或者汇率会上涨,所以现在要买入一个支付价格的选择权;

卖出合约的人认为未来利率或者汇率会下跌,所以现在要将以后卖出的价格锁定。

3、目的不同

远期合约的最大作用不是套利,而是套期保值。

(5)远期外汇合约的卖出方扩展阅读

相关风险

远期合约与近期合约的风险性比较

远期合约较近期合约交易周期长,时间跨度大,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因素多,加之远期合约成交量及持仓量不如近期合约大,流动性相对差一些,因此呈现远期合约价格波动较近期合约价格波动剧烈且频繁,正因为如此,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对于合约的卖方来说,风险都转嫁给了买方。

无论这种风险是否值得考虑,当然都取决于个人选择和实际环境。即便当今多变的市场没有显示出减弱的迹象,但是很多企业都选择了一定程度的确定汇率,以防止出现意外和破坏性的波动状况。

显然,通过利用远期合约固定企业国际收支的汇率,财务将处于一个更好的方位来管理企业的支出。他们在特定数量的货币上将有一个预定汇率,使之更好地准备来应付不可预见的市场干扰和其他外部变化。

在不确定的时代,企业可以注意去尽可能多地管理他们已选的财务事项。底线是,提前固定汇率,消除波动性风险。

⑥ 银行怎么从外汇远期合约中获利

1、远期合约:
远期合约:是根据买卖双方的特殊需求由买卖双方自行签订的合约。
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双方签订协议约定在未来以某一事先安排的价格交换某些东西。
在远期合约中,同意将某一时刻以某一约定价格买入资产的一方被称为多头寸方,远期合约中同意将来在某一时刻以某一约定价格卖出资产的一方被称为空头寸方。
远期合约是买卖双方在指定的限期内按当日同意价格购买及出售资产的现货合约协议,此与限定于当日交易的现货契约不同。买方因假设将来相关资产升值而买入,而卖方则假设相关资产价值会下降,而所签订的协议价格则被称为交货价格。此价格与在合同订立的远期价格相等。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是非常相似的,除了远期合约并不是在交易所交易及交易标准固定的资产。对远期合约的平仓不像对期货合约的平仓那么容易,因此,远期合约到期往往会促成标的资产的交割。而在期货交易中,合约会在到期月之前被平仓。

2、远期合约盈利:
远期合约是现金交易,买方和卖方达成协议在未来的某一特定日期交割一定质量和数量的商品。价格可以预先确定或在交割时确定。
远期合约是场外交易,如同即期交易一样,交易双方都存在风险。因此,远期合约通常不在交易所内交易。伦敦金属交易所中的标准金属合约是远期合约,它们在交易所大厅中交易。
在远期合约签订之时,它没有价值-支付只在合约规定的未来某一日进行。在远期市场中经常用到两个术语:
1、如果即期价格低于远期价格,市场状况被描述为正向市场或溢价。
2、如果即期价格高于远期价格,市场状况被描述为反向市场或差价。

⑦ 远期外汇交易有哪些特点,远期外汇交易有哪些特点资讯

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是指买卖双方按外汇合同约定的汇率,在约定的期限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由申请客户向中国银行发出办理远期外汇买卖指令,通过书面委托形式确定交易细节,成交后,由中国银行出具交易证实,并在交割日(成交日后第二个工作日以后的某一时期)实现收付。可根据需要,在交易期中要求银行对该交易进行平盘或在交易到期日前要求银行对该交易进行一次展期。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⑧ 关于远期外汇期货合约的问题请教各位谢谢,卖出远期外汇合约是什么意思具体的交易是怎样的能举个例子吗

卖出,就是买空的意思,就是买跌

⑨ 远期外汇合约如何操作

远期外汇合约如何操作?远期外汇买卖在建立合约的时候不需要全额卖出货币,只需冻结一定比例的交易担保金就可以进行交易。那么只要投资人在合约到期前进行平仓,他可以卖出不属于自己的货币,只要在规定的日期之前将卖出的货币买回就行。
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相似之处,是合约需要实时重估盈亏情况,这对于银行这样的做市商是规避风险的手段,对于投资者同样也是控制风险的规则。建行个人远期外汇买卖业务暂规定:当交易担保金实时重估的亏损达到80%,系统会自动将合约强制平仓。有了强制平仓这个限制,客户就不能任由自己的合约无限制地亏损下去。在合约被强制平仓之后,即使市场汇率重新转为对张先生有利,甚至可能让他反亏为盈,但实际上张先生被强制平仓的合约已经实现了无法挽回的亏损,亏损金额将在到期日进行清算。如果投资者觉得10倍的杠杆作用太大,在市场汇率亏损达到8%时候就会有被强制平仓的危险,可以通过追加交易担保金的方式来减少自己面临的强制平仓,接受市场汇率的风险。

