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危机下进出口企业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你可以到银行做外币期货或其期权合约。就是安排汇率风险对冲,当然是有些费用,就加上在供货的报价中。这样子才合理一点,因为如果把可能发生的汇率风险都打到报价上,打得大你就会失去业务,打得少就平衡不了你的风险。
这种外汇合约在国内比较少人用,因为中国商人都有赌徒思想,觉得确实是有亏本机会但也有多赚的可能性,干吗要给银行赚呢。但有一点要弄清楚是,这些赌博行为确实有可能多赚,但一次看错就足以一盘清袋!所以外国公司都会做对冲的。
㈡ 金融危机下企业市场风险形成原因谢谢大神了,急急
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答案,给个思路供楼主参考。市场风险是个宽泛概念,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广义定义比较宽泛,狭义主要是BASEL定义,这里讨论广义。
首先考虑企业经营,一般企业经营几个关键因素:成本(材料、人力),需求,本国货币(有价证券、营运资金),外汇,利率等等。比如一家企业成本800、销售1000之间有价差,1000单位的销售,200元的利润。所以一旦有因素作用于这些变量就会影响企业总风险,这些总风险的增量都可能是市场风险引起的。
之后是宏观经济与这些变量的关系,一般而言,危机都主要作用于商品市场需求的下降,或者货币供给的不足。如同1000元对应1000单位的交易,一旦危机发生,要么钱只有500元了,要么市场只需要500单位商品了。钱少引起利率高,债务压力增大;商品少引起存货推挤,营运资金沉淀,一旦成本超过1000元或者销售低于800元,企业就只能退出。退出产生经济预期下降、失业加剧危机。
比如次贷危机,由于房产降价,信用衍生品违约增多,货币抽离衍生投资,利率快速上升,投资减少,市场预期下降,消费下降,失业造成整体危机。这些因素综合的使企业成本上升,收入下降,息负增加,再贷款增难,有价证券贬值,成为市场风险。其他危机比如大萧条,科技泡沫,欧债等起因不同,但都或多或少的作用于货币或者需求。这两个我认为是关键变量。
描述的比较乱还有点简单,能力浅薄,仅为楼主提供些许思路。
㈢ 沃尔玛如何规避外汇风险
1.理财概念:理财就是解决各经济主体如何在当前与未来取得资源、分配资源和多数人对怎样投资、怎样规避风险、怎样分析上市公司并不擅长,而专业的基金
㈣ 汇率风险管理方法
国际贸易汇率风险管理有三种基本方法:
一、远期合同法
此种汇率风险管理thldl是借助于远期合同、创造与外币流入相对应的外币流出来消除外汇市场汇率风险;例如:
一家意大利企业向美国某公司出口货物,该企业三个月后将从美国公司获得80000美元的货款。为了防范三个月后美元汇率价格的波动风险,意大利企业可与该国外汇银行签订出卖80000美元的三个月远期合同。假设签订此远期合同时美元对欧元的远期汇率为US$1.0000=EUR0.8900,三个月后,意大利公司履行远期合同,与银行进行交割,将收进的80000美元售予外汇银行,获得本币71200欧元;如此操作就消除了时间风险与货币风险,最后得到了本币的流入。
二、提前借入——即期合同——投资法
借款——即期合同——投资法(Borrow-Spot-Invest即BSI),此种方法在出口商有应收外汇账款的情况下,为防范应收外币的汇率价格波动,首先借入与应收外汇相同数额的外币,将外汇风险的时间结构转变到现在办汇日。借款后时间风险消除,但货币风险仍然存在,货币风险则可通过即期合同法予以消除。这样操作可将借入外币卖给银行换回本币,外币与本币价值波动风险不复存在。消除风险虽然有一定费用的支出,但可将借外币后通过即期合同法卖得的本币存入银行或再进行投资,从而赚得投资收入,抵冲一部分采取防险措施相关费用的支出。
三、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
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Lead-Spot-Invest即LSI),此种方法是具有应收外汇账款的出口商,征得进口方的同意,请求其提前支付货款,并给予其一定的折扣。应收外币账款收讫后,时间风险消除。以后再通过即期合同,换成本币从而也消除了外汇汇率风险。为取得一定的利益,将换回的本币再进行投资。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LSI)与提早收付——即期合同——投资法(BSI)的整个过程大体上相似,但两者只是第一步从银行借款并对其支付利息,改变为请债务付款方提前时间支付,并给其一定折扣。
以上三种外汇汇率风险管理的防范基本方法,均能消除从现在到将来这一时间段,出口商应收外币与本币价值之间因为外汇汇率价格波动而带来不利于出口商的外汇风险。
㈤ 请简答汇率风险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一)保证宏观经济原则:在处理企业、部门的微观经济利益与国家整体的宏观利益的问题上,企业部门通常是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外汇风险损失,而转嫁到银行、保险公司甚至是国家财政上去。在实际业务中,应把两者利益尽可能很好地结合起来,共同防范风险损失。
