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石油交易所怎麼樣啊啊啊
注意風險,只可用閑錢炒,謹慎之
Ⅱ 中國原油期貨上市對美國有哪些影響
社論稱,在此之前,原油基準一直由美國洲際交易所的布倫特原油和紐約商品交易所的西得克薩斯中間基原油所主導。通過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合約,這將有助於促進人民幣在國際結算中的使用,並確立一個替代性的基準,以反映出主要用於地區煉油廠且不同於西方合約的原油等級。
社論稱,從去年開始,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為建立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提供了動力。早在1993年,中國就已經推出過國內原油期貨,但由於波動性太大而在一年後中止。上海上一次推出大宗商品期貨市場是在2015年,當時上市的是鎳期貨。在不到兩個月時間里,交易量就超過了倫敦金屬交易所的鎳基準期貨。沒有理由不認為它的原油期貨也遲早會成為一個主要市場。然而,國內投資者往往會在這樣一個市場中扮演重要得多的角色。關鍵的考驗是吸引外國交易者。已在上海市場進行交易的19家海外期貨經紀公司包括全球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公司和荷蘭托克有限公司。
社論稱,不過,外國參與者和中國政府之間肯定將有個適應期,因為後者喜歡不時地出手干預。拿鎳期貨來說,價格的急劇上漲曾導致當局實行更加嚴格的交易規則、提高手續費和縮短交易時間等。資本管制可能也是個問題,盡管此類措施很可能會減少。
社論稱,與此同時,正如危言聳聽者曾就中國對美國的軍事挑戰發出警告一樣,他們在經濟領域的同行也對新期貨市場旨在取代美元在原油定價中的主導地位提出了擔憂。
社論稱,上面這兩種情況都不會很快出現。它們甚至不是北京的近期目標。眼下,有一個滿足該地區——尤其是那些正在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的需求和要求的市場已經足夠了。由於新「絲綢之路」將延伸至中東地區,如果長期處於石油-美元定價體系中的沙特被說服接受一個以人民幣計價的二級市場,那麼這將確實是一場劇變。這全都是中國和平崛起的組成部分;世界應該對此表示歡迎。
Ⅲ 上海石油交易所怎麼樣
還是不錯的 我之前在這做過一段時間,後來應為自己的一些原因就沒做了,准備過段時間繼續回來做的。
Ⅳ 石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開採石油是非常昂貴的,也可能對環境帶來破壞。海上探油和開采會打擾海洋環境。尤其以清理海底的挖掘工作破壞環境最大。油輪事故後泄漏的原油或提煉過的油在阿拉斯加、加拉帕戈斯群島、西班牙和許多其它地區脆弱的海岸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的破壞。
石油燃燒時向大氣層釋放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每能量單位石油釋放的二氧化碳低於煤,但是高於天然氣。但是作為交通用燃料要減少焚油導致的二氧化碳的釋放尤其棘手。一般只有大的發電廠才能夠裝配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單個車輛無法裝配這樣的裝置。
雖然現在也有可再生能源作為選擇,但是可再生能源能夠取代多少石油以及可再生能源本身可能導致的環境破壞還不肯定和有爭議。陽光、風、地熱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無法取代石油作為高能量密度的運輸能源。
要取代石油這些可再生能源必須轉換為電(以蓄電池的形式)或者氫(通過燃料電池或內燃)來驅動運輸工具。
另一個方案是使用生物質能產生的液體燃料(乙醇、生物柴油)來驅動運輸工具,但是目前的技術還無法讓生質燃料夠環保。總而言之要取代石油作為主要運輸能源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4)上海石油交易所對世界影響擴展閱讀:
在過去數十年中開採石油以及其副作用為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導致了巨大的問題。在有些地區土著居民被驅逐,在分配石油帶來的財富上也可能有些地區造成巨大的沖突。
外部的干涉和對沖突某一方的支持則導致更多的暴力。比如在阿爾及利亞平均每周就有約500次暴力沖突。
目前石油是現代工業社會最重要的原料。絕大多數運輸工具使用石油及其衍生品驅動,此外石油還被用來發電,它也是化學工業重要的原材料。諸多國家有戰備儲油制度。
Ⅳ 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未來展望
上海石油交易所的發展得到了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視和積極支持。2003年,上海市政府將上海石油交易所的創建工作列入《上海市發展服務業行動綱要》之中,2006年浦東新區政府將上海石油交易所納入國務院批準的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單位。
作為上海市能源行業的龍頭企業,申能(集團)有限公司將整合內部各類上下游資源投入上海石油交易所參與交易,全力支持上海石油交易所在能源要素市場方面的建設工作。
