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託產品如何購買
對於信託產品來說,一般的推介地為發行地,本地客戶可以直接到信託公司購買,異地的客戶也可以參與認購。在信託產品未經銀行代理時即由信託公司自主營銷時,異地客戶認購的,程序大致如下:
1、電話預約,與信託公司溝通後了解信託產品和認購時的要求;
2、在信託公司通知劃款後,投資者將資金劃入信託公司的信託資金專戶;
3、信託公司查到款項進賬記錄後與投資者確認,並將空白的信託合同快遞至投資者指定地點;
4、投資者在信託公司的指導下自行填寫合同後將信託合同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遞至信託公司;
5、信託公司在核對無誤後在信託合同上加蓋公章並寄回給投資者,完成認購過程。 對於信託公司請銀行代理的產品,信託公司會請銀行全權處理信託產品的推介與認購,此時的異地客戶認購的具體操作程序須與代理銀行聯系獲知。
② 異地可以購買信託產品嗎如何購買
異地是可以購買信託產品的。對於信託產品來說,一般的推介地為發行地,當地的客戶可以直接到信託公司購買,異地的客戶也可以參與認購。在信託產品由信託公司營銷時,異地客戶認購的,程序大致如下:①在第一信託網上通過在線客服預約或致電第一信託網讓我們幫您預約,之後信託公司會及時與您聯系,確定您要購買的信託產品和認購金額;其二,可直接致電信託公司進行預約;②在信託公司通知劃款後,投資者將資金劃入信託公司的信託資金專戶;③信託公司查到款項進賬記錄後與投資者確認,並將空白的信託合同快遞至投資者指定地點;④投資者在信託公司的指導下自行填寫合同後將信託合同在規定的時間內快遞至信託公司;⑤信託公司在核對無誤後在信託合同上加蓋公章並寄回給投資者,完成認購過程。對於信託公司請銀行代理的產品,信託公司會請銀行全權處理信託產品的推介與認購,此時的異地客戶認購的具體操作程序須與代理銀行聯系獲知。
③ 請問 信託現在還能買求介紹
2014-2015是信託兌付高峰期,很多的信託都出現了兌付風險,新聞報道的只是少數,你可以嘗試P2P,我介紹合時代。
④ 網上購買信託產品靠譜嗎信託網站的產品能買嗎
網上信託產品是可以購買的,因為信託產品是信託公司的產品,錢都要打到信託公司賬戶,資金不經過中間方,所以通過什麼機構認購信託都一樣。不過,信託並非完全沒有風險,現在的信託產品大部分收益都在10%以內吧,12%的信託明顯有些高了,一般來說,高收益對應高風險,所以選擇產品的時候還需謹慎。買信託買的是安全和放心,不能因為芝麻丟了西瓜。
⑤ 現在買信託產品風險大嗎
理念上講只要是理財產品,任何一款產品都會有風險,只是風險大小而已。
實際在中國的情況是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規定鼓勵信託發展,有風險的信託 理財產品都會兌付收益,本金,也就是很多人說的「剛性兌付"。
真正想買到一款風險小本金和收益有保障的理財產品得把握好產品以下三點:管理人、項目、風控措施
如果能找到優質的管理人,優質的項目,優質的風控措施的產品,買任何理財產品都能保障本金和收益。
⑥ 信託產品怎麼買
購買信託產品需要的流程與條件主要有以下幾點:
信託產品購買門檻
信託產品投資門檻基為100萬起,但信託法規定:100-300萬的個人投資者不超過50個人。
信託產品購買條件
1.有一定數量的房產資產,還有閑散資金需要保值的客戶。
2.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還有閑散資金需要保值的客戶。
3.風險及收益偏好介於存款和股票基金之間的客戶。
4.感覺銀行存款收益太低的客戶。
5.可投資資金量在100萬元以上的客戶。
信託產品購買步驟
1.投資者向信託公司提出購買信託產品意向。
2.雙方依法簽訂信託合同。
3.投資者向信託公司在託管銀行開立的專項賬戶劃款。
4.信託公司執行信託投資計劃。
5.信託計劃到期,信託公司向投資者返還本金和收益,信託關系終止。
信託產品購買簽約流程
一、自然人投資者需准備的材料
1.有效身份證件(僅限於身份證、軍官證)原件及用於分配信託資金和信託收益的銀行卡、存摺原件。
2.以上資料的復印件,由投資人本人簽名,或由經辦人簽署「經核對與原件一致」並簽名;其中身份證正反面均需復印,銀行卡、存摺復印件賬號及賬戶名要清晰。
二、簽署信託文件
投資人簽署《認購風險申明書》、《信託合同》各一式三份,客戶留存一份,另二份收回存檔。
簽約形式(三種形式均可)
1.由代銷機構人員陪同投資者親自到當地信託公司辦公地或駐外辦事機構簽約。
2.由代銷機構人員上門簽約。
3.郵寄合同,投資者簽署好合同後,回寄。
信託購買簡單流程圖
⑦ 在哪個銀行可以買到信託產品
信託產品是指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產品。信託產品可以劃分為貸款信託類、權益信託類、融資租賃信託類、不動產信託類。各個信託品種在風險和收益潛力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⑧ 買信託產品安全嗎
轉自網路:
一:法律層面
1,《信託法》第16條規定,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抵債不能被清算,具有債務隔離功能;
2,存在銀行的錢一旦發生債務糾紛,錢就不是自己的啦!(其它資產,如股票、基金、黃金、住房等等,全部要抵債的)
二:收益的實際兌現情況
1,自2001年《信託法》成立以來至今,信託業對投資者100%兌現收益,即使2011、2012年度,媒體不斷炒作房地產信託兌現壓力大,風險高,但實際上房地產信託的收益全部兌現!去網路搜下,看看哪個信託的購買者說自己買信託虧了?找不到!而其它金融產品,都可以搜到不少投資者虧損的。
2,再去去網路下就可以搜到2010年銀行一共38款理財產品沒有兌現預期收益!(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1011/2691084.shtml)
3,今年以來還不時爆出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比如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財風波,比如中信銀行鄭州黃河路支行上百人血本無歸的理財風波,再比如有客戶王女士在深發展理財,180萬被理成1萬(50萬理成1萬);雖然最後查出客戶買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自己推出的,而是銀行業務員私下代理的黃金交易產品,高風險的,交易對手是家普通的投資公司,所以,即使在銀行買理財也要小心再小心。
4,股市就不用提了,哀鴻遍野。
三,從對風險的控制來看
1,信託類融資有幾個條件:A,融資人的資企資質,信用評估;B,還款來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蓋本息?C,過去的經營業績如何?項目是否有較高的復合增長率?D,抵押物凈值如何?變現能力如何?一旦融資人還不起錢,是否可以及時變現抵押物?
2,銀行的風控指標呢?大同小異。銀行同樣也遇到融資人(借款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銀行的做法是處理抵押物,銀行的抵押率是70%,信託基本是50%以下。大不了銀行當做不良資產自己買單,信託也一樣。
請問:風控過程和指標一樣,做法同樣,抵押率信託更低,憑什麼說信託風險高?
四、從收益的分配來看
1,銀行給了大家低的利率,自己去賺大錢,利潤高到不好意思說,可以200米就開一家;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裡面7家是銀行,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超過了其它2200多家上市公司。
2.騰訊財經圖片報告《萬億銀行理財與龐氏騙局》(原報道鏈接:http://t.qq.com/p/t/150353055164216)揭秘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主要來自信託與城投債,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再買信託,不做產品研發與設計,輕松賺錢收益差。看騰訊財經報道的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