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索馬裏海盜股票
就怕 他們每天都有重大事項要公告,天天停牌
難得復牌一次也是無量漲停
你想買 也買不到
⑵ 09國內外重大事件。急!
2009年「改變」世界的十大事件
一、俄烏「斗氣」(1月1日)
2009年新年第一天,由於俄烏在2009年天然氣供應價格、過境費用和以前債務償還等問題上未能達成協議,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切斷了對烏天然氣供應。7日,由於烏克蘭私自截留輸往歐洲的天然氣,俄羅斯完全停止經烏克蘭向歐盟供氣。俄烏天然氣爭端使歐洲18國的老百姓在多年未見的寒冬中瑟瑟發抖。雖然後來問題得到了解決,兩國目前看來也不會在第二個冬天接著「斗氣」,但歐洲由此開始反思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是否過重,並認真考慮新的能源來源。
二、奧巴馬上任(1月20日)
2009年1月20日,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正式上任。他的就任,成了籠罩著經濟危機陰霾的2009年中最耀眼的第一縷陽光。這位打著「改變」口號上台的總統,雄心勃勃地推出了787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推行龐大的醫改計劃,將海外主戰場從伊拉克轉移到阿富汗,改善和亞洲國家、俄羅斯及中東國家的關系……這些極大改善了美國的海外形象,更使他獲得了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肯定。但是,雄心歸雄心,陰霾不散的經濟危機、艱難前行的醫改使他的國內聲望一再下跌,和中東國家、俄羅斯的關系似乎也沒有大的進步。上任還不到一年,奧巴馬要面對的考驗還很多。
三、美俄撞星(2月11日)
2月11日,兩顆分屬美國和俄羅斯的通訊衛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相撞。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撞星」事件。我們突然發現,以往浩瀚無垠的太空變得「擁擠」了。這兩顆衛星相撞的影響可能會持續幾十年,專家們甚至早就預見到可能會發生這樣的事。現在,人們更多的是思考如何防止日益擁擠的太空不會再出現「撞星」事故,畢竟,這種代價實在高昂。還好,這兩顆衛星不算太重要,「驚嚇」過後,美國的太空政策可能因此受到影響,而歐洲航天局已計劃創建網路監控太空碎片和小行星。
四、甲型H1N1流感肆虐全球(4月13日起)
4月13日起,一種絕大多數人聞所未聞的流感開始在墨西哥傳播開來,首都墨西哥城一度成為人煙稀少的「死城」。這種最初叫「豬流感」的病迅速在北美、南美、歐洲、亞洲先後傳播開來。後來,它的名字被更正為「甲型H1N1流感」——甲流。隨著天氣轉冷,到11月,全球因其而死的人已近8000,病毒甚至出現了變種。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它可能感染全球80%的人口。甲流,這個2009年全球最熱門的詞彙,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世人對健康的珍視;它在全球的蔓延,也使得各國的疾病防治機制前所未有的協動起來。
五、朝鮮退出六方會談(4月14日)
2009年是朝鮮半島紛爭不斷的一年。4月5日,朝鮮宣布成功利用火箭將「光明星2號」衛星送入太空軌道,立刻一石激起千層浪。西方和日韓一直聲稱,朝鮮此舉是為試驗遠程導彈技術,而朝鮮堅稱是和平利用太空。聯合國安理會4月13日對朝鮮的發射行為表示「譴責」。終於,4月14日,朝鮮宣布退出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並於5月25日再次進行核試驗。半島局勢從此再陷僵局。此後,雖然有柯林頓訪朝、金大中去世打開朝韓對話大門,但朝鮮至今仍然要求要和美國單獨對話,作為重返六方會談的條件。
六、日本政局世紀輪替(9月16日)
9月16日,執掌日本政壇半個世紀的自民黨終於告別日本政治舞台中央,新首相鳩山由紀夫為首的民主黨上台。和奧巴馬上台一樣,鳩山就任也是日本人多年來對經濟乏力、世襲政治等現狀不滿的結果。果然,這位新首相一上台,就拋棄了日本最著名的「脫亞入歐」政策,喊出了重視亞洲的口號,提出了東亞共同體的建議。這把日本的頭號盟友美國驚出了一身冷汗,日本新政府在美軍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上的態度,更讓美方不爽。多年的忠誠小弟要反?美國當然不答應。
七、完全非拉丁語網址將出現(10月30日)
10月30日,全球互聯網管理機構國際互聯網名稱和編號分配公司(ICANN)批准,國際互聯網可使用中文、阿拉伯文和韓文等非拉丁字母文字注冊域名。據悉,新域名可於明年初開始使用,當中又以中文及阿拉伯語的域名需求量最大。目前,在全球16億網民中,有超過一半人的母語不是英語,讓他們擺脫僅限於拉丁字母的網址的束縛,將大大有助於互聯網在全球的普及和利用,可謂意義重大。這是ICANN的一小步,卻是使用非拉丁文字的半個人類的一大步。