Ⅵ 上海石油交易所是不是騙人的
其實也挺好判斷的,第一個資金是不是第三方託管的,還有就是有沒有政府批文啊
Ⅶ 石油對世界有什麼影響
我也是拷貝的答案
首先解決石油能幹什麼:
石油是最重要的經濟資源 石油主要成分為甲烷,同時含有少量的乙烷和丙烷以及一氧化碳、氮氣等。通過對石油的煉制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燃料以及各種機器的潤滑劑、氣態烴。通過化工過程,可製得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農葯、化肥、醫葯、油漆、合成洗滌劑等。因此,石油被廣泛運用於交通運輸、石化等各行各業,被稱為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黑色黃金」、「經濟血液」。
石油的重要性
石油的流動改變著世界政治經濟的格局,只要沒有一種新的燃料能取代石油,國際間石油的爭奪就不會停止。不可否認,上個世紀海灣地區爆發的幾次戰爭,石油是其背後的重要動因。石油危機對國民經濟的打擊是非常可怕的。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使美國經濟「縮水」1/3,通貨膨脹率從3.4%上升到12.2%,失業率從4.9%上升到8.5%;20世紀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則使美、英的GDP負增長率分別為0.2%和2.4%。在我國,由於前幾次石油危機爆發時經濟對外開放程度還不高,因而影響不大。但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市場聯系的日益緊密,我國對石油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以現在中國每天進口200萬桶石油計算,如果國際油價每桶上漲5美元,那麼中國每天就要多支付1000萬美元,直接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0.4-0.5個百分點,石油對我國經濟的重要性已被提高到戰略高度加以重視。
影響世界石油市場價格波動的因素
石油的價格為何會波動?這主要取決於以下兩個因素:
第一,石油供需是決定價格波動的基本因素。從供應看,二戰前石油生產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洲,其中美國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2/3,20世紀60年代以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中心,號稱「石油帝國」。但60年代後,美國調整政策,變石油輸出為石油進口,而中東地區的沙特、科威特等新興產油國的地位日益上升。目前世界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在地理上可分為六組,即「一大五小」:(1)中東地區佔世界石油總出口量的55%,主要供應歐、美及亞太地區;(2)北非(主要包括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和突尼西亞)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9%,主要運往歐洲;(3)非洲幾內亞灣東岸(以奈及利亞為主)佔世界的7%,多輸往西歐、北美;(4)拉丁美洲北部(以委內瑞拉和墨西哥為主)佔世界的10%,主要供應北美;(5)俄羅斯佔世界的9%,大部分運往歐洲;(6)遠東(以印尼為主,還包括中國、汶萊和馬來西亞),佔世界的5%,主要供應日本。近年來,盡管中東地區的石油供應受到局部戰爭影響常有波動,但因其他產油國尤其是俄羅斯石油產量的穩定增長,總體上石油供應處於相對穩定之中。從需求看,隨著新經濟的萌芽,當今世界經濟結構已發生重大轉型,原先工業時代的能源密集型產業已逐漸被信息產業等知識密集型產業所替代,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而且技術進步使得能源使用效率顯著提高,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能耗水平比上世紀70年代減少了40%,發展中國家也隨著工業水平升級而使能耗大大降低,這就使各國經濟對石油的需求相對下降。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統計,2003年度世界石油需求量為每天7860萬桶,供應量為每天7930萬桶;2004年第2季度,需求量為每天8110萬桶,供應量為每天8230萬桶。目前從世界范圍來看,石油的供需總體處於平衡狀態,油價應保持穩定,但由於受突發事件如海灣戰爭、委內瑞拉兩次政治危機、中東局部武裝沖突的影響,油價也會短期性上漲。
