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教 外汇占款是啥意思它怎样增加货币供给
外汇占款
这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的中国,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来,外汇占款一直是很多专家学者鼓吹经济过热、倡导货币紧缩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错误的理论导致了错误的货币政策,从而造成整个经济的外在化。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表明,政府在经济中的支配作用越来越大,而这与中国市场经济的进程是相背离的。当然,对现实问题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有所差异,但如此普遍的一边倒的想当然的不容置疑的所谓的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夸大,却是整个经济学界的耻辱。如果我们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理论出发、从权力需要出发,对现实的判断就会根本不同。为了避免今年再有人出来喊叫经济过热,写这样的一个短文还是有必要的;举手之劳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却可能是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对外汇短缺的重视,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理制度,强制结汇措施使得中央银行投放大量人民币、购买并屯积大量外汇。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突破五千亿美元,多年来一直是世界第二大(排在前列的是日本、中国、台湾、香港)。单从这个外汇储备来说,五千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四万亿,投放到了基础货币当中,再加上货币乘数作用(当然中国的货币乘数的大小是个判断差异更大的问题,最悲观的估计是小数,货币只是在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炒作票据而已),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外汇占款造成货币投放量过大,从而有可能造成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有必要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逻辑上是直接的,五千亿,四万亿,经济过热、通货膨胀,货币投放过大,货币紧缩。没问题。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专家学者也是这么说的。
问题出在哪呢?在国民经济当中,我们每多生产出一元的财富,就应该增发一元的货币购买力,否则过多的商品追逐过少的货币就会导致货币升值,通货紧缩。我国持续的通货收缩证实了这一点。那么我国没有发生通货膨胀(在如此大规模的外汇占款的情况下),反而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要考虑到外贸进出口的特殊性质。假定(老师说经济学都要有假定),我国这一年进出口持平,没有赢余(先不考虑资本项目)。进口了一千亿美元,出口是一千亿美元,收到的外汇全支付了,没有外汇盈余,没有外汇占款。可从商品的角度看,从国内经济的角度看,出口收入的一千亿美元被强制结汇收到八千亿人民币,但这八千亿人民币的收入能否足够支付那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呢?
问题也就是出在了这里。一千亿美元的出口收入和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能否相互抵销。换一个更简单的说法,一千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在国内是不是只卖八千亿人民币?哈哈哈哈。你现在该明白了,前面说了,每多增加一元的商品,就该多增发一元的人民币购买力,而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并不仅仅是海关统计的进口额(进口按CIF,出口按FOB),国内还要加收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增殖税、环节税、消费税、检验检疫费用、港口码头仓储运输费用、批发零售商的费用和利润,最后的人民币占款就不是八千亿人民币,而会是两万亿人民币。
如此一来,中国所面临的就不是外汇占款问题,而是进口商品的占款问题;中国经济面临的也不是通货膨胀问题,而是通货紧缩问题。九四之后,外汇并轨和中国经济的放开使得中国出口大增,随之而来的是对进口的放宽,而九六之后中国就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怪圈。在成功软着陆的错误理论下,中国继续着货币紧缩的货币政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货币的升值压力。大批的外国基金敢于炒作人民币升值,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说,外国人不知道中国经济学界的愚昧吗?他们为什么不告诉你呢?他们宁愿利用这个会赚钱。正象有的经济学家说的,我知道但是我就是不说。经济学是有国界的,经济学不是科学。
所以,中国每年少量的外贸赢余在扣除了各出口的企业外汇留成之后,每年的外汇占款造成的RMB投放远远无法弥补进口商品所造成的RMB占款。再加上在错误理论的指导下,中央银行在货币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央行票据的买卖(称之为公开市场业务),进一步加重了货币短缺,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强。客观的说,不是外国人要人民币升值,而是学界错误的观念导致的错误的政策逼迫人民币升值。从九六年开始,这种累积的力量是巨大的,进口商品的RMB占款远远大于表面上的五千亿美元累计的所谓的外汇占款。再加上贪污腐败导致的资金外流,去年境外赌博就从中国抽走六千亿。国内货币供给远不是表面数字上的汇率兑换的结果。而近两年资本项目的大量赢余并不能真正变为真实的RMB投放到中国经济当中,炒中国的房地产对温州炒房团是可行的,对这些国际大基金来说是不屑一顾的。
当然只有央行真正知道自己发行了多少RMB ,但可能并不真正知道这些货币究竟是对应哪些具体的商品和劳务。上千亿美元的HOTMONEY敢于炒作人民币升值,敢于换成人民币坐等红利,当然不是为了来弥补人民币的供给缺口,相反,它们还要占用这些额度来制造更大的RMB供给缺口,从而迫使人民币升值。在升值的压力下,人民币失去了贬值的可能性,这就等于这些游资只赚不赔(我们说过,这叫单向投机的自我实现性),人民币利息率又远高于美元、日元,利息加红利,何乐而不为?所以当他们称赞中国经济学家的成就时,我们最好还是想一想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一个角度。
再加上中国大量的走私进口(如赖昌星等),大量的假出口(骗出口退税),大量的假进口(骗取外汇),大量的出口转进口,以及统计不规范的边贸、地贸、非法交易(境外赌博、毒品),再有就是国内市场经济之后大量富余人员形成的地下经济对货币的需求,这都是我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难以考量却又影响巨大的因素。大量的货币在非法的因素下漏出,货币的发行量已经无法作为货币政策制定的着眼点;而把中国经济规模还局限在国有加外资加民营,更是无视全体十三亿人的巨大力量的存在。对中国经济规模的定义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效果。如果央行不看经济的现实,只根据数字报表做理论上的业务游戏,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的来源也正是在这里,不能怪日本、美国政府和机构投机者。
