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選擇信託產品
(1) 信託公司的綜合實力:我國目前有68家信託公司,要看其投資管理能力、風險控制體系、盈利能力、管理團隊、歷史業績等情況。
(2) 投資行業:國民經濟支柱行業或新興行業更具投資價值。
(3) 融資方實力:了解融資方的財務狀況、成長前景及行業、公司背景。
(4) 擔保方式:要看擔保人背景、擔保人凈資產及構成、擔保人與融資方關系、擔保人承擔的責任等;抵(質)押率越低說明項目風險越小、項目越安全。同時也要看抵(質) 押物的變現性。
(5) 第一還款來源:要了解預期收入的可靠性,即項目成功的可行性。
(6) 產品期限:信託產品一般在購買後到融資方支付本息之間投資者的資金是不可贖回的,所以投資者要看好產品期限,以便安排未來現金流。另外,部分產品存在著提前結束或是延期的情況,也請投資者在簽定合同之前注意有無這類附加條款。
(7) 收益率:其他條件相同時,預期收益率當然是越高越好。
B. 如何選擇信託產品(1)
首先,選擇信譽好的信託公司至關重要。考慮一個信託產品是否值得投資時,很重要一點是要看推出它的是哪家公司。對投資者來說,要選擇資金實力強、誠信度高、資產狀況良好、人員素質高和歷史業績好的信託公司。其次,選適合自己的產品。目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產品大部分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即事先確定信託資金的具體投向。選擇信託時就要看投資項目的好壞,項目運作過程中現金流是否穩定可靠,項目投產後是否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銷路等。這些因素與您投資的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夠到期按時償還有很大關系。最後,看產品的擔保措施是否完備。很多公司為了以防萬一,往往都是採取雙重甚至三重擔保措施,以提高信託產品的信用等級。具備銀行擔保、銀行承諾回購或銀行承諾後續貸款的項目安全系數更高,但收益就相對更低一些。特別報告揭開私募基金的神秘面紗私募基金在國外的標準定義是:通過非公開方式、向少數特定的投資者募集的基金,它是相對公募基金而言的。由於它的募集對象很有限,因此在監管機構登記、報告,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不像公募基金一樣嚴格。提及「私募」,大多數人的反應是——神秘。他們是地下的、隱匿的、非法融資、地下錢庄,種種莫衷一是的形容詞加諸其身,很多人認為私募基金必然是某次股價飆升的幕後庄股,私募基金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私募基金行業運作的三種模式分別是:個人模式、公司模式、精英型基金。其中最典型的是券商的委託理財。較之投資基金,這種形式更像銀行存單,一般是一年期的存續期。私募基金並非人人都可以投資,它只對能夠承受風險的一小部分人,從這個角度,「私募」不屬於尋常百姓家。在中國,私募基金因為沒有相關法律正名,並沒有規定硬性的投資金額,以致於有些並不適合投資私募基金的人也涉足其中。「私募基金並非人人都可以投資,它只對能夠承受風險的一小部分人」,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在他所管理的數只私募基金中,一隻投資於印尼某油氣公司的股權基金因為投資標的的如期上市而獲得160%的投資收益。對於「私募基金和客戶的關系」,他深有感觸:「我們可以這么理解,私募基金的惟一的不同之處僅僅在於——發行方式。它是由私募基金自己的特點決定的,而非監管層或者別的什麼人。你很難去大街上隨便找一些客戶讓他們買私募基金,我們只找合適的人去推薦,當然,這種推薦也是建立在深入的溝通上,成熟市場上的私募基金推廣只有一條准則,那就是,別把產品賣給不適當的客戶。」
C. 如何選擇信託產品么
信託產品的成立都有相應的公告,一些信託網站也可以查詢。不過建議到第三方理財公司去查看更方便,像利得財富這種國內大的第三方每天都有新的產品上線。而且第三方賣的信託產品很快就會能成立,因為客戶多。到信託公司購買的產品也許不好賣,半年都沒辦法成立。
