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實施細則》的修訂說明
「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由買方和賣方在當日最高和最低成交價格之間確定。該證券當日無成交的,以前收盤價為成交價。」
根據市場需要,本所可依有關規定調整大宗交易的證券品種、最低限額、交易時間、價格限制、申報方式、申報內容、費率標准等。」依現行交易規則規定,調整大宗交易成交價格限制需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增加上述條文後,原《實施細則》第2條規定的「根據市場情況,本所可以調整大宗交易的品種和最低限額」,予以刪除。
解讀大宗交易(2002年2月27日)
主持人:羅曉芳
嘉 賓:王 霞 深圳證券交易所博士後工作站研究員
主持人:關注股市冷暖,探求投資之道,歡迎收看《今日證券》。《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實施細則》昨天發布並正式開始實施,那麼大宗交易制度是否真正有利於市場穩定?是否會讓做莊的人鑽空子,更便利於機構的幕後操縱?這一制度會給我們中小投資者帶來什麼影響?今天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王霞博士專程從深圳飛到北京,將與您共同研討這個話題。
主持人:我們看到深圳證券交易所推出大宗交易制度實施細則,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的注意,不管是中小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非常關注這個新的交易制度。王霞博士,我知道你是專門研究大宗交易的,如果我們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什麼叫大宗交易?
王 霞:大宗交易現在一般來說是指交易規模,包括交易的數量和金額都非常大,遠遠超過市場的平均交易規模。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主持人:就是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交易所,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自己來決定一個數量級的下限,並不要求千篇一律,是嗎?
王 霞:對,證券市場都是根據自己的市場規模、成交情況,還有投資者結構,以及大宗交易制度和普通交易制度的不同情況。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很多交易所都是根據它的經營策略,來制定最底線,因為底線越低,可能就越吸引投資者。
主持人:目前我們國內大宗交易底線的設計,根據不同的品種它的底線設計是不一樣的,你能否具體的給我們介紹一下?
王 霞:現在實施的深交所大宗交易實施細則里明確規定,每一筆大宗交易A股的最低數額是50萬股,基金是50萬份,還有債券是5000手。
主持人:以後可以隨著這個設想,隨著這個大宗交易制度的推行,也許這個大宗交易的數量會增多,以後這個底線會不會還調整,會一直不變嗎?
王 霞:在滬深交易所統一的規則中有明確規定大宗交易的最低交易份額,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進行調整的。所以這種情況是不能排除的。
主持人:目前大宗交易適用於哪些品種呢?比如A股、基金、債券,大宗交易是實施的,那麼對於B股是不實施大宗交易的,很多投資者問我們這個問題。
王 霞:因為證券交易所在93年就推出了B股兌鈔交易的暫行規定,實際上B股的兌鈔交易跟我們現在的大宗交易裡面規定的內容是非常類似的,我想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其實我們還特別關心就是為什麼國家在這個時候,深交所在這個時候推出大宗交易制度?
