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现在白银市场多少钱一克
以华通2#白银价格为例,华通2#白银已经从2002年年初的1200元/千克上涨到目前的1500元/千克,也就是说1.5元/克.
·白银市场风光无限--国内外银市走势分析
随着各个行业对基本金属的需求上升,2003年下半年全球基本金属价格全线飘红。由于黄金价格上涨和白银需求增长的双重拉动,国际白银价格继续振荡上行,冲出5美元/盎司阻力,暂时走出4年多来的低谷,价格稳居在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3年底,白银价格更是达到6.0美元/盎司。预计今年的白银价格将继续看好,如不出意外,全年白银平均价格将稳居在5.25美元/盎司以上。 国际银价攀高今年依旧坚挺纵观2003年,伦敦金银协会(LBMA)白银年平均价格为4.88美元/盎司,比2002年4.60美元/盎司的年平均价格上涨6.06%;2003年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最低为4.37美元/盎司,最高上涨到12月31日的5.965美元/盎司,是5年半以来最高。综合各机构最新公布的统计,2003年全球矿产银的产量与2002年相比变化不大。白银除了再生回收外,其主要伴生于铅锌铜作为副产,统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同机构统计的数据也不一样。据美国地调局《世界金属统计》分析,2003年全球矿产银产量即使递增,相对于需求来说,递增的也不多。英国商品研究所(CRU)和金田矿业公司(GFM S)的数据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供应比2002年下降,全年供应略有短缺。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矿产银有可能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国外一些机构公布的资料,各国政府(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国防后勤局)白银抛售量可能减少。CRU认为,2003年全球白银回收量有减少的趋势,大约比2002年减少50吨。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总供应量比2002年减少725吨。此外,目前世界白银的供应在减少,白银工业的投资是历史最低水平。这可以通过库存等表现出来,自1990年以来,世界白银总库存下降了74%,现在白银的库存已经是历史新低。虽说目前白银消费总体还是偏低,但在过去的10年中,白银的消费大体上是递增的。总的看来,全球矿产白银的总产量在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有所增加,不过这要等一些大型新矿产完全达产或有新的银矿山投入使用。由于全球矿产银产量暂不会增加,而目前世界各个行业对白银的需求还在稳步增长,这就为未来银市的继续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制造业的需求缓慢增加,白银用于电工、电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饰和银制品、银币和纪念章的量将增加。估计2003年制造业需求白银达25925吨,同比递增2.2%,2004年这种势头将继续维持。从中长期看,白银价格若想有新的作为,必须突破7美元/盎司的关键位,目前看来,这还需要有新的动力。有分析认为,未来美元汇率变化仍然是决定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购买白银等对金属进行保值,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元的疲软,美国害怕受到恐怖袭击,伊拉克局势的动荡不定等因素,将综合决定未来贵金属市场的价格走势。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的话说,短期内美元汇率仍将保持低位,那么未来银价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从技术图表分析,今年银价再创新高仍有机会。有人预计,2004年银价的下一个测试位为6.35美元/盎司。从全年来看,上半年银价会继续坚挺;国内银价趋升产量持续递增现整体下调,但全年白银价格肯定会继续上涨,预计全年平均价格将维持在5.25美元/盎司以上。不过,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先生手中仍然持有1.30亿盎司的白银,这些白银是他在1997至1998年间购入的,他是否会在2004年有所动作,这也是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抑或可以预示着银价的走势。国内白银市场自2000年正式开放以后,白银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开放初期,国内白银价格与国际市场一般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滞后期,现在,这种价格滞后性正在缩小,加上我国的白银产品不断出口到国外,国内国外价格日益趋于一致。从近两年来的白银价格总体走势看,国内白银价格整体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由于国内白银产量过剩严重,随着商务部扩大2004年白银出口配额(配额从2003年的2500吨至2700吨上调至2004年的3050吨),今后大量白银将不断被出口。加上国内对首饰、银基合金等行业的白银需求还在稳步增加,使白银产业正在稳步推进,短期国内市场银价维持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国内银市仍然风光无限。预计今年国内平均银价将在1600元/千克左右。在我国,白银主要是铜铅锌等金属的副产。从生产供应情况看,随着国内铅锌铜产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去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高达3963吨,同比递增34.47%。此外,由于我国放开白银市场,以前被严格管制的白银产供销被放开,有新的企业进入白银生产领域,加上以前一些隐性的产量被逐步公开,国内白银产量因此出现递增。预计今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的局面不会改变。同时,在国际银价走高,国内白银产量高涨的情况下,今年白银的出口量也将不断递增。目前,我国白银出口仍然存在产品单一、以初级品未锻造银为主的问题。我国香港地区、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是我国白银主要出口转口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白银出口基本都是有配额白银冶炼贸易企业通过当地海关直接出口,这样一方面方便办理手续,另外一方面也节省了中间周转费用。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白银生产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品牌战略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以往,国内白银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部分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今年,国内白银工业正陆续新建、扩建一些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市场有逐步重组的迹象。总投资1.4亿元的山西省重点调产项目———灵丘支家地银矿开发项目已于日前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白银冶炼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湖南永兴开始筹建“中国银都集团”,5年内力争使永兴白银年产量超过2000吨,黄金超过10吨,产值达50亿元,利润1亿元的产业规模,目前,香港兴达冶炼公司正与永兴顺达冶炼厂、永兴金银回收总公司合资兴建白银精炼提纯厂。由河南省灵宝市桐沟金矿、洛阳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和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灵宝市桐辉精冶有限责任公司”也于近日挂牌成立,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黄金20吨,白银200吨,完成产值将超过12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辽宁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搬迁工程也将于4月初启动,整个工程完成后,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稀贵金属的产量将大幅提高,白银年产能将达到100吨,黄金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吨。 应用范围广泛消费需求旺盛我国白银主要用在感光材料、电子电气工业、银制品及首饰、化学试剂及化工材料等方面,其中电子电气占35%,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品及首饰10%,其它方面15%。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2年中国白银需求量达1750吨至1800吨左右,增幅超过10%,但消费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量增长速度。2003年国内白银需求达1980吨左右。据分析,尤其是首饰、银基本合金等领域对白银的稳定需求,将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首先是白银首饰正在成为我国珠宝首饰快速增长点。白银市场开放伊始,我国制造银器、银摆件、银饰品等的企业在江浙沪粤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01年开始,白银首饰已经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增长点。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白银首饰专业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在广州和番禺,集中了上千人规模的白银首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欧美市场做来料加工,随着内地白银市场的开放,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中国宝玉石协会获悉,目前,国内每年白银饰品、制品加工用银量在200多吨;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共计4万至5万人;国内市场年生产白银首饰7000多万件。显然,国内首饰用银与我国现有的白银生产和国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不相适应。今后,如何加强白银在首饰等领域的深加工应用是我国白银工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有很多企业都有兴趣或者正在开发白银首饰制品,这将不断促进白银的消费。其次,目前我国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用银需求量大,每年用银量在500吨至550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内银合金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200吨,银复合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00吨,总体用银量500吨至550吨。该机构公布的资料还显示,目前,国内电工合金的制造商约在2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2家,超过千万元的有20余家,行业整体产值在25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触头配件和电子浆料所需的超细银粉。不过,由于银基钎料的生产厂家众多,对该类产品的整体预测较为困难。另外,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加上一些鼓励政策的公布,国内白银消费未来可能受到推动。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些取消金银进出口及其加工的审批,这对人们消费加工金银等金属是一大利好。另外,日前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获悉,正在拟订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很明显,健康安全色彩美丽的白银将从中大大受益。白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工业中,目前消费白银中35%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在电子工业中主要用于银复合材、超细银粉和光亮银粉,以及各种电子浆料(导体浆料、电阻浆料、电容器电极浆料、高温烧结银浆料、低温固化银浆料)、焊料、银电镀、银基电接触材料、熔断器、电位计、传感器、电池等。如果我们加强工艺研究,降低成本,白银完全可以弥补某些金属被禁止使用后的空间,白银应用前景广阔。