D. 信託產品如何選擇
信託產品的發行本身也是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挑選時要看風控措施的完善性。信託產品是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一、法律層面 1,《信託法》第16條規定,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抵債不能被清算; 二、發行層面 1、信託產品有1/3是通過銀行賣出去的(為什麼?老百姓相信銀行,銀行知道你存多少錢,沒辦法這就是優勢)。而其中有些銀行是直接賣信託產品,有些是銀行的理財資金池。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4-6%,信託理財產品收益10%左右,知道其中的利潤差了嗎?此外銀行還要賺大部分發行費。 你相信銀行,銀行相信信託。請問,為什麼你不直接相信信託? 2、信託公司是非銀行的金融機構。
在挑選平台的時候要注意平台的安全性和口碑。找信託產品到投三六零。
E. 如何選擇優質信託產品
投資應走正常流程
作為投資者,購買信託產品前首先要了解自身情況、信託公司實力、融資對象等基本面。比如,綜合衡量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預期收益、期限、流動性需求等,不盲聽、盲信、盲從,不追逐「熱門」產品;在選擇信託公司時,應將信託公司的資本實力、管理能力、防控風險能力作為衡量要素。
選擇信託產品時,還要了解融資方的實力、資金用途、還款來源、抵押物,以及其他擔保措施的具體情況。當然,還要留意投資去向的行業景氣程度。
哪裡可以放心購買信託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投資者可以到信託公司購買產品。目前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合法從事信託業務的信託公司全國共有68家;信託公司也可以委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代銷信託產品,投資者可以通過具有銷售信託產品資格的金融機構購買產品。
低門檻信託不可信
除了例行的正常流程之外,信託專家表示,投資者還應知道自己的權益,比如信託公司應盡的責任。
信託公司設立一款信託產品需要做大量工作,從產品設計、盡職調查、風險管控、產品營銷、後續管理、信息披露和風險處置等環節,全方位、全過程、動態化加強盡職管理,做到勤勉盡責,降低合規、法律及操作風險。同時,信託公司應切實履行「賣者盡責」義務,堅持把合適的產品賣給適合的對象,在產品營銷時向投資者充分揭示風險,不得存在虛假披露、誤導性銷售等行為。
在此背景下,投資者要仔細閱讀認購風險聲明書,在確定購買信託產品後,簽署相關合同,根據合同內容履行買者責任,遵循「買者自負」原則,自行承擔風險損失。
如何辨別真假信託產品
首先,信託產品只有持有銀監會批準的金融牌照的信託公司才能發行,相關公司名錄可在銀監會官網查詢。其次,認購任何一款信託產品打款時,資金都是直接打入信託公司在銀行設立的對公賬號,不經手任何非信託公司的第三方。
此外,相關產品的認購門檻也值得注意。信託產品一般為百萬元起步,50萬元起步的比較少見。極為少見的產品也有起步門檻在20萬元,或者30萬元的,但多為銀監會特批項目,比如帶公益性質的信託產品。不過,目前市場上並不存在以5萬元、10萬元為認購起點的信託產品,這點需要投資者注意。
F. 怎樣選擇合適自己的信託產品
信託產品購買流程同基金購買,如需了解更多信託產品信息,請聯系您的理財經理。
若是通過我行購買,首次購買基金,需本人前往我行任意網點(境內)辦理風險評估,或者通過手機銀行購買基金並進行首次風險評估;可登錄我行主頁,點擊右側個人銀行大眾版,輸入卡號、查詢密碼、附加碼登錄,點擊橫排菜單「投資管理」-「基金」-「購買基金」,再點擊「基金產品」,可以看到我行代銷的基金列表,在您需要購買的基金前面點擊「購買」根據提示操作。
G. 如何選擇一款好的信託產品
1、選擇期限合適的產品。信託
理財產品
在期限設定上要比一般理財產品復雜一些,投資者必須明確自己資金的使用周期,有些