八、歐盟一體化成型(11月3日)
11月3日,捷克批准了《里斯本條約》,歐盟一體化終於掃清了最後障礙。經過八年漫長等待和爭吵,歐盟得以開啟一個新時代。12月1日,《里斯本條約》正式生效。該條約改革了歐盟決策程序,減少使用一票否決權的決策領域,增加了歐盟決策效率。在生效之前,歐盟還選出了「總統」和「外長」,盡量使歐盟用同一個聲音說話。有評論說,通過「內外兼修」,歐盟希望加速推進一體化進程,在國際舞台發揮更大影響力。面對這個全球力量不斷變化的時代,歐洲人選擇了站到一起。
九、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召開(12月7日)
2009年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5次締約方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5次締約方會議在哥本哈根拉開帷幕。192個國家、110國元首同意出席、1.5萬人參加,說明了各國對會議的重視。目前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約為470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達550億噸以上。為保證全球氣溫的上升能有50%的概率不超過2℃,2020年全球的碳排放當量不能超過440億噸;而即使按照世界各國過去幾個月的減排計劃推算,2020年的碳排放約為460億噸。因此,這次大會能為拯救這顆星球做些什麼,無疑是21世紀第一個十年即將過去時的全球視線中心。
十、世界經濟秩序重建(2009年)
從2008年開始颳起的金融危機使全球深陷衰退之苦。4月的G20峰會上,經濟刺激更是絕對的焦點話題。增加支出、寬松貨幣政策、降息、加大基建投資……經濟危機除了促使各國紛紛推出刺激政策,更引發了一場全球經濟秩序的重建: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開始走上前台:中國被視作全球復甦的領軍者之一,G20取代G8成為全球議事中心,金磚四國首次召開峰會廣受矚目,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份額將得到提高……危機過後,老牌發達國家開始明白,他們必須學會正視往日不起眼的「小夥伴」了
另外再給你列幾件大事:
1、菲律賓發生政治屠殺血案
2009年11月23日,菲律賓發生一起震驚世界的劫持人質和屠殺事件。棉蘭老島馬京達瑙省數十名政界人士、律師和記者被約100名武裝分子劫持後慘遭屠殺。現場發現的57具屍體上布滿槍眼,其中一些人被斬首,20多名女性死者生前遭凌辱。
選舉暴力在菲律賓屢見不鮮。僅在2004年總統選舉期間,就發生249宗與選舉有關的暴力事件,造成148人喪生,261人受傷。但此次慘案堪稱菲律賓歷史上規模最大、場面最慘烈的針對平民百姓的殺戮事件。慘案中20餘名記者遇難,人類歷史上此前從未發生過如此大規模屠殺記者的事件。
2.創業板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市。經過10年籌備,2009年10月23日,創業板在深圳正式開市。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自此邁上新台階。截至12月28日,創業板上市企業已達36家。
3.2010年1月17日0時12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建設又邁出重要一步,衛星組網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4.海地當地時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發生7.0級強烈地震。位於首都太子港的總統府及多座其他政府建築被震塌,包括外交部在內的多處通訊和電力供應中斷。
海地當地時間12日下午發生地震,此次地震震級為7.0級,震中位於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約15公里處,震源深度約為8公里。這是當地錄得發生的最強地震。在1984年,該地區曾發生6.7級地震。
美國地震勘探局的科學家估計,此次地震造成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數量將相當慘重。最新估計死亡人數可能達20萬人。
⑶ 索馬裏海盜是怎麼上市的
索馬里的海盜就是通過大家的努力和追捧最後才上市的,不然的話之前是不能上市的,而且還經歷了一些風波,真的是太挫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