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CPI相对高于美国,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出现了升值。为什么
很明显,人民币从2019年到现在,从6.3到7.0,是贬值。
是用1美元兑换 6.3元人民币 到 1美元换7.0人民币,数值涨了,价值贬了。
CPI上涨,是因为物资少了,进口少了,而全球的CPI,估计都不能跟美国比较,说白了,美国就是钱太多;
而人民币贬值了,应该更利于进口。
⑵ 2020年真实通胀率
【1】2020年10月,中国年通胀率降至0.5%,为2009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低于市场预期的0.8%。食品价格大幅放缓(10月份为2.2%,9月份为7.9% 下同)。同时,运输成本下降(-3.9%对-3.6%);租金、燃料和公用事业(-0.7%对-0.8%);家庭商品和服务(-0.1%对-0.1%);和服装(-0.3%对-0.4%)。与此同时,健康价格不变(1.5%对1.5%);(1.1% 对 0.7%);和其他商品和服务(2.4%对4.3%)。按月计算,10居民消费价格意外环比下降0.3%,为4个月来首次下降,没有达到0.2%的涨幅。
【2】继前一个月上涨1.0%之后,韩国的消费者价格在2020年10月同比上涨了0.1%,而市场预计将上涨0.7%。这是四个月来最低的通货膨胀,通讯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7%,这主要是由于Covid-19大流行期间政府对手机账单提供了临时补贴。消费物价指数按月环比下跌0.6%,前一个月上升0.7%,也令市场预期上升0.1%。
【3】由于大流行继续拖累消费,日本的消费价格在上个月保持不变之后,在10月份同比下降了0.4%。下降幅度超过了市场预期的0.3%,是4年来的最大跌幅。食品通货膨胀率从1.9%降至1.1%。教育(-2.1%),文化和娱乐(-4%),医疗(-0.5%)和公用事业(-2.9%)价格下跌。此外,运输和通讯价格在9月份上涨0.4%之后下跌了0.9%。按月计,10月居民消费价格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微跌0.1%。核心消费者价格(不包括新鲜食品)在前一个月下跌0.3%之后下跌了0.7%。
【4】印度的年度消费者物价通胀从9月份的向下修正后的7.27%增至2020年10月的7.61%,高于市场预期的7.3%。这是自2014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连续第七个月高于央行2%-6%的目标范围。食品通货膨胀率从10.68%升至11.07%,是自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并在节日季节之前。蔬菜价格上涨了22.51%,鸡蛋价格上涨了21.81%,肉和鱼价格上涨了18.7%,豆类价格上涨了18.34%。同时,杂项成本有所降低(6.88%对7.79%);运输和通讯(11.16%对11.36%);健康(5.22%比6.74%)和教育(2.06%比3.1%)。
【5】2020年10月,印尼的年通货膨胀率为1.44%,与9月份的1.42%相比变化不大,而市场预期为1.45%。食品、饮料和烟草的上行压力(10月份为2.25%,9月份为1.78% 下同);住房和公用事业(0.56%对0.66%);食品服务和餐厅(2.11%对2.37%);娱乐、体育和文化(0.92%对1.07%);教育(1.29%对1.34%);和家具(1.33%对1.50%)。另一方面,运输(-0.79%对-0.72%)和信息、通信和金融服务(-0.44%对-0.42%)的价格均下跌。年度核心通胀率微降至1.74%,为2008年该系列指数开始以来的最低点,而预测为1.82%。按月计算,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小幅上涨0.07%,为6月份以来首次月度上涨。
【6】越南的年通货膨胀率从上个月的2.98%下降到2020年10月的2.47%,是自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价格上涨的主要是食品和餐饮服务(10月份为10.79%, 9月份9.50% 下同)以及住房和建筑材料(0.70%,0.94%)。另一方面,教育的通货膨胀率上升(3.85%对2.66%),而纺织品,鞋类和帽子的通货膨胀率保持稳定(0.53%)。同时,由于汽油和石油价格上涨调整于2020年9月26日以及汽油和石油价格下跌于2020年8月12日的影响,运输价格继续下降(-13.49%对-12.57%)。剔除波动性因素后的核心通胀在10月份降至1.88%,为去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7】2020年10月,马来西亚的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5%,此前一个月下降1.4%,超过市场共识的1.4%。这是连续第八个月出现通货紧缩,也是自6月份COVID-19危机以来的最高数据,因为运输价格下降加快(10月份为-10.2%,而9月份为-9.9%),而住房(-3%对-3%)和服装价格 (-0.4% 相对 -0.6%)下降进一步。酒精饮料和烟草(0.5%)、家具、家用设备和日常维护(0.1%)、教育(0.7%)以及餐馆和酒店(0.1%)的通货膨胀稳定。同时,食品价格继续上涨(1.5%对1.4%),杂项商品和服务(2.8%对2.7%),娱乐服务和文化(0.2%对0.1%)。按月计算,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小幅上涨0.1%,而9月份的数据持平。
【8】与市场一致认为持平以及一个月前持平之后,新加坡的消费价格在2020年10月出乎意料地同比下降了0.2%。食品价格上涨(10月份的1.8%比1.7% 下同)。住房和公用事业(-0.3%对-0.7%),交通运输(-0.6%对0.5%),服装和鞋类(-4.3%对-4.6%),健康(-2.0%对-2.0) %),娱乐和文化(-1.7%和-1.2%)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1.3%和-1.4%)。核心消费者价格(不包括住宿和私人道路运输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2%,此前9月份下降了0.1%,而预期为下降0.1%。10月消费物价指数环比下降了0.4%,9月份为上升0.3%。