王 霞:因為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規模的不斷擴大,證券市場的投資結構也發生了變化。機構投資者的比重大大增加,在海外成功市場中,比如說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機構投資者參與交易總成交量已經達到了總成交量的90%以上,在我們國家現在是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的時期,隨著機構投資者的不斷發展,他們的實力在不斷增強,投資者的交易需求也會產生多樣化,他們一方面象其它投資者一樣經常性的進行一些投資結構小的調整,有時可能會需要大的調整,就是投資組合中的結構性的調整。這種結構性調整發生的時候,就必須進行大宗交易,這時大宗交易的需求就產生了。另外一個,從90年代以後,全球兼並浪潮掀起,在兼並過程中,投資者之間的大宗股票或者大宗股權的順利轉讓是兼並收購能夠順利實現的一個重要基礎。90年代以後,大宗交易的實施就更為普及了。我們國家現在推出大宗交易實際上是適應了市場的變化,滿足投資者新的需求的一種舉措。
主持人:我們知道大宗交易確實為機構投資的交易提供了便利,但滿足他們交易的同時,是否也讓某些做莊的人鑽了空子,更便利某些人在幕後操縱呢?我想投資者可能都非常擔心這個問題。
王 霞:對,我相信這個問題應該也是這個制度,這個細則披露,很多投資者所關心的。實際上我是這么看,因為我們這個制度是中國第一次實施大宗交易,所以從我們這個細則上可以看到,對大宗交易的監管和規范是非常嚴格的,包括對大宗交易成交的價格限制,還有對它的信息披露,非常嚴格的,每一筆大宗交易都必須披露。而且一直要披露到交易的席位和交易雙方的姓名或者名稱,在這么嚴格的監管下,還有大宗交易是不計入即時行情和指數計算的,這樣也可以避免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想通過大宗交易來操縱市場。所以在目前的實施細則下,可能你說的這種情況一般不是很容易出現。
主持人:有人說大宗交易是陽光交易,因為它的信息要披露,包括交易人的姓名,他所在的席位,他成交的數量、金額、價格等等。會否真正能給我們投資者帶來一些投資參考,比如說由此我們洞悉到一些大的動向,但是反過來會不會帶來一些陷阱?
王 霞:我想給投資者更多的信息肯定是有利益的,但是在利益面前的時候,我想應該謹慎。
主持人:另外投資者還非常重視一個問題,就是這個價格到底是怎麼確定的。我們知道是在當天的最高價和最低價之間取一個價格。這個價格是怎麼樣來商定的?
王 霞:在這個細則裡面沒有規定這個價格商定的過程,但是明確規定了價格形成的程序,就是要由買賣雙方協商好交易的價格和數量,然後在交易所來申報,經過確認後才能成交,而且交易價格不一定要在當日的最高成交價和最低成交價之間,如果當日沒有成交的話,以前一日的收盤價為成交價。
主持人:這兩個協商的雙方他們互相一定要認識嗎,就是說他們怎麼能夠知道對方有這些股票要賣出或買入,然後他這也有一些股票正好要賣出或買入,是否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他們之間首先要認識,然後他們信息是互通的。
王 霞:我想他們雙方信息溝通肯定是必須的。但是他們是不是認識,我想這個也不一定,因為在我們的細則中沒有提到這一點,或者說我們現在沒有對這個協商過程搭建一個平台,但是我想在這中間可能會有一些中介做這個,來幫他們牽線搭橋。
主持人:我們知道在平常買進或賣出一隻股票的時候,我們是不知道你買出一隻股票之後,會被什麼人賣去,但是在大宗交易過程中,一般對對方有一定了解的,是嗎?
王 霞:對,在成交之前知道,在成交之後他會公告,所有人都知道。
主持人:感覺大宗交易有點象互相轉讓,就是互相之間會有一個溝通。我們還想探究一個問題,我們知道這次深交所首先是推出這個大宗交易制度的,為什麼上交所沒有推出呢?這個制度為什麼深交所領先一步呢?
王 霞:大宗交易在去年滬深交易所裡面明確規定了。但是具體的實施細則是應該由兩個交易所自行制定。這次是深交所首先推出了,也算是中國的大宗交易在實踐中邁出了第一步。
主持人:你認為大宗交易制度推出之後,會給我們的市場帶來一些什麼?
