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家的利息率和外汇储备有什么关系
利率与外汇贮备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若一国利率上升,
一,会促使套利资金流入,资本账户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央行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冲销干预,收购外汇放出本国货币,结果外汇储备增加;
二,利率上升后投资相对减少,国民收入相对下降,结果导致进口减少,同时由于收入减少物价水平下降,价格优势导致出口增加,经常账户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同样,导致外汇储备增加.
在浮动汇率下,一国利率的变化会导致外汇汇率(直接标价法)的同方向变化.
然而现实中没有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或者爬行\固定汇率制度较多,从而利率升高有两方面的效应,即导致本币贬值(非完全固定汇率)和外汇储备增加.(静态分析)
㈡ 外汇如何 影响利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譬如日本是依赖出口的国家,所以希望本国的货币贬值,一旦日元升值,那么一般来说利率就变得相当低,现在日元基本维持0利率。
㈢ 、利率对外汇的影响是什么
利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很多国家的政府和央行均以控制通货膨胀为受邀任务,往往根据市场情况以放宽或收紧货币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利率是最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而利率水平对于外汇汇率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下面为您释疑。
众所周知,利率水平对外汇汇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知道,汇率是两个国家的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与其他商品的定价机制一样,它由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人们持有它,是因为它能带来资本的收益。人们在选择是持有本国货币,还是持有某一种外国借币时,首先也是考虑持有哪一种货币能够给他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各国货币的收益率首先是由其金融市场的利率来衡量的。某种货币的利率上升,则持有该种货币的利息收益增加,吸引投资者买入该种货币,因此,对该货币有利好行情看好支持;如果利率下降,持有该种货币的收益便会减少,该种货币的吸引力也就减弱了。因此,可以说“利率升,货币强;利率跌,货币弱”。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巨大,大大超过国际贸易额,表明金融全球化的极大发展。利率差异对汇率变动的影响比过去更为重要了。当一个国家紧缩信贷时,利率会上升,与国际市场上形成利率差异,将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移动,资本一般总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这样,如果一国的利率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就会吸引大量的资本流人,本国资金流出减少,导致国际市场上抢购这种货币;同时资本账户收支得到改善,本国货币汇价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国松动信贷时,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则会造成资本大量流出,外国资本流入减少,资本账户收支恶化,同时汇市上就会抛售这种货币,引起汇率下跌。
利率属于基本面分析的内容之一,通过对于一国利率的变动可以对其货币外汇汇率的变动进行预期的判断,以选择适当的入市时机以谋取最大利润。
㈣ 外汇和利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以往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利率政策处在核心地位。从利率与通胀率和汇率的关系看,主要是通过利率的升降来调控以汇率和通胀率为代表的内外平衡关系,即当通胀率上升时,内部需求会大于供给,相应引出贸易逆差,导致本币贬值。因此在以往时代,当通胀率上升时,汇率是反向走势,即会出现贬值。而提升利率,一方面可以抑制国内总需求水平上升,从而抑制了国内的通胀率,一方面也因为压缩了国内需求,使进口得到抑制,同时促进了出口,本币汇率由此得到提升。所以当加息对紧缩总需求发生了作用,使通胀率下降时,本币汇率就会上升。
但是在新全球化时代,在中国出现了人民币的“内贬外升”,即当通胀率与汇率出现同方向变动,在这样的时代,如果继续沿用以往的宏观调控理论和工具,肯定不会收到以往的效果。
其一,从道理上说,在新全球化时代,由于中国与国际经济已融为一体,而前面的分析也说明,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和人民币汇率提升是长期趋势,这样就会引来大量投机于人民币升值的国际“热钱”,而国际热钱的成本是热钱本币的利率,收益率则是人民币利率与汇率之和,所以人民币利率的提升,也是热钱收益率的提升,所以提升人民币利率不仅不会减少国际热钱的流入,反而会刺激热钱更大规模地流入。而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是用基础货币收购外汇,这样就会导致因外汇流入增长所投放的基础货币的增长,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央行加息的目的本来是为了通过抑制货币投放而达到紧缩总需求的目的,但因为热钱流入的增加,投放的基础货币反而被迫上升,所以加息这一举措就变成了刺激货币投放的宏观政策效果。由于加息引来的外汇流入更多,加息会提升本币汇率这个结果没变,但是由于货币供给规模更大了,对抑制通胀的目的来说,就是适得其反。
其二,从实证角度看,加息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自2007年3月以来,央行已进行了6次加息,但通胀率到11月份已上升到6.9%的十年以来高点,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也从去年1月份的15.4%上升到11月的18.5%,所以很难认为若央行在今年继续加息,会有能压制住通胀率和货币增长率的那一天。
有人认为,去年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其主因不是央行加息,而是中国资本市场如股市和地产价格的大幅度攀升,这个判断我认为是不对的,因为去年在央行进行6次加息之后,国际热钱流入占新增外汇储备的比重是明显上升了。如果以FDI加贸易顺差为正当外汇流入,这两者之和在2003~2006年占新增外汇储备的比重是74%,但2007年前9个月这个比重却下降到63%,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显然,热钱比重上升与人民币利率上升是同时发生的,但2003~2006年我们却没有看到这个情况,而地产价格的上升自2003年以来就很强劲,以至于到2005年国家不得不出台抑制地产价格的大量措施。股市的“大牛市”出现在2006年,而当年FDI加贸易顺差比当年新增外汇储备还高出了3%,所以如果国际热钱是为了投机于中国的资产价格,那为什么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的前几年我们看不到,却偏偏在央行连续加息后出现了呢?所以人民币利率上升与热钱比重上升同时出现,不应看成是偶然现象,而是有着因果关系的。
其三,从国际上看,近年来由于日元利率很低而美元利率很高,所以引发了大量“套息”交易,国际上估计有近万亿美元。而去年以来,日本央行为了应对经济过热而开始进入加息通道,美联储则为了应对房地产泡沫崩溃所引发的衰退不得不减息,所以日元与美元间的套息交易被大量取消,表现为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目前已从2007年初的1:123上升到1:109,可见利率始终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向的重要机制,而对美元与日元间的套息交易萎缩,国际上一般都是用两国利率水平的相对变化来解释,而未见有用美元资产价格作解释的言论。那么,如果在国际主要货币资本之间发生的流向变动是因为利率变动,在人民币与主要国际货币之间的流向变动就会例外吗?