白银市场被看好主要有四个理由:一、金银比分析:历史上黄金与白银的价格比为15:1或者16:1,不过近几年来,黄金对白银价格比值在不断增大,维持在40:1到80:1之间,白银显得越来越便宜,不值钱了。2004年2月24日,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收于6.61美元/盎司,黄金价格收于403美元/盎司,金银价比为61:1;2004年3月8日,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收于6.92美元/盎司,黄金价格收于399.85美元/盎司,金银价比为58:1。这就意味着当前白银的实际价值被低估,相对于历史价格而言,其现在的价格还是比较低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若想做低进高卖的投资,现在白银比黄金更具有投资价值。二、供需情况分析:白银市场的供需基本面情况现在有些特别。白银市场连续出现供需赤字已经有12年了。目前,越来越多的白银应用于工业,相比较而言,矿产和再生回收的白银量确实有限,供应不足贯穿于过去的60年中。有关机构认为,现在全球每年白银的供应量缺口在1亿至2亿盎司之间,每年白银的供应量在6.5亿盎司,需求量在8亿盎司左右。三、白银储备分析:就目前全球白银储备量而言,相比黄金要少得多。目前,全球有大约1.5亿盎司的白银储备(库存),同期,世界白银的储备(库存)在40亿盎司左右。四、白银生产分析: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70%至80%)白银还是伴生于铜、铅、锌、金的生产中。由于独立银矿的数量毕竟有限,因此白银的价格出现温和上涨的时候,白银的产量未必就会大幅增加。如果不考虑再生回收,白银的产量其实要取决于铅锌铜金的产量。因此,这样就不会出现白银产量突然大增打压白银市场的局面。随着各个行业对基本金属的需求上升,2003年下半年全球基本金属价格全线飘红。由于黄金价格上涨和白银需求增长的双重拉动,国际白银价格继续振荡上行,冲出5美元/盎司阻力,暂时走出4年多来的低谷,价格稳居在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3年底,白银价格更是达到6.0美元/盎司。预计今年的白银价格将继续看好,如不出意外,全年白银平均价格将稳居在5.25美元/盎司以上。
国际银价攀高今年依旧坚挺
纵观2003年,伦敦金银协会(LBMA)白银年平均价格为4.88美元/盎司,比2002年4.60美元/盎司的年平均价格上涨6.06%;2003年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最低为4.37美元/盎司,最高上涨到12月31日的5.965美元/盎司,是5年半以来最高。
综合各机构最新公布的统计,2003年全球矿产银的产量与2002年相比变化不大。白银除了再生回收外,其主要伴生于铅锌铜作为副产,统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同机构统计的数据也不一样。据美国地调局《世界金属统计》分析,2003年全球矿产银产量即使递增,相对于需求来说,递增的也不多。英国商品研究所(CRU)和金田矿业公司(GFM S)的数据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供应比2002年下降,全年供应略有短缺。
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矿产银有可能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国外一些机构公布的资料,各国政府(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国防后勤局)白银抛售量可能减少。CRU认为,2003年全球白银回收量有减少的趋势,大约比2002年减少50吨。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总供应量比2002年减少725吨。此外,目前世界白银的供应在减少,白银工业的投资是历史最低水平。这可以通过库存等表现出来,自1990年以来,世界白银总库存下降了74%,现在白银的库存已经是历史新低。虽说目前白银消费总体还是偏低,但在过去的10年中,白银的消费大体上是递增的。
总的看来,全球矿产白银的总产量在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有所增加,不过这要等一些大型新矿产完全达产或有新的银矿山投入使用。由于全球矿产银产量暂不会增加,而目前世界各个行业对白银的需求还在稳步增长,这就为未来银市的继续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制造业的需求缓慢增加,白银用于电工、电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饰和银制品、银币和纪念章的量将增加。估计2003年制造业需求白银达25925吨,同比递增2.2%,2004年这种势头将继续维持。
从中长期看,白银价格若想有新的作为,必须突破7美元/盎司的关键位,目前看来,这还需要有新的动力。
有分析认为,未来美元汇率变化仍然是决定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购买白银等对金属进行保值,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元的疲软,美国害怕受到恐怖袭击,伊拉克局势的动荡不定等因素,将综合决定未来贵金属市场的价格走势。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的话说,短期内美元汇率仍将保持低位,那么未来银价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从技术图表分析,今年银价再创新高仍有机会。
国内银价趋升产量持续递增
现整体下调,但全年白银价格肯定会继续上涨,预计全年平均价格将维持在5.25美元/盎司以上。不过,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先生手中仍然持有1.30亿盎司的白银,这些白银是他在1997至1998年间购入的,他是否会在2004年有所动作,这也是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抑或可以预示着银价的走势。
国内白银市场自2000年正式开放以后,白银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开放初期,国内白银价格与国际市场一般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滞后期,现在,这种价格滞后性正在缩小,加上我国的白银产品不断出口到国外,国内国外价格日益趋于一致。从近两年来的白银价格总体走势看,国内白银价格整体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以华通2#白银价格为例,华通2#白银已经从2002年年初的1200元/千克上涨到目前的1500元/千克,两年间国内市场白银价格上涨了25%。
由于国内白银产量过剩严重,随着商务部扩大2004年白银出口配额(配额从2003年的2500吨至2700吨上调至2004年的3050吨),今后大量白银将不断被出口。加上国内对首饰、银基合金等行业的白银需求还在稳步增加,
使白银产业正在稳步推进,短期国内市场银价维持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国内银市仍然风光无限。预计今年国内平均银价将在1600元/千克左右。
在我国,白银主要是铜铅锌等金属的副产。从生产供应情况看,随着国内铅锌铜产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去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高达3963吨,同比递增34.47%。此外,由于我国放开白银市场,以前被严格管制的白银产供销被放开,有新的企业进入白银生产领域,加上以前一些隐性的产量被逐步公开,国内白银产量因此出现递增。预计今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的局面不会改变。同时,在国际银价走高,国内白银产量高涨的情况下,今年白银的出口量也将不断递增。
目前,我国白银出口仍然存在产品单一、以初级品未锻造银为主的问题。我国香港地区、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是我国白银主要出口转口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白银出口基本都是有配额白银冶炼贸易企业通过当地海关直接出口,这样一方面方便办理手续,另外一方面也节省了中间周转费用。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白银生产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品牌战略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以往,国内白银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部分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今年,国内白银工业正陆续新建、扩建一些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市场有逐步重组的迹象。
总投资1.4亿元的山西省重点调产项目———灵丘支家地银矿开发项目已于日前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白银冶炼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湖南永兴开始筹建“中国银都集团”,5年内力争使永兴白银年产量超过2000吨,黄金超过10吨,产值达50亿元,利润1亿元的产业规模,目前,香港兴达冶炼公司正与永兴顺达冶炼厂、永兴金银回收总公司合资兴建白银精炼提纯厂。由河南省灵宝市桐沟金矿、洛阳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和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灵宝市桐辉精冶有限责任公司”也于近日挂牌成立,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黄金20吨,白银200吨,完成产值将超过12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辽宁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搬迁工程也将于4月初启动,整个工程完成后,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稀贵金属的产量将大幅提高,白银年产能将达到100吨,黄金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吨。
应用范围广泛消费需求旺盛
我国白银主要用在感光材料、电子电气工业、银制品及首饰、化学试剂及化工材料等方面,其中电子电气占35%,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品及首饰10%,其它方面15%。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2年中国白银需求量达1750吨至1800吨左右,增幅超过10%,但消费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量增长速度。2003年国内白银需求达1980吨左右。
据分析,尤其是首饰、银基本合金等领域对白银的稳定需求,将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
首先是白银首饰正在成为我国珠宝首饰快速增长点。白银市场开放伊始,我国制造银器、银摆件、银饰品等的企业在江浙沪粤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01年开始,白银首饰已经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增长点。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白银首饰专业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在广州和番禺,集中了上千人规模的白银首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欧美市场做来料加工,随着内地白银市场的开放,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中国宝玉石协会获悉,目前,国内每年白银饰品、制品加工用银量在200多吨;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共计4万至5万人;国内市场年生产白银首饰7000多万件。显然,国内首饰用银与我国现有的白银生产和国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不相适应。今后,如何加强白银在首饰等领域的深加工应用是我国白银工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有很多企业都有兴趣或者正在开发白银首饰制品,这将不断促进白银的消费。
其次,目前我国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用银需求量大,每年用银量在500吨至550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内银合金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200吨,银复合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00吨,总体用银量500吨至550吨。该机构公布的资料还显示,目前,国内电工合金的制造商约在2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2家,超过千万元的有20余家,行业整体产值在25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触头配件和电子浆料所需的超细银粉。不过,由于银基钎料的生产厂家众多,对该类产品的整体预测较为困难。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加上一些鼓励政策的公布,国内白银消费未来可能受到推动。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些取消金银进出口及其加工的审批,这对人们消费加工金银等金属是一大利好。另外,日前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获悉,正在拟订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很明显,健康安全色彩美丽的白银将从中大大受益。白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工业中,目前消费白银中35%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在电子工业中主要用于银复合材、超细银粉和光亮银粉,以及各种电子浆料(导体浆料、电阻浆料、电容器电极浆料、高温烧结银浆料、低温固化银浆料)、焊料、银电镀、银基电接触材料、熔断器、电位计、传感器、电池等。如果我们加强工艺研究,降低成本,白银完全可以弥补某些金属被禁止使用后的空间,白银应用前景广阔。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贰』 上海黄金交易所综合类会员