王 霞:大宗交易推出以後,還看不到什麼,因為剛剛推出,從國外成功經驗來看,通常會使市場流動提高,透明度提高,然後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的投資成本會降低,提高市場的流動性,也可能會有利於大家對兼並收購的信心,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實踐的檢驗,我們希望它能夠取得成功。
主持人:好。感謝王霞博士。確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我們也期待著大宗交易制度的推出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日趨完善,能夠給我們市場真正的帶來活躍,帶來穩定。
② 陳學榮的個人履歷
陳學榮,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歷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裁CEO、黨委書記 。曾任湖南財經學院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湘財實驗銀行副行長,湖南湘財證券營業部總經理,湘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現創辦有湘財祈年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等實體。曾歷任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中國證監會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證券業協會證券公司分類評級委員會專家委員,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專家委員。曾任西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兼職教授,廈門大學客座教授,上海期貨交易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學術指導專家。 2011年以來爆發與妻子楊頌勛的離婚大戰,作為原告的妻子楊頌勛堅稱自己家庭富甲一方,且陳學榮私自賣掉的雙方共有的湘財祈年期貨有限公司事宜正在證監會審批;陳學榮堅稱並無任何現金、股權。到底是億萬富豪還是身無分文,和訊網、第一財經、寧夏衛視、福建電視台等權威財經媒體連續做了跟蹤報道。
③ 深證證券交易所博士後待遇怎麼樣
如果你到國外做博士後而且工資只有1萬多$/year的話勸你還是仔細考慮一下。
其實這個價格就是有點把博士後當博士生用的價格,通常在美國博士後的價格在一年30000$以上,讀博全獎大約在13000-23000$/year歐洲各國情況不一樣,同時還與博士後的經歷有關,
英國正常情況下為每年2萬英鎊以上,
德國的洪堡大約每個月在3500-4000德國馬克左右,
丹麥大約每個月2500左右歐圓,
比利時大約每月2000歐圓左右,
日本的JSPS現在為每月392000日圓,同時還有一些安家費和科研經費和醫療保險,這些價格都超過1萬$,在去之前最好還是考慮考慮,雖然錢不是最關鍵的,但也別太沒面子了,尤其是一個組里你的錢最少的話就很不舒服了。更要命的以後出國做博士後的兄弟的薪水總是很低。
法國其他城市的不知道,(大)巴黎區(法國國家原子能委員會CEA)的博士後每月2800歐元左右,扣去月稅每年還要申報年稅,平均下來每月2100歐元左右吧,房租大概300~500歐(如果租在法國人家裡可能更便宜)。
義大利也是2800歐元左右,稅什麼的就不太了解了...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後, 起薪20700港幣/月, 扣稅後19000多. 這是博士後最低檔的薪金.
日本的JSPS(外國人特別研究員)(平成20年度募集分) 每月364000日元/月來日一時金定額200,000円,國內研究旅費(年額58,500円),海外旅行傷害保険具體不談了。
德國的博士後一般沒有那麼高的收入,工資是按照你的博士畢業的年限計算的,剛畢業的博士也就是2600-2800(稅前),扣完稅之後以及保險之類的也就是1600歐元左右,當然根據你納稅級別不同,會有上下200歐元左右的浮動。
美國:美國機會更多,生活質量更高,生活空間也廣。美國的年薪一般是3.0-6.5萬美 金左右,剛博士畢業出來的,待遇也就在3萬美元左右,當然在美國各個地方,不同單位的博士後自然拿錢也不一樣,需要看當地的物價水平,我知道有人2000 美元一個月(德州allindon),也有人8萬美元一年(IBM公司的博士後)。如果只是做訪問學者,薪水不會超過1.5萬美金,一般在1萬左右。
