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黄金 » 江西省汉氏贵金属招聘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江西省汉氏贵金属招聘

发布时间: 2021-06-02 12:21:36

❶ 我国先秦时期,金属工艺的生产和管理是由哪些人掌握,到了西汉时期,又发生了哪些改变

金属工艺的生产和管理,战国时仍主要由诸侯国上层掌握,一般百姓很少享用。汉代有官作和民作两种形式,西汉时政府设少府监管理手工业制作,其中尚方令和考工令专门督造金属制品,各地还设有“铜官”、“金官”、“铁官”等专职官员,民间制作铜器出售已很普遍,近年发现的汉代铜器上常有“汉西蜀刘氏作镜”或“徐氏”、“宋氏”等字铭,反映出民间制作的情况。

❷ 金日磾是匈奴人,为何会成为汉朝臣子的道德典范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金日mi磾di虽然是匈奴人,但是他的部落已经消亡,天下之大只有汉朝能给他一个家,金日磾十四岁降汉以后,完全可以当做一个汉人来看待了,而且金日磾最大的优点就是忠诚,这一点甚至远超其他大臣,从而获得了从汉武帝到大臣百姓的一致承认。

经过多次事情,汉武帝认为金日磾是个忠臣,多次赐给金日磾的宫女,他也从来不要,要了也不碰。汉武帝一度要把金日磾的女儿纳入后宫,金日磾也是直接拒绝。

在巫蛊之祸中,金日磾更是非常警惕的帮着汉武帝躲过了马合罗的刺杀,有着救驾的大功劳。所以汉武帝死前,安排了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个人为托孤大臣,金日磾是其中唯一一个匈奴人出身的托孤大臣。

班固在《汉书》里给了他非常高的评价:“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

金日磾的后裔到了三国时期还在效忠于大汉,当时的京兆尹金祎就因为看不过去曹操打算造反,结果被曹操发现,金日磾这一支才算终结。

❸ 后宫俸银等级排位/我要了解一下后宫,帮一下忙!

二级——皇贵妃:黄金700两
白银700两
丝绸布匹 500匹

三级——贵妃: 黄金 600两
白银 600两
丝绸布匹 300匹

四级——妃 : 黄金 500两
白银 500两
丝绸布匹 200匹

五级——嫔 : 黄金 400两
白银 400两
丝绸布匹 150匹

六级——贵人: 黄金 300两
白银 300两
丝绸布匹 50匹

七级——常在:白银300两

八级——答应:白银150两

九级——宫女:白银50两

固伦公主: 黄金 500两
白银 500两
丝绸布匹 200匹

和硕公主:
黄金 400两
白银 400两
丝绸布匹 150匹

❹ 江西省有几个地区请说出每个地区名字

设南昌、景德镇、萍乡、九江、新余、鹰潭、赣州7个省辖市,

上饶、宜春、吉安、抚州4个地区,

71个县,14个县级市、14个市辖区。

❺ 青铜器应该是汉,周时期的放在家里好多年了现在不知道什么价格,高35宽27重9斤麻烦各位帮我看看

你这是在闲鱼上看到的假货 而你不知道真假 想让别人帮你掌掌眼 希望你没有上当

❻ 汉朝时一两黄金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下面这段是搜到的资料 主要是计算北宋时期的贵金属 你可以重点看一下《潜规则》的那部分 因为《万历十五年》和《潜规则》都是明史的研究著作

古代的金银铜等货币的购买力一直是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这部闲话水浒也将宋代的货币转换成今天的人民币以符合现代语境。无斋主人不是研究宋代货币的专家,要完全精确的换算显然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估算数字,让读者可以有个基本的概念。

一般说来,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为了简化我们的计算方法,无斋主人忽略这些因素。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基本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假设,而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的。.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两个数字。而.先生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钓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的换算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宋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的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的价值。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而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的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是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不到5000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因此我们有下面基本换算: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0000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呷艘铝?,厨料,薪炭诸物,增给,公用钱,给券,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渥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的时候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时候,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1500元人民币就有点太黑心了,也许是因为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天价的吧。