1
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
郭丽岭
0471-2212923
2
长城金银精炼厂
童 攀
028-82755600
3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聂海燕
0701-3311760
4
上海金创黄金有限公司
穆春江
021-33030271
5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孟 晖
021-68556307
6
上海大有黄金有限公司
王卫东
021-50812939
7
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
蔡建生
0535-8242270
8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陈小竹
010-84119339
9
上海狮王黄金有限责任公司
赵立英
021-50594786
10
崇礼紫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郭 亮
0313-4772173
11
广东高要河台金矿
吴 振
0758-2811998
12
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焦永忠
010-84118436
13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
藤洪孟
0535-2696150
14
山东金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刘洪君
0631-6446851
15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林 宇
0597-3833198
16
浙江省遂昌金矿有限公司
江建强
0578-8146390
17
山东天承生物金业有限公司
周桃英
0535-2699187
18
上海老凤祥有限公司
19
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
刘春田
0535-8319018
20
桦甸市黄金有限责任公司
周继良
0432-6252952
21
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刘全成
0535-3396217
22
四川爱心珠宝旅游产品有限公司
敬绍平
028-86736852
23
灵宝市金源桐辉精炼有限责任公司
赵飞羽
0398-6819236
24
武汉新世界珠宝金号有限公司
25
辽宁金银销售中心
高颖 封雨
024-24848908
26
洛阳紫金银辉黄金冶炼有限公司
林海霞
0379-65172908
27
沈阳萃华金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
张 敏
024-88569999*8026
28
海南恒昌金银珠宝实业有限公司
陈春燕
0898-65306450
29
京沙金业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吴行宇
010-69711050
陈亮
010-69701080
30
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宁才刚
010-83522288
31
广东大哥大集团有限公司
许贵银
020-83495893
32
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
陈 波
010-66033905
33
大冶有色金属公司
34
浙江明牌珠宝股份有限公司
曹国其
0575-4025665
35
大同银星金店
薄 涛
0352-2047160*2006
36
海南鑫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李成勇
0898-68554612
37
中艺珠宝首饰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
刘万娟
010-65530235
38
上海老凤祥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赵 健
021-63739223
39
上海老凤祥首饰研究所有限公司
陆小茵
021-34010587
40
南京金陵金箔股份有限公司
庞 燕
025-52182904
41
成都天鑫洋金业有限责任公司
魏芳
028-85575055
42
河北鑫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43
苏州万宝银楼
徐 洲
0512-67295580
44
广东粤宝黄金投资有限公司
华晓刚
020-83312559
45
西安一得贸易有限公司
吴德鸿
029-83279880
46
江苏弘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 芸
025-52302180
47
上海老庙黄金有限公司
孙长燕
021-53530178
48
福州福辉珠宝有限公司
黄东汉
0591-83661308
49
惠州市嘉盛金银珠宝有限公司
50
广州金银首饰有限公司
张凤仪
020-83310241
51
河南轩瑞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宁龙德
0398-2199178
52
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刘莉玲
0745-4643022
0745-4643009
53
江西金山金矿
刘 宏
0793-7561218
54
上海金币投资有限公司
许志鹏
021-58350101*8234
55
南京宝祥金店
周 昱
025-52201370
56
汕头市金信黄金投资有限公司
杨少兰
0754-8859393
57
上海今亚珠宝有限公司
周建强
021-54042712
58
深圳市欧瑞德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周文越
0755-25260436
59
深圳市艺华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庄儒义
0755-82182168
60
新疆阿希金矿
孙 华
0999-4253106
61
中国黄金集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杜前进
010-88026357*511
62
新疆黄金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王 琳
0991-4530693
63
佛山市工艺总厂有限公司
王杰伦
0757-82282503
64
上海瑞祥金银饰品公司
关红芳
021-63137681
65
深圳市金大福珠宝有限公司
翁光奇
0755-25190268
66
深圳宝昌钻石饰品实业有限公司
47
深圳坤厚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李升伟
0755-25615458
68
深圳市甘露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郑建荣
0755-25601179
69
深圳市福麒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张小辉
0755-25813238
70
山西华茂黄金交易有限责任公司
边茂盛
0351-7039567
71
贺利氏招远贵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王佐民
0535-8247813
72
深圳市翠绿投资有限公司
葛子雄
0755-25685123
73
深圳市百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陈观霞
0755-25502261
74
深圳市粤豪珠宝有限公司
陈 伟
0755-25220274
75
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王若凡
010-65233034
76
贵州西南黄金经营中心有限公司
朱海涛
0851-6904065
77
山东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78
上海黄金公司
董凯丰
021-0157
79
深圳市安盛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刘 洁
0755-25538888
80
常州瑞银汇鑫黄金经营有限公司
王建国
0519-88827999
81
南京宝庆银楼首饰有限责任公司
82
中博世金科贸有限责任公司
郑 峰
010-88469559
83
东莞市金龙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王淦森
0769-85831938
84
广东省黄金公司
杨海涛
020-87619701
85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越翔
0871-8390888*27277
86
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席志华
0733-8391863
0733-8391494
87
广东明发贵金属有限公司
孙明礼
0768-5811388
88
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毕国相
0871-3806935
89
万向资源有限公司
周卫峰
021-63527117*1515
90
甘肃西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建华
0931-8735077
91
北京和祥通实业公司
左 敏
010-64800652
92
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吕保国
010-80107905
黄维健
010-80117316
93
深圳市龙嘉珠宝实业有限公司
洪崇喜
0755-25557144
94
深圳市吉盟首饰有限公司
陈钟波
0755-25624097
95
上海怡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裘小琼
021-23275186
96
苏州市投资有限公司
陆 平
0512-68889866
97
深圳宝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薛楚洪
0755-25514217
98
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曲延生
0398-8856970
99
经易金业有限责任公司
马 岩
010-68331709
100
上海亚一金厂有限公司
邓 莉
021-63261355
101
江苏恒生联合投资有限公司
曲尉昊
0519-89889999
102
武汉金凰珠宝股份有限公司
徐正权
027-65660665
103
山西宏艺首饰股份有限公司
李宏斌
0351-3082601
104
湖北金兰首饰集团有限公司
李 覃
0710-6241180
105
上海灵瑞黄金投资有限公司
黄 健
021-33608099
106
深圳市富理实业有限公司
龙 芸
0755-61355248
王亚滨
0755-83586183
107
上海仟家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牟世萍
021-58886889
108
成都高赛尔金银有限公司
王瑞雷
028-85134976
109
广东罗定金业冶炼厂有限公司
张 颖
0766-3829080
110
富源金业(北京)投资有限公司
赵 冰
010-85911175
111
深圳市安盛华贵金属有限公司
陈铄瑜
0755-25507318
112
杭州航民百泰首饰有限公司
汪 洋
0571-82570866
113
深圳市德裕金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袁 生
0755-25181202
114
深圳市素养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康 磊
010-82994401
范 巍
010-82990665*807
115
武汉众联投资有限公司
徐 程
027-87924029
116
烟台国大萨菲纳高技术环保精炼有限公司
冷广林
0535-8156918
117
深圳市意大隆珠宝首饰有限公司
陈裕青
0755-25636205
118
中国华轻实业有限公司
付敬忠
010-67018078
119
烟台鹏晖铜业有限公司
章爱军
0535-6512704
120
山西银河金银珠宝有限责任公司
牛长香
0351-4197858
121
北京金海投资有限公司
史爱红
021-68401003
122
内蒙古汇鑫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李 杨
0471-4613086
123
广州富垠黄金交易有限公司
肖伟生
020-38813318
124
北京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
翟 然
010-66295787
125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李运平
0391-6665961
秦现军
126
富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王沁棠
021-58520960
127
河南金渠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周颜森
0398-2996311
128
香河新宝黄金饰品有限公司
刘盛永
0316-8312754
129
深圳市众恒隆实业有限公司
曹 健
0755-29739999
130
北京大德新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
『叁』 银色首饰怎么保养
当每日佩戴完后,应该把这饰物放进密封胶袋中,定期以温和的水清洗饰物表面,然后以布抹干,最后以抹银布轻拭表面。
纯银首饰为何容易变黑?如何清洗?