加拿大:加拿大博士後的年薪一般是2.5-3.5萬加元,一個月1200加元左右就夠一個普通家庭的開銷了,如果沒有申請移民,博士後的津貼可以免稅。但如果申請了移民,按照稅務局的解釋,就得向加拿大繳稅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④ 證券交易所博士後能留在交易所上班嗎
應該不成問題。
⑤ 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區別
中國銀河證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田書華博士指出, 北京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所、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區別:北交所與深交所、上交所的功能是一樣的,都是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但是在深交所、上交所交易股票的公司叫上市,上市要求條件較嚴格;而在北交所交易的公司不叫上市,叫掛牌,掛牌要求條件較寬松,掛牌企業主要是廣大的中小企業。
普通投資者可以在這里交易,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有望使合格個人投資者允許進入全國股轉系統參與交易,但將設定達百萬級別的較高資金門檻,主要是為了防範風險、保護一般中小投資者利益。
⑥ 股票期權交易的相關圖書
《股票期權交易》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頁碼:301 頁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
·ISBN:9787509503140
·條形碼:9787509503140
·版本:第2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叢書名:深圳證券交易所金融衍生品叢書
·外文書名:Options for the stock investor 陳建瑜,西南大學學士、四川大學碩士、西南財經大學博士研究生、日本名古屋大學經濟學(金融)博士,現任職於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衍生品工作小組。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約50篇,著有《股票期權:合約設計與運作構想》、《股票期貨:方案設計與運作構想》(合著)等。
於延超,天津大學管理學博士,清華大學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博士後,現任職於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衍生品工作小組,發表有數十篇金融、管理領域的學術論文,著有Ⅸ股指期權:合約設計與運作模式》。
邢精平,西南財經大學管理學博士,深圳證券交易所博士後,現任職於深圳證券交易所衍生品工作小組,在學術刊物發表金融論文數十篇,承擔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等重大課題,著有《股指期貨:方案設計與運作分析》等。
孫培源,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博士後,現任職於深圳證券交易所衍生品工作小組、創業板工作小組,發表有數十篇金融、經濟和數學領域的學術論文,主要學術著作有《市場微觀結構:理論與中國經驗》(合著)、《金融數學與分析技術》(合著)和《期權:應用與監管》(合著)。 主編簡介:
張育軍,1963年生於四川,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經濟學碩士,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深圳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88年起先後就職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國務院證券委、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證券監督管理辦公室。2000年10月起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山大學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國證券立法與管理》(1993)、《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制度分析》(1998)、《國家競爭中的資本市場戰略》(2003)、《轉軌時期中國證券市場改革與發展》(2004)、《轉軌時期資本市場前沿問題思考》(2005)、《投資者保護法律制度研究》(2006)。
