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證券市場 » 基金公司發行債券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基金公司發行債券

發布時間: 2021-03-28 07:42:33

投資基金和股票債券各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基金和股票有什麼分別? 股票與投資基金,其一是發行主體不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股本時發行的,非股份公司不能發行股票。投資基金是由投資基金公司發行的,它不一定就是股份有限公司,且各國的法律都有規定,投資基金公司是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其發起人中必須有一家金融機構。 其二是股票與投資基金的期限不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憑證,它的存續期是和公司相始終的,股東在中途是不能退股的。而投資基金公司是代理公眾投資理財的,不管基金是開放型還是封閉型的,投資基金都有限期的限定,到期時要根據基金的凈資產狀況,依投資者所持份額按比例償還投資。 其三是股票與投資基金的風險及收益不同。股票是一種由股票購買者直接參與的投資方式,它的收益不但受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且還受股票交易者的綜合素質的影響,其風險較高,收益也難以確定。而投資基金則由專家經營、集體決策,它的投資形式主要是各種有價證券及其他投資方式的組合,其收益就比較平均和穩定。 由於基金的投資相對分散,其風險就較小,它的收益可能要低於某些優質股票,但其平均收益不比股票的平均收益差。 其四是投資者的權益有所不同。股票和基金雖然都以投資份額享受公司的經營利潤,但基金投資者是以委託投資人的面目出現的,它可以隨時撤回自己的委託,但不能參與投資基金的經營管理,而股票的持有人是可以參與股份公司的經營管理的。 其五是流通性不同。基金中有兩類,一類是封閉型基金,它有點類似於股票,大部分都在股市上流通,其價格也隨股市行情在波動,它的操作與股票相差不大。另一類是開放型基金,這類基金隨時可在基金公司的櫃台買進賣出,其價格與基金的凈資產基本等同。所以基金的流動性要強於股票。 股票是投資於某個上市公司。基金是投資於某個股票高手或者股票高手建立的公司。 巴菲特名下有很多公司,公司一般由100個股東組成(美國法律規定公司股東不能超過100人),這些人就是錢交給巴菲特基金,每年收益60%歸巴,40%歸個人。 對於債券的投資要明確它的收益基本性質,債券現貨交易又叫現金現貨交易,是債券交易中最古老的交易方式。是債券買賣雙方對債券的買賣價格均表示滿意,在成交後立即辦理交割,或在很短的時間內辦理交割的一種交易方式。以深圳為例,投資者可直接通過證券賬戶在深交所全國各證券經營網點買賣已經上市的債券品種。 債券回購是指債券持有一方出券方和購券方在達成一筆交易的同時,規定出券方必須在未來某一約定時間以雙方約定的價格再從購券方那裡購回原先售出的那筆債券,並以商定的利率(價格)支付利息。 債券期貨交易是一批交易雙方成交以後,交割和清算按照期貨合約中規定的價格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進行的交易。傭金不超過成交金額的1‰

❷ 債券和基金,股票的區別

基金與股票、債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區別:

1、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託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於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於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本金得到保證,收益相對固定,風險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況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例,國際投資者基金等25種基金1976~1981年5年間的收益增長率,平均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紀增長投資者基金為465%,最低的普利特倫德基金為243%;而1996年國內發行的二種5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分別只有13.06%和8.8%。

4、投資方式不同。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不同,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傢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5、價格取向不同。在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基金的價格主要決定於資產凈值;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巨大。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後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無限期的,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投資者不得從公司收回投資,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後,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餘資產;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2)基金公司發行債券擴展閱讀

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債券,是指依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其特點是收益固定,風險較小。

參考資料

網路:債券

網路:基金

網路:股票

❸ 公司發行新債券一般是基於什麼原因

怎樣買債券基金?有哪些類型?

首先我們來看債基的分類。關於債基的分類,主要有三種方式,分別是「根據投資策略的不同」、「根據所投債券的不同」和「根據所投股票比例的不同」來分類的。

1.根據投資策略的不同,債券基金可以分為主動型債券基金和指數型債券基金。前者是由基金經理主動幫你挑選債券進行投資,後者是被動跟蹤債券指數進行投資。

2.根據所投債券的不同(利率債和信用債),主動型債券基金可以分為信用債券基金和普通債券基金。其中信用債券基金,指的是信用債的投資比例不低於80%的債券基金。

這里稍微解釋一下,什麼是利率債和信用債?