信託理財產品
標明可提前終止,這個終止權利是
信託公司
的權利,不是投資者的權利;有些產品標明是1加1年期,就是這個產品可能是1年期也可能是2年期,有些產品標明是1年期可提前半年結束,這樣的產品其實極有可能是半年期,因為監管要求
信託產品
不能少於1年期,所以信託公司在產品結構上為提前結束先做了鋪墊。
2、選擇自己熟悉並認可的領域。信託理財產品非傳統理財,一定是對應相關的
投資領域
,投資者應該選擇自己熟悉或認可的領域,因為客戶熟悉才能有客觀的理解和准確的判斷,如果不熟悉一定要聽取專業人士的客觀分析和講解,否則一旦因
沖動購買
自己不熟悉或不認可的產品,投資者難免在產品沒到期前會心中
沒底
而提心吊膽。例如:如果不看好房地產就不要參與地產類信託理財產品;如果看不懂紅酒、
普洱茶
或藝術品,就不要參與此類信託理財產品。
3、選擇構架設計合理的產品。信託理財產品的構架設計非常重要,一
款好
的信託理財產品一定有合理的風險控制措施,如優先順序與次級投資的設置。這方面內容更為專業,建議盡量找一些資深的業內人士幫助把關。
4、選擇抵(質)押擔保物流動性強的產品。信託理財產品以抵(質)押擔保為重要風險控制措施,擔保物的足值和流動性是風險控制的兩個關鍵點,簡單來講就是擔保物的價值越高越好、擔保物越容易變現越好,從
流動性分析
,
股權質押
的流動性要強於固定資產,從
價值評估
分析金融機構的股權要優於企業股權,小面積多地塊
土地抵押
要優於大面積單一地塊抵押,土地加
地上附著物
抵押要優於
凈地
抵押。
H. 如何選擇信託產品
因此,我們很難用一句話兩句話就把信託投資的風險與收益都講清楚,因為不同的信託產品可能有相當大的差異。 目前,國內的信託產品還比較簡單,投資者主要是以現金的方式進行投資,資金主要投向固定收益類產品(以房地產信託為代表)和資本市場(以陽光私募為代表)。就風險而言,顯然投資於資本市場的產品風險要更高。即便是固定收益類產品,風險也有很大差別。以房地產信託為例,有的房地產公司拿出來抵押和擔保的資產較多,風險相對小些;有的房地產公司自身規模較小,資金鏈也比較緊張,風險就相對高一些。另外,由於信託產品的投資門檻較高,現在多數信託產品的起點資金在幾十萬元以上,而多數產品是不能提前贖回的,因此如果將大部分資金投向信託,投資者還有可能遇到資金流動性的風險。 其次,你要多去了解市場上的信託產品和信託公司。任何書本上的知識都需要在實踐中加以檢驗和運用。你不要急著去購買信託產品,但可以試著去了解這些產品。通過與信託公司或第三方理財公司的銷售人員進行交流,多問一些問題,如信託產品的收益是怎樣獲得的?信託產品的風險有多大?一旦出現最壞的情況,會損失多少資金?以往類似產品的收益情況如何?通過一段時間的比較,你會對信託產品有更深入的理解,這時候你才可以考慮該不該投資信託產品。通過交流,你還會對不同的信託公司有個了解,哪些公司的人員比較專業,能夠清楚地解釋信託產品的所有問題;哪些公司的人員只是在忽悠,這一點可以從對風險的揭示中體現出來。只有自己信得過的信託公司才有可能提供令自己滿意的信託產品。 最後,當你完全搞清楚信託產品的風險與收益後,你還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資產的配置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信託產品。
I. 如何選擇出適合自己的信託產品
信託產品,由信託公司受託管理信託財產,並按照信託合同分配利息和收益。
信託主要的投向:股、債、樓、匯,大體上可以分為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固定收益等類型。選擇自己的信託產品,需要明白自己的資產偏好和風險偏好,設定好之後,再去尋找相對應的 信託產品,如果沒有設定自身偏好,聽任別人安排,可能會讓自己寢食難安!如果還有更多的疑問,可以私信我!
J. 如何選擇合適的信託產品
這個還是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不同人對於不同風險,不同收益,不同類別的信託的接受能力都是不一樣的,建議你還是先想好我想要的大概是什麼樣的,這樣找起來才能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