❼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

皇帝的女人,臣子是绝对不能看到上厕所的情景的,现代社会不行,古代更是不允许,尤其是皇家的女人,否则就是杀头的大罪,从这个角度看也算是尽忠职守吧,你觉得呢

❽ 江西修水县有姓金的吗

金姓的郡望是彭城、京兆。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序的中国姓氏中,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金姓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少昊自穷桑登帝,后徙曲阜。穷桑在今山东曲阜市北。新罗,朝鲜古国名,与高丽、百济并立,其国王姓金。金日磾家族居住在长安,累世官宦。南北朝时,金氏有迁至今甘肃境者,如北齐大都督金祚,就是安定人。唐朝贞观年间所定益州蜀都三姓之一有金氏,汾州河西郡四姓之一有金氏。宋明时期,南方的金氏除在今浙江、江苏一带发展外,还分布于今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北方的河南、河北、辽宁等省也都有金氏的聚居点。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此后,有的在迁海外,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5、夜郎家族(金氏家族)自汉始祖夜郎王至今,完整的族谱还保存着。除前几年住镇宁的金氏家族为写延续的族谱取去一本外,现广顺还有金氏族谱。夜郎家族姓金是因夜郎侯曾指竹为姓,所以金竹夜郎后裔大都姓金。6、铁木家族自改姓金后,移居湖北,后迁居四川,落户四川资阳市,现四川内江市资中县有一族。

❾ 江西省会昌县怎么样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南部,武夷山余脉西,南岭余脉北端。东经115.19度至116.02度,北纬25.09度至25.55度。东邻福建、南靠广东。县域境内东西56千米,南北长85千米,总面积2722.18平方千米。总人口44.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万人。
县人民政府驻文武坝镇。邮编:342600。代码:360733。区号:0797。拼音:Huichang Xian。

会昌概况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为赣、闽、粤“三省通衢”之地。现辖19个乡镇,44万人口,国土面积2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万亩,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国第二批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
会昌是革命老区,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革命足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担任第一任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毛泽东写下了《清平乐·会昌》,盛赞“风景这边独好”,现存有大量红色革命遗址。
会昌有丰富的资源,现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全国第三,岩盐储量为江西之首;森林覆盖率达79%;可利用的水电蕴藏量达5.86万千瓦;旅游资源有省级风景名胜汉仙岩、会仙温泉等旅游休闲景观。 会昌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矿产冶金、氟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小水电等主导工业。锡金属、氟化盐、萤粉、水泥、会昌米粉、会昌酱干等产品颇有特色,其中米粉远销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农业以水稻、制种、烟叶、生猪、脐橙为主。
会昌城市、交通等发展明显加快,城区规划面积达18平方公里,境内有323、206国道和赣龙铁路穿过,成厦、济广高速会昌段正在拟建。
2005年,全县实现县内生产总值185249万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789万元、利税6386万元,实现利用外资总额2824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6.8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1568万元,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368万元,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完成果业开发面积2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元。
“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会昌”发展战略,坚持以民为本,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争一流,以开放型经济为主线,突出新农村建设、招商兴工、项目带动、城市建设、队伍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治理等重点,把工业做大、农业做优、财政做富、城市做美,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把会昌建成开放的会昌、生态的会昌、和谐平安小康的会昌。
2006年,我县坚持大开放的主战略,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统筹的理念,扎实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五新一好”的总体要求,结合整村扶贫开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大力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从会昌的实际出发,完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社会保障、产权交易、金融服务等体系的建设。
三是大力推进招商兴工。整合力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招商引资重点,围绕锡深加工、氟盐化工、水泥、旅游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贡江流域开发等重点项目招商;招商引资又以主攻工业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矿产冶金、氟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小水电五大工业集群,做强锡、盐、萤粉、水泥、米粉五大工业支柱产业。
四是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降低门槛,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服务业。强势推进旅游业发展,做好毛泽东旧居、文武坝革命旧址、会寻安中心县委旧址、邓小平旧居等红色景点和汉仙岩、会仙温泉自然景观的开展利用,同时积极开发绿色生态旅游。
五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稳步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深入开展园林城市的创建,打造山水靓县,彰显山水特色。
六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水平,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加快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上下将进一步认清形势,调整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转变工作作风,为实现“十一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自然地理
会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温润气候区,具有山区立体气候明显的特征,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热量足,日照充裕光能佳,雨水不均易旱涝,四季分明差异大。由于距海洋较近,加之地形作用,一般是春早多阴雨,夏热无酷暑,秋爽少降水,冬长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9.3摄氏度,一月份平均气温8.3摄氏度,七月份平均气温28.7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6.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9.5摄氏度;≥10摄氏度积温6079摄氏度;平均无霜280天,平均年降雨量1624毫米,春夏多雨,秋冬少雨,尤在4-6月降雨集中,平均可达752.9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48.4%,常引起洪涝灾害,而7-9月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88.1毫米,仅占全年总量的24%,加之蒸发量又大于降雨量253.5毫米,常发生干旱。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低温、夏季洪涝、干旱以及秋季“寒露风”。
会昌有丰富的资源,现已探明开发的矿藏有锡、盐、萤石、石灰石、稀土等30余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全国第三,岩盐储量为江西之首;森林覆盖率达79%;可利用的水电蕴藏量达5.86万千瓦;旅游资源有省级风景名胜汉仙岩、会仙温泉等旅游休闲景观。