综上所述,所谓的外汇占款并不存在,人民币并不存在现实的超额供给,相反,由于对人民币需求力量的错误认识、人民币在非法权力下的大量漏出、大量热资进入造成的R M B闲置、商业银行与央行之间的票据游戏、进口走私、境外赌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人民币供给存在巨大缺口,从而造成通货紧缩、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美元对其它主要货币的贬值形成美元的超额供给,大量美元头寸等待美元反弹,在等待过程中,由于人民币盯住美元,又有对美元的升值压力,因而投机人民币就成了最佳的选择。就是说,人民币与美元现在是固定汇率,汇率不变,赚到人民币的高利息;人民币升值,赚到升值红利;美元再反弹,又赚到美元红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继续实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等于是为人作嫁衣,将人民币逼上升值之路。
http://www.xici.net/b114375/d25725887.htm
『贰』 1、什么是外汇占款 2、为什么外汇占款会增加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量
外汇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我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
外国人要来中国投资,必须把外国货币(如美元)换成人民币才行啊,那么人家拿着美元找到我们,我们总得有人民币给人家吧,这部分专门用来兑换外币的人民币就是我们的外汇占款了。
接下来,把人民币给人家了,人家拿着人民币就在我国市场上(例如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交易买卖了,这不就相当于是一种货币供给嘛~
『叁』 外汇占款的增加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量
我国采用的是结汇售汇制,即企业获得的外汇必须卖给外汇结算银行(如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外汇结算银行取得的多余的外汇头寸卖给中央银行(中国人民币银行),即形成了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中央银行取得外汇是用人民币向商业银行购买的。也就是通过发行人民币取得储备外汇,这样发的人民币也就是外汇占款,引起基础货币量的增加。
『肆』 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从质上看,基础货币具有几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二是通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达到调节和控制供给量的目的;
三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
四是在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事实上,在外汇占款之前,再贷款一直是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例如,上世纪90年代的部分年份,央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占基础货币增量比重甚至曾超过八成。
随着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机制的确立,再贷款才逐渐退出。
“近年来,适应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再贷款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步下降,结构和投向发生重要变化。”张晓慧也称,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农”信贷投放。
新增外汇占款增长乏力,再贷款能否接替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上述未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不太可能再走再贷款的路径,这不是当下的主流做法。再贷款也与实际经济活动较少直接联系,是一种纯信用性的合约,并带有一定的信贷分配色彩。
一般而言,央行的基础货币发行渠道主要有四条: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这也是央行发行基础货币最常用的渠道;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再贴现和向货币市场拆入资金;购买黄金(1602.20,-0.20,-0.01%)增加黄金储备;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
一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透露,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可能成为央行今后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重要渠道。
而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也规定,货币政策工具中,央行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上述分析师还提醒,买卖国债吞吐基础货币,需要一个有足够深度和广度的国债二级市场,否则空间不够,大规模的购买国债将引发利率飙升,推高国债发行成本。 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这是影响基础货币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给量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2)国外净资产数额。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3)对政府债权净额。中央银行对政府债权净额增加通常由两条渠道形成:
一是直接认购政府债券;二是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例如,我国1995年的财政借款存量为1600多亿元,对近几年的基础货币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4)其他项目(净额)。这主要是指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化以及中央银行在资金清算过程中应收应付款的增减变化。它们都会对基础货币量产生影响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但是主要还是由于国际双顺差的不断扩大造成的巨额外汇占款以及央行对此采取的干预措施,导致了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扩张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结构性失衡。正如上面所分析的,为了防止外汇外逃,央行公开收购外汇导致人民币货币政策失去主动性。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量严重超过了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所需,从而产生持续的通胀压力。
外汇占款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物价指数产生影响:
1、在商品市场中,市场中的交易货币量增加,导致通货膨胀。
2、在货币市场方面,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市场利率下降,鼓励了居民和企业将储蓄转为消费,引起物价上升,转向通货膨胀。