副主編簡介:
周明,1984年畢業於吉林大學,先後任國家計劃委員會處長、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監管部副主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深圳證監局副局長。2004年起任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前言
致謝
介紹
第一部分 期權基礎
第1章 期權詞彙
第2章 期權如何運作
第3章 期權為什麼有價值
第4章 期權價格行為
第二部分 基礎投資策略
第5章 購買看漲期權——投資者的方法
第6章 有保護的出售期權
第7章 調整有保護出售期權
第8章 配對看跌期權、保護看跌期權和衣領策略
第9章 出售看跌期權
第10章 LEAPS的多種應用
第三部分 交易策略
第11章 Op—Eval4軟體操作
第12章 期權交易
第13章 垂直套利交易
第14章 跨式組合和勒式組合
第四部分 高級主題
第15章 比率套利
第16章 有保護組合——做多與做空
第17章 現金結算指數期權與ETF期權
第五部分投資與交易心理
第18章 期權投資與交易之間的區別
第19章 准備開始
第20章 學習交易
術語
後記
⑦ 去英國讀什麼專業博士後
四大門派
工科,自然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在英國非常搶手——這四個專科有一個高大上的統稱:「STEM」,即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Maths。
在這里,我們重點說說工科(Engineering)這個「就業神器」。可能是學習難度的原因,很多歐洲學生,尤其是數學底子不好的英國學生並不樂意讀理工類專業。理工底子好的中國留學生自然很占優勢,出國讀工科,從申請出國開始就等於先行一步,之後畢業找工作更是比很多專業都輕松很多。
工科的專業細分有幾十個,從航空航天工程,到計算機科學,計算機工程,以及生物醫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車輛工程和工程力物理等等。工科專業背後的技術和技能背景,就是就業和薪資的最佳保障,既可以進入爆有錢的醫葯業,還可以進入化學工程學,航空國航業,汽車製造業,甚至在金融業也很吃得開。
在英國,最好找工作的十個專業裡面,有三個都在工科這個大專業之下,從土木工程,工程學到機械工程學。
根據英國工程技術研究所(IET)的調研報告,半數參與他們調研的企業都表示雇員短缺——英國現在每年都缺5.5萬名有工程技能的人才。在過去,要通過簽證體系引入一個歐盟以外的工程師,需要花四個月時間。
英國的戴森工業(Dyson,就是那個賣向全球的吸塵器品牌)在Malmesbury開了家設計中心,一個中心就招了1000名工程師,因為需求太旺盛,他們又建了一幢新樓,准備再招3000名工程師。然後,就招不足人了。因為英國每年的工程專業畢業生只有2.5萬名,戴森擴張的野心不減,卻有心無力。每年戴森工業(Dyson)大概有10%的新職工都是通過所謂的Tier2簽證引入的,而這個數字還會繼續增加。
除了戴森,倫敦剛開出的佛朗西科-科瑞克研究所(FrancisCrick Institute),也面臨著人才緊缺的狀況,作為歐洲生物制葯領域最大的研究所,這個所博士後就常年缺,此外還缺博士生,暑期生,實習生,研究生。
這種對工科生的人才飢渴不僅在英國存在。在澳大利亞,為了解決工程師匱乏的問題,政府引入了一種技術移民簽證,於是從2006到2011年,71.4%的當地工程師力量都來自技術移民。雖然在簽證問題上英國和澳大利亞存在差別,但是在技術人才稀缺的問題上卻都是一致的。
當然,和以往不同,在英國的理工科的畢業生不僅要在學術上過硬,同樣需要學習知識產權,產品測試,以及和工程技術有關的設計才能。簡單來說,企業家希望工程師人才能夠更加有企業家的頭腦,而不單純是「學霸」。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全球最有錢的100個人中,22%都是學習「工程學」的,甚至超過單純學經濟或是金融學的畢業生。
高新主力軍:金融
由於英國是貿易大國,金融業發達,服務業昌盛,在英國讀金融,公關,或者是法律,工作機會要多於其他的歐洲國家。英國大學上述這些專業都是熱門,其中,倫敦商學院的畢業生平均薪水全英最高(平均年薪6.9萬英鎊,直超牛津5.4萬英鎊,劍橋畢業生5.25萬英鎊)。而且隨著英國金融業逐漸恢復元氣,整個英國金融就業市場也好了許多。
去年,高盛新招聘了9700新職員,雖然這個數字還沒有回到金融危機前的水準,但一直在上升的區間上。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也是如此。即使是在某些部門削減人手,這些頂級的金融機構也在公司整體層面增加培訓生的名額,已挑選最合適的人才。而且,除了金融機構,金融專業的畢業生也開始進入新興科技企業,社交媒體,這些新行業都在廣納賢才,薪資水平直逼金融界。
