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華融信託公司和工商銀行哪個好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華融信託公司和工商銀行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1-05-16 02:41:28

1. 信託公司哪家比較靠譜啊

認為工商銀行是比較靠譜的,因為工商銀行是最大的一家銀行,各種各樣的服務也是最周到的,而且還考慮到了安全性

2. 地市級銀監會和工商銀行哪個好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或銀監會;英文: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英文縮寫:CBRC)成立於2003年4月25日,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維護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
中國銀監會於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5個計劃單列市設立了36家銀監局,於306個地區(地級市、自治州、盟)設立了銀監分局,於1730個縣(縣級市、自治縣、旗、自治旗)設立了監管辦事處,全系統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中國工商銀行(全稱: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成立於1984年,是中國五大銀行之首,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是中國最大的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內外開展融資活動籌集社會資金,加強信貸資金管理,支持企業生產和技術改造,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3. 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哪家實力強

毫無疑問,如果從綜合實力來看的話,工商銀行肯定要比中國銀行強很多,不過中國銀行在國際業務上相對比工商銀行要強一些。

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都是四大國有控股四大銀行之一,都是我國銀行業的中堅力量,而且兩者的規模都很大,在世界都可以排上號。但如果要單獨把工商銀行跟中國銀行拿出來對比,那目前中國銀行暫時還不是工商銀行的對手,這一點可以通過對比兩者的一些數據看出來。

1、資產規模

截止2018年末,工商銀行資產規模為27.7萬億人民幣,同期中國銀行的資產規模是21.26萬億。比工商銀行少6.44萬億。

2、營業收入

2018年工商銀行營業收入7737.89 億,排名銀行業第一名,而同期中國銀行營業收入為5038.06億元人民幣,比工商銀行少2699.83億;

3、凈利潤

2018年工商銀行凈利潤2987億元,排名全國第一;而同期中國銀行凈利潤是1924.35億元,比工商銀行少1062.65億。

4、存款規模

截止2018年末工商銀行存款余額21.4萬億,2018年工商銀行一般性存款增加1.45萬億元,存款余額及增量均穩居市場第一;而同期中國銀行的貸款余額是14.88萬億,比工行少6.52萬億。

5、貸款規模

截止2018年末工商銀行貸款余額15.4萬億,2018年工商銀行一般性存款增加1.45萬億元,存款余額及增量均穩居市場第一;而同期中國銀行的貸款余額是11.8萬億,比工行少4.6萬億。


通過上面的數據對比之後我們可以看出,工商銀行在大部分指標上都是比中國銀行要強,而中國銀行在境外業務上仍然是目前國內最強的銀行,工行都比不了。

4.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對應的四大行是什麼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對應的四大行是: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接收從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資產。

(4)華融信託公司和工商銀行哪個好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激烈競標中行建行不良資產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以30.5%的折扣價,一舉拿下了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共計2787億元的不良資產。

該人士稱,本周,華融、長城、東方、信達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就兩大股改試點銀行——建行和中行的不良資產,進行了激烈的競標。信達憑借最高出價和不良資產處置的良好資力而最終勝出。

該報道還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稱,此次信達獲得的巨額不良資產,就是由央行先行購買後再組織拍賣的。獲得處置權的信達很有可能將這些資產重新「打包」,並通過進一步拍賣把其中的一部分銷售出去。

這是1999年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手中接過1.4萬億元人民幣壞賬以來,中國銀行業進行的第二次不良資產大剝離。同時也是去年年底國家向中行、建行注資450億美元以來,又一次伸出援手。

報道還稱,有消息稱,此次剝離的部分資產屬於「表外債權」,也就是2003年底兩家銀行獲得注資後,原所有者權益核銷的損失類貸款。雖然銀行表內賬目已不再顯示這些不良資產,但銀行對借款人的債權仍然保留。顯然,新的不良資產剝離是在為兩家銀行的股改、上市減負。

