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理事長:
深圳證券交易所第一任理事長是王喜義。
1993年3月,深圳市政府任命羅顯榮為深交所理事長,王健任深交所副理事長。
1995年5月,深圳市政府任命曾柯林為深交所理事長。
2001年9月,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名,深交所理事會選舉陳東征為理事長。
2014年9月,經黨中央和國務院提名,深交所理事會選舉吳利軍為理事長。
歷任總經理:
深交所第一任行政領導為王健,任深交所副總經理,主持工作。
1992年7月,深圳市政府任命禹國剛為深交所副總經理,主持工作。
1993年7月,深圳市政府任命夏斌為深交所總經理。
1995年10月,中國證監會任命庄心一為深交所總經理。
1997年8月,中國證監會任命桂敏傑為深交所總經理。
2000年8月,中國證監會任命張育軍為深交所總經理。
2008年2月,中國證監會任命宋麗萍為深交所總經理。
2016年4月,中國證監會任命王建軍為深交所總經理。
(1)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屆理事擴展閱讀:
深圳證券交易所歷史沿革
第一階段:誕生(1978-1991)
深交所在改革開放、特區建設和「姓氏」爭論中孕育誕生,開創了新中國證券集中交易的先河。資本市場的功能作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中不斷得到檢驗。
第二階段:拓荒(1992-1995)
建所伊始,深交所就積極探索證券市場國際化道路和產品創新。到1995年已初步形成A股、B股、債券、認股權證、國債期貨等在內的多品種證券市場格局。
第三階段:成長(1996-1999)
深交所直面嚴峻形勢,適應體制變化,推進市場服務工程,加強市場一線監管,實現從區域性市場到全國性市場的跨越性成長,完成由試驗性探索到規范化運作的關鍵性轉變。
第四階段:求索(2000-2009)
20世紀90年代,全球新經濟快速發展,中國經濟結構加快調整,客觀上要求資本市場發揮其促進企業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功能。深交所先後設立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開辟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道路。
第五階段:希望(2010年以後)
創業板啟動標志著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架構初步確立。在新的歷史階段,深交所將繼續以服務支持中國經濟為己任,全力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包容力和透明度,努力建設成為全球最具特色的證券交易所。
B. 上海股票交易所第一位總經理
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任理事長是李祥瑞授權,總經理是尉文淵,當時的環境下應該李是老大吧,呵呵
C.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2006
1月4日 新上證綜指正式推出
15日 證券技術大廈結構封頂 2月6日 發布修訂後的《上海證券交易所債券交易實施細則》 27日 股改取得重大進展,股改公司市值占滬市總市值過半
2月 協助指數公司發布中證流通指數 3月 2日 資產支持證券在大宗交易系統調整為在全天交易時間轉讓
27日 新機房一期完工並投入使用 4月 第三代監察系統項目進入開發實施階段
12-14日 耿亮理事長赴台灣出席第25屆亞洲暨大洋洲交易所聯合會(AOSEF)年會。
13日 上證180ETF正式成立,首發規模10.73億元 5月8日 國債新質押式回購上市
12日 本所發布《股票上市規則》第5次修訂稿,為《證券法》修訂後的首次修訂
15日 本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
18日 上證180ETF上市
23日 終止天同證券本所會員理事單位資格
25日 長江電力認股權證在本所掛牌上市,這是《權證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發布以來滬深證券市場第一個公司權證,也是本所暫停一年多後恢復融資功能 5月 首次公開發布本所自律監管工作年度報告
6月5日 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引》
5-8日 耿亮理事長赴香港出席第31屆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年會。
17日 滬市第一家完成股改的公司--三一重工安排有限條件流通股上市
23日 因實施股權分置改革而暫停新股上市一年後首家新股--大同煤業上市 7月5日 中國銀行A股在本所上市,募集資金200億元
5日 本所開發的中國基金信息分類獲得XBRL國際認證
18日 本所信息公司LEVEL--2行情正式對外發布
18-27日 本所舉辦以「走進新一代」為主題的新一代交易系統全國巡迴推介活動
28日 信息公司商業網站建設項目啟動 8月9日 封閉式基金「基金興業」終止上市交易,轉為華夏平穩增長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這是本所掛牌的封閉式基金首隻順利實現「封轉開」
15日 為抑制過度投機,本所限制了國泰君安證券公司上海江蘇路營業部一客戶證券賬戶的「寶鋼權證」交易,這是本所首次採取限制客戶證券賬戶交易的處罰措施
30日 寶鋼股份認購權證到期行權,首隻股改權證如期結束交易 9月8日 由本所等五家交易所聯合出資的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正式掛牌
18-22日 協助中國證監會主辦「國際證監會組織新興市場委員會會議」
20日 本所與盧森堡證券交易所、蒙特利爾交易所、泛歐交易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10月 9日 尚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標記
15-17日 理事長赴巴西出席第46屆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會員大會和年會。本所當選WFE董事會成員,耿亮理事長為WFE董事。
23日 與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
27日 中國工商銀行A股上市,募集資金466億,為本所開業以來最大的一次籌資活動。該公司股票也第一次實現了A H股同步、同價發行、上市。 11月8日 證券大廈新機房全面完工並正式啟用
14日 為防範風險,提示市場理性投資,本所首次對權證採取盤中停牌監管舉措,對「武鋼JTP1」採取了盤中臨時停牌措施。
17日 上證紅利ETF正式成立,首發規模22.23億元
29日 馬鋼股份認股權證及其公司債在本所掛牌上市,這是滬深證券市場第一隻由「分離交易可轉債」分離出來的公司權證和公司債 12月9日 本所舉辦「完善獨立董事制度國際研討會」
19日 本所「公眾咨詢服務熱線」揭牌
28日 本所舉辦「『兩法』實施一周年座談會」
D. 上海證劵交易所什麼時候成立的
1990.11.26成立,12.19開始營業
E. 上海證券交易所是哪年成立的
我國證券市場發展史簡述
我國最早的證券交易市場是清朝光緒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經紀人組織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在這兩個交易所買賣的主要是外國企業股票、公司債券,中國政府的金幣公債以及外國在華機構發行的債券等。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證券交易所在1952年關閉,舊中國的證券市場相繼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我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著重記住幾個重要的時間和重的事件)
十幾年來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特點:(市場、發行、投資者和監管四個方面)
1、市場發展日益規范有序
(1)發行制度由審批制過渡到核准制;
(2)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
(3)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漸規范。
2、證券發行規模逐年擴大,品種結構日趨合理
到2000年為止,我國發行的證券品種已涵蓋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國債、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等。