【9】2020年10月,以色列的消费价格(9月份下降0.7%)与上年下降0.8%,略高于市场共识的0.7% 的降幅。这是连续第七个月出现通货紧缩,这是当前的流感大流行危机。服装和鞋类价格下跌扩大(10月为-9.2%,而9月份为-6.3%);交通和通信(-3%对-2.7%);住宅维护(-0.8%对-0.2%);家具和家庭设备(-0.7%对-1.1%)和健康(-0.6%对-0.5%)。另一方面,食品价格持平(9月份为0.1%),而住房价格则保持稳定(为0.8%)。按月计算,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3%,前一个月下降0.1%,略低于市场预期的0.4%。
【10】继一个月前下跌0.7%并与市场预期相符后,2020年10月泰国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这是通缩连续第八个月,运输成本下降的速度较慢(10月-4.32%比9月份的-4.99% 下同),这主要归功于车辆和车辆的运营。同时,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1.57%比1.42%),主要原因是肉类,蔬菜和水果。在9月份下跌0.11%之后,每月消费价格环比微跌0.05%。同时,10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0.19%,为四个月来最低,而预期为上涨0.22%。
【11】菲律宾的年通货膨胀率从一个月前的2.3%升至2020年10月的2.5%的三个月高位,因为该国在COVID-19危机后进一步开放了经济。主要的上行压力来自食品和非酒精饮料(10月份2.1%比9月份的1.5% 下同);酒精饮料和烟草(11.3%比12.9%);服装(1.7%比1.8%);住房(0.9%比1.2%);家具和日常维护(3.7%比3.7%);健康(2.7%比2.8%);运输(7.9%比8.3%);沟通(0.4%比0.4%);教育(1.2%比1%);餐饮,杂货和服务(2.4%比2.3%)。相反,娱乐和文化成本进一步下降(-0.6%比-0.5%)。按月计算,居民消费价格在9月份环比上涨0.1%之后,也上升了0.3%,也是三个月来的最高水平。
【12】2020年10月,巴基斯坦的年通货膨胀率从9月份的9%微跌至8.9%,这主要是因为住房和公用事业(10月2.7%对9月6.1% 下同)和卫生(7.8%对8.3%)的放缓。此外,运输成本继续下降(-1.5%,与9月份相同)。相比之下,食品和非酒精饮料(16.6%对14.7%)以及餐馆和酒店(8.9%对8.3%)的通胀加速。按月计算,消费价格环比上升1.7%,前一个月上涨1.5%。
【13】乌兹别克斯坦的通货膨胀率从2020年9月的11.70%降至10月份的11.50%。
【14】孟加拉国的年通货膨胀率连续三个月从上个月的5.97%上升到2020年10月的6.44%。这是自2014年10月以来的最高通货膨胀率,主要由食品价格推高(10月7.34%比9月份的6.50% 下同)。同时,非食品的通货膨胀率略有放缓(5%比5.12%)。每月消费物价环比上涨0.97%,低于上月的2.13%。
【15】中国香港10月的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为四个月来的最小跌幅,九月香港房管局放弃公共住房租金的影响在10月消散。电力、天然气和水(-21.4%)、服装和鞋类(-5.5%)、耐用品(-2.7%)和运输(-1.8%)下降,而食品成本(3.2%)、杂项商品(1.5%)、从家里买的饭菜(0.9%)和住房(0.5%)均出现上涨,酒精饮料和烟草(0.5%)以及杂项服务(0.1%)一位政府发言人说:“展望未来,由于不断演变的COVID-19流感大流行仍对全球和地方经济状况造成压力,总体通胀压力在短期内应该保持温和。”。
【16】到2020年10月,台湾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4%,与市场预期一致,并连续9个月出现通缩。燃料和润滑油价格下降幅度最大(-15.96%);水果(-8.79%); 水,电和煤气(-4.04%);娱乐(-2.17%),主要是由于酒店收费。相比之下,由于机票价格,运输费上涨了5.67%,而由于贵金属饰品和珠宝,个人物品的价格上涨了4.09%。2020年前十个月,CPI下降了0.30%。
⑶ cpi对汇率有什么影响
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对汇率没有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是CPI指数越高,反应通胀水平越高,那么货币贬值的速度响度来说越快。那么资本倾向于流出。汇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⑷ 2020年CPI较上年上涨多少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2020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3%。
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7%。其中,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0.9%;食品价格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1.2%,服务价格持平。
(4)格力电器2020年3月cpi汇率扩展阅读
12月份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变动情况:
12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63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8.5%,影响CPI上涨约0.22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4.3%,影响CPI上涨约0.2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6.5%,影响CPI上涨约0.28个百分点。
鲜果价格上涨3.5%,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0.8%,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其他七大类价格环比三涨两平两降。其中,交通和通信、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9%、0.1%和0.1%;衣着、医疗保健价格均持平;其他用品和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分别下降0.4%和0.1%。
