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個關於股票退市的問題,急需高手解答!
1、聽說股票要連續2年虧損才被做ST處理,連續3年虧損才被*ST處理.那麼有沒有可能公司突發事件使一個正常的公司一下跳躍成*ST呢?
答:有。如:002200 *ST大地。2011年5月4日,綠大地繼公司董事長被捕,財務總監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後,又因2010年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變為「*ST大地」。按道理,綠大地只虧損2010年一年,不該戴ST,也不該戴 *ST。但依據相關規定,戴了。
2、另外是所有ST股全有退市風險? 還是只有*ST有退市風險呢?
答:關注連續2年虧損的公司,如果已經虧損2年,第三年如果虧損,就將暫停上市。所以,一般*ST有暫停上市風險。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退市。
3、其他沒有被做特別處理的普通股票,會不會因一些突發事件而退市呢? 如地震 海嘯 戰爭等不可抗力因素,或者是一些突發的業績虧損,會不會讓股票突然退市呢?
答:沒有。至少目前沒有。
4、如果股票被退市了,那麼是不是投資就變為廢紙了?
答:依據目前政策規定,連續三年虧損後,公司將暫停上市,如果下一個半年報虧損,公司股票經核准後,退市,進入三板市場交易。比如現在400008水仙A3 。以前是A股,目前在三板交易,價格目前2元多。價格最低的三板股票也有幾角。談不上真正的廢紙。
❷ 股價低於一元退市規則
一元退市制度創業板公司股票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將終止上市。
從現實情況看,我們還不能看到「一元退市」制度馬上起到作用,但是不等於這條標准不重要,隨著退市制度的威力逐漸顯現後,將會是另一番場景。
(2)滬深交易所一元退市規定不合理擴展閱讀:
從高價發行角度來看,或者從募集資金來看,創業板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才有可能達到「一元退市」的標准。能不能同時再增加一個標准,就是說股價觸及低於每股凈資產的50%就退市。
退市後,不允許賣殼,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制度。這是主板市場的一個痛處,之所以退市制度被指責,主要是主板允許賣殼,可以停牌三年,導致證券市場低效率,導致很多內幕交易,創造暴利獲取機會。不允許賣殼是非常好的一個制度設計。
❸ 上海交易所*ST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會退市嗎
上海交易所星號ST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一元,肯定會退市的
❹ 股票面值低於1元的話就得退市嗎
我國滬深兩市的股票票面金額均已1元/股為單位,當某隻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價都低於面值,即低於1元,那麼就會觸發面值退市條件而被強制退市。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14.1.1,上市公司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本所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
在本所僅發行A股股票的上市公司,通過本所交易系統連續120個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實現的累計股票成交量低於500萬股,或者連續20個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
A股面值一般為1元,如過符合上述條件,多日在1元以下,則有可能被終止上市。
(4)滬深交易所一元退市規定不合理擴展閱讀:
交易所對上市公司退市一般具有較大的自主權。如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6 04規定,交易所對它認為不符合上市標準的公司,有權終止其上市。聯交所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無須經過證交會批准。
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802 01規定了上市公司退市的具體標准,同時指出,即使公司符合這些具體標准,在某些情況下,交易所仍有權對它認為不適合繼續交易的公司作出終止上市的處理。
與香港不同的是,美國1934年證券交易法規定,交易所在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之前,必須報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
❺ 假如某一上市公司被證監會要求退市了,如果持有它公司的股票該咋辦呢是不是就作廢了
首先,只要那家公司不破產,你的股權就不會消失,退市就是不能在滬深交易所市場交易了。但是仍然可以進行股權轉讓。
如果你的公司不但退市,而且破產了,那麼你就真的有麻煩了,你公司的資產會被變賣然後清償貸款,債券等,然後剩下的資產你才有資格按持股比例分成。
退市就是對在證券交易所報價交易的股票或證券予以摘牌的處理。
不再主板市場上交易。在3板市場交易。每周5交易一次。