纯银在空气中遇到硫化氢气体或硫离子时很容易起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银,因为硫化银是灰黑色的,所以随着反应的加剧,硫化银会增多增厚,白银表面颜色便逐步由白变黄变灰最后变黑。
另外人的汗水中也含有硫,当它与银制品接触时会使银变色。
当银饰品变黑时,最简单的清洗方法是使用牙膏搓洗首饰表面。此外,市场上有一种擦银布,可以很容易地将银饰擦亮,不过仅限于有一定硬度且光滑的银饰。如果是柔软的项链或有镂空的雕花首饰,最好到珠宝店请专业人员用银饰清洗液进行清洗。
银饰品表面十分亮,是不是镀了什么东西?
由于银的化学性质没有金稳定,在空气中易受到氧化而失去光泽,所以目前的白银首饰通过镀金的方法来解决易氧化的问题。其中以表面镀贵金属-铑的效果最好。这一技术可以使白银首饰表面银辉闪烁,色如铂金,而且镀层坚硬耐磨,可以抵抗酸碱的腐蚀,使白银首饰提高价值与档次。
『肆』 银子多少钱一克
貌似是12块钱左右吧……不过得看行情如何,保值是保值,不过根本没有获利空间啊
『伍』 四川银辉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怎么样
银辉.....没听过,没什么名气,估计实力也只是一般般,他们所谓的“分析师”是没有真材实料的技术可以指导到你的,资金也没安全保障,小平台的手续费和加工费比正规大平台要高的多,就算赚钱了也不够赔手续费 入不敷出的, 建议不要在小平台做 我就因此吃过大亏。在此只希望能帮到你不重蹈覆辙。不懂@我
『陆』 银子目前多少钱一克
以华通2#白银价格为例,华通2#白银已经从2002年年初的1200元/千克上涨到目前的1500元/千克,也就是说1.5元/克.
·白银市场风光无限--国内外银市走势分析
随着各个行业对基本金属的需求上升,2003年下半年全球基本金属价格全线飘红。由于黄金价格上涨和白银需求增长的双重拉动,国际白银价格继续振荡上行,冲出5美元/盎司阻力,暂时走出4年多来的低谷,价格稳居在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3年底,白银价格更是达到6.0美元/盎司。预计今年的白银价格将继续看好,如不出意外,全年白银平均价格将稳居在5.25美元/盎司以上。 国际银价攀高今年依旧坚挺纵观2003年,伦敦金银协会(LBMA)白银年平均价格为4.88美元/盎司,比2002年4.60美元/盎司的年平均价格上涨6.06%;2003年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最低为4.37美元/盎司,最高上涨到12月31日的5.965美元/盎司,是5年半以来最高。综合各机构最新公布的统计,2003年全球矿产银的产量与2002年相比变化不大。白银除了再生回收外,其主要伴生于铅锌铜作为副产,统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同机构统计的数据也不一样。据美国地调局《世界金属统计》分析,2003年全球矿产银产量即使递增,相对于需求来说,递增的也不多。英国商品研究所(CRU)和金田矿业公司(GFM S)的数据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供应比2002年下降,全年供应略有短缺。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矿产银有可能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国外一些机构公布的资料,各国政府(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国防后勤局)白银抛售量可能减少。CRU认为,2003年全球白银回收量有减少的趋势,大约比2002年减少50吨。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总供应量比2002年减少725吨。此外,目前世界白银的供应在减少,白银工业的投资是历史最低水平。这可以通过库存等表现出来,自1990年以来,世界白银总库存下降了74%,现在白银的库存已经是历史新低。虽说目前白银消费总体还是偏低,但在过去的10年中,白银的消费大体上是递增的。总的看来,全球矿产白银的总产量在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有所增加,不过这要等一些大型新矿产完全达产或有新的银矿山投入使用。由于全球矿产银产量暂不会增加,而目前世界各个行业对白银的需求还在稳步增长,这就为未来银市的继续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制造业的需求缓慢增加,白银用于电工、电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饰和银制品、银币和纪念章的量将增加。估计2003年制造业需求白银达25925吨,同比递增2.2%,2004年这种势头将继续维持。从中长期看,白银价格若想有新的作为,必须突破7美元/盎司的关键位,目前看来,这还需要有新的动力。有分析认为,未来美元汇率变化仍然是决定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购买白银等对金属进行保值,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元的疲软,美国害怕受到恐怖袭击,伊拉克局势的动荡不定等因素,将综合决定未来贵金属市场的价格走势。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的话说,短期内美元汇率仍将保持低位,那么未来银价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从技术图表分析,今年银价再创新高仍有机会。有人预计,2004年银价的下一个测试位为6.35美元/盎司。从全年来看,上半年银价会继续坚挺;国内银价趋升产量持续递增现整体下调,但全年白银价格肯定会继续上涨,预计全年平均价格将维持在5.25美元/盎司以上。不过,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先生手中仍然持有1.30亿盎司的白银,这些白银是他在1997至1998年间购入的,他是否会在2004年有所动作,这也是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抑或可以预示着银价的走势。国内白银市场自2000年正式开放以后,白银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开放初期,国内白银价格与国际市场一般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滞后期,现在,这种价格滞后性正在缩小,加上我国的白银产品不断出口到国外,国内国外价格日益趋于一致。从近两年来的白银价格总体走势看,国内白银价格整体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由于国内白银产量过剩严重,随着商务部扩大2004年白银出口配额(配额从2003年的2500吨至2700吨上调至2004年的3050吨),今后大量白银将不断被出口。加上国内对首饰、银基合金等行业的白银需求还在稳步增加,使白银产业正在稳步推进,短期国内市场银价维持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国内银市仍然风光无限。预计今年国内平均银价将在1600元/千克左右。在我国,白银主要是铜铅锌等金属的副产。从生产供应情况看,随着国内铅锌铜产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去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高达3963吨,同比递增34.47%。此外,由于我国放开白银市场,以前被严格管制的白银产供销被放开,有新的企业进入白银生产领域,加上以前一些隐性的产量被逐步公开,国内白银产量因此出现递增。预计今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的局面不会改变。同时,在国际银价走高,国内白银产量高涨的情况下,今年白银的出口量也将不断递增。目前,我国白银出口仍然存在产品单一、以初级品未锻造银为主的问题。我国香港地区、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是我国白银主要出口转口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白银出口基本都是有配额白银冶炼贸易企业通过当地海关直接出口,这样一方面方便办理手续,另外一方面也节省了中间周转费用。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白银生产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品牌战略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以往,国内白银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部分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今年,国内白银工业正陆续新建、扩建一些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市场有逐步重组的迹象。总投资1.4亿元的山西省重点调产项目———灵丘支家地银矿开发项目已于日前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白银冶炼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湖南永兴开始筹建“中国银都集团”,5年内力争使永兴白银年产量超过2000吨,黄金超过10吨,产值达50亿元,利润1亿元的产业规模,目前,香港兴达冶炼公司正与永兴顺达冶炼厂、永兴金银回收总公司合资兴建白银精炼提纯厂。由河南省灵宝市桐沟金矿、洛阳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和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灵宝市桐辉精冶有限责任公司”也于近日挂牌成立,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黄金20吨,白银200吨,完成产值将超过12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辽宁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搬迁工程也将于4月初启动,整个工程完成后,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稀贵金属的产量将大幅提高,白银年产能将达到100吨,黄金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吨。 应用范围广泛消费需求旺盛我国白银主要用在感光材料、电子电气工业、银制品及首饰、化学试剂及化工材料等方面,其中电子电气占35%,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品及首饰10%,其它方面15%。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2年中国白银需求量达1750吨至1800吨左右,增幅超过10%,但消费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量增长速度。2003年国内白银需求达1980吨左右。据分析,尤其是首饰、银基本合金等领域对白银的稳定需求,将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首先是白银首饰正在成为我国珠宝首饰快速增长点。白银市场开放伊始,我国制造银器、银摆件、银饰品等的企业在江浙沪粤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01年开始,白银首饰已经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增长点。