此外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对利率政策的使用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去年美、欧都出现了明显较以前年份为高的通胀率,但是美国为了应对金融市场危机,不得不连续减息,而欧盟自2006年以来为应对经济过热已开始连续加息,但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威胁下,也不得不放弃了加息举措。到去年12月,欧元区的广义货币增长率已高达10.7%的历史高峰,已经远远高出原先所设定的4.5%的年增长率,但目前仍在酝酿减息。可见,由于时代不同了,在发达经济体中利率与通胀率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而并不似以往那样,出现了通胀率的抬升就必须得加息。
所以,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利率这个传统宏观调控工具在今天的作用,考虑新的宏观政策工具组合。
重新认识汇率
如果利率调节宏观总需求的能力在当代新经济格局中被弱化,那么哪个宏观调节工具能取代?我认为首先考虑的应当是汇率。
在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的地位之所以特别突出,是因为利率对需求水平变动的影响最大,但这是在内需主导时代得出的经验和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来,虽然内需在中国的需求增长中仍是主导因素,但外需的增长速度显然更快。从净出口占GDP的比重看,2006年为4.5%,去年一季度已上升到7.7%,二季度进一步上升到9.8%,三季度则超过了10%,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大了,而且今后肯定还会上升。从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看,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出口占GDP的比重长期在9%左右,日本号称出口导向型经济,可战后到70年代完成工业化的长期内,出口比重最高也只有16%,而中国目前已经达到40%,在未来时期进入到前面所提到的承接发达国家重工业转移时代后,出口比重肯定还会上升,可见外需因素对中国工业化过程的影响,已经与以往的工业化过程完全不同了。而正是由于外需在中国需求的边际变化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就使汇率在调节中国总需求水平方面,以及对国内通胀率的影响与控制能力方面,可能替代利率的地位。
具体地说,由于在新全球化时代中国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巨大外部需求,而提升汇率是出口企业的减收因素,出口企业为了维持原有利润就得提高供货价格,这样就可能使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出口需求发生转移,从而达到紧缩总需求扩张的目的。然而在长期内保持较低汇率水平,是中国获取更多新全球化利益,在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重要条件,因此过快或过多地让人民币升值,从长远看对中国并不是有利的选择。但若因外需增长过快,过度拉升了中国的通胀率,导致中国内部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强,提升汇率就是抑制国内通胀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所以从新全球化时代所构成的新环境看,人民币汇率的提升速度必须把握在不显著快于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汇率上升速度的水平上,并兼顾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汇率就是平衡中国的全球化利益与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关系的核心。
重新认识通货膨胀问题
前面的分析已经指出,由于在中国这类发展中国家与当代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价格体系差距,而在新全球化时代市场的力量要纠正这个差距,所以主要发展中国家在长期内出现较高通胀率就会是一个长期趋势。提升汇率是抑制通胀率的必然选择,但会使中国丧失新全球化利益,所以是让汇率较高对中国的长期增长有利,还是让通胀率较高对中国的长期增长有利,就必须进行选择。
以往的经济理论通常认为,年均不足1个百分点的物价上涨可以定义为“通缩”,1~3个百分点的物价上涨是合理通胀,超过5个百分点的物价上涨是显著通胀,10个百分点以上是严重通胀,而若到几十个百分点以上就是恶性通胀了。但是在新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价格水平差距,即便保持10%的通胀率也要30年左右才能与发达国家拉近价格水平,所以,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长期内出现6%~8%之间的较高通胀率,可能是一个新全球化时代的特有现象,也是中国为了享受新全球化利益所必须支付的代价。不仅是在中国,在其他能够享受到新全球化利益的国家,目前都在经济增长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伴随着较高的物价上涨率。例如印度,2007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8年来最高点,为9.2%,而去年前10个月的通胀率也上升到了6.7%,并不比中国低。近年来俄罗斯和越南的经济增长率也显著提高,去年前10个月前者的通胀率为10.8%,后者为8.1%,更高于中国。所以在新全球化时代,通胀率的合理水平至少在主要发展中国家都发生了变化,需要我们重新认识。
㈤ 我想了解外汇中的利率如何算
