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目前有哪些国家和地区采用复汇率
复汇率(Multiple Rate)又称多元汇率或多重汇率。是“单一汇率”的对称。 复汇率形式是双重汇率和多种汇率。
复汇率是指一种货币(或一个国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不同的汇率用于不同的国际经贸活动。一国在外汇管制情况下,对同一外国货币,因其目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汇率。
设置复汇率的主要目的在于:
(1)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
(2)鼓励或限制某些货物进口;
(3)鼓励某些商品在国内生产;
(4)借高价卖出或低价买入以充实国库。
㈡ 简述采用复汇率的意义和作用机制
单一汇率“复汇率”的对称。一国政府对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只规定一种兑换率。在实行单一汇率的国家,贸易、非贸易外汇收付均按一种汇率结算。复汇率又称“多元汇率”。“单一汇率”的对称。一国在外汇管制情况下,对同一外国货币,因其目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汇率。设置复汇率的主要目的在于:(1)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2)鼓励或限制某些货物进口;(3)鼓励某些商品在国内生产;(4)借高价卖出或低价买入以充实国库。例如德国在三十年代曾对战备物资的进口给予较优惠的汇率,对其他物品的进口则以较高的汇率来兑换。
㈢ 复汇率指什么
单一汇率 “复汇率”的对称。一国政府对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只规定一种兑换率。在实行单一汇率的国家,贸易、非贸易外汇收付均按一种汇率结算。
复汇率又称“多元汇率”。“单一汇率”的对称。一国在外汇管制情况下,对同一外国货币,因其目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汇率。设置复汇率的主要目的在于:(1)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2)鼓励或限制某些货物进口;(3)鼓励某些商品在国内生产;(4)借高价卖出或低价买入以充实国库。例如德国在三十年代曾对战备物资的进口给予较优惠的汇率,对其他物品的进口则以较高的汇率来兑换。
㈣ 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历程
人民币汇改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㈤ 复汇率制度是啥
复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不只有一个,而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
复汇率制度的目的是利用汇率的差别来限制和鼓励商品进口或出口。各国的复汇率制不尽相同,但主要原则大致相似;
在进口方面:
①对于国内需要而又供应不足或不生产的重要原料、机器设备和生活必需品,适用较为优惠的汇率;
②对于国内可以大量供应和非重要的原料和机器设备适用一般的汇率;
③对于奢侈品和非必需品只适用最不利的汇率;
在出口方面:
①对于缺乏国际竞争力但又要扩大出口的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较为优惠的汇率。
②对于其它一般商品出口适用一般汇率。
㈥ 分析下复汇率制的利弊
拿现在的人民币升值来做例子吧: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可分为:对内和对外
对内:
假设之前汇率是1美元对人民币7元,那么我们去外国例如美国去旅游,我们用7块钱换他们1块钱后可以买一个汉堡包。现在人民币升值后,假设是1美元对6元人民币,那么我们去美国旅游吃一个汉堡之花6块钱,比之前节省了一块钱,美国人来中国旅游则相反,这就是人民币升值的好处。
进口:之前用7块钱才能进口一个汉堡,现在6快就可以啦,所以好处就是加大进口,相反进口大了就冲击国内的企业(假设)。
对外:出口受阻。大家都知道在商品质量和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价格越低的的产品月有竞争力。之前在中国用7块钱生产的汉堡出口到美国卖1美元,人民币升值后,同样中国还是7块钱生产一个汉堡,出口到美国换成美元后要卖1美元多一点,价格提高了,竞争力就下降了,就没有人买中国出口的东西了,这样中国沿海主要一出口的企业就受冲击了。
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会缩水:原本我们用7块钱去买美国的1美元国债,现在放在国库里的1美元就值6元人民币了,中国就亏大了(假设)。
㈦ 中国是怎样管制人民币汇率的
1、外汇管制: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避免该国货币供给额的过度膨胀,或外汇准备的枯竭,对於外汇之持有,对外贸易或资金流动所采取的任何形式的干预。
2、外汇管制具体措施:
一.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
在出口外汇管制中,最严格的规定是出口商必须把全部外汇收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出口商在申请出口许可证时,要填明出口商品的价格、数量、结算货币、支付方式和支付期限,并交验信用证。
二.对进口外汇的管制
对进口外汇的管制通常表现为进口商只有得到管汇当局的批准,才能在指定银行购买一定数量的外汇。管汇当局根据进口许可证决定是否批准进口商的买汇申请。有些国家将进口批汇手续与进口许可证的颁发同时办理。
三.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
非贸易外汇涉及除贸易收支与资本输出入以外的各种外汇收支。对非贸易外汇收入的管制类似于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即规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必须把全部或部分外汇收支按官方汇率结售给指定银行。为了鼓励人们获取非贸易外汇收入,各国政府可能实行一些其他措施,如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允许居民将个人劳务收入和携入款项在外汇指定银行开设外汇账户,并免征利息所得税。
四.对资本输入的外汇管制
发达国家采取限制资本输入的措施通常是为了稳定金融市场和稳定汇率,避免资本流入造成国际储备过多和通货膨胀。它们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银行吸收非居民存款规定较高的存款准备金;对非居民存款不付利息或倒数利息;限制非居民购买该国有价证券等。
五.对资本输出的外汇管制
发达国家一般采取鼓励资本输出的政策,但是它们在特定时期,如面临国际收支严重逆差之时,也采取一些限制资本输出的政策,其中主要措施包括:规定银行对外贷款的最高额度;限制企业对外投资的国别和部门;对居民境外投资征收利息平衡税等。
六.对黄金、现钞输出入的管制
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一般禁止个人和企业携带、托带或邮寄黄金、白金或白银出境,或限制其出境的数量。对于该国现钞的输入,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往往实行登记制度,规定输入的限额并要求用于指定用途。对于该国现钞的输出则由外汇管制机构进行审批,规定相应的限额。不允许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禁止该国现钞输出。
七.复汇率制
对外汇进行价格管制必然形成事实上的各种各样的复汇率制。复汇率制指一国规章制度和政府行为导致该国货币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
㈧ 什么是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单一汇率 “复汇率”的对称。一国政府对本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只规定一种兑换率。在实行单一汇率的国家,贸易、非贸易外汇收付均按一种汇率结算。
复汇率(188字)
又称“多元汇率”。“单一汇率”的对称。一国在外汇管制情况下,对同一外国货币,因其目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汇率。设置复汇率的主要目的在于:(1)鼓励或限制某些商品出口;(2)鼓励或限制某些货物进口;(3)鼓励某些商品在国内生产;(4)借高价卖出或低价买入以充实国库。例如德国在三十年代曾对战备物资的进口给予较优惠的汇率,对其他物品的进口则以较高的汇率来兑换。
㈨ 现在还有哪些国家实行复汇率制
人民币汇改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