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简述外汇储备过大,对国家的影响。
外汇储备过大可能带来的风险
1、高额的外汇储备成本
外汇储备是一种实际资源的象征,它的持有是有机会成本的。持有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等于国内资本生产率减去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率。由于官方储备资产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各国的外汇储备一般投资于储备货币国家的短期国债,其收益率较低(二战后平均为1-2%)。这相当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底的国家(通常是大量储备外汇的国家)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储备货币的发行国)输出资本。如果中国在借入大量外债的同时并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等于是以高价从国外借入资金,而且还以低价将国内资金转到国外给外国人使用,其潜在的损失是显然的。实际上,我国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较高成本借入了大量外债(目前我国外债余额约为1600亿美元),而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低利率周期,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率也处于低迷期,这些都使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降低。同时,持有外汇储备表示暂时放弃一定量实际资源的使用,从而也就丧失将这些资源投入所引起的国内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由此也凸现了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
2、引发通货膨胀的压力
外汇储备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它的变化自然还要对国内的金融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国事实上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安排,作为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担当了外汇市场上最终的市场出清者的角色。外汇储备的增多,使人民币的发放增多,因为官方储备是由货币当局购买并持有的,其在货币当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外汇占款是我国基础货币的主要构成部分。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外汇储备的持续快速增加,使得外汇占款成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途径。外汇占款使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相应增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这会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形势构成不利影响,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了中长期的通货膨胀压力。尽管目前我国还处于通货紧缩阶段,但经济指标已开始好转,不能排除一旦走出紧缩立即陷入通胀的可能性。为此,央行采取了相应的冲销政策:如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频繁进行正回购和发行人民银行票据回笼基础货币,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前5个月,央行回笼基础货币已达4000多亿元,以此来减缓基础货币增速。但由于我国货币市场规模有限,特别是在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已累计超过了2000个亿的情况下,随着外汇占款持续上升,可供央行进行冲销干预的空间已越来越小。这给央行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一是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受到挑战,货币政策面临中长期的通货膨胀压力。二是由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事实上的一体化,因此以汇率政策调节外部均衡,以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内部均衡的政策分配空间将可能丧失,内外部均衡难以同时达成。这即是央行面临的典型的米得冲突(Meade’s Conflict)。
3、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在现有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如果央行没有有效的资产来对冲过多的外汇占款,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则会推动人民币的不断升值。近段时间来,不仅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极力地鼓吹人民币升值,而且过去外逃的资金也有回流的迹象,甚至于有国际游资“潜渡”中国,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在目前出口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大动力的情况下,出口竞争力的弱化会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影响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人民币目前不宜大幅升值。从这个角度看,外汇储备也不宜过多。
4、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和风险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迅速大规模地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十分激烈,作为国家财富的外汇储备,它的规模过大也就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高额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了难度。因为我国外汇储备有相当部分以美元资产的形式存在,近一年多来,美元与欧元的汇价涨跌幅度在30%以上,美元价值的持续走低,使较大比例持有美元的中国外汇储备缩水不可避免;如果粗略地按照60%的美元外汇储备计算,外汇储备中约有1800亿美元正在发生“账面”的损失。另外,近两年来,全球金融市场投资收益率处于低迷期,美联储自2001年以来13次降低利息,联邦基金利率目前已降至1%,处于45年来的历史低位,这也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投资收益不断降低。外汇储备资产规模越大,其保值增值管理的难度就越大。
⑵ 问:外汇储备与汇率的关系
外汇储备与汇率之间是一种间接的关系:
1.本币升值(直接标价下汇率下降),进口成本降低,促进进口,相反,出口得到的外币兑换的本币数下降,出口利润下降,抑制出口,这样使橡皮汇储备量减少.本币贬值则会使外汇储备增加
2.外汇储备的功能之一是维护汇率稳定,外汇储备量大,说明央行对汇率干预的能力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外汇市场干预使汇率向着国家宏观控制的需要发展.