第二,不可忽視國際組織在調節石油價格方面的作用。為消除石油價格波動對經濟的消極影響,1960年9月14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成立,協調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以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歐佩克成員國出口的石油佔世界石油貿易量的60%,對國際石油市場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例如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歐佩克大幅增加石油產量,以彌補伊拉克遭經濟制裁後石油市場上出現的每天300萬桶的缺口。但因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產量只佔世界60%,其控制國際石油市場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近年來非歐佩克國家在石油市場上所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別是以俄羅斯及西非國家為首的非歐佩克成員國近年來石油供應量不斷增長,抵消了歐佩克組織成員國的部分石油波動,從而削弱了歐佩克組織維持高價位的努力,成為決定世界石油價格的不可忽視的聲音。
石油危機與中國
上世紀60年代大慶油田的油龍滾滾噴出,使中國脫掉了「貧油國」的帽子。隨後十幾年,一批新油田相繼投入開發,徹底改變了中國「貧油」的局面,1978年中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大關,躍居世界第八位。但近10年來我國不得不面臨這樣的現實:中國石油資源盡管豐富,但經過數十年的掠奪性開采,國內的許多大型油田都已不同程度地進入衰竭期,同時經濟高速發展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目前我國石油消費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1993年中國就成了石油產品凈進口國。據估計,我國石油到2010年供需缺口將達到1.3億噸,到2020年供需缺口將達到2.2億噸,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存度已由1995年的6.6%上升為2003年的36%,預計到2010年和2020年將分別增至50%和60%。數字如此驚人,讓人們不禁為我國的石油安全而擔心,一旦發生「石油危機」,中國如何應對?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根據專家建議,已採取多方面措施確保國家石油安全: (1)加大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保證我國擁有一定的石油自給能力,降低進口石油的價格風險。雖然中國剩餘的已探明石油可采儲量非常有限,但未來勘探開發的潛力還很大。中國目前石油可采資源探明率為40%,屬勘探的中期階段;天然氣可采資源探明率為20%,屬勘探的早期階段,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通過加大勘探力度、科技創新、提高採收率等手段,中國石油資源的勘探潛力還有很大的挖掘餘地;(2)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在中國原油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加快建立可靠的、低成本的進口原油保障體系,必須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過去我國對石油儲備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不足,使得我國在應對目前國際油價的異常高漲時十分被動。2001年3月「建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就已經明確寫入了「十五」計劃中,並公開向全世界發表。現已有4個石油儲備基地正在開工建設之中;(3)搞好石油資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發展石油替代產品。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國家提倡石油主要用於交通運輸燃料和化工原料,在其他產業上努力以石油焦、煤、天然氣作為替代能源。現在,我國已研製出汽車用燃料乙醇,可作為石油車用燃料的補充,未來還會有更多新型、經濟、環保能源可完全或部分地替代石油,降低對石油的依賴度。
Ⅷ 不知道上海石油交易所好不好。
是正規的石油交易平台,建議都了解幾家平台,參考以下幾點:
第一、需要商務部備案,省級金融辦資質批文,市政府許可。
第二、有銀行資金託管,出金自由無限制。
第三、正規交易所不會出現帶客操盤等違規行為。
第四、正規交易所客戶操作都會提示操作風險,不會隱瞞交易風險。
Ⅸ 「上海石油交易所」現在炒的「燃料油」價格受什麼影響
主要從幾個方面如手:1,美國原油價格波動。2美元的走勢的強弱,3,國家宏觀政策,3,市場程度(如:船運業,工業等,行業不景氣時,價格會持續走低。)
如果需要近一步了解的話,可以去「上海中泉投資有限公司寶山營業部」那裡不訂期的會有「名家講座」「講股票」「講期貨」「講石油」不仿學習一下,很長知識的,不過你要提前預約的,還要是「寶山營業部」的開戶,客戶就可以了。地址:寶山區盤古路388弄祥騰國際廣場3號樓10層,咨詢電話:三一五二二六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