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黃金交易所國際板的客戶結構、客戶類型
為了給全球黃金市場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同時使中國黃金市場更好的融入全球市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復,上海黃金交易所於2014年9月開通了國際板業務(SGE International)。"黃金國際板"即是在中國(上海)自貿區推出的首個國際化金融類資產交易平台。全球投資者可以通過開立FT賬戶,使用離岸人民幣、可兌換外幣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聯動歐美等境外黃金市場,實現全球對接。國際板區內區外實行分區交割,封閉清算,上海黃金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負責辦理交割相關業務。
匯豐、渣打、豐業、高盛、瑞銀、澳新銀行等全球知名銀行,瑞士美泰樂、賀利氏(香港)、瑞士龐博等全球各大黃金精煉企業及其他投資機構已成為首批40家國際會員。
國際板的推出是中國及全球黃金市場上的一件大事,她實現了中國黃金市場境內境外的互聯互通,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隨著未來更多的國際投資者參與,上海有望成為紐約和倫敦之後的全球三大黃金定價中心之一。
交易流程
2. 哪些事件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大事件:
2007年6月
首支人民幣債券登陸香港,此後內地多家銀行先後多次在香港推行兩年或三年期的人民幣債券,總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2008年7月10日
國務院批准中國人民銀行三定方案,新設立匯率司,其職能包括「根據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
2008年12月4日
中國與俄羅斯就加快兩國在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結算進行了磋商;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兩國通過本幣互換可相互提供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的短期流動性支持。
2008年12月25日
國務院決定,將對廣東和長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廣西和雲南與亞細安的貨物貿易進行人民幣結算試點;此外,中國已與包括蒙古,越南,緬甸等在內的周邊八國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結算協議,人民幣區域化的進程大步加快。
2009年2月8日
中國與馬來西亞簽訂的互換協議規模為800億元人民幣/400億林吉特。
2009年3月9日
央行行長助理郭慶平介紹,國務院已經確認,人民幣跨境結算中心將在香港進行試點。具體的試點方案和辦法仍還在研究,尚未出台。
2009年3月11日
中國人民銀行和白俄羅斯共和國國家銀行宣布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目的是通過推動雙邊貿易及投資促進兩國經濟增長。
2009年3月23日
中國人民銀行和印度尼西亞銀行宣布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目的是支持雙邊貿易及直接投資以促進經濟增長,並為穩定金融市場提供短期流動性。
2009年4月2日
中國人民銀行和阿根廷中央銀行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2009年7月
六部門發布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
2010年6月
六部門發布《關於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地區范圍將擴大至沿海到內地20個省區市,境外結算地擴至所有國家和地區。
2011年8月
人民銀行8月23日明確表示,河北、山西等11個省的企業可以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至此,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范圍擴大至全國。
2012年11月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國和南非之間的貿易都是直接將法蘭特兌換成人民幣來結算。
2013年10月
10月15日,第五次中英經濟財金對話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馬凱與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在新聞發布上表示,中國和英國同意人民幣與英鎊直接交易。
2013年12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13年人民幣匯率走勢提出了明確要求,即「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穩步推進,世界金融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2014年6月
人民幣全球清算網路頻頻布局
6月18日,建行擔任倫敦人民幣業務清算行;19日中行擔任法蘭克福人民幣清算行;
2014年7月
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決定授權交通銀行首爾分行擔任首爾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成為在首爾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重要一步。
3. 當前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來推動人名幣的國際化
(1)完善和推廣自由貿易區建設,形成本土離岸人民幣金融中心和人民幣迴流機制2013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有關金融制度和機制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自由兌換、金融業對外開放和離岸金融中心。這一機制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和核心所在。自貿區內具體的金融機制內容主要有:一是推行金融市場以及產品創新,將國內的人民幣債券延伸到上海自貿區,為離岸人民幣提供豐富的投資標的;二是允許國內外的金融機構在上海自貿區內建立面向國際的交易平台,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促進投資和貿易資金的自由兌換;三是充分發揮自貿區作為中資金融機構海外總部的優勢。這一機制可在自貿區發揮離岸市場的功能,形成本土的人民幣金融中心,也使得境外人民幣具有迴流機制,增強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循環能力。
