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怎么一回事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又称货币局制度)。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换言之,货币基础的任何变动必须与外汇储备的相应变动一致。
它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
(1)香港现行汇率制度扩展阅读:
优点缺陷
一、优点:
稳定了币值,降低了市场的交易费用。
二、缺陷:
1、联系汇率制被认为在金融危机到来时非常脆弱,例如:阿根廷在经济危机的持续动荡中放弃了联系汇率制,大幅下调了官方汇率,并引进了双重汇率制。
2、中央银行采用联系汇率制,无法发挥最终贷款人的作用,不能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提供流动性,也不能直接融资来支援陷入问题的商业银行,实际上把货币政策的决策权让给了所联系货币的管理当局。
3、联系美元的情况下,经济美元化,中央银行损失本币发行、本币需求增长和本币存量利息这三项铸币税收入。
❷ 香港汇率制度是否适应中国国情
不一定完全要浮动吧 浮动汇率制有风险 固定的也有风险 政府管制 即肮脏的汇率制才是好的
这是个人观点
❸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是什么样的制度
港元联系汇率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香港特区的发钞银行(目前有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如发行港钞,要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向外汇基金(现并入金融管理局)交存美元,并换取“负债证明书”,作为港钞的发行准备。(2)如发钞银行向外汇基金退回港钞与“负债证明书”则按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赎回美元。(3)众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港钞也按上述比价,向发钞银行交付美元领取港钞;如退回港钞,则按原比价,赎回美元。
上述联系汇率规定的1美元:7.8港元的固定汇率只适用于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与发钞银行之间的发钞准备规定;在香港外汇市场上的港元与美元的交易并不受此约束,汇率变动由是擦汗那个供求力量决定。
由此可见,香港特区实际存在两种汇率,一种是发钞银行与外汇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与发钞银行之间的发行汇率,也即1美元:7.8港元的联系汇率;另一种在外汇市场受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汇率。
❹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货币发行局制度。根据货币发行局制度的规定,货币基础的流量和存量都必须得到外汇储备的十足支持。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首要货币政策目标,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通过稳健的外汇基金管理、货币操作及其他适当的措施,维持汇率稳定。 联系汇率制度的重要支柱包括香港庞大的官方储备、稳健可靠的银行体系、审慎的理财哲学,以及灵活的经济结构。
有利影响
香港属于小规模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商品及服务贸易总额约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三倍,其中外资和外贸在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表明,联系汇率制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初“政治应急”的作用,而发展成为使香港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外部的金融震荡和政治冲击的经济手段。 对香港而言,由于其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对外有着强烈的依附性,本地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情况下,维持联系汇率制度非常重要,香港能受惠于美国大致稳定的货币环境及其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减少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和合同的缔结以及国际资本的积聚。在这种情况下,用港元钉住美元,稳定汇率,减少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及经济合同的缔结及国际资本的汇集,从而给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和机会。这些也可以说是导致联系汇率制度得以产生并持续下来的内在根源。但联系汇率制度也有对香港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首先,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货币管理当局不能推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运用汇率变化作为经济调节机制,与实施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比较,香港面临竞争对手的货币大幅贬值或出口市场经济衰退等情况时,香港的产品面临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还有就是香港要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但由于香港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却可能不一致,香港的利率水平可能会不大适应本地的宏观经济形式,港元利率短暂偏离美元利率,产生利率差,而利率差波动有时可能会影响货币稳定,甚至被投机者操控以图利; 港元在货币上继续与美元挂钩,同时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却受内地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香港现行货币政策愈加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协调性,像热钱涌入,息口差距扩大正是这种不协调性的集中表现。
❺ 关于香港的汇率制度的问题
A是正确答案。香港从八十年代中开始实行联系汇率制,即与美元挂钩。也称作固定汇率。
❻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有什么利弊