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白银首饰专业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在广州和番禺,集中了上千人规模的白银首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欧美市场做来料加工,随着内地白银市场的开放,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中国宝玉石协会获悉,目前,国内每年白银饰品、制品加工用银量在200多吨;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共计4万至5万人;国内市场年生产白银首饰7000多万件。显然,国内首饰用银与我国现有的白银生产和国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不相适应。今后,如何加强白银在首饰等领域的深加工应用是我国白银工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有很多企业都有兴趣或者正在开发白银首饰制品,这将不断促进白银的消费。其次,目前我国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用银需求量大,每年用银量在500吨至550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内银合金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200吨,银复合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00吨,总体用银量500吨至550吨。该机构公布的资料还显示,目前,国内电工合金的制造商约在2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2家,超过千万元的有20余家,行业整体产值在25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触头配件和电子浆料所需的超细银粉。不过,由于银基钎料的生产厂家众多,对该类产品的整体预测较为困难。另外,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加上一些鼓励政策的公布,国内白银消费未来可能受到推动。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些取消金银进出口及其加工的审批,这对人们消费加工金银等金属是一大利好。另外,日前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获悉,正在拟订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很明显,健康安全色彩美丽的白银将从中大大受益。白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工业中,目前消费白银中35%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在电子工业中主要用于银复合材、超细银粉和光亮银粉,以及各种电子浆料(导体浆料、电阻浆料、电容器电极浆料、高温烧结银浆料、低温固化银浆料)、焊料、银电镀、银基电接触材料、熔断器、电位计、传感器、电池等。如果我们加强工艺研究,降低成本,白银完全可以弥补某些金属被禁止使用后的空间,白银应用前景广阔。
白银市场被看好主要有四个理由:一、金银比分析:历史上黄金与白银的价格比为15:1或者16:1,不过近几年来,黄金对白银价格比值在不断增大,维持在40:1到80:1之间,白银显得越来越便宜,不值钱了。2004年2月24日,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收于6.61美元/盎司,黄金价格收于403美元/盎司,金银价比为61:1;2004年3月8日,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收于6.92美元/盎司,黄金价格收于399.85美元/盎司,金银价比为58:1。这就意味着当前白银的实际价值被低估,相对于历史价格而言,其现在的价格还是比较低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若想做低进高卖的投资,现在白银比黄金更具有投资价值。二、供需情况分析:白银市场的供需基本面情况现在有些特别。白银市场连续出现供需赤字已经有12年了。目前,越来越多的白银应用于工业,相比较而言,矿产和再生回收的白银量确实有限,供应不足贯穿于过去的60年中。有关机构认为,现在全球每年白银的供应量缺口在1亿至2亿盎司之间,每年白银的供应量在6.5亿盎司,需求量在8亿盎司左右。三、白银储备分析:就目前全球白银储备量而言,相比黄金要少得多。目前,全球有大约1.5亿盎司的白银储备(库存),同期,世界白银的储备(库存)在40亿盎司左右。四、白银生产分析: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70%至80%)白银还是伴生于铜、铅、锌、金的生产中。由于独立银矿的数量毕竟有限,因此白银的价格出现温和上涨的时候,白银的产量未必就会大幅增加。如果不考虑再生回收,白银的产量其实要取决于铅锌铜金的产量。因此,这样就不会出现白银产量突然大增打压白银市场的局面。随着各个行业对基本金属的需求上升,2003年下半年全球基本金属价格全线飘红。由于黄金价格上涨和白银需求增长的双重拉动,国际白银价格继续振荡上行,冲出5美元/盎司阻力,暂时走出4年多来的低谷,价格稳居在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3年底,白银价格更是达到6.0美元/盎司。预计今年的白银价格将继续看好,如不出意外,全年白银平均价格将稳居在5.25美元/盎司以上。
国际银价攀高今年依旧坚挺
纵观2003年,伦敦金银协会(LBMA)白银年平均价格为4.88美元/盎司,比2002年4.60美元/盎司的年平均价格上涨6.06%;2003年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最低为4.37美元/盎司,最高上涨到12月31日的5.965美元/盎司,是5年半以来最高。
综合各机构最新公布的统计,2003年全球矿产银的产量与2002年相比变化不大。白银除了再生回收外,其主要伴生于铅锌铜作为副产,统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同机构统计的数据也不一样。据美国地调局《世界金属统计》分析,2003年全球矿产银产量即使递增,相对于需求来说,递增的也不多。英国商品研究所(CRU)和金田矿业公司(GFM S)的数据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供应比2002年下降,全年供应略有短缺。
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矿产银有可能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国外一些机构公布的资料,各国政府(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国防后勤局)白银抛售量可能减少。CRU认为,2003年全球白银回收量有减少的趋势,大约比2002年减少50吨。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总供应量比2002年减少725吨。此外,目前世界白银的供应在减少,白银工业的投资是历史最低水平。这可以通过库存等表现出来,自1990年以来,世界白银总库存下降了74%,现在白银的库存已经是历史新低。虽说目前白银消费总体还是偏低,但在过去的10年中,白银的消费大体上是递增的。
总的看来,全球矿产白银的总产量在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有所增加,不过这要等一些大型新矿产完全达产或有新的银矿山投入使用。由于全球矿产银产量暂不会增加,而目前世界各个行业对白银的需求还在稳步增长,这就为未来银市的继续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制造业的需求缓慢增加,白银用于电工、电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饰和银制品、银币和纪念章的量将增加。估计2003年制造业需求白银达25925吨,同比递增2.2%,2004年这种势头将继续维持。
从中长期看,白银价格若想有新的作为,必须突破7美元/盎司的关键位,目前看来,这还需要有新的动力。
有分析认为,未来美元汇率变化仍然是决定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购买白银等对金属进行保值,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元的疲软,美国害怕受到恐怖袭击,伊拉克局势的动荡不定等因素,将综合决定未来贵金属市场的价格走势。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的话说,短期内美元汇率仍将保持低位,那么未来银价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从技术图表分析,今年银价再创新高仍有机会。
国内银价趋升产量持续递增
现整体下调,但全年白银价格肯定会继续上涨,预计全年平均价格将维持在5.25美元/盎司以上。不过,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先生手中仍然持有1.30亿盎司的白银,这些白银是他在1997至1998年间购入的,他是否会在2004年有所动作,这也是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抑或可以预示着银价的走势。
国内白银市场自2000年正式开放以后,白银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开放初期,国内白银价格与国际市场一般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滞后期,现在,这种价格滞后性正在缩小,加上我国的白银产品不断出口到国外,国内国外价格日益趋于一致。从近两年来的白银价格总体走势看,国内白银价格整体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以华通2#白银价格为例,华通2#白银已经从2002年年初的1200元/千克上涨到目前的1500元/千克,两年间国内市场白银价格上涨了25%。
由于国内白银产量过剩严重,随着商务部扩大2004年白银出口配额(配额从2003年的2500吨至2700吨上调至2004年的3050吨),今后大量白银将不断被出口。加上国内对首饰、银基合金等行业的白银需求还在稳步增加,
使白银产业正在稳步推进,短期国内市场银价维持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国内银市仍然风光无限。预计今年国内平均银价将在1600元/千克左右。
在我国,白银主要是铜铅锌等金属的副产。从生产供应情况看,随着国内铅锌铜产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去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高达3963吨,同比递增34.47%。此外,由于我国放开白银市场,以前被严格管制的白银产供销被放开,有新的企业进入白银生产领域,加上以前一些隐性的产量被逐步公开,国内白银产量因此出现递增。预计今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的局面不会改变。同时,在国际银价走高,国内白银产量高涨的情况下,今年白银的出口量也将不断递增。
