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都江堰遺囑信託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都江堰遺囑信託

發布時間: 2021-05-21 13:35:56

A. 遺囑信託文件的內容有哪些

遺囑信託文件不同於一般的遺囑。遺囑信託文件應包括三個方面的當事人。委託人(被繼承人),受託人(遺囑執行人),受益人(繼承人)。遺囑信託必須指定受託人(遺囑執行人),遺囑執行人一般選擇具有理財能力律師、會計師、信託投資機構等專業人員或專業機構。遺囑信託的受益人可以是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公民可以立遺囑將遺產受益人指定為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B. 什麼情況下適合辦理遺囑信託公證

以下情況適合辦理遺囑信託公證:
1、受益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不具有財產管理能力的,或者受益人具有完全行為能力但是缺乏管理財產之專業技能的,如果直接採取遺囑、遺贈或贈與的方式很可能會影響財產的保值、增值;而在信託中,可以利用專業的財產管理人的技能,更好地維護受益人的利益。
2、財產所有人想將其財產或者收益留給尚未出生的後代的適合辦理遺囑信託公證。遺囑、遺贈雖屬單方法律行為,但仍然屬於有相對人的法律行為,缺乏現實存在的當事人就不可能進行直接的遺贈。而在信託的場合,設立信託之時以未來可能會出生的晚輩血親作為受益人,信託依然能成立。
3、財產所有人想指定多個受益人連續受益的時候,遺囑信託是最好的選擇。一般的贈與合同、遺囑、遺贈無法達到這樣的效果,例如,指定最初的受益人是配偶,配偶死後由子女作為受益人。遺囑信託的設定可以能夠保證自己的意願在其死亡後很久時間內得到執行。
4、財產所有人通過遺囑信託不僅可以授予受益人內容相同的權利,也可以授予受益人內容不同的權利,能否實現受益權多層化和多樣化。例如,財產所有人可以把財產的所有收益都歸妻子,妻子只能夠取得信託財產的收益,剩餘的財產本金歸子女。
遺囑信託有利於財產所有人規劃將來財產同時或者異時的、分層的受益權給某個或者幾個受益人,並且能夠得到財產管理專家的幫助,這是設定遺囑信託的好處。

C. 我國大多數居民為什麼不願意採用遺囑信託方式對其財產傳承做出規劃

都是國情
第一是,我國的養老機制和家庭關系和歐美不一樣。我們老人,有法律規定子女必須要贍養,必須要定期回家探視。歐美沒這樣的規定。歐美大多數國家,子女成年後,就自己出去獨立生活了。幾年不回家都很正常。父母的狀態,他們不清楚,子女的狀態,父母不清楚,都算是正常。所以為了財產繼承的便利,可以走遺囑信託的方式來處理。這樣死後,就不擔心遺產的處置了。因為不走信託,遺囑的合法性很難保證。
第二是,財產本身的問題。我國土地國有制,房屋產權制,基本上除了能挪走的是你的外,其他的都不是你的。所以搞不搞信託,都沒什麼問題。房產有詳細的地理位置,存款有賬號,戶籍關系有案可稽。不用擔心死後,遺產處分問題。歐美不一樣,購置的土地,那就是你的,不是國家的。購買的房屋,也就是你的,包括房屋所在的土地都是你的。能挪走的是你的,挪不走的也是你的。避免挪走了能挪走的,讓不能挪走的沒了法律依據。所以走遺囑信託也是解決的途徑。
第三,社會關系也不一樣。由於人口和土地面積的關系。如歐美這樣的國家,很多地方地廣人稀。(如一家人擁有6000公頃的農場,是什麼概念呢,就是6000萬平方米內,只有自己一家人。也就是方圓4公里內沒其他人了,這在我國是很罕見的,但是在美國就很常見。如果兩家這個規模的農場相鄰,那就可能是方圓8公里內沒其他人。一家去另一家串門,得跑16里路。)。這樣不但老死不相往來,就雞犬之聲也不會相聞。就城市,歐美也很難見到上千萬人口的大城市。我國呢,這樣規模的城市,信手拈來。我國農村的話,就更不一樣了,都熟人社會,沒事天天串門玩兒。這樣的社會關系,歐美要靠遺囑來解決財產繼承問題,我國的話,大多數情況下,有個風吹草動,四方八面的鄰居都知道,消息很快就傳遞給繼承人了,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依賴遺囑信託。
第四,歷史根源。我國數千年依賴,以孝治國。講究的血緣關系,血緣傳承。另外,就是家事不託付外人的這種規則,也很有影響。所以家庭遺產遺囑,就走法律公證的都少,主要都是親屬見證公證。而要走遺囑信託,那就是委託外人處理家事。跟我國傳統有些水土不服。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如財富數額、活動半徑等等。這些都是影響因素。

D. 請簡述一個遺囑信託或者家庭信託的案例

上海市二中院第一期遺囑信託案例判決一三一 二二硫一 零一伍伍

E. 為什麼大多數居民不願意採用遺囑信託的方式對其財產傳承做出規劃

為什麼大多數居民不願意採用一宿和信託的方式對其財產全是作出規劃。嗯,其實我認為大多數居民都是送封建思想的影響,中國的傳統思想還是比較那個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是比較濃厚的像這種方式是西方自由時間才能做成的對話。在中國的傳統型那個商會裡面一般是不會才要採取這種方式。