人文社會學科的春天
社會科學領域的一些專業在就業領域也在轉變風向,創造力和思維模式是目前英國企業招聘時最為關心的。
以國際關系和國際政治為例,這兩個專業一直是英國大學一個強勢專業,畢業生可以進國際公關公司,或是國際咨詢機構。英國的公關公司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區性的,有的包羅萬象,有的則偏向某一個細分領域,從銀行,證券交易所,到航空,音樂,健康醫療,數字媒體,社交媒體,設計,程序管理。
筆者曾接觸過一家英國公關公司,只做高等院校,主攻商學院的公關和市場營銷。這家總部在倫敦的公關公司因此籠絡了幾十家英國乃至歐洲的高等院校,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成了半個教育專家。而還有的公關公司可能專注於做藝術品拍賣,又成了半個「藝術專家」。
這讓人很受啟發,都說術業有專攻,社會學,公共關系,國際關系這些專業的強項在於打開了一個窗口,走出去找工作的時候完全可以不受思維方式的限制,甚至有追求自己個人興趣的可能。這種就業空間的存在也在提醒在英國讀書的學子們在校學習時更要更多融入英國社會,學好專業的時候,有的放矢的加深對某一個領域的了解,成為創意豐富的全才。
再說學藝術和設計這個專業的。英國本身就一直在鼓勵原創設計,追崇新興設計師。舉個例子:英女王就有一位御用設計師,這位設計師愛丁堡大學學藝術設計的,畢業後在1995年開出了自己的設計工坊,因為表現出色,2000年被女王的貼身裁縫找到,隨即成為皇家御用設計師,設計高級定製女裝以及婚紗。現在,這位當年的新秀已經在倫敦時尚界都是屈指可數的人物,專賣店也開出了幾十家。
⑧ 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部門設置
辦公室
(與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辦、工會辦公室合署辦公)
負責組織、協調全所的日常工作,處理所領導及辦公室日常行政事務;負責草擬領導講話等重要文字材料;負責公文審核、文件及檔案資料管理;負責重要事項的催辦、督辦工作;負責統籌和協調重要接待及交易所綜合會議和大型活動的會務工作;負責與上級部門、地方政府及有關方面的協調、聯絡工作;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負責黨委辦公室、紀檢辦公室、工會辦公室日常工作;負責理事會日常事務;承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交易部
負責期貨、期權交易制度研究與設計、交易風險控制及制度設計;負責交易大廳管理、交易參數、交易編碼等日常交易運作管理;負責會員會籍、出市代表、席位管理,為會員和投資者提供交易服務。
交割部
負責交割流程業務管理,主要包括質檢管理、倉單管理、倉庫抵押金及保證金管理、套期保值等業務管理;組織實物交割的實施,防範和化解交割風險;負責檢查、監督和管理交割倉庫;負責交割業務制度、規則以及現貨市場相關問題研究;負責指導三個市場發展與服務總部做好交割倉庫管理的有關工作。
結算部
負責每日交易清算和結算服務,主要包括辦理日常交易、交割結算業務,資金往來匯劃業務,質押業務及保證金管理;負責編制結算帳表,統計、報告交易結算情況;負責監督結算銀行期貨業務;負責期貨結算制度研究,控制結算風險。
技術部
負責交易所信息系統(含基礎設施、伺服器、網路、資料庫、信息安全等)的建設(軟體開發除外)、運行維護和管理;負責交易所、會員單位的技術支持服務;負責交易所新建項目的基礎設施、伺服器、網路、資料庫、信息安全等系統的設計、實施及集成工作。
信息部
負責交易所數據信息的分析、利用、統計和報送;負責期貨市場、現貨市場和相關行業的信息採集、組織、整理與分析研究;負責網站管理;負責交易所對外宣傳的策劃、組織和實施,與媒體進行溝通和協調。
規劃研究部
負責交易所發展戰略研究以及相關政策研究;負責新品種規劃研究;負責國內外市場比較研究;負責博士後工作站的日常管理;承擔市場發展創新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市場發展部
負責研究制定交易所市場開發戰略規劃;負責三個發展與服務總部所轄區域以外地區的市場開發工作,組織市場調研,搜集和分析市場反饋;負責全所市場宣傳資料的編寫、製作和管理;負責全所市場培訓以及市場服務工作的組織和協調;負責指導和協調三個市場發展與服務總部的市場開發工作。
法律事務部
負責組織擬訂和完善交易所的章程、規則和實施細則;審理違規、違約事件;負責司法協助、出證,代表交易所對外進行法律訴訟;負責市場糾紛調解工作;審核交易所出台的規章、法律文件;監督和協調交易所各部門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政策的執行;對會員和客戶進行期貨相關法律知識培訓。
監察部