目前,我国白银出口仍然存在产品单一、以初级品未锻造银为主的问题。我国香港地区、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是我国白银主要出口转口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白银出口基本都是有配额白银冶炼贸易企业通过当地海关直接出口,这样一方面方便办理手续,另外一方面也节省了中间周转费用。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白银生产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品牌战略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以往,国内白银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部分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今年,国内白银工业正陆续新建、扩建一些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市场有逐步重组的迹象。
总投资1.4亿元的山西省重点调产项目———灵丘支家地银矿开发项目已于日前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白银冶炼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湖南永兴开始筹建“中国银都集团”,5年内力争使永兴白银年产量超过2000吨,黄金超过10吨,产值达50亿元,利润1亿元的产业规模,目前,香港兴达冶炼公司正与永兴顺达冶炼厂、永兴金银回收总公司合资兴建白银精炼提纯厂。由河南省灵宝市桐沟金矿、洛阳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和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灵宝市桐辉精冶有限责任公司”也于近日挂牌成立,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黄金20吨,白银200吨,完成产值将超过12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辽宁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搬迁工程也将于4月初启动,整个工程完成后,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稀贵金属的产量将大幅提高,白银年产能将达到100吨,黄金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吨。
应用范围广泛消费需求旺盛
我国白银主要用在感光材料、电子电气工业、银制品及首饰、化学试剂及化工材料等方面,其中电子电气占35%,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品及首饰10%,其它方面15%。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2年中国白银需求量达1750吨至1800吨左右,增幅超过10%,但消费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量增长速度。2003年国内白银需求达1980吨左右。
据分析,尤其是首饰、银基本合金等领域对白银的稳定需求,将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
首先是白银首饰正在成为我国珠宝首饰快速增长点。白银市场开放伊始,我国制造银器、银摆件、银饰品等的企业在江浙沪粤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01年开始,白银首饰已经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增长点。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白银首饰专业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在广州和番禺,集中了上千人规模的白银首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欧美市场做来料加工,随着内地白银市场的开放,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中国宝玉石协会获悉,目前,国内每年白银饰品、制品加工用银量在200多吨;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共计4万至5万人;国内市场年生产白银首饰7000多万件。显然,国内首饰用银与我国现有的白银生产和国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不相适应。今后,如何加强白银在首饰等领域的深加工应用是我国白银工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有很多企业都有兴趣或者正在开发白银首饰制品,这将不断促进白银的消费。
其次,目前我国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用银需求量大,每年用银量在500吨至550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内银合金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200吨,银复合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00吨,总体用银量500吨至550吨。该机构公布的资料还显示,目前,国内电工合金的制造商约在2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2家,超过千万元的有20余家,行业整体产值在25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触头配件和电子浆料所需的超细银粉。不过,由于银基钎料的生产厂家众多,对该类产品的整体预测较为困难。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加上一些鼓励政策的公布,国内白银消费未来可能受到推动。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些取消金银进出口及其加工的审批,这对人们消费加工金银等金属是一大利好。另外,日前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获悉,正在拟订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很明显,健康安全色彩美丽的白银将从中大大受益。白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工业中,目前消费白银中35%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在电子工业中主要用于银复合材、超细银粉和光亮银粉,以及各种电子浆料(导体浆料、电阻浆料、电容器电极浆料、高温烧结银浆料、低温固化银浆料)、焊料、银电镀、银基电接触材料、熔断器、电位计、传感器、电池等。如果我们加强工艺研究,降低成本,白银完全可以弥补某些金属被禁止使用后的空间,白银应用前景广阔。
回答:2004-11-27 18:28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柒』 现在市面上银价是多少钱一克还有泰银多少钱一克
以华通2#白银价格为例,华通2#白银已经从2002年年初的1200元/千克上涨到目前的1500元/千克,也就是说1.5元/克.
·白银市场风光无限--国内外银市走势分析
随着各个行业对基本金属的需求上升,2003年下半年全球基本金属价格全线飘红。由于黄金价格上涨和白银需求增长的双重拉动,国际白银价格继续振荡上行,冲出5美元/盎司阻力,暂时走出4年多来的低谷,价格稳居在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3年底,白银价格更是达到6.0美元/盎司。预计今年的白银价格将继续看好,如不出意外,全年白银平均价格将稳居在5.25美元/盎司以上。 国际银价攀高今年依旧坚挺 纵观2003年,伦敦金银协会(LBMA)白银年平均价格为4.88美元/盎司,比2002年4.60美元/盎司的年平均价格上涨6.06%;2003年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最低为4.37美元/盎司,最高上涨到12月31日的5.965美元/盎司,是5年半以来最高。 综合各机构最新公布的统计,2003年全球矿产银的产量与2002年相比变化不大。白银除了再生回收外,其主要伴生于铅锌铜作为副产,统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同机构统计的数据也不一样。据美国地调局《世界金属统计》分析,2003年全球矿产银产量即使递增,相对于需求来说,递增的也不多。英国商品研究所(CRU)和金田矿业公司(GFM S)的数据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供应比2002年下降,全年供应略有短缺。 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矿产银有可能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国外一些机构公布的资料,各国政府(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国防后勤局)白银抛售量可能减少。CRU认为,2003年全球白银回收量有减少的趋势,大约比2002年减少50吨。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总供应量比2002年减少725吨。此外,目前世界白银的供应在减少,白银工业的投资是历史最低水平。这可以通过库存等表现出来,自1990年以来,世界白银总库存下降了74%,现在白银的库存已经是历史新低。虽说目前白银消费总体还是偏低,但在过去的10年中,白银的消费大体上是递增的。 总的看来,全球矿产白银的总产量在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有所增加,不过这要等一些大型新矿产完全达产或有新的银矿山投入使用。由于全球矿产银产量暂不会增加,而目前世界各个行业对白银的需求还在稳步增长,这就为未来银市的继续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制造业的需求缓慢增加,白银用于电工、电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饰和银制品、银币和纪念章的量将增加。估计2003年制造业需求白银达25925吨,同比递增2.2%,2004年这种势头将继续维持。 从中长期看,白银价格若想有新的作为,必须突破7美元/盎司的关键位,目前看来,这还需要有新的动力。 有分析认为,未来美元汇率变化仍然是决定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购买白银等对金属进行保值,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元的疲软,美国害怕受到恐怖袭击,伊拉克局势的动荡不定等因素,将综合决定未来贵金属市场的价格走势。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的话说,短期内美元汇率仍将保持低位,那么未来银价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从技术图表分析,今年银价再创新高仍有机会。 有人预计,2004年银价的下一个测试位为6.35美元/盎司。从全年来看,上半年银价会继续坚挺;国内银价趋升产量持续递增 现整体下调,但全年白银价格肯定会继续上涨,预计全年平均价格将维持在5.25美元/盎司以上。不过,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先生手中仍然持有1.30亿盎司的白银,这些白银是他在1997至1998年间购入的,他是否会在2004年有所动作,这也是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抑或可以预示着银价的走势。 