通過對上海自貿區金融機製成功經驗的改進和完善,可在廣州、天津等全國其他地區進行快速推廣,推進全國自貿區的發展建設,充分發揮自貿區的金融機制和功能,壯大區內人民相關業務的規模。全國自貿區金融機制的成功實施並有序推進將將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產生重要影響和推動作用。
(2)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場機制,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長期以來,我國的金融體制和金融機制受制於濃厚的行政干預,人民幣國際化必然要求金融調控部門依據市場機制保持調控手段的獨立性,國有金融機構應當去行政化,適應市場,符合國際競爭要求。發展和培育具有競爭力金融機構,完善市場體系,健全市場機制,不僅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也是匯率自由兌換穩步實施的重要保障。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在金融市場交易體系和市場機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能發揮巨大的集聚功能。建立全國性的金融中心,增強其區域和國際競爭力,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重要促進作用。
(3)協同推進漸進式的資本項目開放與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資本市場的開放、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完全浮動是近年來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和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核心內容,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要素和基礎,正確把握資本項目開放的速度、順序和進程對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開放資本市場的原則應是「先流入後流出,先長期後短期,先直接投資後證券投資,先機構投者後個人投資者」。現階段我國資本賬戶有序開放處於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我國企業「走出去」較為頻繁,而且也具備相當規模,富裕的外匯儲備和國內過剩的產能向對外直接投資提出了現實需求和客觀要求,加快推進資本項目的漸進開放顯得尤為迫切。目前,人民幣資本項目雖然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但人民幣已經在周邊國家跨境使用,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越大,人民幣在資本項目完全可兌換後的風險就越小。資本項目開放與利率、匯率改革需要協調推進,資本項目的開放離不開利率市場化和匯率有管理的浮動,需要二者形成良性互動關系。
長期以來,我國的利率和匯率變動主要不是由貨幣的供求關系和國際資本流動決定的,當前我國利率確定的主要因素取決於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匯率變動則主要取決於我國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貿易條件。國內經濟金融環境主要包括居民的消費和儲蓄習慣、資金使用效率、資金供求狀況、企業盈利能力、物價水平以及貨幣當局的利率調控能力等。貿易條件則主要包括勞動力成本、技術條件、產業結構、資源稟賦以及貨幣當局調控匯率的能力等。
協同推進資本項目開放與利率市場化和匯率自由化改革,首先要提高金融政策國內和國際協調,其次要營建優良的國內經濟金融環境,再次要調整經濟結構、優化對外貿易結構,轉變低端價值鏈和加工貿易的生產方式,逐步轉向出口中間產品和高附加值終端產品以及進口具有延伸產品鏈價值產品的貿易。
(4)進一步擴大雙邊本幣互換的范圍和規模,以東亞貨幣合作為基礎,推進國際貨幣合作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也是對外貨幣金融合作的過程,如前文所述,自2001年起中國與周邊國家及經濟貿易密切的國家簽署大量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尤其是與東亞國家的貨幣合作具有天然優勢條件,中國2002年與東盟國家簽署了自由貿易區協議,2010年開始正式啟動,目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正處於攻堅階段,有望在近年內達成協議,在此有利的基礎上,中國應積極促進與東亞國家區域內人民幣貿易結算的規模,充分鞏固在原有的CMI(清邁協議)框架和近年外匯儲備庫建設已取得的貨幣互換成果基礎,繼續提升外匯儲備庫的規模及實際運作效用,不斷提升人民幣在東亞貨幣合作中的地位。
人民幣在東亞貨幣合作中影響力的提升,不但有利於擴大人民幣在東亞國家尤其是東盟國家的信用,拓展人民幣在周邊國家的流通和使用范圍,逐步成為周邊國家外匯儲備貨幣,也勢必會逐步沖擊長期以來「東亞美元體制」的固有格局,逐步影響到歐美發達資本市場。
總之,經過多年的改革和開放,憑借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和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已經邁開,而且當前的國內、國際經濟政治環境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現階段應當把握好難得的機遇,制定並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快速發展,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定不遙遠。
4. 中國計劃於下周啟動人民幣黃金定盤價機制代表什麼意思
從2015年就開始傳出消息的人民幣黃金定盤價機制塵埃落定。作為全球黃金的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國在爭取黃金定價話語權的道路上將取得標志性進展。
上海黃金交易所日前發布了《關於掛牌上海金集中定價合約的通知》,宣布從2016年4月19號下周二起,掛牌上海金集中定價合約。13號,上金所公布了參與定價和參考定價的18家機構,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國有大行以及浦發、平安、興業、渣打中國等中小銀行,而提供參考價的則主要是中國黃金、老鳳祥、周大福、瑞士MKS等6家用金單位。
我國多年以來在黃金的消費和生產方面,都在國際市場上處於領先的位置。但中國市場對黃金的定價權始終處於相對被動的地位,近年來,除了央行有一些動作以外,上金所相繼推出包括黃金國際板、人民幣黃金定盤價等政策,意在謀求更多定價主動性。
分析指出,這些舉措將有助於中國提升對黃金市場定價的話語權,從長期來看也有助於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5.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國際合作
上海黃金交易所將引入國外資金進入中國黃金市場。