目前流行的炒外汇一般指的是外汇保证金业务,它是通过正确的判断趋势来获取收益的,交易方式虽类似于期货,但其采用的是24小时不间断、T+0、双向交易的模式,相比期货的交易方式来说更灵活。由于其引入了杠杆机制,还能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投资者能以较少的资金来博取更大的利润。除了资金放大之外,外汇保证金投资最吸引人的特色是可以双向操作,您可以在货币上升时买入(做多)获利,也可以在货币下跌时卖出(做空)获利,而不必受到所谓的熊市中无法赚钱的限制。
举个例子:以你做多(即买涨)1手欧元/美元(EUR/USD)为例,欧元兑美元当时的汇率为1.3300,假如行情和你判断的趋势一致涨到1.3308,就说明你赚了8个点,也就是说你赚了80美元。同样,做空(即买跌)也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不管市场行情怎么变化,只要你判断对了方向就可盈利,不像股票只能涨才赚钱。在外汇保证金交易中,下1个标准手的情况下每赚1个点就等于赚了10美金,0.1手就是1美金。
手续费一般指的是点差,就是市场买价和市场卖价间的点值差。例如欧美汇率的卖价为1.3300,买价为1.3303,它的点差就是3点。另外有些代理商通过提供额外的增值服务还会加收佣金,也是以增加点值的形式体现在交易平台上。外汇点差分为固定点差和浮动点差两大类。主流平台主要货币对的固定点差一般在3-5点,固定点差的点值是固定不变的,比较适合初入汇市的新手。而浮动点差的优势就是没有行情时点差很小,缺点是行情波动大时点差也随之瞬间扩大,不好把握。
㈥ 外汇中的利率是什么
利率是指借出资金的回报或使用资金的代价。一国利率的高低将影响着该国资本市是否受青睐,从而也影响着货币汇率的走向。高利率的货币由于回报率较高,令该国货币需求上升,汇率升值;反之,则贬值。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由美联储的会议来决定,一般于上半个月举行维持两天政策会议。
㈦ 外汇和本国利率的关系是怎样
通常本国加息,能提振本国货币的竞争力,按照以美元计价的黄金通常是会跌的。黄金作为大宗商品,决定它的更多是作为货币属性,所以要结合全球经济来综合考虑。
㈧ 汇率利率货币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首先,利率政策通过影响经常项目对汇率产生影响。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M2)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实际利率的下降引起外汇汇率上升、人民币汇率下降。
其次,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间接地对汇率产生影响。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而且,一国利率的提高,促进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而资本流出减少,使国际收支逆差减少,支持本币汇率升高。与利率上升相反,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再次,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也是间接地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
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成正比,货币需求和利率成反比。
㈨ 汇率与利率的联系
汇率与利率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利率是影响汇率最重要的因素。当利率上升时,信用紧缩,贷款减少,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进口,促进出口,减少外汇需求,增加外汇供给,促使外汇汇率下降,本币汇率上升,同时,当一国利率上升时,就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而增加对本币的需求和外汇的供给,使本币汇率上升、外汇汇率下降;当利率下降时,信用扩张,货币供应量增加,刺激投资和消费,促使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会加大对外汇需求,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同时,当利率下降时,可能导致国际资本流出,增加对外汇的需求,减少国际收支顺差,促使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降。
另一方面,汇率变动对利率有一定的影响。汇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是间接地起作用,即通过影响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短期资本流动而间接地对利率产生影响。当一国货币汇率下降时,有利于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进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动一般物价水平上升,引起国内物价水平的上升,从而导致实际利率下降。这种状况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从而造成借贷资本供求失衡,最终导致名义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对利率的影响正好与上述情况相反。
希望采纳
㈩ 外汇利息怎么算的
你说的应该是指隔夜利息。
如果外汇保证金交易持单至隔天,称为隔夜交易,此时会产生隔夜利息。隔夜利息是外汇市场的特有现象,其产生是因为每一种货币都有由该国中央银行决定的利率。
每一种货币对都会涉及两种汇率,也就是两种货币的利率。交易者可能获得隔夜利息,或者支付隔夜利息。
隔夜利息怎么算?例如:购买欧元/美元,交易人就必须支付美元的利息和收取欧元的利息。假如欧元的利率是5%,而美元的利率是4.8%,那么交易者就需支付美元的4.8%利息,获得欧元利息5%,总共将获得0.2%的隔夜利息。相反,如果是卖出欧元/美元就代表持有较低利率的美元,因此总需支付0.2%的隔夜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