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黄金 » 汇兑调账汇率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汇兑调账汇率

发布时间: 2021-05-30 11:03:25

『壹』 记账汇率与调整汇率有什么区别具体在财务软件中如何处理以及汇兑损益处理是什么时候做谢

记账汇率与调整汇率有什么区别?
记账汇率一般是采用前1个月月末的外汇基准汇率作为企业的记账汇率,而这一汇率也是每个月月末进行调汇的汇率。

具体在财务软件中如何处理?
在月末时,因为你用是财务软件,所以你只要在结汇界面,输入当月最后一天的基准汇率,系统会自动进行相关科目调汇处理的。

以及汇兑损益处理是什么时候做?
在每个月月末最后一天,也就是结转损益前做的。

希望能帮助到您!

『贰』 汇率变动怎样做帐

汇兑损益是指企业外币货币性项目(包括外币存款、外币债权债务、外币的有价证券等)因汇率变动而形成的收益或损失。正常来说应该每个季度处理一次,但是现在的汇率变动比较快,所以如果外币业务较多的企业,通常是一个月处理一次。
每个月的月初第一天的汇率为当月做帐时用的汇率,在下个月的第一天会有一个新的汇率,这时需要把帐面的外币折算人民币的金额按照新的汇率进行计算,并调整帐面数字,调整数字时产生的差异就是汇兑损益。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将外币与人民币相互兑换时,由于银行采用的价格和帐面上的汇率不一致,产生的差价就是汇兑损益。
具体的帐务处理方式如下
结汇时(外币兑换人民币)
借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得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得差额,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
贷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购汇时
借 银行存款(外币,按照记帐汇率计算人民币数字)
借 财务费用(借贷方差额,如借方大于贷方,为汇兑收益,用红字,如借方小于贷方,为汇兑损失,用蓝字)
贷 银行存款(人民币,实际支付数字)

每月月末调整汇率时,若月初汇率低于上期汇率
借 财务费用-汇兑损失
贷 银行存款(外币)

对于你单位的情况,好象没有外币存款,应如下处理:
1、因为银行直接结汇,用人民币入账就可以了。
借:银行存款 8953.19
贷: 预收账款 8953.19
2、因为没有外币存款,月末调整不必了。
3、开票时:按税法及会计制度规定 ,应按当日汇率确定收入
借:预收账款 $1322.5*6月17日汇率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红或蓝字 差额($1322.5*6月17日汇率-8953.19)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322.5*6月17日汇率
4、月末调整不必了
希望采纳

『叁』 账务处理汇兑损益调整美元户是按那个汇率计算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1、交易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中间价)或近似汇率折算,所以不会产生汇兑损益;
2、资产负债表日和结算日,按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与入账时产生的差额记入当期汇兑损益,这里的即期汇率也是当日的人行公布的外汇牌价(这里的美元牌价)的中间价。

『肆』 怎么调整汇兑损益和结转

1、调整分录( 盈余)

借 : 银行存款(现金)

贷: 汇兑损益

结转

借 : 汇兑损益

贷: 财务费用

2、调整分录(亏损)

借 :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现金)

结转

借 :财务费用

贷: 汇兑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规定:“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由于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因此,对预收、预付款项,期末不应按现行汇率调整其记账本位币金额。

(4)汇兑调账汇率扩展阅读

汇兑损益结转的范围

(一)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现金、银行存款)

(二)以可确定金额的外币货币收取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应收、应付往来或借款等)

(三)实收资本、损益类科目不需期末调汇

汇兑损益结转的时间

(一)购汇、结汇的业务在凭证入账的分录中同时结转汇兑损益

(二)期末需结转汇兑损益的科目在月末最后一天结转

『伍』 关于应收应付的外币记账,及汇兑调整等问题

本人公司也涉及到外币结算,也在学习中。在处理这类业务时,首先每月初要确定一个记账汇率,这个汇率一般是月初的银行基准汇率。 然后在每月末要进行一次期末调汇,调整汇率一般是月末的银行基准汇率。如果你用金碟软件只要设置好了记账汇率和调整汇率,期末调汇软件会自动完成。另外你所说的软件设置币别核算的问题,你只要在相关科目里选择核算“所有币别”即可核算外币。另外建议如果经常发生外币核算的话,应收应付及银行都应设置外币的核算。
你上面列出的账务处理,如果都是在当月发生的,就基本没有问题(结汇时的汇率是按实际汇率,即银行买入价),如果是跨月的,就缺少一个期末调汇。还有玉是你的汇率设置为6.8,跟实际汇率有一定差距,现在汇率已突破6.7,如果汇率设置不合理,会产生较大的汇竞损益,与实际不符。