(二)分类防范原则: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传递机制的外汇汇率风险损失,应该采取不同适用方法来分类防范,以期奏效,但切忌生搬硬套。
对于交易结算风险,应以选好计价结算货币为主要防范方法,辅以其他方法;外汇风险管理对于债券投资的汇率风险,应采取各种保值为主的防范方法;对于外汇储备风险,应以储备结构多元化为主,又适时进行外汇抛补。
外汇风险管理的战略是指国际经济交易主体对外汇风险所持的态度,包括要不要防范外汇风险,应防范到什么程度等。根据对外汇风险的不同态度,企业或外汇银行可以有以下几种战略可供选择。
在现行的浮动汇率条件下,对外汇风险采取完全不防范战略的企业或外汇银行是不多见的,外汇风险管理因为在现实经济环境中,不仅存在金融、外汇方面的管制,而且汇率容易受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影响而发生剧烈波动,外汇市场的均衡状态几乎不可能实现
㈥ 15页小论文《金融危机与风险管理》,求意见
本人是金融专业毕业,大学毕业论文写的也是相关的东西。
既然题目是《金融危机与风险管理》,那我觉得就不应该把论文写成不相关的两块。你文章的大纲就是准备写成两个不相关的部分。
其实这个题目,最基本的写法,是要写成如何使用风险管理来应对金融危机。
如果要是我,我会这么写:
1.概述金融危机和风险管理,说清成因和原理,附用07-10年的国际事件做说明,不用太多,3,4页足矣。
2.然后重点描述使用风险管理来应对金融危机,在危机之前的美国史怎么做的,危机中视怎么应对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后危机时代又该往什么方向发展,提出更科学的应对措施。
3.作为论文,不能只是实事求是,还要结合国情,虽然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中国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应该再风险管理方面吸取什么教训,在什么地方有更多改进,有什么地方要继续发挥优势。
这样下来,差不多就是一片很标准的论文了。我当年就是这么写的。
希望对你有用。
㈦ 金融危机下,美元利率与汇率关系的影响(原因分析也行)
美元利率低,意味着市场将迎来巨额从银行流过来的流动性。因为再低利率条件下,将钱存在银行没股市那么赚钱。所以降利率有资金引流的作用。市场上流动性过剩,货币就会贬值。
㈧ 汇率风险管理的几种有效易用方法
近年来, 由于人民币汇率盯住单一美元, 对于采用美元结算的我国大部份进出口企业来讲, 很少绷紧汇率这“ 弦”。2005 年7 月21 日, 人民币兑美元的汇价一次性调整到8.11, 人民币升值2% 。对进口商来说, 尽管支出美元数量不变, 但用人民币购汇后再支出,相当于节约了2% 人民币成本; 对出口商来说, 收到的美元数量没有减少,但结汇后的人民币却减少了2% 。从2005 年7 月21 日后的情况看,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只是微调, 对进出口企业尚未形成剧烈的冲击,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7 月21 日实施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一次性调整, 它很可能揭示了中国在引入一个新的渐进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也就是说, 今后人民币汇率浮动的范围存在逐步扩大的可能性, 而且汇率变化的频率将由市场决定, 形成市场驱动型汇率制度, 而不会由央行使用行政手段来直接调整人民币汇率。因此, 进出口企业必须绷紧汇率这根“ 弦”, 学习、熟悉并与新汇率制度共存才能有效地规避汇率风险, 也才能为商战中立于不败做好准备。 出口避险 ( 一) 出口报价: 1. 出口业务风险始于报价。一般来讲, 为规避汇率风险, 可用人民币报价所需的外币结算, 或在外币报价中加列汇率条款, 由卖方或买卖双方共同负担汇率风险, 但以人民币非国际流通货币来看, 由于买方无法排除汇率风险, 必定在价格上求取补偿,所以这种排除汇率风险的方法不一定真正有利。 2. 以外币报价, 不论汇率风险是否规避, 原则上成本的计算以远期汇率为准, 不能使用即期汇率, 在长期策略上, 应拓展强势货币地区市场,并以强势货币报价。对非强势货币市场必须以第三国货币计价时, 可使用美元或欧元, 因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与其它通货相比较较为稳定。如果外汇收支均采用同一强势货币, 可收汇率风险相抵的效果。 3. 采取分散市场的策略排除汇率风险。即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货币报价。例如在出口报价中, 可采用部分以美元报价, 部分以日元报价, 如美元上升, 日元下降, 或美元下降, 日元上升, 可以使汇总各货币对人民币的平均价格维持一定水平。