⑶ 欧元汇率走势跟哪些因素有关
欧元汇率走势主要有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两个方面相互影响。在政策因素方面,欧洲中央银行所采用的货币政策对欧元汇率的走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欧元汇率的走势也受到经济数据的影响,主要有通货膨胀率,成员国的GDP等等影响。
欧洲债务危机之后,欧元汇率走势具有两个特征:贬值趋势明显和汇率波动加剧。除了欧元区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这个宏观因素,货币自身因素在欧元贬值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从目前形势来看,鉴于量化宽松政策的持续性和欧元区当前的经济形势,尽管存在短期性小幅反弹的可能,欧元汇率走软趋势或将持续相当时间。
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本阶段欧元汇率的主要逻辑是美欧货币政策分化和欧洲政治风险上升,国内811汇改使得人民币释放贬值压力。欧元震荡寻底,欧元兑人民币稳中有升。
欧洲央行称,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债券发行、存款以及已发放贷款中的比重均增加,而且其作为计价货币的作用仍大致稳定。
⑷ 外汇储备的多少会对国家的影响
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而是有利有弊的,具体如下:
负面影响:
1. 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中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中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6.加速热钱流入,引发或加速该国的通货膨胀。
7. 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高额的外汇储备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
8.引致流动性过剩高额的外汇储备规模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影响了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所谓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也就是货币供应量太大问题。
外汇储备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维护国际信誉,提高融资能力。
四,增强综合国力,抵抗金融风险。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⑸ 外汇储备多了有什么作用(利弊)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要增加外汇,则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购买,人民币供给就会增多,则人民币就会贬值,所以汇率就会下降。
简单地说,外汇储备就好象是我们手中的钱,当然是越多越好,想买什么都不用愁了。但是外汇储备主要来自于贸易顺差,也就是说你出口东西比进口的东西多了,你赚了别人的钱,人家当然不高兴了,当然会产生贸易摩擦。对于自己来讲,经常握有大量现金而不去投资赚钱,这不是浪费吗?经营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就象管好自己的钱袋子一样,既要够用,又不能影响自己的生意,还不能太与别人抢生意惹人不高兴。就这么简单。
⑹ 为什么本币贬值一般会有利于增加外汇储备
本币贬值,外汇储备是否贬值那就要看外储中有多少本币了,以中国为例的话,由于外储中没有人民币,所以谈不上外汇储备贬值还是不贬值,本币贬值,到时有可能会导致外汇储备下降,因为本币贬值,就导致以本币计价的资产贬值,但是假若国家是个出口型的经济体(比如日本),到是利大于弊,创造的外汇足以抵消流失的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否贬值还需要考虑计价时是以哪种货币计价,如果以本币计价且刚好这时本币贬值的话,那外储还升值了。目前全球计价货币一般都为美元。要计算外汇储备是否贬值还是要看你的外储中有哪些货币,这些货币是否贬值。
有一种情况要特别说明下,外汇储备中有组合货币组成的资产且组合货币中包含本币的话,那本币贬值是有可能导致外汇储备贬值的,比如SDR,SDR目前有5种货币组成,分别为美元,欧元,人民币,英镑,日元组成的一篮子货币,有些国家也会把SDR当成外汇储备的一种,不过目前全世界只发行了3000多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不足3%,其影响力还很小。
⑺ 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外汇储备下跌
外汇储备相当于国家的“第二个国库”,它的数量增减的意义和动作自然不容忽视。那么,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呢?