『陆』 汇兑损益怎么调整

一、汇兑损益可以在期末进行调整(月末、季末或年末)

分录

1、汇兑损失

借:财务费用—汇兑损溢

贷: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2、汇兑收益

借:银行存款(外币账户)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二、到了期末,到银行查询当日汇率,以这个汇率为基准调整汇兑损益。

(6)汇兑调账汇率扩展阅读:

不同性质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上的不同内容。

对于交易损益来说,由于它是随着外币业务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外币业务由通常对应着一定的货币兑换行为,所以交易损益会真正发生。

即交易损益的产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损益应当计入企业的损益表,影响企业的应税收益。

对于换算损益来说,它只是换算外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差额数字,它是永远不会真正产生的,即换算损益的产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

因此,换算损益不应当计入公司的损益表而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换算损益”进行反映。

从处理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

一种是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会计报表,进行立即认定。

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规则进行递延处理。

对于“已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清算当期的损益表,影响当期的损益;而“未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项目,则应递延至其发生,即递延至交易实际清算时,再列入损益表。

总之,对于交易损益而言,只有当其实际发生时,才会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应当计入损益表。此外,某些与取得长期资产或产生长期负债有关的汇兑损益。

如果数额较大,则应当在长期资产的使用期或长期债务的有效期内进行摊销。换算损益由于不涉及不同的会计期间,所以不存在递延与否的问题。汇兑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柒』 银行汇兑损益怎么调整及做账

一般企业应固定一个计算时点,比如月初,或是月末的那一天中间汇率为基准计算汇率。平时记账按实际发生当日或合同约定汇率来计算,到月末结账时,银行存款和现金余额按基准汇率来结算当月盈余或亏损,调整计入汇兑损益科目,月末将汇兑损益发生额均转入财务费用,结转后汇兑损益科目月末无余额。
1、调整分录(
盈余)


银行存款(现金)
贷:
汇兑损益
结转


汇兑损益
贷:
财务费用
2、调整分录(亏损)

: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现金)
结转

:财务费用
贷:
汇兑损益

『捌』 汇兑调整如何做会计分录

外币投资

借:银行存款—美元账户

贷:实收资本

外汇溢价: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账户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贷:银行存款—美元账户

外币存款利息:

借:银行存款—美元账户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借:银行存款—美元账户

贷:财务费用—利息收入

月末外汇溢价:

月末、年末汇兑损益调整(人民币贬值做相反分录)

借:银行存款—美元账户

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8)汇兑调账汇率扩展阅读:

不同性质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不同的会计报表,影响财务报表上的不同内容。

对于交易损益来说,由于它是随着外币业务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外币业务由通常对应着一定的货币兑换行为,所以交易损益会真正发生,即交易损益的产生会最终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因此,交易损益应当计入企业的损益表,影响企业的应税收益。

对于换算损益来说,它只是换算外币财务报表的过程中,由于使用的汇率不一致而产生的一个差额数字,它是永远不会真正产生的,即换算损益的产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量。

因此,换算损益不应当计入公司的损益表而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它应当在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换算损益”进行反映。

从处理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把汇兑损益计入当期会计报表,进行立即认定,一种是根据各种不同的规则进行递延处理。

对于“已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应当计入清算当期的损益表,影响当期的损益;而“未清算交易的汇兑损益”项目,则应递延至其发生,即递延至交易实际清算时,再列入损益表。

总之,对于交易损益而言,只有当其实际发生时,才会对企业的应税收益产生影响,应当计入损益表。此外,某些与取得长期资产或产生长期负债有关的汇兑损益,如果数额较大,则应当在长期资产的使用期或长期债务的有效期内进行摊销。

换算损益由于不涉及不同的会计期间,所以不存在递延与否的问题。

汇兑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玖』 如何做会计分录,调整汇兑损益

汇兑损益亦称汇兑差额,就是由于汇率的浮动所产生的结果。企业在发生外币交易、兑换业务和期末账户调整及外币报表换算时,由于采用不同货币,或同一货币不同比价的汇率核算时产生的、按记账本位币折算的差额。简单地讲,汇兑损益是在各种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因采用不同的汇率而产生的会计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