如果在出口货物时采用一半以美元报价, 一半以日元报价, 则不论外汇市场变化如何, 对出口货款人民币总收入影响不大。理论上讲, 因报价带来的外汇风险在成交前与成交后不同, 成交后出口厂商即承担外币贬值风险, 可以卖出远期外汇或借入报价外币, 并在即期市场卖出。在报价成交前, 卖出远期外汇并不适当, 因为卖出后报价并未成交,又适逢外币汇率上升, 出口商必须以高价从即期市场买入办理交割, 会蒙受很大损失。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汇率变化的成因受多种因素影响, 企业很难把握时机, 因此, 建议以防范汇率风险为主, 而不是投机获利。 ( 二) 付款方式 出口企业可视国际市场状况与对方信用而决定取舍。付款方式除关系着信用风险外, 并涉及资金的融通。出口企业以预付款方式出口, 于收取外汇后即办理结汇, 可避免外汇贬值风险。信用证方式出口于装船后, 即期信用证办理贴息, 其它方式可商洽外汇银行办理外币垫款, 在人民币升值期间应立即结售, 在人民币贬值期间, 可用外汇存款方式暂存或投资。 进口避险 ( 一) 进口计价 我国厂家进口商品一般采用外币计价, 由进口企业承担汇率风险。也有采用人民币计价外币结算的方式。 以外币计价, 就长期策略而言, 应采用弱势货币, 以强势货币进口原材料不利于我国厂家的出口及在制成品市场的竞争。外币计价的风险始于以外币签约或接受卖方以外币报价。为规避外币升值的风险, 进口企业可购买远期外汇或在外汇市场预购外汇存款或投资。在外币有明显升值倾向时, 可提前偿付货款或购买外汇存放。在外币有明显贬值倾向时, 可延期付货款或商洽外汇银行垫付外币, 等汇率稳定后结汇偿还, 可获外汇贬值的利益。 ( 二) 付汇方式 在人民币升值期间, 可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 如采用远期信用证方式。但弱势货币的利率常比本币利率高,是否真正有利应该仔细计算, 在人民币贬值期间, 应尽早结汇以避免损失。
㈨ 金融危机对金融风险管理将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你好,著名危机管理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表示: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破坏,但也常常蕴涵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华尔街的发展史有句谚语:当危机到来时,华尔街老手们一定会出现,就像下雨前蜘蛛一定会悄无声息地从蜘蛛网上爬下来一样。危机意味着“威胁”和“机会”。
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性
2007年10月至今,本次金融危机已导致全球数十万亿的市值灰飞烟灭,从近期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金融市场的恐慌抛售已暂告一段落,但金融危机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似乎才刚刚开始。世界银行发布的《2009年全球经济前景》报告称,本次金融危机来势迅猛,全球几乎无国能逃,2009年世界经济可能面临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严重情况。该报告预测,2008年全球GDP增长率为2.5%,而2009年为0.9%,从而可能成为1982年以来的最低值。由于面临出口增长趋弱和投资消费水平下降,世行预测明年整个东亚GDP将降至5.3%。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
从投资角度来看,这次以华尔街为爆发中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冲击将是巨大而又深远的,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市场的巨大心理冲击、市场暴跌带来的资产缩水及未来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
第一,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及主要投资来源地之一,也是全球金融市场中心,美国金融市场暴跌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了巨大心理恐慌。从而促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离开市场。
第二,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大量证券资产,除了美国国债和准国债之外,中国金融机构、企业、居民个人持有的多数是美国机构和企业的债券、股票等,因而美国金融机构破产、信贷紧缩及随后的恐慌抛售潮都使得国内众多机构和投资者损失惨重。此外,金融恐慌造成大量资金从新兴市场抽逃,引致这些市场大幅下跌、货币急剧贬值,这也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和机构持有这些新兴市场的资产价值。