3、在资金市场上,由于货币供应量不断增加引起利率下降,证券价格随之上升,从而资金就会转向实物资产投资,则相应的劳动需求增加,工人工资增加,进而转化为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但是根据实际情况,中国面对的通货膨胀问题是实行新的汇率制度后几年,这是因为外汇占款导致的通货膨胀是存在时滞应的,央行在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的年份,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国债的方法回笼一定量的通过外汇占款发行的货币,以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但随着国债到期日的来临,这种物价上涨的压力就会被释放出来,这就是外汇占款导致的通货膨胀的时滞效应。外汇占款对经济的影响却不止引起通货膨胀这么简单,还会导致货币政策的畸形和货币投放的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央行通过发行国债的公开市场操作来降低外汇占款对流动性的影响,会导致市场利率的上升和商业银行可贷资金的减少。商业银行面对有限的资源,都倾向于物流、贸易、来料加工等这些风险低资金回收周期短的行业。但是对于需要重点发展的机械重工业企业就会惜贷,由此造成货币投放的结构性失衡。
『伍』 为什么外汇储备的增加会使货币供给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会通过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国内货币供给增加。
强制结售汇制度是指,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外,企业和个人必须将多余的外汇卖给外汇指定银行,外汇指定银行必须把高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头寸的外汇在银行间市场卖出。在这套制度里,央行是银行间市场最大的接盘者,从而形成国家的外汇储备。
央行为了购入居民手中的外汇,就必须增发本币,从而货币供应量增加。
(5)外汇占款是如何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展阅读
强制结售汇制度的优劣:
1、强制结售汇的实施在改革开放初期为我国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为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在外汇市场上,强制结售汇制度使得企业必须将手中外汇按要求的比例到银行进行结汇,导致外汇市场形成无条件的外汇供给和有条件的外汇需求,夸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却隐瞒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造成了市场上供大于求的虚假局面。
3、从货币政策操作角度,在强制结售汇制度下,央行需要不断买入商业银行卖出的外汇,这带来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同时意味着基础货币的释放。为防止基础货币不断释放给国内经济带来流动性过剩问题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又需要不断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资金,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而受到很大的牵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强制结售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外汇储备
『陆』 为什么外汇储备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
因为国内不流通外币,需要将外币按照汇率兑换成人民币才能使用,这部分人民币不是创造的产值或者利润,是凭空印刷出来的,只不过是用外币作为抵押而已,就是所说的外汇占款。
『柒』 我国中央银行是如何买进外汇储备的而外汇储备是如何影响我国的基础货币供给的
我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除境外法人和自然人持有的外汇可以在指定银行开设现汇账户外,国内企事业单位的外汇收入必须按当日外汇牌价卖给指定银行,而外汇指定银行由于受外汇头寸的限制,多余头寸必须在外汇市场上再卖出。而中央银行充当银行间外汇市场唯一的做市商。比如,你是一个企业主,你的产品今年出口到美国赚了1000美元,但是在中国美元是不能直接用于支付的,你必须将这1000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也就是说国家要用人民币买你赚到的美元,这样你的美元利润变成了人民币,而你赚到的美元则成为了国家的外汇储备。
国家在从企业手中“买进”外汇的过程中,就是使用的基础货币,相应的就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例如,如果企业的外汇收入为A(以美元计价),当时的汇率为f(直接标价法),外汇指定银行则动用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购汇,但由于外汇头寸的限制,外汇指定银行也只能持有k×A(0<k<1)外汇,其它的(1-k)×A外汇也只能由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收购,这样央行又新投放了(1-k)×A×f的基础货币,使得基础货币达到:B*=B (1 -k)×A×f。这样的结果是,外汇储备被动集中到国家手中,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引起外汇占款乃至基础货币投放的增加。
国家外汇储备的管理原则是:“安全、灵活、保值、增值”,保持外汇储备的货币多元化,以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目前美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很大,美元是历史形成的国际支付手段、交易中介、价值储藏手段,相对于其他币种来说,保留美元还是比较安全的,虽然现在美元在不断的贬值,但是还是要不继续支持他,让美元保持一定的价值,否则如果美元全盘崩溃,那么中国的那部分美元的外汇储备就会“蒸发”了,中国将血本无归,可以说中国现在持有美元是骑虎难下,不得不继续购买。
『捌』 外汇占款增加是什么原因
一、近年来我国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企业不断地将外汇出售给商业银行以换取人民币,商业银行又不得不将大量外汇出售给央行以换取人民币,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
二、由于国际热钱的流入。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国际热钱持续流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如股市、汇市),为保持汇率稳定,国家必须购买交易市场上溢出的外汇,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近年来中央银行为收购热钱已付出上万亿元的人民币资金。
外汇占款之所以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是因为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上升,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导致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外汇占款增加的相关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外汇市场的话详情请登录 查询即可。
『玖』 增加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是为什么
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当企业总体上出口超过进口时,就有很多外汇收入,在央行被强制兑换成人民币,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外汇储备增加,国内人民币供应量增大(给了企业)。所以增加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是增加的,我国过去几年的货币超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外汇收入过多而被动发行的人民币,叫“外汇占款”。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