国内白银市场自2000年正式开放以后,白银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开放初期,国内白银价格与国际市场一般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滞后期,现在,这种价格滞后性正在缩小,加上我国的白银产品不断出口到国外,国内国外价格日益趋于一致。从近两年来的白银价格总体走势看,国内白银价格整体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由于国内白银产量过剩严重,随着商务部扩大2004年白银出口配额(配额从2003年的2500吨至2700吨上调至2004年的3050吨),今后大量白银将不断被出口。加上国内对首饰、银基合金等行业的白银需求还在稳步增加, 使白银产业正在稳步推进,短期国内市场银价维持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国内银市仍然风光无限。预计今年国内平均银价将在1600元/千克左右。 在我国,白银主要是铜铅锌等金属的副产。从生产供应情况看,随着国内铅锌铜产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去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高达3963吨,同比递增34.47%。此外,由于我国放开白银市场,以前被严格管制的白银产供销被放开,有新的企业进入白银生产领域,加上以前一些隐性的产量被逐步公开,国内白银产量因此出现递增。预计今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的局面不会改变。同时,在国际银价走高,国内白银产量高涨的情况下,今年白银的出口量也将不断递增。 目前,我国白银出口仍然存在产品单一、以初级品未锻造银为主的问题。我国香港地区、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是我国白银主要出口转口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白银出口基本都是有配额白银冶炼贸易企业通过当地海关直接出口,这样一方面方便办理手续,另外一方面也节省了中间周转费用。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白银生产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品牌战略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以往,国内白银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部分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今年,国内白银工业正陆续新建、扩建一些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市场有逐步重组的迹象。 总投资1.4亿元的山西省重点调产项目———灵丘支家地银矿开发项目已于日前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白银冶炼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湖南永兴开始筹建“中国银都集团”,5年内力争使永兴白银年产量超过2000吨,黄金超过10吨,产值达50亿元,利润1亿元的产业规模,目前,香港兴达冶炼公司正与永兴顺达冶炼厂、永兴金银回收总公司合资兴建白银精炼提纯厂。由河南省灵宝市桐沟金矿、洛阳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和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灵宝市桐辉精冶有限责任公司”也于近日挂牌成立,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黄金20吨,白银200吨,完成产值将超过12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辽宁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搬迁工程也将于4月初启动,整个工程完成后,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稀贵金属的产量将大幅提高,白银年产能将达到100吨,黄金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吨。 应用范围广泛消费需求旺盛 我国白银主要用在感光材料、电子电气工业、银制品及首饰、化学试剂及化工材料等方面,其中电子电气占35%,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品及首饰10%,其它方面15%。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2年中国白银需求量达1750吨至1800吨左右,增幅超过10%,但消费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量增长速度。2003年国内白银需求达1980吨左右。 据分析,尤其是首饰、银基本合金等领域对白银的稳定需求,将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 首先是白银首饰正在成为我国珠宝首饰快速增长点。白银市场开放伊始,我国制造银器、银摆件、银饰品等的企业在江浙沪粤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01年开始,白银首饰已经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增长点。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白银首饰专业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在广州和番禺,集中了上千人规模的白银首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欧美市场做来料加工,随着内地白银市场的开放,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中国宝玉石协会获悉,目前,国内每年白银饰品、制品加工用银量在200多吨;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共计4万至5万人;国内市场年生产白银首饰7000多万件。显然,国内首饰用银与我国现有的白银生产和国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不相适应。今后,如何加强白银在首饰等领域的深加工应用是我国白银工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有很多企业都有兴趣或者正在开发白银首饰制品,这将不断促进白银的消费。 其次,目前我国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用银需求量大,每年用银量在500吨至550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内银合金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200吨,银复合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00吨,总体用银量500吨至550吨。该机构公布的资料还显示,目前,国内电工合金的制造商约在2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2家,超过千万元的有20余家,行业整体产值在25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触头配件和电子浆料所需的超细银粉。不过,由于银基钎料的生产厂家众多,对该类产品的整体预测较为困难。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加上一些鼓励政策的公布,国内白银消费未来可能受到推动。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些取消金银进出口及其加工的审批,这对人们消费加工金银等金属是一大利好。另外,日前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获悉,正在拟订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很明显,健康安全色彩美丽的白银将从中大大受益。白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工业中,目前消费白银中35%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在电子工业中主要用于银复合材、超细银粉和光亮银粉,以及各种电子浆料(导体浆料、电阻浆料、电容器电极浆料、高温烧结银浆料、低温固化银浆料)、焊料、银电镀、银基电接触材料、熔断器、电位计、传感器、电池等。如果我们加强工艺研究,降低成本,白银完全可以弥补某些金属被禁止使用后的空间,白银应用前景广阔。
白银市场被看好主要有四个理由: 一、金银比分析:历史上黄金与白银的价格比为15:1或者16:1,不过近几年来,黄金对白银价格比值在不断增大,维持在40:1到80:1之间,白银显得越来越便宜,不值钱了。2004年2月24日,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收于6.61美元/盎司,黄金价格收于403美元/盎司,金银价比为61:1;2004年3月8日,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收于6.92美元/盎司,黄金价格收于399.85美元/盎司,金银价比为58:1。这就意味着当前白银的实际价值被低估,相对于历史价格而言,其现在的价格还是比较低的。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若想做低进高卖的投资,现在白银比黄金更具有投资价值。 二、供需情况分析:白银市场的供需基本面情况现在有些特别。白银市场连续出现供需赤字已经有12年了。目前,越来越多的白银应用于工业,相比较而言,矿产和再生回收的白银量确实有限,供应不足贯穿于过去的60年中。有关机构认为,现在全球每年白银的供应量缺口在1亿至2亿盎司之间,每年白银的供应量在6.5亿盎司,需求量在8亿盎司左右。 三、白银储备分析:就目前全球白银储备量而言,相比黄金要少得多。目前,全球有大约1.5亿盎司的白银储备(库存),同期,世界白银的储备(库存)在40亿盎司左右。 四、白银生产分析: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70%至80%)白银还是伴生于铜、铅、锌、金的生产中。由于独立银矿的数量毕竟有限,因此白银的价格出现温和上涨的时候,白银的产量未必就会大幅增加。如果不考虑再生回收,白银的产量其实要取决于铅锌铜金的产量。因此,这样就不会出现白银产量突然大增打压白银市场的局面。随着各个行业对基本金属的需求上升,2003年下半年全球基本金属价格全线飘红。由于黄金价格上涨和白银需求增长的双重拉动,国际白银价格继续振荡上行,冲出5美元/盎司阻力,暂时走出4年多来的低谷,价格稳居在5.0美元/盎司之上。到2003年底,白银价格更是达到6.0美元/盎司。预计今年的白银价格将继续看好,如不出意外,全年白银平均价格将稳居在5.25美元/盎司以上。
国际银价攀高今年依旧坚挺
纵观2003年,伦敦金银协会(LBMA)白银年平均价格为4.88美元/盎司,比2002年4.60美元/盎司的年平均价格上涨6.06%;2003年国际市场白银价格最低为4.37美元/盎司,最高上涨到12月31日的5.965美元/盎司,是5年半以来最高。
综合各机构最新公布的统计,2003年全球矿产银的产量与2002年相比变化不大。白银除了再生回收外,其主要伴生于铅锌铜作为副产,统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不同机构统计的数据也不一样。据美国地调局《世界金属统计》分析,2003年全球矿产银产量即使递增,相对于需求来说,递增的也不多。英国商品研究所(CRU)和金田矿业公司(GFM S)的数据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供应比2002年下降,全年供应略有短缺。