3、機構投資者的隊伍逐漸壯大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
1999年11月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者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大力培育證券投資基金。1998年3月,首批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記住時間及其事件)
(3)其他機構投資者
從2000年9月8日開始,我國任何企業都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1999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通知,明確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這三類企業可以進入證券市場進行投資。(三類企業入市)
4、監督手段法制化
1993年4月22日,國務院頒布了《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
1994年7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了《中國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1999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正式實施。
參考資料:《證券市場基礎知識》教學輔導
F. 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時間
上海證券交易所,1990年11月26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1990年11月26日在上海華南賓館舉行上海證券交易所大會暨會員大會。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國大陸建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深圳證券交易所於1989年11月15日籌建,1990年12月1日開始集中交易(試營業),1991年4月11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並於同年7月3 日正式成立。
拓展資料:
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於1990年12月,經國務院授權,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這是建國以來內地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
此前的中國人,只是從茅盾的小說 《子夜》及據此改編的電影中依稀對股票交易所有一點印象。開市那天,來自上海、山東、江西、安徽、浙江、海南、遼寧等地的25家證券經營機構成為交易所會員,分專業經紀商、專業自營商、監管經紀商和自營商幾種。交易所採用現貸交易方式,不搞期貨交易,開業初期以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券和金融債券交易為主,同時進行股票交易,以後逐步過渡到債券和股票交易並重。
G. 中央任命誰為上海證券交易所主要負責人
如圖 鍾海東
H.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歷史沿革
1990年12月19日上午,交易所舉行開業典禮,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出席了開業典禮。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李祥瑞授權總經理尉文淵在交易大廳敲響正式開市的第一錘,半小時後前市收市時已成交49筆,面額為5879008元。
股市真正火起來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當年5月21日上海股票交易價格全部放開,由市場引導,結果從2 1日至23日,股票價格一飛沖天,3天內暴漲570%,這一天被稱為中國股市真正誕生的一天。8月,深圳股票交易所發生了搶購股票風波,這是後話。
I. 上屆上海證券交易所所長是誰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機構架構,沒有所長這個職務。一般是黨委書記兼任理事長,黨委副書記兼任總經理。以下三位黃紅元是現任。
吳清,男,1965年4月生,漢族,安徽蒙城人,中共黨員,1989年1月參加工作,研究生,經濟學博士。曾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機構部副處長、處長、副主任(正處級)、機構監管部副主任(副局級)、主任、證券公司風險處置辦公室主任、基金監管部主任。
2010.11,任上海市虹口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代理區長。
2011.01,任上海市虹口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區長。
2013.07,任上海市虹口區委書記。
2016.05,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
黃紅元簡歷:
1995年至1997年任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
2008年2月任上交所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2010年10月11日任中國證監會機構監管部主任。
2011年任上交所第一副總。
2012年任上交所總經理。
2018年5月6日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
桂敏傑簡歷:
1994年起,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法律部主任;
1997年起,任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黨委書記;
2001年5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
2002年7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主席助理;
2004年7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黨委委員;
2009年4月,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席;
2012年4月,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
2012年6月,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兼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2年9月,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
2016年5月,不再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理事長。
J.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哪一年
我國最早的證券交易市場是清朝光緒末年(1891年)由上海外商經紀人組織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眾業公所」,在這兩個交易所買賣的主要是外國企業股票、公司債券,中國政府的金幣公債以及外國在華機構發行的債券等。
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是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證券交易所。1920年,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
天津證券交易所在1952年關閉,舊中國的證券市場相繼消失。
1990年12月和1991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相繼成立,我國證券市場正式形成。(著重記住幾個重要的時間和重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