很多人说是对外贸易得来的,这话没错,但是有些过于笼统。所以小白依然用例子来解释吧。小白开了一家外贸公司,专门对外出口衣服,其中有一笔订单赚了100万美元。小白高兴坏了,可是这美元在国内不能用啊,必须要换成人民币。于是小白跑去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以1:6的汇率(为方便计算,下同)换成了600万人民币。可是中国银行也不能留着这些美元过活啊,这时另一名角——外汇占款登场了。外汇占款简单说是央行投放货币的工具之一,原理说白了就是收回多少外汇,就要向国内相应地投放多少本币。这么一来,中行手中的100万美元幸运地被央行“收”走了。而央行在投放完货币后便开始拿着这些美元去国际市场上投资、进口大宗商品等等。
这就是外汇储备的“身世”。不过,外汇储备中并不全都是美元,它是一揽子货币,其中包括欧元、日元等等,而且外储中还有一部分是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形式存在的。总之,外储有两大部分:贵金属和外币现钞。
回到问题,外汇储备下降了,意味着啥?的确,从去年年中算起,到现在,外储波动确实挺大,从3.2万亿直降到今年1月跌破1万亿,然后重新回升到现在的3.1万亿左右。同样,外汇储备的下降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很多自媒体拿外储下降来做文章,说什么用国人的血汗钱买美国国债,借钱给美国人用、21世纪的广场协议等等阴谋论。在此,小白先说明,这些都是片面的,至于为何下降?其中又意味着什么?待小白娓娓道来:
1、维持汇率稳定。中国拿巨额外储购国外政府债是有原因的。重要的一方面是稳定人民币币值。刚刚小白说了,外汇是由对外贸易顺差得来的,随着多余的外币在本国越来越多,就会造成输入型通胀。因此,适当地购买美债,也是消化多余外币,缓解通胀的方法之一。
2、外汇占款增加。外汇占款的定义是一国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到本国货币的那部分。那用什么收购呢?人民币是非自由货币,那就只能动用外储了。举个栗子,央行用1000亿美元收购了等值的外汇资产,那么向国内市场投放6000亿人民币。需要说明的是,外汇占款也是资金流的重要风向标,目前外汇占款在连降22个月后,首次回升至21.5万亿左右。这说明热钱涌入国内的压力正在减少,人民币开始坚挺,外贸开始改善。
3、大宗商品涨价。目前,我国的石油、粮食,稀土等战略资源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而在国际上买东西则必定需要用美元。这时外储的作用又来了,就相当于国家用外币账户去国外买东西,然后咱们用人民币去购买国家进口来的东西。显然,大宗商品涨价了,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外储来进口啦!
4、购美债。大量购买美债是有原因的。虽说美帝有时主动让美元贬值导致外储缩水是非常不要脸的,可是,这巨额的外储找哪投资呢?这就好比你有1万亿人民币,我估计哪怕你一天花1亿你都要二三十年,所以你必定要找一个地方投资。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换成是外储也是一样。美债的信用担保还是有保证的,尽管收益并不高,但也是当前巨额外储资产最好的投资办法。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如果增持美债的话,外储就会下降。至于为何,请参照第1点。
5、贸易逆差。显然这算是最直接的原因吧!进口大于出口,流出的外币大于流进的外币,自然而然外储就下降了。不过,外储也分为资本账户和经常性账户,如果逆差上升(经常性账户余额减少)的幅度大于外汇投资收益增加(资本账户余额增加),则外储总体还是减少的,反之则增加。
⑻ 外汇储备与人民币升值的关系
外汇储备越多,人民币币值稳定提升,如外汇储备减少,则应下降。
原因: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逆差,则外汇收入小于外汇支出,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对于外汇的供给小于对于外汇的需求,同时外国对于该国货币需求减少,则该国外汇汇率下降。
国际收支状况外贸顺差,本币汇率就上升;反之,就下跌。外贸收支直接影响外汇供求。
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它对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从外汇市场的交易来看,国际商品和劳务的贸易构成外汇交易的基础,因此它们也决定了汇率的基本走势。
⑼ 请金融高手。汇率与外汇储备和贸易以及国内市场的关系
汇率变化对贸易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一国货币对外贬值后,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不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逆差,增加贸易顺差;而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后,有利于外国商品的进口,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因而会减少贸易顺差或扩大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的增加带来外汇储备的增加
考虑汇率对外汇储备的影响时,只能考虑权重最大的外汇汇率变化,如果美元贬值,当然日本的美元外汇储备贬值。
如今,各国外汇储备是多元化格局,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是主要储备货币。商品用美元标价,不代表交易时是直接使用美元货币。美国的外汇储备用美元标价,但其主要形式是持有外国机构证券或者国家债券、黄金和外国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