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汇黄金 » 外汇风险准备金
扩展阅读
股票投资经济学 2021-06-17 16:24:20

外汇风险准备金

发布时间: 2021-03-21 17:00:30

A. 取消外汇风险准备金对股市是好还是坏

从银行的角度看,售汇就是收企业或个人的人民币,按照某一汇率兑换成相应的外币(不妨假设为美元),就是说收人民币,卖美元。对企业或个人而言便是购汇,即出人民币,买美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售汇与购汇是同一种意思。
远期购汇业务有很多形式,包括掉期、期权与远期合约等。我们在这简单起见,以远期购汇合约为例来看,它是指企业(个人不允许参与)与银行签订一份合约,约定未来以一个固定的汇率将人民币兑换为美元。
举个例子。假如说现在企业A与银行签了一份远期购汇合约,约定2017年12月将以1:6的汇率购买1亿的美元。但1个月后,同样在2017年12月到期的远期购汇合约,约定汇率变成了1:7。

B.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 什么意思

国家为了不让人民币对外汇率涨得太快,对国内出口企业过度影响等等,所以把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零

C. 如何理解央行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

2017年9月8日,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外汇风险准备金政策的通知》(银发[2017]207号),将境内金融机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所需提取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其目的在于打断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趋势,不让人民币升值预期过度膨胀。

我们预计,未来人民币继续维持如此迅猛升势的概率较小。

一来现在央行已经注意到人民币的“异常”的升势,释放出了稳定的信号,如果升值趋势不减,那么未来央行可能会继续出手。

二来当前人民币突破6.50,相对来说已经是一个买入美元的低位,在央行举措出来后,升值预期会受到一定影响,购汇盘可能会出手抄底,结汇盘则会相应的收敛,等待未来更具竞争力的结汇价格,从而打压人民币的升值动力。

三来贸易顺差在升值压力下会收窄,削弱人民币走强的基础。现在国内这一轮原材料与中间品价格上涨,并非源于持续的需求端扩张,而是供给收缩,从PPI向CPI传导不通畅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相比于消费品,贸易品的结构与工业品更为相似,国内工业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拉低了国内外的价格,削弱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国内的部分商品,比如螺纹钢,价格已经超过了欧盟和美国。中外价差这种的收窄,加快进口替代国内产品,我们看到去年8月以来进口增速持续快于出口增速。

人民币兑美元和一揽子货币的升值,也将逐步反映到进出口上来。双重压力之下,预计贸易顺差将逐步被挤压。这会削弱人民币走强的基础,因为虽然短期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更为明显,但长期来看汇率还是由贸易顺差等基本面因素决定。

D. 央行明确的外汇风险准备金收取范围有哪些

中国人民银行8月10日发布通知,明确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的业务范围,境外机构投资者为对冲沪深港通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而开展的远期售汇业务暂不纳入交存范围。

人民银行介绍,经批准的跨境证券投资目前主要包括:沪深港通、债券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6〕第3号明确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等。

此外,与境外央行类机构开展的远期售汇业务暂不纳入外汇风险准备金交存范围。境外央行类机构包括境外央行、国际金融组织和主权财富基金。

来源:新华网

E. 外汇风险准备金归零有何影响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什么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央行在2015年的《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的。文件中要求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金融自购在央行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冻结期为1年,利率暂定为0。
近期人民币汇率企稳回升,是调整的好时机,此举有利于降低远期购汇成本。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已超过5%。而在2015年10月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设定为20%时,恰是因为当时刚刚经历了“811汇改”,人民币处于一段贬值期内,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是为了增加在岸离岸套利成本,有助于汇率稳定。

F.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是什么意思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就是银行对于外币存款,应该保留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挤兑。调整为零后,实际上是向市场注入了新的流动性,利多股市、债市,抑制资本外流。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央行在2015年的《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的。文件中要求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金融自购在央行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冻结期为1年,利率暂定为0。

央行当时推出外汇风险准备金主要是为了抑制彼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打击跨境外汇套利外汇风险准备金是2015年人民币大贬值的时候提出来的,效果很不错。

(6)外汇风险准备金扩展阅读:

是境外机构投资者为对冲经批准的跨境证券投资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而开展的远期售汇业务暂不纳入外汇风险准备金交存范围。经批准的跨境证券投资目前主要包括:沪深港通、债券通、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第3号明确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业务,以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等。

二是与境外央行类机构开展的远期售汇业务暂不纳入外汇风险准备金交存范围。境外央行类机构包括:境外央行(货币当局和其他官方储备管理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和主权财富基金。

G. 什么叫外汇风险准备金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人民银行为了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的一种准备金。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的业务范围包括:

(1)境内金融机构开展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具体包括客户远期售汇业务;客户买入或卖出期权业务,以及包含多个期权的期权组合业务;客户在近端不交换本金、远端换入外汇的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业务;客户远期购入外汇的其他业务。

(2)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外与其客户开展的前述同类业务产生的在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的头寸。

(3)人民币购售业务中的远期业务。

(7)外汇风险准备金扩展阅读:

人民银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含期权和掉期)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计提风险准备,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属于透明、非歧视性、价格型的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工具。

外汇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交存,不对企业。企业可按现有规定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远期结售汇作为企业套期保值工具的性质不变。为满足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的要求,银行会调整资产负债管理,通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对于有实需套保需求的企业而言,影响并不大。

H. 外汇准备金率调整为零是什么意思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就是银行对于外币存款,应该保留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以应对挤兑。调整为零后,实际上是向市场注入了新的流动性,利多股市、债市,抑制资本外流。

外汇风险准备金是央行在2015年的《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的文件中提出的。文件中要求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金融自购在央行的外汇风险准备金冻结期为1年,利率暂定为0。

央行当时推出外汇风险准备金主要是为了抑制彼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打击跨境外汇套利外汇风险准备金是2015年人民币大贬值的时候提出来的,效果很不错。

(8)外汇风险准备金扩展阅读:

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业务范围为:

1、境内金融机构开展的代客远期售汇业务。

具体包括:客户远期售汇业务;客户买入或卖出期权业务,以及包含多个期权的期权组合业务;客户在近端不交换本金、远端换入外汇的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业务;客户远期购入外汇的其它业务。

2、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外与其客户开展的前述同类业务产生的在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的头寸。

3、人民币购售中所涉及的前述同类业务。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方面。自2017年9月11日起,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零。2017年9月1日至10日发生的相关业务仍按照此前的规定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