F. 什麼是遺囑信託,以及如何設立遺囑信託

遺囑信託(Probate Trust)是指通過遺囑這種法律行為而設立的信託,也叫死後信託.當委託人以立遺囑的方式,把財產交付信託時,就是所謂的遺囑信託,也就是委託人預先以立遺囑方式,將財產的規劃內容,包括交付信託後遺產的管理、分配、運用及給付等,詳訂於遺囑中。等到遺囑生效時,再將信託財產轉移給受託人,由受託人依據信託的內容,也就是委託人遺囑所交辦的事項,管理處分信託財產。與金錢、不動產或有價證券等個人信託業務比較,遺囑信託最大的不同點在於,遺囑信託是在委託人死亡後契約才生效。
鑒定個人遺囑:在遺囑中必須明確以信託為目的的財產的同時,並明確表示用該財產建立信託的意願,這是
遺囑信託成立的必備條件
確立遺囑信託:首先,要確認財產所有權。信託機構作為遺囑信託的受託人,首先要確知死者對於財產的所有權。其次,確立遺囑執行人和遺產管理人。信託機構要成為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必須由法院正式任命。第三,通知有關債權人和利害關系人。信託機構在被正式任命為遺囑執行人或遺產管理人之後,應在報紙上刊登公告向死者的債權人發出正式通知,要求債權人在指定的期限(一般通知發出後的4~6個月)之內出示其對死者的債權憑證,據以掌握和清償債務。同時,信託機構還要向死者的繼承人和被遺贈人兩種利害關系人發出正式通知。
編制財產目錄:受託人應在被正式任命後的較短時間內(通常為60天左右)與遺囑法庭一起完成對遺產的清理、核定。信託機構准備好一個登記簿,仔細地將死者的財產集中起來,並記錄在登記簿上。
安排預算計劃:信託機構在受託管理遺產和執行遺囑的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的支付,為此,信託機構須擬訂一個正式而詳細的預算計劃,將現金來源與運用逐項列示出來,若遺產的流動性差,現有的和可能的現金來源不足以支付債務、稅款、喪葬費、受託人初期的管理費用等,則信託機構應制定一個出售部分財產的預算政策和計劃。
結清稅捐款項:信託機構應付清與遺產有關的稅款,這些稅款主要有所得稅、財產稅和繼承稅。
確定投資政策:如果遺囑中涉及為了受益人的利益而必須對財產進行再投資的條款的話,受託人在准備稅收申報單的同時,應該制定適當的投資政策和計劃,選擇既安全靈活又盈利的投資工具進行投資。信託機構受託進行投資,要像對待自己的財產或投資一樣進行決策,投資決策應合理、及時、謹慎,需經得起主管部門的定期檢查。
編制會計賬目:信託機構編制的會計賬目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執行遺囑或管理遺產階段,即辦理完各項遺產所得和債務、費用支付後所作的會計賬目,這些會計賬目必須上交法院,經其核定後,寄發給受益人若干副本,允許受益人在一定時期內向法院提出異議。若無異議,法院則批准信託機構的該種會計賬目。
進行財產的分配:上交法院的會計賬目獲准後,由法院簽發一份指示信託機構進行財產分配的證書。信託機構在收到該證書後,視遺囑信託辦理的進度決定行使分配權。若遺囑信託已經辦完,則著手對財產進行分配;若仍有部分的投資或其他業務未結束,則等辦完之後再行分配。

G. 怎麼辦理遺囑信託 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我國法律作出了以下的規定:
遺囑信託的流程,如果已符合繼承法規定,其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鑒定個人遺囑,這是確定遺囑信託成立的條件
第二步,確立遺囑信託
第三步,編制財產目錄,然後安排預算計劃,結清稅捐款項,確定投資計劃,編制會計賬目,進行財產的分配。
遺囑信託注意事項如下:
1、自書遺囑信託或代筆遺囑信託應避免以打字機或計算機製作完成,換句話說,遺囑信託最好由自己親筆書寫或由代筆者書寫。

2、代書遺囑的遺囑人最好以親自簽名或按指紋,避免採用蓋印章的方式。

3、如果採用代書遺囑的方式,最好除了代書人之外,應再經三人以上的見證人簽名,以增加此遺囑有效性。

4、前項見證人中應避免由遺贈人擔任而造成缺格現象。

5、遺囑信託中最好能考慮民法上有關「特留分」的因素。換句話說,不可將所有遺產信託給指定的某一人(身心障礙的孩子),而必須依民法上「特留分」的規定將一定比例的遺產給擁有繼承權的人(例如其它子女)和生前由委託人撫養的人。

6、遺囑信託中要明確信託財產的管理與運用的方式(例如每月給付受益人多少錢),及信託終止後信託資產如何處理的方式。

7、遺囑信託中最好指定「信託監察人」,以便監督受託人在管理與運用信託財產時,有無違反信託合同。

H. 遺囑信託有金額要求嗎

遺囑信託是指以遺囑為法律載體、通過遺囑的具體內容來設立信託,寫明受託人、信託收益的分配等。遺囑信託在英語國家有不同的表述,常見的有「testamentary trust」,「Will trust」或者「trust underWill」。遺囑信託的核心特點是信託的核心內容(受託人、信託受益權的具體內容等)都是通過遺囑表述出來的。
家族信託的主要形式有全權信託和固定收益信託兩種。其中,全權信託是離岸信託最普遍採取的形式,即委託人全權委託受託人決策、管理信託資產,只要定期向客戶通報相關信息即可。受託人也可以就如何分配信託的收入或本金給受益人酌情決定權,當然,委託人可以對酌情權做出限制。固定收益信託則是指委託人在設立信託時,明確規定了每位受益人的受益份額、受益時間等事項,在後期的信託持續時間內,將根據規定予以執行。在這一點上,更類似於遺囑信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