利率債,主要是指國債、地方政府債券、政策性金融債和央行票據。也就是說,利率債都是有政府背書的,所以基本上不存在違約風險。

信用債,就是各種公司發的債券。與利率債的發行主體相比,信用債是有違約風險的。當然信用債的利息肯定會比利率債高,要不然,大家都去買沒有違約風險的利率債了。

所以投資信用債基就不會有基金踩雷的風險,而投資普通債基就會存在這樣的風險。當然如果基金規模很大且機構持有人佔比不高的情況下,這種影響對普通債基可以忽略不計。

3. 根據所投股票比例的不同,主動型債券基金又可以分為:純債債券基金、一級債券基金、二級債券基金和可轉債基金等。

弄清楚了這些分類以後,下面我們就來看如何挑選債券基金。

三思君覺得,挑選債券基金可以從基金的規模、基金的費用以及所投的債券類型等方面去考慮。

1.基金規模

其實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基金,基金規模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基金規模太小的話,是有清盤風險的,而對於主動型基金而言,基金規模太大,又會加大基金管理人的管理難度。

所以大家在挑選債基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債基的規模。

2.基金的費用

基金的費用,主要是指買賣基金過程中以及基金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而基金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主要是指管理費和託管費。

所以大家在挑選債基的時候,在其他條件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首選基金費用便宜的債基。

3.所投的債券類型

在上面,三思君給大家提到雖然都是債基,可並不是每隻債基所投的債券類型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債基的選擇上,對於不同的投資者而言,就有了不同的選擇。

比如如果你是激進型的投資者,同時看好未來的股市,那麼就可以買可轉債基金;如果你是保守型的投資者,那麼就可以選擇信用債基。還有如果你想省心或者不會選基金經理,那麼就可以買指數型的債基。

❹ 債券 、 基金、證券 誰能清楚明白的解釋清楚三者的區別與關系。謝謝大家。

簡單講,通俗一點的,你可以在上面大俠的解釋上通俗簡單給你一點通:
債券----就是借錢,就是你把錢借給國家,借給公司,借給銀行等金融機構,你是債權人,他們是債務人,你和他們屬於債務關系,他們在到期有義務連本帶利還給你,你不需要分享他們的收益和風險。
證券,俗稱股票,也就是打個比方你們上班的公司,這個公司要經營發展,第一要有人幫他們幹活工作,就是有人幹活,第二就是要有資金,就是經營資本
這個經營資本主要有4種方式解決:
1自己解決,比如你自己用自己的錢辦企業,這樣就存在風險很高,萬一虧掉就全部沒有了;
2向金融機構借貸,即貸款(那也是你們把錢存進銀行的錢),但是借貸(即上面的債務關系)是要還的,而且要連本帶利,所以這是一種辦法,但不是最好的辦法。
3公司發行債券,即公司債,同樣也是債務關系,是要還的,對於債權人要承擔公司債務信譽風險
4就是公司可以上市發行股票,就是屬於股權關系,就是向社會大眾募集資金,這是最好的辦法,而且不用還錢,投資者可以把錢買入公司的股票,就等於出錢,成為公司的股東,有權利分享公司經營的利潤,同時也承擔風險。你們公司員工上班是出力,投資者(股東)是出錢,公司用你們的工作付出和投資者的本錢經營公司,就這樣的原理。由於股票是不需要還本付息的,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風險很大,但同時收益也比債券高
基金-----是這么回事,如果你面對證券公司幾千隻股票,你不知道或者沒精力選擇哪一隻股票,也不會沒時間自己進行股票交易和債券交易,你就可以委託專業人士(基金公司)幫你進行證券交易,使得資產增值,基金就是很多很多人,比如幾百幾萬幾十萬個像你這樣的人把錢匯集在一起,由基金公司把錢統一管理進行證券交易,你們按照出資比列到時分享收益和承擔分享。
就三種理財工具,債券風險最低,但收益也最低;股票風險最高,但收益也最高。所以建議投資者還是投資基金比較務實,因為我們大家並不是專業人士,你自己交易往往業績更差更費時費力。最理想的還是每個月用收入的一部分比如30%固定日期固定買如同一隻基金(股票基金等)有銀行專門自動申購,很方便省力。

❺ 什麼樣的公司能發行債券基金

呵呵!你的問題是比較可愛。公司並不屬於債券基金,而是發行管理幫你運作你的錢的機構。債券基金收益較穩定,風險小。你主要看下公司的歷年收益情況再決定吧

❻ 基金是什麼它是由什麼公司發行的

基金通俗的說,就是基金公司通過發行基金份額來募集資金,投資者通過認購份額的方式投資基金,然後基金公司把募集來的錢,投資於股票、債券等金融工作,賺了大家分,虧了大家也一個分擔。一般的公募基金是有基金公司發行的,私募基金則是由一些私募機構發行的,我們一般說的都是公募基金。

http://hi..com/%BC%A6%B2%BB%C9%FA%B5%B0110

❼ 基金、股票、債券有什麼區別

股票是股份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是公司股份的形式。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發行公司的所有者,按持股份額獲得經營收益和參與重大決策表決。
債券是指依法定程序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其特點是收益固定,風險較小。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即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投資。
證券投資基金與股票、債券相比,存在以下的區別:

(1)投資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東,有權對公司的重大決策發表自己的意見;債券的持有人是債券發行人的債權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權利;基金單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體現的是信託關系。

(2)風險程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股票的風險大於基金。對中小投資者而言,由於受可支配資產總量的限制,只能直接投資於少數幾只股票、這就犯了"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投資禁忌,當其所投資的股票因股市下跌或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時,資本金有可能化為烏有;而基金的基本原則是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把資金按不同的比例分別投於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有價證券,把風險降至最低程度。債券在一般情況下,本金得到保證,收益相對固定,風險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況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確定的,而債券的收益是確定的。一般情況下,基金收益比債券高。以美國投資基金為例,國際投資者基金等25種基金1976~1981年5年間的收益增長率,平均為301.6%,其中最高的20世紀增長投資者基金為465%,最低的普利特倫德基金為243%;而1996年國內發行的二種5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分別只有13.06%和8.8%。

(4)投資方式不同。與股票、債券的投資者不同,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基金的投資者不再直接參與有價證券的買賣活動,不再直接承擔投資風險,而是由專傢具體負責投資方向的確定、投資對象的選擇。

(5)價格取向不同。在宏觀政治、經濟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基金的價格主要決定於資產凈值;而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價格則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巨大。

(6)投資回收方式不同。債券投資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滿後收回本金;股票投資是無限期的,除非公司破產、進入清算,投資者不得從公司收回投資,如要收回,只能在證券交易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變現;投資基金則要視所持有的基金形態不同而有區別:封閉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滿後,投資者可按持有的份額分得相應的剩餘資產。在封閉期內還可以在交易市場上變現;開放型基金一般沒有期限,但投資者可隨時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贖回。

雖然幾種投資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間也存在不少聯系:

基金、股票、債券都是有價證券,對它們的投資均為證券投資。基金份額的劃分類似於股票:股票是按"股"劃分,計算其總資產;基金資產則劃分為若干個"基金單位",投資者按持有基金單位的份額分享基金的增值收益。契約型封閉基金與債券情況相似,在契約期滿後一次收回投資。另外,股票、債券是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對象,在國外有專門以股票、債券為投資對象的股票基金和債券基金。
區別債券和股票,債券和基金

對我們家庭或個人來說,比較常用的幾種投資工具就是債券、股票和基金了。不摸清它們的稜稜角角,有時候還真難以分辨它們誰優誰劣,投起資來也難以找著北。看了下面對債券和股票、債券和基金的比較,我們就不難看出,要找既有安全保證又有可觀收益的投資工具,債券是最合適不過了。

一:債券和股票的區別

債券 股票 發行目的 公司、政府、金融機構為追加資金而借債; 募集資金做自有資本,用於公司的經營發展; 投資人的權 限 有權取得利息,到期索回本金,無權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 有權按股分紅,要取回本金只能靠轉讓股票,有權參與公司的管理決策(優先股除外); 發行人 可以是國家、金融機構、地方公共團體、企業等; 只能是股份公司 收回本金的方式 到期償還時可以向發行者索回本金,也可以通過流通轉讓的方式; 一般不能退股,只能通過市場上交易轉讓; 風險與收益 企業對債券負無限責任,收益與企業的經營好壞無關,風險小,收益相對固定且少 企業對股票負有限責任,股息高低與企業的經營好壞掛鉤,風險大,相對來說收益期望值大; 償還程度 是一種債權憑證,還款是鐵板釘釘,就算公司破產倒閉也不能少一個子兒,要求償還的許可權優於股票; 是一種所有權憑證,公司破產倒閉時,股票投資人只有最後的要求償還權或剩餘清償權; 稅收負擔 一般來說是免稅的; 要徵收所得稅;

區分債券和基金

二:債券和基金的區別

債券 基金 發行人 無論是國家,地方公共團體,還是企業,都可以發行債券; 基金的發行主體只能是基金經理公司; 發行目的 債券的發行目的是公司,政府,金融機構為追加資金而進行的舉債; 基金的股份或受益憑證的發行是為了集中零散資金進行組合投資來共同獲取最大的利益; 主體的經營許可權 債券發行的主體有權經營募集來的資金; 基金經理公司則只能將基金財產交由另外的信託投資機構持有,保管,和經營,基金經理公司只有對基金財產的運用進行監督的權力; 收回本金的方式 債券可流通轉讓,也可以在到期時向發行者索回本金; 開放式投資基金可以隨時通過流通轉讓收回本金;封閉式投資基金則只能在基金經營期滿後分享基金剩餘財產; 風險和收益 債券的還本付息具有法律的保護,安全性高,收益相對基金要少; 基金由於在操作過程中能很好地實現收益和風險的最佳組合,收益可觀,但風險相對要大;