资源特色
会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东邻福建,南靠广东。在区域上地处华南成矿区,属滨西太平洋构造带,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截止2004年底,会昌已发现各种有用矿产资源37种,矿产地40余处,探明有资源储量的主要矿产4种,已列入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2种,已列入江西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4种。
一、周田岩盐矿
周田岩盐矿区地处武夷山环状构造。和河绍断裂交会处,位于周田断陷地层盆地。矿区范围以周田岩岩矿层为中心,东到石壁湖,西至新圩,北自长江,南至下坝子,面积12平方公里。矿区内地层,构造都较为简单,矿床的矿物成份单一,岩盐层除泥岩层外,90%以上都是岩盐,其余为粘土矿物,少量陆源碎屑和一些硫酸盐矿物。矿床中主要盐类矿物生成顺序是、硬石膏至岩盐,氯化钠平均含量在60%左右,最高达90%以上,硫酸钙4%左右,其余35%左右为地下水和不溶物。
保有储量与品位,截止2004年度,岩盐矿已探明的石盐矿石储量达20.1亿吨,其中B+C+D级氯化钠储量10.3亿吨,平均盐层厚度151.54米,平均品位在60%左右,属大型矿床,为江西第二大盐矿。
二、岩背锡矿山
岩背锡矿山位于县城南约40公里处,隶属清溪乡,岩背锡矿床位于密坑山破火山口构造的南东部次级的岩背次火山隐爆构造附近,矿区构造主要以东西向、北北东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四级断裂发育。矿体赋存于火山凝灰岩与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内,平面上呈不规划椭圆状,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北东端出露地表。矿石结构主要有鳞片状变晶结构、变余结构,乳滴状结构,矿石矿物主要有锡石、黄铜矿、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萤石、绢云母、萤石及少量角闪石等。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为锡,占有用组分的78%以上,全区锡平均品位为0.843%,伴生有用组分铜平均品位0.25%,银平均品位9.46g/t,矿区在1988年勘探报告共提交锡金属储量10.24万吨,铜金属储量2.9万吨,就单个矿点而言锡金属储量居全国第三,开采条件居全国前例,潜在价值数十亿元。
三、红山铜矿
会昌县红山铜多金属矿区位于会昌县城南30公里处,属会昌县中村乡、筠门岭镇和周田镇管辖。会昌红山铜矿区位于武夷山南段西坡,处瑞金—寻乌北北东向深大断裂、云霄—上杭北西向构造带交接复合的部位,东距紫金山金铜矿60公里,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自1965年开始至今,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江西省地质局区调队、909队、物化探大队、赣南地质调查大队等单位在本矿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勘查和研究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地物化遥资料,并在红山矿区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尤其是1999年以来在红山矿区进行的综合找矿工作(地质、物化探工作相互配合),取得重大进展,红山矿区以红山主角砾岩筒为中心,由中心往外依次发育铜(钼)—铜铅锌—铅银(金)的矿化分带规律,以岩筒周边近200米为成矿有利区,其铜资源潜力可达100万吨以上。
四、萤石矿
萤石矿是会昌优势矿产之一,主要分布在筠门岭镇、文武坝镇、晓龙乡、永隆乡。有瑞-会萤石矿区,筠门岭尖峰笔萤石矿区。
1、瑞-会萤石矿区
该矿区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上半岭村,毗邻瑞金市谢坊镇,交通便利,经赣南地调大队详查,现已探明萤石C1级储量为29996吨,C2级储量为5412吨,平均矿石CaF2品位为73.96%,该故区因开采时间较长,赋存于我县境内的矿石已被大量采取,保有矿石储量未经专业队伍计算难以算出。深部开采成本较高,但矿石品位大多在75-80%之间,现由江西鹰鹏矿业有限公司在开发之中。