其中一方面原因是,矿产银有可能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国外一些机构公布的资料,各国政府(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国防后勤局)白银抛售量可能减少。CRU认为,2003年全球白银回收量有减少的趋势,大约比2002年减少50吨。估计2003年全球白银总供应量比2002年减少725吨。此外,目前世界白银的供应在减少,白银工业的投资是历史最低水平。这可以通过库存等表现出来,自1990年以来,世界白银总库存下降了74%,现在白银的库存已经是历史新低。虽说目前白银消费总体还是偏低,但在过去的10年中,白银的消费大体上是递增的。
总的看来,全球矿产白银的总产量在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有所增加,不过这要等一些大型新矿产完全达产或有新的银矿山投入使用。由于全球矿产银产量暂不会增加,而目前世界各个行业对白银的需求还在稳步增长,这就为未来银市的继续看好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
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制造业的需求缓慢增加,白银用于电工、电子、焊接合金和焊料、首饰和银制品、银币和纪念章的量将增加。估计2003年制造业需求白银达25925吨,同比递增2.2%,2004年这种势头将继续维持。
从中长期看,白银价格若想有新的作为,必须突破7美元/盎司的关键位,目前看来,这还需要有新的动力。
有分析认为,未来美元汇率变化仍然是决定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价格的重要因素。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购买白银等对金属进行保值,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美元的疲软,美国害怕受到恐怖袭击,伊拉克局势的动荡不定等因素,将综合决定未来贵金属市场的价格走势。按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员的话说,短期内美元汇率仍将保持低位,那么未来银价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从技术图表分析,今年银价再创新高仍有机会。
国内银价趋升产量持续递增
现整体下调,但全年白银价格肯定会继续上涨,预计全年平均价格将维持在5.25美元/盎司以上。不过,亿万富翁沃伦·巴菲特先生手中仍然持有1.30亿盎司的白银,这些白银是他在1997至1998年间购入的,他是否会在2004年有所动作,这也是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抑或可以预示着银价的走势。
国内白银市场自2000年正式开放以后,白银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开放初期,国内白银价格与国际市场一般有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滞后期,现在,这种价格滞后性正在缩小,加上我国的白银产品不断出口到国外,国内国外价格日益趋于一致。从近两年来的白银价格总体走势看,国内白银价格整体向上的趋势没有改变。以华通2#白银价格为例,华通2#白银已经从2002年年初的1200元/千克上涨到目前的1500元/千克,两年间国内市场白银价格上涨了25%。
由于国内白银产量过剩严重,随着商务部扩大2004年白银出口配额(配额从2003年的2500吨至2700吨上调至2004年的3050吨),今后大量白银将不断被出口。加上国内对首饰、银基合金等行业的白银需求还在稳步增加,
使白银产业正在稳步推进,短期国内市场银价维持高位的局面不会改变,国内银市仍然风光无限。预计今年国内平均银价将在1600元/千克左右。
在我国,白银主要是铜铅锌等金属的副产。从生产供应情况看,随着国内铅锌铜产量的大幅增加,直接导致去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信息统计部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白银产量高达3963吨,同比递增34.47%。此外,由于我国放开白银市场,以前被严格管制的白银产供销被放开,有新的企业进入白银生产领域,加上以前一些隐性的产量被逐步公开,国内白银产量因此出现递增。预计今年我国白银产量继续递增的局面不会改变。同时,在国际银价走高,国内白银产量高涨的情况下,今年白银的出口量也将不断递增。
目前,我国白银出口仍然存在产品单一、以初级品未锻造银为主的问题。我国香港地区、印度、泰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是我国白银主要出口转口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白银出口基本都是有配额白银冶炼贸易企业通过当地海关直接出口,这样一方面方便办理手续,另外一方面也节省了中间周转费用。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白银生产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品牌战略开始为人们所重视。以往,国内白银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部分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今年,国内白银工业正陆续新建、扩建一些投资比较大的项目,市场有逐步重组的迹象。
总投资1.4亿元的山西省重点调产项目———灵丘支家地银矿开发项目已于日前正式投产,这是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白银冶炼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7000万元。湖南永兴开始筹建“中国银都集团”,5年内力争使永兴白银年产量超过2000吨,黄金超过10吨,产值达50亿元,利润1亿元的产业规模,目前,香港兴达冶炼公司正与永兴顺达冶炼厂、永兴金银回收总公司合资兴建白银精炼提纯厂。由河南省灵宝市桐沟金矿、洛阳银辉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和灵宝黄金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灵宝市桐辉精冶有限责任公司”也于近日挂牌成立,项目建成后,年可加工黄金20吨,白银200吨,完成产值将超过12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辽宁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搬迁工程也将于4月初启动,整个工程完成后,葫芦岛有色集团稀贵金属厂稀贵金属的产量将大幅提高,白银年产能将达到100吨,黄金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吨。
应用范围广泛消费需求旺盛
我国白银主要用在感光材料、电子电气工业、银制品及首饰、化学试剂及化工材料等方面,其中电子电气占35%,感光材料20%,化学试剂和化工材料20%,工艺品及首饰10%,其它方面15%。据安泰科公司统计,2002年中国白银需求量达1750吨至1800吨左右,增幅超过10%,但消费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量增长速度。2003年国内白银需求达1980吨左右。
据分析,尤其是首饰、银基本合金等领域对白银的稳定需求,将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
首先是白银首饰正在成为我国珠宝首饰快速增长点。白银市场开放伊始,我国制造银器、银摆件、银饰品等的企业在江浙沪粤等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01年开始,白银首饰已经成为我国珠宝首饰行业的快速增长点。目前,国内有近百家大大小小的白银首饰专业生产厂家,这些厂家主要集中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其中在广州和番禺,集中了上千人规模的白银首饰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为欧美市场做来料加工,随着内地白银市场的开放,他们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从中国宝玉石协会获悉,目前,国内每年白银饰品、制品加工用银量在200多吨;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共计4万至5万人;国内市场年生产白银首饰7000多万件。显然,国内首饰用银与我国现有的白银生产和国内日益增长的购买力不相适应。今后,如何加强白银在首饰等领域的深加工应用是我国白银工业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有很多企业都有兴趣或者正在开发白银首饰制品,这将不断促进白银的消费。
其次,目前我国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用银需求量大,每年用银量在500吨至550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内银合金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200吨,银复合材料的市场总量约为100吨,总体用银量500吨至550吨。该机构公布的资料还显示,目前,国内电工合金的制造商约在200余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有2家,超过千万元的有20余家,行业整体产值在25亿元左右。这些数据还不包括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的触头配件和电子浆料所需的超细银粉。不过,由于银基钎料的生产厂家众多,对该类产品的整体预测较为困难。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加上一些鼓励政策的公布,国内白银消费未来可能受到推动。
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了一些取消金银进出口及其加工的审批,这对人们消费加工金银等金属是一大利好。另外,日前从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获悉,正在拟订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者应当保证,自2003年7月1日起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自2006年7月1日起投放市场的国家重点监管目录内的电子信息产品不能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PBB)或者聚合溴化联苯乙醚(PBDE)等。”很明显,健康安全色彩美丽的白银将从中大大受益。白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工业中,目前消费白银中35%用于电子电气工业。在电子工业中主要用于银复合材、超细银粉和光亮银粉,以及各种电子浆料(导体浆料、电阻浆料、电容器电极浆料、高温烧结银浆料、低温固化银浆料)、焊料、银电镀、银基电接触材料、熔断器、电位计、传感器、电池等。如果我们加强工艺研究,降低成本,白银完全可以弥补某些金属被禁止使用后的空间,白银应用前景广阔。
『捌』 我捡到的,上面有千足金gm字样。
看着像是纯金制品,到时是蓝宝石,要是不能确定的话,就去金店,让专业的验机师给化验一下,你是不是不想找失主了?不想拾金不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