第三,我国实体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已达到60%以上,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将对我国出口形成巨大冲击,进而对我国经济增长前景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简单以美国为例,我国对美出口已占总出口量的20%,同时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如日本和欧盟)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会受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而下降。按照花旗银行测算,美国经济每放缓1%,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1.3%。中国社科院相关研究也认为,美国GDP增速下降1%,中国GDP增速将下降1.34%。我国11月份的进出口额也惊现了七年来首次负增长。实际上,外需急剧放缓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之一。
自去年夏天以来,美国等发达金融市场爆出的次级抵押贷款流动性风波,升级为一场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且呈现出向全球市场扩散、向实体经济渗透之势。面对国外危机,不少人士开始重新审视我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路径规划。有人认为金融创新是本次危机的始作俑者甚至是罪魁祸首,我们应吸取教训,暂缓乃至搁置种种创新举措;另有人认为不应因噎废食,固步自封,国外金融危机为我国加快国际接轨步伐,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话语权和资源定价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应该将发展和创新尽快提升到一个更综合、更复杂的层次上来。
笔者认为,金融创新在美国近几十年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是在正常市场环境下发挥资本市场优化配置和价格发现等功能,实现风险定价、转移、分散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监管松懈的自由市场环境下,各金融机构追逐短期利益的过度创新,最终沦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传导链和放大器。
美国等发达金融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正反两面教材,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能照搬、复制美国模式,但也不应一律摒弃,隔岸观火的幸灾乐祸和固步自封的侥幸心理皆不可取。正确的态度是有所取舍,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市场结构、投资产品、交易机制等多层面、多环节的金融创新,促使金融创新为资本市场发展服务,为上市公司做大做强服务,为实体经济需求服务,同时从审核监督、信息披露等方面发挥监管优势、提高透明度,抑制其负面作用。
㈩ 汇率风险管理
管理?什么意思,你指的是规避汇率风险吗?如果是我可以介绍你几种方式!
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主要归类为两种:
第一种方法是不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自然避险法,譬如采取对己方更有利的币种和结算方式;通过压低采购价格、提高出口报价向供货商或客户转嫁或共同分担汇兑损失风险;在合同中加列汇率条款;当然这种方式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竞争度,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是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为自身提高控制汇率风险能力。主要的金融工具有远期结售汇,远期合同套期保值、货币期货套期保值、货币期权套期保值、货币掉期、出口宝(汇率锁定)等
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规避方式,现在汇率锁定业务正日渐成熟,你可以选择它!没银行那么多规定,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