⑸ 2020年6月cpi指数是多少一
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2020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
应答时间:2020-10-2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⑹ CPI是什么意思,CPI对汇率的影响
CPI是什么意思 CPI即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CPI对汇率的影响 CPI物价指数指标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启示性,必须慎重把握,因为有时公布了该指标上升,货币汇率向好,有时则相反。因为消费物价指数水平表明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如果该指数下跌,反映经济衰退,必然对货币汇率走势不利。但如果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汇率是否一定有利好呢?不一定,须看消费物价指数"升幅"如何。倘若该指数升幅温和,则表示经济稳定向上,当然对该国货币有利,但如果该指数升幅过大却有不良影响,因为物价指数与购买能力成反比,物价越贵,货币的购买能力越低,必然对该国货币不利。如果考虑对利率的影响,则该指标对外汇汇率的影响作用更加复杂。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上升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减弱,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弱。相反,当一国的消费物价指数下降时,表明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下降,亦即是货币的购买力上升,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该国的货币应走强。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通货膨胀上升同时亦带来利率上升的机会,因此,反而利好该货币。假如通货膨胀率受到控制而下跌,利率亦同时趋于回落,反而会利淡该地区的货币了。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会导致"龙舌兰酒效应",这是拉美国家常见的现象。
⑺ 想知道今年3月份CPI指数是多少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度量居民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综合反映居民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020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其中,城市上涨4.0%,农村上涨5.3%;食品价格上涨18.3%,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6.2%,服务价格上涨1.1%。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9%。
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
⑻ 2020年CPI较上年上涨2.5%!新年的物价将会是什么走势
2021年1月11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全民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达到0.2%,同比由负转正,2020年全年CPI上涨2.5%,完成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5%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高级统计师董莉娟介绍,2020年12月CPI同比由上个月下降0.5转为上涨0.2%,其中食品的价格由上月下降2.0%,转为上涨1.2%,影响CPI上涨大约0.26个百分点。在食品中,新鲜的蔬菜价格上涨6.5%,上涨的幅度比上个月回跌2.1%;其中生鲜水果的价格上涨6.5%,上涨的幅度比上个月扩大了2.9%;羊肉和牛肉的价格均上涨4.6%,上涨的幅度也有所扩大;猪肉的价格下降了1.3%,下降的幅度收缩了11.2%。鸡蛋、鸡肉和鸭肉的价格分别下降11.9%、13.5%和9.2%,下降了幅度都有所缩小。
从总体上来看,由于国内生猪产能的恢复,猪肉价格不会再出现大幅度的上涨。从未来发展来看,居民消费价格的稳定还是有不少有利条件的,由于我国的经济运行逐渐恢复了本来态势,居民的消费价格价格上涨幅度也会处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⑼ 202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这对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上涨0.2%;食品价格上涨1.2%,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上涨0.2%,服务价格上涨0.3%。
2020年12月,PPI和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4%,环比上涨1.1%。2020年全年,PPI比上年下降1.8%。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12月份,国内需求稳定恢复,加之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带动PPI继续上行,应警惕对上游产品带来的增长压力。“虽然目前还是个同比数据,是个负值,但是环比持续较大幅度的上升,同比负值也在明显收窄,所以下个月PPI很可能就会走上一个正值。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朝着更高增长速度推进,如果世界经济整体性能够出现复苏的话,对于上游工业产品的价格压力就会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