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第十屆寶鋼十大傑出青年新鮮出爐,看看都有誰
◆蘇沖崗(寶鋼股份硅鋼部)
◆劉耀恆(寶鋼中央研究院)
◆伍治平(寶信軟體)
◆劉年富(寶特韶關公司)
◆蔣丹楓(寶鋼金屬南通寶鋼製品)
◆孫憶敏(寶地置業)
◆顧獻智(寶鋼工程寶華招標)
◆王凱(八一鋼鐵)
◆周磊磊(寶鋼不銹)
◆張沛媛(華寶信託)
Ⅱ 基金轉換手續費 對比
a)國內基金定期定額門檻:皆3000
國內股票型單筆門檻: 除合庫,萬泰,安泰是五萬外,其餘是三萬
c)國內基金手續費:
台灣銀行單筆定期皆4.9折且無最少限制
台企銀單筆定期皆4.5折,最少手續費50元
安泰定期五折,單筆六折,無最少限制
d)國內基金轉換手續費
台灣銀行免收
e)國內基金管理費
中華銀,萬泰不收
f)國外基金定期定額台幣信託門檻:
台銀,玉山,台企銀,國泰,聯邦,寶華,合庫,中華銀,萬泰,安泰,彰銀,新光是3000
g)國外基金定期定額外幣信託門檻:寶華,安泰,聯邦是100美金
h)國外基金單筆台幣信託門檻:玉山,國泰,寶華,中華銀,是一萬
i)國外基金單筆外幣信託門檻:玉山,國泰,300美金, 寶華350美金
j)國外基金手續費:
台企銀:定期單筆皆五折,台幣信託最少150,外幣信託最少6美元
台銀:定共單筆皆5.9折,無最少
國泰:最少50
寶華: 9/30前辦理,定期五折,單筆六折
安泰: 定期五折,單筆六折,無最少
k)國外基金轉換費:幾乎都是500+各基金公司規定
l)國外基金管理費:
萬泰的定期免管理費
寶華定期六次以上免,未滿6次1000
中華銀的定期,第一年免,13~18個月0.2%,18個月~三年0.1%,三年以上免
Ⅲ 滬上皇秦奮他家干什麼的
俗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一旦有了名氣之後,很快就會被大眾認知,尤其是在互聯網高速發達的時代提及知名的富二代,想必不少人會立即想到王思聰。因為這些年來,他的曝光度和話題度可以說是遠超其他富二代。除此之外,他除了擁有富二代這個身份外,自身也具有很強的做生意的能力。
與此同時,王思聰在敢於表達自己看法方面也有著獨特的影響力。在網路上被網友們戲稱「校長」,故而給人留下了不算差的印象,自然人們對他的關注度也就變得比較高了。不過你知道嗎?向來以敢說著稱的王校長,也有在被別人懟了以後不敢再發聲的時候。而這個人,就是富二代秦奮。
那麼,能懟得王思聰無言以對的秦奮,到底什麼來頭?
一、秦奮的出現。
可能提及秦奮的名字,很多人會表示沒聽說過。這倒不是因為他不太出名,而是因為他之前行事較為低調。不像王思聰一樣,到哪兒都說自己有錢,自己爸是王健林。也就這幾年隨著網路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秦奮才逐漸被大家關注到。
再加上這些年他似乎一改以往的低調作風而變得張揚了些,故而人們對他的關注度就變得更高了。而讓他在某一段時間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物的原因,則是他在王思聰又一次炫富的時候直接用三個字就懟得他不敢再做任何回應。
二、秦奮的兩大愛好。
很多人都覺得,想知道一個人到底富不富,得看他擁有什麼樣的愛好。畢竟愛好這種東西是長期的,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味和身價。雖然這樣的觀點未必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但起碼在秦奮身上,卻算是得到了很好的印證。因為要知道,秦奮此生的兩大愛好真是讓他富二代的身份暴露無遺了。
首先,他非常喜歡收藏豪車。眾所周知,豪車的價格向來都不菲。而秦奮收藏的豪車不僅價值不菲,而且還都是限量款。稍有破損,甚至光修理費都得上千萬。
其次,愛購買名表。除了愛好收藏豪車之外,秦奮還非常喜歡購買名表。據說他手上戴的手錶,個個的價格都超過了百萬。而且這樣的表的數量之多,甚至夠秦奮每天不重樣地佩戴。若他並非是富二代,或者富裕程度遠不及王思聰的話,那還真的不會有人相信。畢竟再怎麼說,他擁有這些東西都是有據可查的,而若沒有那個經濟能力的話,他又怎麼可能會擁有這些東西和這樣的愛好呢?
當然了,之所以說他是富二代,而並非富一代,則主要跟他的年紀有較大的關系。假如此時的他已經有了些年紀,那自然會直接被人當成富一代看。但偏他年紀太輕了,即便說他是富一代,估計也不會有人相信。
三、人們對秦奮父親身份的猜測。
其實,除了猜測秦奮是富二代之外,人們還從身為秦奮的好朋友的王思聰嘴裡,得知了他確實是個富二代。因為據說有一次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王思聰曾公開透露說秦奮的父親比他爸王健林還要有錢。而王思聰向來以敢說真話著稱,自然他透露出來的事情就不太可能存在虛假的情況了。
既然如此,自然又會對秦奮父親的身份產生好奇。據說有不少人曾猜測,秦奮的父親是全球某大型博彩中介公司的老大。當然了,也有不少人則認為,秦奮的父親身份應該更為高端一些,可能是紅二代的後人。
四、有關秦奮父親的信息。
雖然有關對秦奮父親的身份信息的猜測活動一直都未停止過,但到目前為止,卻仍無定論。不過,在眾多猜測之中,有一個猜測還算是更容易得到人們支持一些的,那就是認為秦奮的父親是一位從英國劍橋大學畢業的銀行家。
因為銀行家的經濟實力畢竟更為強悍一些,一看就並非王健林這樣的企業家能比得了的。故而這樣的猜測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算是合情合理。當然了,至於究竟秦奮的父親是不是銀行家,至今也並沒有個准信兒。
結語:
其實秦奮的父親到底是誰,並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情。畢竟再怎麼說,就算知道了事實,於我們而言也並沒有多大的好處。我們既不會因為知道了這個信息而變得富裕起來,也不會因為知道了這個信息而活得如秦奮那般瀟灑。
所以對於類似問題的討論,偶爾拿來當個談資也就罷了。太過於較真的話,反而會對我們產生諸多不利的影響。所以說,我們處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豈不是很美?為何還要去關注別人家的事情呢?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