三板市場的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目前在三板市場由指定券商代辦轉讓的股票有14隻,其中包括水仙、粵金曼和中浩等退市股票。作為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
目前擁有代辦股份轉讓資格的券商有:申銀萬國、國泰君安、大鵬、國信、遼寧、閩發、廣發、興業、銀河、海通、光大和招商證券等12家證券公司。投資者如要參與股份轉讓交易,必須開立專門的「非上市公司股份轉讓賬戶」。開戶時需要攜帶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到具有代辦轉讓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營業網點開立賬戶,並與證券公司簽訂股份轉讓委託協議書。持有已退市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要進入三板市場轉讓股份,也要開立此賬戶。
從去年9月20日開始,根據股份轉讓公司的質量,在三板市場上實行股份分類轉讓制度。凈資產為負和為正的公司分別實行每周3次(周一、三、五)和5次(周一至五)的轉讓方式,轉讓委託申報時間為上午9:30至11:30,下午1:00至3:00;之後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漲、跌停板限制為5%。
三版的行情可以在在這里看
http://biz.finance.sina.com.cn/hq/
選擇三版打開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63519.html
❻ 退市標准:20日股價低於1元——是以A股為准
應該說A股有其中一個退市標准:
「一元退市」標准,是一個市場化退市標准中的最高境界。所謂「一元退市制度」是指公司股票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收盤價均低於每股面值的,其股票將終止上市
❼ 新規下首隻1元退市股,現在的退市機制跟以往有何不同之處
區別在於以前是按照面值退市,現在是直接改為1元退市,而且現在退市沒有了整理期。媒體報道,退市新規頒布後,首隻1元退市股出現,該股票為*ST宜生股票,而在退市之前,該股票跌幅已經超過了97%。在在停牌之前,該股票價格已經跌破1元人民幣,並且連續20個交易日都低於這個一元價位,所以觸及了退市的條件,成為了新規之後,第一支一元退市股。有投資者指出,去年不少散戶持倉的低價股都面臨的1元退市的問題,但散戶們持有的倉位都不多,所以大眾基本沒有太注意這些低價股。
❽ 上交所風險警示新規公平嗎
一:*ST股和ST股都將納入到風險警示板。此外,上證所將引入一個新的前綴——「退市」,這類退市整理股票在風險警示板交易30個交易日,屆滿次日摘牌。
二:根據徵求規則,風險警示股票價格的漲幅限制為1%,但A股前收盤價格低於0.5元的,漲幅限制為0.01元;B股前收盤價格低於0.05美元的,漲幅限制為0.001美元。對於跌幅限制,則統一規定為5%。此外,退市整理股票價格的漲跌幅限制均為10%。
三:若風險警示股票盤中換手率達到或超過30%,該股票將被實施盤中臨時停牌,停牌時間持續至當日14:55。
四:投資者買賣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應當採用限價委託方式,並須簽訂《風險揭示書》。同一賬戶或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多個賬戶,當日累計買入的單只風險警示股票,數量不得超過50萬股。
五:有4類股票將被納入風險警示板,即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因暫停上市後恢復上市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股票;因退市後重新上市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股票;因其他情形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股票。
一:退市新政下ST股難再「咸魚翻身」
繼深交所宣布推出退市整理板之後,上交所日前也宣布擬設立風險警示板。昨日,ST板塊集體重挫,個股大面積跌停。筆者認為,在滬深兩市退市風潮的籠罩下,ST公司的殼資源價值基本消失,ST板塊的整體性下跌不可避免。對於ST板塊來說,這一次「狼」真來了,那些還在市場邊緣徘徊妄想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的ST股們不會再有「死而復生」的奇跡發生,手握ST股票的投資者應未雨綢繆,對於潛在的具有退市可能的股票應及早防控。
二:ST股成危牆 5公司十大流通股東急出逃
各ST股的賣出榜上,不少名不見經傳的券商營業部陸續登場,ST股參與方范圍之廣可見一斑。當然,其中也不乏湘財證券杭州教工路營業部這樣的活躍游資營業部的身影。而機構繼今年一季度收縮ST股戰線布局後,面對ST板塊的連續殺跌相對理性。公開信息顯示,僅有2家機構席位出現在*ST能山及ST廈華的賣出榜上;蹊蹺的是,ST廊發展及ST金化的買入榜上也有機構席位亮相。
三:百隻ST繼續跌停 9股回歸「1元時代」
ST板塊的暴跌也使低價股的隊伍大幅擴容,截至昨日收盤,兩市共有438隻個股跌破了5元,在2381隻可交易A股中所佔的比例為18.4%。同時,曾經一度消失的「1元股」也重出江湖,目前已達到了5隻。其中現價最低的為*ST長油,該股最近兩個交易日均以跌停收盤,昨日該股的收盤價為1.24元。以此計算,該股離跌破一元凈值也只有5個跌停板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