行政区划

全县辖6个镇、13个乡:文武坝镇、筠门岭镇、西江镇、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清溪乡、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珠兰乡、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庄埠乡、白鹅乡。共有26个居委会、243个村委会。
文武坝镇 面积:188k㎡ 人口:77806人 邮编:342600 代码:360733100
辖水东、南街、西街、北街、南外、红旗路、富东路等7个居委会,文武坝、晨光、水西、湘青、湘东、黄坊、林岗、南坑、凉舟、上半岭、下半岭、联丰、彭迳、古坊、林富、白石、磊石、勤建、小坝、塔丰、林苏、中塅、山新、白竹、北磜、水口、长塅等27个村委会。镇政府驻留马寨。
筠门岭镇 面积:297k㎡ 人口:40108人 邮编:342614 代码:360733101
辖东街、西街等2个居委会,筠门岭、盘古、龙头畲族、黄坌、竹村、湖塅、元兴、羊角、营坊、竹子坝、芙蓉、荣田、上增畲族、黄埔、州场、石久、学子、半照、白埠、长岭、下阳、鹤形、楠木、大照、小照、黄陂等2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门岭圩。
西江镇 面积:189k㎡ 人口:54159人 邮编:342602 代码:360733102
辖西江居委会,西江、兰陂、火星、背坑、牛睡、见潭、西坑、塅脑、河背、饼丘、红星、莲石、石门、坝子、千工、塆兴、西源、大田、南星、石迳、丰龙、南山等22个村委会。
周田镇 面积:222k㎡ 人口:54716人 邮编:342613 代码:360733103
辖周田居委会,周田、梅子、半岗、上营、寨下、秧排、下营、小田、司背、河墩、长田、连丰、桥塘、中桂、高桥、上官、长江、上坝、新圩、大坑、岗脑、杨梅、三坑等23个村委会。
麻州镇 面积:118k㎡ 人口:25890人 邮编:342608 代码:360733104
辖麻州居委会,麻州、湘江、小河背、桃丰、垇下、前锋、九州、东红、王家山、小围、凤形窝、齐心、增丰、垇背、大坪脑、下堡等16个村委会。
庄口镇 面积:153k㎡ 人口:27463人 邮编:342605 代码:360733105
辖庄口居委会,洛口、白沙、禾坑、上芦、下芦、大陂、黄沙、大排、龙化、小坝、黄雷、黄冠等1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洛口圩。
清溪乡 面积:97k㎡ 人口:3391人 邮编:342614 代码:360733200
辖清溪居委会,清溪、半岭、青峰、象洞、密坑等5个村委会。
右水乡 面积:129k㎡ 人口:16579人 邮编:342609 代码:360733201
辖右水居委会,右水、大华、下磜、梅磜、中坝、田高、田丰、田升、梅丰、大群、围背、松林等12个村委会。
高排乡 面积:88k㎡ 人口:14293人 邮编:342611 代码:360733202
辖高排居委会,高排、山口、上磜、坪坑、南田、团龙、石灰坝等7个村委会。
晓龙乡 面积:159k㎡ 人口:13788人 邮编:342612 代码:360733203
辖晓龙居委会,晓龙、田尾、里田、庙背、高兰、晓村、塘头下、桂林、上堡、倒圳等10个村委会。
珠兰乡 面积:125k㎡ 人口:16267人 邮编:342606 代码:360733204
辖珠兰居委会,珠兰、河陂、龙车、狮寨、迳口、祠堂下、雁湖、怀仁、杉坑、大西坝、南磜、上照、下照等13个村委会。
洞头乡 面积:66k㎡ 人口:9136人 邮编:342619 代码:360733205
辖洞头居委会,洞头畲族、洞下、河头、肥岭、石圳、上东坑、下东坑、官丰等8个村委会。
中村乡 面积:202k㎡ 人口:8770人 邮编:342618 代码:360733206
辖中村居委会,中联、中和、洋光、半溪、小燕、增坑等6个村委会。
站塘乡 面积:104k㎡ 人口:16252人 邮编:342616 代码:360733207
辖站塘居委会,站塘、官村、 阇山坝、罗坊、李官山、岽背、水明、大坝脑、南坑、横岭等10个村委会。
