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黄金 » 外币科目中的汇率差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外币科目中的汇率差

发布时间: 2021-06-08 16:35:01

① 关于银行外币记帐汇率的问题

科目没错,但结汇金额不能那么算,汇兑损益额应是当月银行的汇率和结汇当天的外汇牌标示的卖出汇率之差
美元后当然要以人民币列示.

② 有谁知道外币记帐汇率与调整汇率的差别

指的是财务做帐时发生外币业务时和月底做帐的时的相关财务处理:

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发生外币币业务时,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的记帐汇率采用当用初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外汇牌价中间价。每月终了,未按规定对月末帐面汇率进行调整。10月31日已按10月末国家外汇牌价中间价予以调整(调整汇率)。调整后各外币帐户人民币余额与原帐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潢竞损益,列作财务费用。买卖调剂外汇和用以购买物资,支付费用晨,增设”外汇价差”科目,核算调剂与国家外汇牌价的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在”待摊费用”项目内。

③ 年报中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科目怎么填列

填列方法如下:

1、根据修订后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应用指南,“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

2、在准则修订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并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不再单独列示(包括合并报表格式也应做相应调整)。

3、其中,包含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综合收益”中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仅包含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部分,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部分仍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报。

(3)外币科目中的汇率差扩展阅读: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一个报表项目,并不是一个会计科目。不需要做分录。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主要来源于对不同会计科目运用汇率不同造成的差额,这些差额直接汇总到所有者权益下的外币折算差额中,这其实不用编分录,差多少就补多少,最后是挤出的。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因此,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外币投入资本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④ 收到外币的汇率与开票外币汇率之差进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
例:
公司出口一批货物,价值美金112960按7的汇率算的790720,等一月后回款汇率6.9191。
出口时
借:应收外汇帐款USD112960 RMB790720
贷:主营业务收入790720

收到回款时
借:银行存款780181.11
借:财务费用1400.43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失9138.46
贷:贷应收账款USD112960 RMB790720

⑤ 外购固定资产入账时汇率差异怎么处理。

收货当月
借:固定资产 1000*6.2938
贷:应付账款 -美元 1000*6.2938
下月收到发票,汇兑差额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汇兑差异科目
借:应付账款-美元 1000*6.2938
财务费用-汇兑差异(即期汇率大于6.2938)
贷 银行存款 1000*即期汇率
记财务费用-汇兑差异(即期汇率小于6.2938)

⑥ 收汇跟开票之间的汇率差记入什么会计科目

记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这个是对的

⑦ 汇率差挂哪能个科目,是要增加收入的

汇率差异通过“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进行核算。
减少时: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户或外币户)
增加时: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或外币户)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⑧ 收到外币的汇率与结汇汇率之差应进入什么科目

计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⑨ 科目余额是外币, 如果汇率变化怎么做账

简单地说:
如果常年在国外、或者从事对外业务,主要币种是外币,平时可以使用外币做账,重要会计期间折算成人民币,
如果外币收入等仅为企业一部分收入来源,那么以即期汇率转换成人民币记帐。

会计法规:
第十条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第十一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一)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第十二条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二)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
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第十四条 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 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第十五条 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

⑩ 外币折算差额怎么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账户

当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时,在将企业的境外经营通过合并报表、权益法核算等纳入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时,需要将企业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

由于资产负债表不同项目采用的折算汇率不同,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差额,在合并资产负债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而每年折算差额的变动则构成其他综合收益,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

(10)外币科目中的汇率差扩展阅读: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依据:《我国外币折算方法》)

第九条 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第十条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第十一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对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处理:

(一)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

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

第四章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第十二条 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循下列规定:

(一)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二)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按照上述(一)、(二)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企业对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折算:

对资产负债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予以重述,对利润表项目运用一般物价指数变动予以重述,再按照最近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在境外经营不再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时,应当停止重述,按照停止之日的价格水平重述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

第十四条 企业在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当将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 权益项目下列示的、与该境外经营相关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自所有者权益项目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境外经营的,应当按处置的比例计算处置部分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第十五条 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