联系汇率制度、一定程度上能稳定港元汇率。是界于挂钩美元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之间,对现行的香港起着积极作用,就好像以上人士所说,联系汇率一定程度上会让香港失去一些金融主权,但是现行的经济环境下及中央政府的影响下,实行自由浮动利率是不太可取的。
❼ 香港实行什么货币制度
信用货币不兑现制度:港币凭借香港政府的信用(比如纳税的唯一凭证等)由商业银行代理发行,不兑现黄金或其它贵金属。
商业银行货币发行制度:香港是世界上少有的商业银行发行货币的地区之一。香港没有央行,发钞机构为汇丰、渣打和中行三家银行,以外汇为准备金,将其作为保证金向外汇基金换取无息的“负债证明书”作为发行货币的依据。说白了,就是银行要发行多少港币,必须百分之百持有同价值的美元。采用的是全额准备金制度。
多种汇率制度共存: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共存,港府原则上不干涉港币汇率走动,港币汇率一方面由市场供需决定,另一方面由于港币发型的特殊性,港币采取的是绝对的联系汇率,与美元汇率绑定,为7.8港元兑1美元,当美元走高,港币发行银行就会增持美元换取利差,港币走强,港币发行行就会增发港元。这做做法的好处有几点:
1、作为一个资本账户开放国际资本流动量大的高度开放型经济体,联系汇率可以降低汇率风险,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约束政府的财政制度,不至于滥发货币造成货币市场膨胀进而造成市场波动。香港的财政赤字货币化(说白了就是政府发债券在公开市场上卖,发钞行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政府资产负债表上负债增加,发钞行资产负债表上收入增加,同时创造出一项负债,那就是货币的发行)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财政负债率低,盈余大,中期目标也是财政收支平衡。
3、美国的财政制度对香港市场有很大的影响,美元是香港对外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因此和美元绑定是非常明智的。
弊端也有:
1、限制了香港的资本扩张,政府无法通过增发货币的手段来刺激市场,货币市场必须在政府资产债表上实打实的数字反应出来后才能进一步扩张。也就是说必须有实打实的财政和贸易盈余的前提下才能增发货币。
2、香港的做法其实违反了三元悖论的定理,既执行固定汇率,又想资本自由流通,还想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假如香港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利率下降——资本外流,港元贬值压力——政府回收港元,使得供给目标无法实现。香港货币政策被动的跟随美联储的政策变动。
全手打,希望能帮到你
❽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经济影响
有利影响
香港属于小规模高度开放的外向型经济体,商品及服务贸易总额约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三倍,其中外资和外贸在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表明,联系汇率制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当初“政治应急”的作用,而发展成为使香港能够有效地承受来自外部的金融震荡和政治冲击的经济手段。对香港而言,由于其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其经济对外有着强烈的依附性,本地经济的增长往往受到各种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情况下,维持联系汇率制度非常重要,香港能受惠于美国大致稳定的货币环境及其具有高度公信力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减少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和合同的缔结以及国际资本的积聚。在这种情况下,用港元钉住美元,稳定汇率,减少了国际贸易和经济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外汇风险,有利于各类长期贸易及经济合同的缔结及国际资本的汇集,从而给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和机会。这些也可以说是导致联系汇率制度得以产生并持续下来的内在根源。但联系汇率制度也有对香港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首先,在联系汇率制度下,货币管理当局不能推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运用汇率变化作为经济调节机制,与实施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的情况比较,香港面临竞争对手的货币大幅贬值或出口市场经济衰退等情况时,香港的产品面临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还有就是香港要跟随美国的货币政策,但由于香港与美国的经济周期却可能不一致,香港的利率水平可能会不大适应本地的宏观经济形式,港元利率短暂偏离美元利率,产生利率差,而利率差波动有时可能会影响货币稳定,甚至被投机者操控以图利;
港元在货币上继续与美元挂钩,同时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却受内地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香港现行货币政策愈加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不协调性,像热钱涌入,息口差距扩大正是这种不协调性的集中表现。
❾ 中国美国香港三个地区的汇率制度分别是
中国,美国,香港三个地区的费率制度分别是我觉得您应该是说中国跟美国的比的话是一比,其中中国跟香港比的话好像是多少来着,应该是洋洋对的去b
❿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制度兴替
1863-1935 银本位制 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2/1935-6/1972 英镑汇兑本位制 汇率:
1英镑兑16港元(12/1935 - 11/1967)
1英镑兑14.55港元(11/1967 - 6/1972) 7/1972-11/1974 按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鹇 汇率:
1美元兑5.650港元(6/1972-2/1973)
1美元兑5.085港元(2/1973-11/1974) 11/1974-10/1983 自由浮动 在以下日期的汇率:
1美元兑4.965港元(25/11/1974)
1美元兑4.600港元(6/3/1978)
1美元兑9.600港元(24/9/1983) 10/1983至今 联系汇率制度 1美元=7.80港元
(发行和赎回负债证明书适用)
1美元=7.75港元(自9/1998起)
(金管局承诺按7.75港元兑1美元的固定汇率,将持牌银行在金管局结算户口内的港元兑换为美元。该汇率由1999年4月1日起,按每公历日1点子的速度调整,在2000年8月12日调至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