⑩ 远期外汇交易的买卖原因

远期外汇买卖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银行、投资者规避风险之所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进出口商预先买进或卖出期汇,以避免汇率变动风险。
汇率变动是经常性的,在商品贸易往来中,时间越长,由汇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也就越大,而进出口商从签订买卖合同到交货、付款又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通常达30天~90天,有的更长),因此,有可能因汇率变动而遭受损失。进出口商为避免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就想尽办法在收取或支付款项时,按成交时的汇率办理交割。
例1:某一日本出口商向美国进口商出口价值10万美元的商品,共花成本1 200万日元,约定3个月后付款。双方签订买卖合同时的汇率为US=J¥130。按此汇率,出口该批商品可换得1 300万日元,扣除成本,出口商可获得100万日元。但3个月后,若美元汇价跌至US= J¥128,则出口商只可换得1 280万日元,比按原汇率计算少赚了20万日元;若美元汇价跌至US= J¥120以下,则出口商可就得亏本了。可见美元下跌或日元升值将对日本出口商造成压力。因此日本出口商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就按US= J¥130的汇率,将3个月的10万美元期汇卖出,即把双方约定远期交割的10万美元外汇售给日本的银行,届时就可收取1 300万日元的货款,从而避免了汇率变动的风险。
例2;某一香港进口商向美国买进价值10万美元的商品,约定3个月后交付款,如果买货时的汇率为US=HK7.81,则该批货物买价为78.1 万港元。但3个月后,美元升值,港元对美元的汇率为US=HK7.88,那么这批商品价款就上升为78.8万港元,进口商得多付出0.7万港元。如果美元再猛涨,涨至US=HK8.00以上,香港进口商进口成本也猛增,甚至导致经营亏损。所以,香港的进口商为避免遭受美元汇率变动的损失,在订立买卖合约时就向美国的银行买进这3个月的美元期汇,以此避免美元汇率上升所承担的成本风险,因为届时只要付出78.1万港元就可以了。
由此亦可见,进出口商避免或转嫁风险的同时,事实上就是银行承担风险的开始。
2.外汇银行为平衡远期外汇持有额
远期外汇持有额就是外汇头寸(foreign exchange position)。进出口商为避免外汇风险而进行期汇交易,实质上就是把汇率变动的风险转嫁给外汇银行。外汇银行之所以有风险,是因为它在与客户进行了多种交易以后,会产生一天的外汇综合持有额或总头寸(overall position),在这当中难免会出现期汇和现汇的超买或超卖现象。这样,外汇银行就处于汇率变动的风险之中。为此,外汇银行就设法把它的外汇头寸予以平衡,即要对不同期限不同货币头寸的余缺进行抛售或补进,由此求得期汇头寸的平衡。
例如,香港某外汇银行发生超卖现象,表现为美元期汇头寸缺10万美元,为此银行就设法补进。假定即期汇率为US=HK.70,3个月远期汇率为US$l=HK.88,即美元3个月期汇汇率升水港币0.18元。3个月后,该外汇银行要付给客户10万美元,收入港币78.8万元。该银行为了平衡这笔超卖的美元期汇,它必须到外汇市场上立即补进同期限(3个月)、相等金额(10万)的美元期汇。如果该外汇银行没有马上补进,而是延至当日收盘时才成交,这样就可能因汇率已发生变化而造成损失。假定当日收市时美元即期汇率已升至US=HK.90,3个月期汇即美元3个月期汇仍为升水港币0.18元,这样,该外汇银行补进的美元期汇就按US=HK.08(7.90+0.18)的汇率成交。10万美元合80.8万港元,结果银行因补进时间未及时而损失2万港元(80.8万--78.8万)。
所以,银行在发现超卖情况时,就应立即买入同额的某种即期外汇。如本例,即期汇率为US$土=HK.70,10万美元合77万港币。若这一天收盘时外汇银行就已补进了3个月期的美元外汇,这样,即期港元外汇已为多余,因此,又可把这笔即期港元外汇按US=HK.90汇率卖出,因此可收入 79万港元,该外汇银行可获利2万港元(79万-77万)。
由此可见:首先,在出现期汇头寸不平衡时,外汇银行应先买入或卖出同类同额现汇,再抛补这笔期汇。也就是说用买卖同类同额的现汇来掩护这笔期汇头寸平衡前的外汇风险。其次,银行在平衡期汇头寸时,还必须着眼于即期汇率的变动和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差额的大小。
3. 短期投资者或定期债务投资者预约买卖期汇以规避风险。
在没有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利率低于他国,该国的资金就会流往他国以谋求高息。假设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纽约投资市场利率比伦敦高,两者分别为 9.8%和7.2%,则英国的投资者为追求高息,就会用英镑现款购买美元现汇,然后将其投资于3个月期的美国国库券,待该国库券到期后将美元本利兑换成英镑汇回国内。这样,投资者可多获得2.6%的利息,但如果3个月后,美元汇率下跌,投资者就得花更多的美元去兑换英镑,因此就有可能换不回投资的英镑数量而遭致损失。为此,英国投资者可以在买进美元现汇的同时,卖出3个月的美元期汇,这样,只要美元远期汇率贴水不超过两地的利差(2.6%),投资者的汇率风险就可以消除。当然如果超过这个利差,投资者就无利可图而且还会遭到损失。这是就在国外投资而言的,如果在国外有定期外汇债务的人,则就要购进期汇以防债务到期时多付出本国货币。
例如,我国一投资者对美国有外汇债务1亿美元,为防止美元汇率波动造成损失,就购买3个月期汇,当时汇率为US$l=RMB¥8.1721,现汇率变动为US1=RMB¥8.2721,如果未买期汇,该投资者就得付出8.2721亿人民币才能兑换1亿美元,但现已购买期汇,则只需花8. 1721亿人民币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