永隆乡 面积:120k㎡ 人口:8065人 邮编:342622 代码:360733208
辖永隆居委会,永联、益寮、杨叶、井头、晓族、水洲、案背等7个村委会。
富城乡 面积:230k㎡ 人口:15016人 邮编:342621 代码:360733209
辖富城居委会,富城、磜头、桂坑、雷田、岭下、大洞、小砂、半迳、粗石坝、板坑、余屋洞、林珠、泮塘等13个村委会。
小密乡 面积:85k㎡ 人口:18279人 邮编:342603 代码:360733210
辖小密居委会,小密、石背、杉背、半迳、莲塘、孕龙、罗田等7个村委会。
庄埠乡 面积:57k㎡ 人口:8960人 邮编:342605 代码:360733211
辖庄埠居委会,庄埠、樟坑、正坑、下车、寨富、禾坪下等6个村委会。
白鹅乡 面积:93k㎡ 人口:20187人 邮编:342604 代码:360733212
辖白鹅居委会,白鹅、良屋、角屋、罗屋、下安、洋口、水东、梓坑、九岭、中心、狮子、河迳、丹坑等13个村委会。
据《会昌县志》载:,北宋太平天国八年(公元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开得砖12块,砖上刻有“会昌”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据同治十一年《会昌县志》:会昌自汉至唐属于都县地,右称九州镇;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始设县,适逢镇人凿井得砖十二块,砖上刻有“会昌”(唐武宗年号)篆字,故以“会昌”为县名。”
元太德元年,会昌由县升为州,管辖会昌、瑞金两县。明洪武初年,将州返县,隶属赣州府至清。民国初年属赣南道。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红军来到会昌,建立了红色政权——中共筠门岭地下区委;1931年10月成立会昌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会昌县委员会;1932年7月,会昌、寻乌、安远三县联合成立中心县委;1933年2月在会昌县内设会昌、筠门岭、西江三县;1934年9月三县又全并为会昌县。
1949年会昌解放后至1955年属宁都行政公署;1956年至今属赣州专区(地区)、赣州市。
1984年5月15日,设立小密乡、庄埠乡(赣府字[1984]112号)。1988年9月12日,撤销筠门岭乡、西江乡,设立筠门岭镇、西江镇(赣民函[1988]101号批复)。
1995年9月29日,撤销周田乡、麻州乡、庄口乡,设立周田镇、麻州镇、庄口镇(赣民字[1995]185号批复)。1997年1月14日,撤销文武坝乡,设立文武坝镇(赣民字[1997]12号批复)。
2000年,全县辖7个镇、15个乡:文武坝镇、筠门岭镇、湘江镇、庄口镇、西江镇、麻州镇、周田镇、长岭乡、清溪乡、右水乡、高排乡、晓龙乡、珠兰乡、洞头乡、中村乡、站塘乡、永隆乡、富城乡、小密乡、凤凰岽乡、庄埠乡、白鹅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88115人;其中: 湘江镇 35490 筠门岭镇 27740 西江镇 41442 周田镇 46601 麻州镇 24158 庄口镇 20438 文武坝镇 26882 长岭乡 7758 清溪乡 4294 右水乡 14250 高排乡 11941 晓龙乡 12566 珠兰乡 14726 洞头乡 8541 中村乡 7108 站塘乡 14194 永隆乡 7429 富城乡 13597 小密乡 15770 凤凰岽乡 10147 庄埠乡 7768 自鹅乡 15275(人)
2001年10月22日,撤销湘江镇,划归文武坝镇(赣民字[2001]486号批复)。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凤凰岽乡,分别划归西江镇、文武坝镇、庄口镇管辖;撤销长岭乡,成建制划归筠门岭镇管辖(赣民字[2003]272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3.39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6镇13乡。