❽ 資產管理公司(私募)如何發行私募債券類理財產品

答:公司本身所具備的條件,一;注冊時到資金1000萬,二;公司結構穩定的管理團隊(包含風險管理、操盤管理)。具備公司硬體的請看下面,找信託公司合作發行募集債券類理財產品,當然前期要做很多工作、不一定找信託就會同意發行募集,看每家公司的公關實力,信託公司談下來後,會給你一套詳細流程、包含基金招募書,找託管銀行、找券商等等,前後大概要花費2-3個月時間、順利的話產品就出來了。不過現在發行私募基金多種方法、如:投資於期貨的對沖基金(合夥制)、期貨的單賬戶資產管理、基金是子基金、你不一定要發行債券類理財產品啊、

❾ 基金與債券有什麼區別

1、所有權關系不同

債券基金反映的是投資者跟基金管理人之間的信託關系,而債券反映的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

2、投資方向不同

債券基金屬於信託工具,主要投資方向是債券等有價證券,是一種間接投資方式;而債券屬於融資工具,主要投向實業,是一種直接投資方式。

3、收益穩定性不同

投資者購買單一債券,起收益率可以根據購買價格、固定利率、現金流以及到期後的本金計算其投資收益率;但債券基金作為一組不同債券的組合,盡管投資者也會定期獲得收益分配,但分配的收益有升有降,因此收益率較難計算和預測。

4、到期日不同

一般單一債券會有確定的到期日,而債券基金由一組具有不同到期日的債券組成,因此債券基金並沒有一個確定的到期日,只能根據債券基金所持有的所有債券計算出一個平均到期日。

5、投資風險不同

利率風險:單一債券離到期日越近,所承擔的利率風險就會越小。而債券基金沒有固定到期日,所承擔的利率風險是根據債券的平均到期日來估算的,因為債券基金的平均到期日通常相對固定,因此債券基金所承擔的利率風險也會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拓展資料

債券基金有以下特點:

①低風險,低收益。由於債券收益穩定、風險也較小,相對於股票基金,債券基金風險低但回報率也不高。

②費用較低。由於債券投資管理不如股票投資管理復雜,因此債券基金的管理費也相對較低。

③收益穩定,投資於債券定期都有利息回報,到期還承諾還本忖息,因此債券基金的收益較為穩定。

④ 注重當期收益。債券基金主要追求當期較為固定的收入。相對於股票基金而言缺乏增值的潛力,較適合於不願過多冒險,謀求當期穩定收益的投資者。

❿ 簡述公司發行債券的條件

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我國債券發行的主體,主要是公司制企業和國有企業。

企業發行債券的條件是: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凈資產額不低於人民幣3 000萬元,有限責任公司的凈資產額不低於人民幣6 000萬元。

2、累計債券總額不超過凈資產的40%.

3、公司3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公司債券1年的利息。

4、籌資的資金投向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

5、債券利息率不得超過國務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其他條件。

(10)基金公司發行債券擴展閱讀:

債權發行意義:

未來應提高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發債比重。從債券的投資方來說,需要逐步提高非存款貨幣類機構投資人持有債券比重,為社保基金、企業年金等入市創造條件,採取多種方法豐富投資人結構。

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擴大債券發行,逐步實現債券市場互通互融」。

擴大債券發行對我國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和降低金融體系的脆弱性是有重要意義的。擴大債券發行的同時,債券市場需要更加透明而且具備好的流動性,為更多參與主體進入債券市場創造條件。

2013年,中國債券市場由多部門監管,市場不統一的格局阻礙了金融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基本功能的實現。

債券市場互通互融是大勢所趨。債券市場互通互融會使得債券市場能夠充分反映資金市場的信息,資金的價格會通過交易價格實時反映出來。

面對一個分割的債券市場和混亂的利率期限結構,企業沒有辦法像面對統一的市場那樣去獲取融資成本的准確信息。低水平的債券市場無法與銀行進行充分競爭,這會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難以下降。

債券市場互通互融並且快速發展會給商業銀行帶來壓力,促使商業銀行提高其評估風險和定價的能力,對企業的信用進行更為精準的分析,提高其對不同企業的服務能力,並且有助於提升其國際競爭能力。

另外,擴大債券發行需要我國評級機構的進一步發展,債券產品的豐富更需要評級機構履行其職責,為廣大投資者提供真正有區分度、有足夠信息含量的研究報告和級別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