預計渣打銀行和匯豐銀行有望成為金交所的首批境外會員單位。這一信息是金交所理事長沈祥榮於在上海黃金交易所與世界黃金協會聯合舉辦的2007年中國黃金銷量創新高的信息發布會上透露的。上海金交所開業5年多以來,為國內黃金市場的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穩定、高效的現貨交易平台,使黃金生產與消費企業的產需供求實現了較好的銜接,完成了黃金統購統配向市場交易的平穩過渡。通過增設現貨延期交收項目和中遠期業務,以及新推出的個人黃金實物投資品種等,金交所已由單純的現貨商品市場向金融投資性市場轉變。但是,國內黃金市場存在交易量小、流動性不高等問題。黃金交易的總體規模,占同期GDP的比例較低,與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倫敦市場相比,年交易量不足其1%。這說明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空間很大。 上海金交所走國際化道路,有助於解決中國黃金市場存在的問題。沈祥榮表示,通過引進外資銀行這一方式,國外的資金將可以通過正常渠道進入中國黃金市場,進而打開中國市場與國外市場的通道,帶動國內黃金市場進一步發展,提高交易量和流動性。這對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將起到促進作用。沈祥榮認為,從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軌跡和未來趨勢看,各國的黃金市場不可能脫離於全球黃金市場之外而獨立發展。為此,上海黃金交易所決定堅持走國際化道路,並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部署,進一步細化引入境外銀行會員的操作方案,在交易、清算、交割、實物進出口、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等各個環節,落實可操作步驟。
2012年以來,黃金市場價格漲幅較大,市場風險增加。為了防範黃金延期合約的交易風險、保持市場穩定、維護投資者利益,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風險控制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交易所自2011年8月11日(星期四)日終清算時起,調整黃金Au(T+D)、Au(T+N1)和Au(T+N2)合約的保證金比例至11%。如果黃金價格波動繼續加大,交易所將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風險控制管理辦法》進一步採取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防範市場風險。 8月11日日終清算時,交易所對黃金Au(T+D)、Au(T+N1)和Au(T+N2)合約的持倉按調整後的標准計算保證金,請持有該合約的會員和客戶提前做好相應的資金准備。
6. 中國黃金市場國際話語權得到顯著提升了嗎
據報道,10月26日,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15周年新聞發布會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15年來上金所會員總數從108家發展到253家,包括國際會員69家,會員結構不斷完善,已經實現了會員的國際化,國際板成交量在3萬多億元,交易也實現了國際化。
業內人士表示,「上海金」定價機制的推出,不僅使我國在金價方面擁有更多話語權,更重要的是,此舉將助力人民幣成為全球化貨幣,有利於加速人民幣「出海」。黃金定價權中的中國因素權重逐漸提升,可助推人民幣國際化,提升人民幣國際影響力。
希望中國的影響力可以與日俱增!
7.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機構背景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履行《黃金交易所管理辦法》規定職能,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交易所於2002年10月30日正式開業。
交易所實行會員制組織形式,會員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登記,從事黃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從事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及其製品的生產、冶煉、加工、批發、進出口貿易的企業法人,並具有良好資信的單位組成。現有會員162家,分散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上海黃金交易所是全球最大黃金現貨交易所截至2011年底該所總交易額為4.44萬億元人民幣。
標准黃金、鉑金交易通過交易所的集中競價方式進行,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撮合成交。非標准品種通過詢價等方式進行,實行自主報價、協商成交。會員可自行選擇通過現場或遠程方式進行交易。
交易所主要實行標准化撮合交易方式。交易時間為每周一至五(節假日除外)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30,晚上20:00-2:30。交易所的商品有黃金、白銀和鉑金.黃金有Au99.95、Au99.99、Au50g、Au100g四個現貨實盤交易品種,和Au(T+5)與Au(T+D)兩個延期交易品種及Au(T+N1)、Au(T+N2)兩個中遠期交易品種;白銀有Ag99.9、Ag99.99現貨實盤交易品種和Ag(T+D) 現貨保證金交易品種;鉑金有Pt99.95現貨實盤交易品種;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興業銀行和華夏銀行等作為交易所指定的清算銀行,實行集中、直接、凈額的資金清算原則。交易所實物交割實行「一戶一碼制」的交割原則,在全國37個城市設立55家指定倉庫,金錠和金條由交易所統一調運配送。
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建立,與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等一起構築成我國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未來,交易所將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一如既往,與時俱進,為我國黃金市場的繁榮做出更大貢獻。
8. 上海黃金交易所怎麼樣
這個你是問對人了,金交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中國唯一的、專門從事黃金交易的國家級市場,目前主要交易黃金白銀td,實力絕對是杠杠的
9. 上海黃金交易所開業以來國內金價與國際金價聯動有什麼樣的規律性
首先國內市場的黃金價格也是受國際金價影響的,國內金價和國際金價的漲跌趨勢是一樣的,但國內金價的漲跌最主要的還是受國內市場的供求關系和政策的影響。國內金價不是簡單的按照國際金價換算的,他們兩個步調一致但不一定就是一定成比例的漲或者跌,國內黃金期貨主要受供求決定,紙黃金實物金等主要是銀行報價,這個受國內市場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