5. 華融產權公司好嗎

「作為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首,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的一舉一動無疑在業界都是舉足輕重的。」

11月10日下午四點,坐在北京白雲路的一家咖啡館里,吳昌明神情淡然,落地玻璃窗外車來車往,而馬路對面就是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北京總部的辦公大樓。

1999年之前,吳昌明是中國工商銀行北京總部的一名經濟師,負責資產核算業務,此後五年間他則一直效力在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開玩笑的話,我們也算是華融業務層的元老了。」

不過,眼前他剛剛辭職離開,他的一位朋友在廣州剛剛成立了一家投資公司,他是合夥人之一。所以對華融所面臨的轉折他並無忌諱。

華融資產使命完成

日前,有消息稱,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希望拓展業務范圍,有意將業務擴展到證券行業和其他金融市場,而華融有意將業務擴展到證券行業和投資銀行行業。

「具體的業務范圍管理層還在討論之中。」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總裁辦秘書李先生表示,華融已經向國家財政及相關部門提交了中長期發展計劃,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商業性業務范圍進行擴展和突破。

不過他還表示,目前華融的日常業務中已經包含了部分證券類的非主打業務,包括資產管理范圍內擬上市企業的改制、承銷和上市推薦,已上市企業的增發、配股,資產證券化及企業債券的承銷等。

華融總裁辦秘書處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華融目前已經制定了近期、中期和長期發展戰略和目標,其長期目標是將「向持續健康發展的、有核心競爭力的、有中國特色的投資銀行方向發展。」

為處置工商銀行不良貸款,華融資產管理公司1999年成立以後,政策性收購了中國工商銀行價值4077億元、涉及7.2萬戶企業的不良資產,其中最受市場關注的是華融託管「德隆系」旗下一系列上市公司資產。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已收購的不良貸款承繼債權,並行使債權主體的權利。根據國家規定,華融在處置不良貸款過程中,有權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金融監管部門確定的經營范圍和方式對承接的不良貸款實施重組。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收購的不良資產,綜合運用出售、置換、資產重組、債轉股、證券化等方法對貸款及其抵押物進行處置;對債務人提供管理咨詢、收購兼並、分立重組、證券承銷等方面的服務,最大限度回收資產,減少損失。據華融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華融公司已經累計處置政策性購入不良貸款300多億元,資產處置率達到80%.此外德隆系旗下一系列公司資產也大部分處置完畢。

華融的歷史使命即將完成。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都面臨十字路口

1999年,我國政府成立信達、華融、長城和東方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英文簡稱AMC),分別收購、經營、處置來自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國家開發銀行約1.4萬億元不良資產。當時財政部明確,這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存續期為十年。

2003年3月財政部也在進行大量調查研究,並在廣泛徵求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和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向國務院提交了《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與發展問題的請示》(簡稱《請示》)。

《請示》中提出了建立處置回收目標考核,根據上述方案,四大資產管理管理公司都要在2006年年末以前完成國家分別為四家公司核定的債權資產處置回收目標。

而現在距離這個最後期限不過一年時間,何去何從成了目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面臨的最大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看華融與政策相關的業務功能逐漸減少,成立之初相關部門曾要求政策性不良債權處置必須在2006年完成。」中信證券金融分析師劉昌徽表示,「某種程度上華融目前處於發展的十字路口,而向具備投資銀行功能的綜合機構發展則是其切實可行的方向。」

「這其實也是其他幾家資產管理公司目前面臨的問題。」劉昌徽表示,盡管目前仍然處於處置政策性不良資產階段,但是資產管理公司都已經開始了對投行業務的嘗試。

四大資產公司積極轉型

2004年11月24日,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正式注冊登記為保薦機構,成為中國首家獲准注冊登記保薦機構的資產管理公司。