負責監控市場風險,防止市場操縱;對會員、客戶遵守交易所業務規則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調查各類市場違規、違約行為;受理信訪、投訴;配合證監會系統及其他相關部門開展市場監管事務;對市場參與主體進行風險教育和培訓;承擔市場風險防範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財務部
負責交易所各項財務活動的管理、並指導監督直屬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負責建立、健全並執行交易所各項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組織實施交易所預算管理、編制年度預決算;負責資金籌措與使用,進行會計核算與財務分析;參與資產購置、資產管理、工資福利制度等工作;承擔財務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職責。
人力資源部
負責交易所人力資源規劃、開發和管理工作。負責編制內設機構設置、職能以及人員使用規劃;辦理員工招聘、調配、職務聘任手續;負責績效考核、薪酬制度設計、員工培訓、人才引進、在職再教育工作;負責與共青團組織的聯系。
審計室
負責對交易所有關財經工作進行監督、定期進行分析、評價,提出意見和建議。對交易所財務收支及資產管理情況,重大投資事項,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及執行情況,財務預算編制及執行情況,經濟管理和效益情況實施監督;負責對交易所派出機構、內設部門、下屬單位負責人及財務狀況的內部審計。
行政部
負責交易所行政服務和後勤保障工作。協助辦公室負責交易所的綜合會議和大型活動的組織、安排;負責全所設備、物品的采購及合同、協議的簽署和管理;負責固定資產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和發放;負責設備的維修和保養;負責員工公寓管理、員工的醫療保健服務等工作。
⑨ 想去鄭州商品交易所上班
想得太簡單了吧,並沒有什麼學校、專業方向可以確保你能夠畢業後一定可以到鄭州商品交易所上班的,倒是找一個有此類關系的導師可能性更大一些。
⑩ 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組織結構
辦公室:負責協調本所日常工作。
黨委辦公室:負責本所黨委、紀委日常工作。
人力資源部:負責本所人力資源規劃管理工作。
財務部:負責本所財務管理工作。
稽核審計部:負責本所內部稽核審計工作。
法律部:負責本所法律事務。
公司管理部:負責本所主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日常監管工作。
市場監察部:負責深圳證券市場交易活動的日常監管工作。
會員管理部:負責本所會員日常運作監管及會籍、席位管理等工作。
基金管理部:負責上市基金、債券日常服務與監管,以及深市基金、債券市場拓展工作。
信息管理部:負責本所信息資源組織、開發、管理工作。
系統運行部:負責本所交易系統以及監察系統、中心資料庫、業務管理系統、互聯網站和辦公系統等的日常運行工作。
電腦工程部:負責本所交易、監察、中心資料庫、業務管理等系統的研究、規劃、開發和維護工作。
策劃國際部:負責組織協調本所發展戰略策劃、政策研究、產品創新,編輯《證券市場導報》和《深交所》內刊,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上市推廣部:負責市場宣傳推介以及保薦人督導工作。
綜合研究所:本所下屬機構,成立於1997年4月,主要從事本所、證券監管機構以及證券市場關注的各類課題研究,為本所追蹤國際證券市場發展動態、開發新產品和進行重大決策前期論證提供智力支持。綜合研究所同時負責本所博士後工作站的管理工作。
創業企業培訓中心:本所下屬機構,成立於2001年4月。中心以推動創業企業的基礎管理和持續發展為目標,以「誠信、守法、創新」為主線,組織實施對創業企業、上市企業等的培訓工作。
深交所行政服務有限公司:本所下屬機構,成立於2003年12月,負責本所後勤服務、技術保障、設備采購與管理等工作。
深圳證券通信有限公司:本所下屬機構,成立於1993年8月,是一家為證券市場提供數據通信服務的專業通信公司。公司擁有由衛星通信網和地面通信網組成的、當時國內規模最大的專用證券通信網——深圳證券通信網,承擔本所與全國各地證券營業部之間全部的證券信息傳輸任務。
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本所下屬機構,成立於1994年,負責深圳證券市場交易實時行情、上市公司信息公告的發布、經營和管理。公司致力於推動中國證券信息業的發展,運用高科技信息技術通過多種媒介向社會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智能化的證券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