文武坝镇 2004年辖:红旗路居委会、富东路居委会、水东居委会、南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南外居委会、文武坝村、晨光村、水西村、湘青村、湘东村、黄坊村、林岗村、大南坑村、上半岭村、下半岭村、联丰村、彭迳村、古坊村、林富村、凉舟村、园背村、磊石村、勤建村、小坝村、塔丰村、林苏村、中段村、山新村、白竹村、水口村、长段村、北寨村。
筠门岭镇 辖:筠门岭居委会、门岭村、盘古村、龙头村、黄坌村、竹村、湖段村、民范村、元兴村、羊角村、营坊村、竹子坝村、芙蓉村、荣田村、上增村、黄埔村、州场村、石久村、学子村、官厅村、半照村、白埠村、长岭村、下阳村、鹤形村、楠木村、大照村、小照村、秀段村、黄陂村。
西江镇 辖:西江居委会、西江村、兰陂村、火星村、背坑村、牛睡村、见潭村、西坑村、段脑村、河背村、饼丘村、红星村、莲石村、石门村、坝子村、千工村、湾兴村、西源村、大田村、南星村、石迳村、丰龙村、南山村。
周田镇 辖:周田村、梅子村、半岗村、上营村、寨下村、秧排村、下营村、小田村、司背村、河墩村、长田村、连丰村、桥塘村、中桂村、高桥村、上官村、长江村、上坝村、新圩村、大坑村、岗脑村、杨梅村、三坑村。
麻州镇 辖:麻州村、湘江村、小河背村、桃丰村、凹下村、前锋村、九州村、东红村、五家山村、凤围村、齐心村、增坑村、凹背村、大坪脑村、下堡村。
庄口镇 辖:洛口村、白沙村、禾坑村、上芦村、下芦村、大陂村、黄沙村、大排村、龙化村、小坝村、黄雷村。
清溪乡 辖:清溪村、半岭村、青峰村、象洞村、密坑村。
右水乡 辖:右水村、大华村、下寨村、梅寨村、中坝村、田高村、田丰村、梅丰村、大群村、围背村、松林村。
高排乡 辖:高排村、山口村、上寨村、坪坑村、南田村、团龙村、石灰坝村。
晓龙乡 辖:晓龙村、田尾村、里田村、庙背村、高兰村、晓村、塘头下村、桂林村、上堡村、倒圳村。
珠兰乡 辖:珠兰村、河陂村、龙车村、狮寨村、祠堂下村、雁湖村、怀仁村、杉坑村、大西坝村、南寨村、上照村、下照村。
洞头乡 辖:洞头村、洞下村、河头村、肥岭村、下东坑村、官丰村。
中村乡 辖:中联村、中和村、洋光村、半溪村、小燕村、增坑村。
站塘乡 辖:站塘村、官村、厍山坝村、罗坊村、李官山村、岽背村、水明村、大坝脑村、南坑村、横岭村。
永隆乡 辖:永联村、益寮村、杨叶村、井头村、晓族村、水州村、案背村。
富城乡 辖:富城村、寨头村、桂坑村、雷田村、岭下村、大洞村、小沙村、半迳村、粗石坝村、板坑村、余屋洞村、林珠村、泮塘村。
小密乡 辖:小密村、石背村、杉背村、半迳村、莲塘村、孕龙村、罗田村。
庄埠乡 辖:庄埠村、樟坑村、正坑村、下车村、寨富村、禾坪下村。
白鹅乡 辖:九岭村、良屋村、下安村、洋口村、水东村、梓坑村、中心村、狮子村、河迳村、丹坑村。

总之,会昌县还是十分不错的。

❿ 汉朝哪个女人能和吕雉比残忍,却造就我国黄金时代

如果中国古代史上,有哪一个时代,能叫人感叹“老天爷不赏饭”,典型就是东汉。

从东汉中后期开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数据记载,从汉和帝永元元年到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发生水灾54次,旱灾40次,地震69次,瘟疫18次,更不用说大风冰雹,蝗虫等等其他灾害。简直是一年年暴烈来袭,没个喘气的时候。

在她四十一岁那年,邓绥病重去世。她的一生,正如她临死前所说的那样:

我勤勤恳恳,一片苦心,不敢以万乘之国为儿戏,上求不欺天愧对先帝,下求不违背民意有负本心,至诚在于赈济安度众生,安定刘氏天下。

在她的整治下东汉又重新呈现出一派休养生息的局面。

这是一个事事力求完美妥帖的执政者,她对于政敌的打击,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对权利的执着,更是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大胆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