吳昌明表示,信達此次獲批,是央行方面發出的一個明顯的政策信號。作為主管機構,央行當然希望四大資產管理公司能夠在完成不良資產的清理後,轉型做大做強投行業務。

他認為資產管理公司作為保薦機構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以藉助於銀行發達的零售網路,而這正是證券公司所難以企及的。「當然,由於中國目前股票的承銷還比較容易,這種優勢還沒有體現得那麼明顯,而在國外,將股票銷售出去並非易事,因此投行間更注重零售網路這一塊的比拼。」

事實上,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副總丁仲箎也已經明確表示,公司將在近年內向證券業務轉型。據另一家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總裁秘書辦證實,其正在與澳洲聯邦銀行旗下的首域投資公司進行實質性接觸,計劃成立一合資投資公司,嘗試業務轉型。

6. 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管理公司哪個好

個人認為必然是華融了。
第一,工銀金融算是工商銀行的全資子公司,算是廳級單位(但是現在國企沒有行政級別一說了),華融屬於財政部直屬的副部級央企,從級別來講華融必然優於工銀金融。

第二,工銀金融主要是幫工行處理重大風險項目的債轉股、資產證券化等業務,屬於金融鏈上的一小環,華融是擁有金融全牌照的四大AMC之一,地位自然比工銀金融高很多。
第三,工行作為宇宙第一大行,要養的人太多了,銀行早就過了那個躺著賺錢的年代,這兩年銀行都不好做,據說工行現在工資很低,一個月稅後到手也就兩三千(聽在工行的朋友說的,不完全准確)。華融雖然賴小民事件對他們的影響不小,但在薪資水平上還是比銀行要高點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因為不太了解工銀金融,沒接觸到裡面的人,不完全准確。

7.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對口的國有銀行是什麼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對口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2、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對口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不良資產。

3、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口接收中國工商銀行不良資產。

4、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口接收中國銀行不良資產。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是專門處理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持有銀行業監督委員會頒發的金融機構許可證。可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收購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資產、減少損失為主要經營目標。在管理和處置資產時,可以從事追償債務、資產租賃或者以其他形式轉讓、重組等活動。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當按照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管理和處置資產,在轉讓資產時,主要採取招標、拍賣、競價等方式。

8.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分別對口的國有銀行

我國四家資產管理公司,即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接收從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資產。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建設銀行的不良資產。

現在各公司同樣也接收、處置其他金融機構和非對口銀行的不良資產。

(8)華融信託公司和工商銀行哪個好擴展閱讀:

1999年,國家為了處置四大行的不良資產,分別對口成立了東方、長城、華融和信達四家資產管理公司(AMC)。

當時,由財政部為四家AMC分別提供100億元資本金,由央行提供5700億元的再貸款,同時允許四家AMC分別向對口的四大行發行了固定利率為2.25%的8200億元金融債券,用於收購四大行1.4萬億元不良資產。

2008年8月,財政部牽頭成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型發展領導小組」,負責推動資產管理公司商業化轉型。

9. 工商銀行和其他銀行比待遇怎樣

待遇肯定非常好的。

當然就現在來看,銀行工作都是白領甚至金領的工作。而與其他銀行比較起來,也有以下區別:

1、工商銀行是國有五大行之首,與其他國有五大行相比,工商銀行規模更大,工作待遇和穩定性更好。

2、工商銀行盈利能力更強,也有對員工的激勵機制,所以收入是沒有問題的。

3、與其他地方銀行或者商業銀行相比,工商銀行在管理上更人性化。

4、可能在收入上不如一些股份制的地方銀行,但是工作壓力也小一些。

10. 工行如何做信託與信託公司有何區別

工行本身不做信託,但是有兩種方式參與信託的銷售:
1、通過銀信合作,就是銀行和信託公司合作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由信託公司管理,銀行包裝並打包賣給普通客戶的這種形式。
2、直接代銷信託公司的信託產品,這時候銀行就是個銷售方。

或者銀行直接把大客戶介紹給信託公司,實現客戶和信託公司的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