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美國和英國的信託不同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美國和英國的信託不同

發布時間: 2021-05-11 07:50:13

1. 各國對證券投資基金的稱呼分別是什麼

在不同的國家,投資基金的稱謂有所區別。英國和中國香港稱之為「單位信託投資基金」;美國稱為「共同基金」,日本和中國台灣則稱為「證券投資信託基金」。這些不同的稱謂在內涵和運作上無太大區別。

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發售基金份額募集資金形成獨立的基金財產,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託管人託管,以資產組合方式進行證券投資,基金份額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額享受收益和承擔風險的投資工具。

(1)美國和英國的信託不同擴展閱讀:

證券投資基金的特點:

1、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集合投資制度:

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積少成多的整體組合投資方式,它從廣大的投資者那裡聚集巨額資金,組建投資管理公司進行專業化管理和經營。在這種制度下,資金的運作受到多重監督。

2、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信託投資方式:

證券投資基金與一般金融信託關系一樣,主要有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三個關系人,其中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訂有信託契約。但證券基金作為金融信託業務的一種形式,又有自己的特點。

如從事有價證券投資主要當事人中還有一個不可缺少的託管機構,它不能與受託人(基金管理公司)由同一機構擔任,而且基金託管人一般是法人;基金管理人並不對每個投資者的資金都分別加以運用,而是將其集合起來,形成一筆巨額資金再加以運作。

3、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金融中介機構:

證券投資基金存在於投資者與投資對象之間,起著把投資者的資金轉換成金融資產,通過專門機構在金融市場上再投資,從而使貨幣資產得到增值的作用。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者對投資者所投入的資金負有經營、管理的職責,而且必須按照合同(或契約)的要求確定資金投向,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和收益最大化。

4、證券投資基金是一種證券投資工具:

證券投資基金發行的憑證即基金券(或受益憑證、基金單位、基金股份)與股票債券一起構成有價證券的三大品種。投資者通過購買基金券完成投資行為,並憑之分享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收益,承擔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風險。

2. 國外的信託監管制度是怎樣的

國外的信託監管制度是怎樣的?下面就向大家介紹英國、美國、日本的信託監管制度。
1.英國信託監管制度英國的信託監管制度分為個人信託和單位信託兩種,由於個人受託構成了英國信託業務的主體,因此受託人要接受法院的監管。
2.美國信託監管制度在美國,信託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單位信託,而信託機構要受到聯邦立法和州立法的雙重監督和管理,同時由各級政府機構具體負責對不同信託機構的監管。

3. 英國和美國有什麼不同

英國:君主立憲制
(1)議會擁有立法、組織和監督政府的權力
(2)君主是象徵性的國家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3)政府(內閣)掌握行政大權,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美國:民主共和制
(1)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總統總攬行政權力,統率陸海空三軍
(2)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互相獨立。作為立法機關的議會,其議員不能兼任行政職務;而行政機關的政府官員也不能兼任議員
(3)由當選的總統組織政府。各政黨能否上台執政的關鍵,不在於是否獲得議會中的多數席位,而在於總統選舉中能否獲勝

不同點:1、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勢力互相妥協的產物。而民主共和制是資產階級革命比較徹底的結果。
2、君主立憲制設君主為國家元首,世襲繼承,沒有任期限制,是終身制。而民主共和制不設君主,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有一定的任期。
3、 君主立憲制的國王(或王後)無實權,而民主共和制的國家元首掌握大權。

4. 美國經紀商和英國經紀商有什麼區別

美國經紀商是指在"美國本土"招攬客戶的經紀商,包括土生土長的福匯美國、嘉盛美國,也包括海外經紀商ALPARI的美國分公司。後一類算是美國的"外資公司"。它們都接受美國監管機構CFTC和NFA的約束。

英國經紀商是指在"英國本土"招攬客戶的經紀商。包括本土的CMC,也包括其他國家的英國分公司,例如福匯英國。後一類算是英國的"外資公司"。它們都接受英國監管機構FSA的約束。


  • 資金安全度不同

在美國經紀商那裡開戶,錢是存放是外匯經紀商在銀行另外開的一個賬戶,來和美國經紀商本身經營的賬戶分開。

在美國公認會計原則下(,USGAPP),當客戶將錢存在外匯公司名下的"客戶資金賬戶",客戶就是這家公司的債權人(creditor),除了交易的盈利和虧損之外,客戶賬戶有多少錢,就是外匯公司欠客戶的債,有天要還的。

簡單說,如果美國經紀商不幸破產,交易者作為債權人,不見得能全額取回本金!

英國經紀商的情況比較復雜。英國經紀商分為兩類,一類是在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獲得授權,可持有客戶資金的經紀商。通過授權類型的英國經紀商開戶,客戶賬戶受到FSA賠償計劃保護。一旦經紀商破產,您可以獲得最高5萬英鎊的保護。這也是資金安全度最好的類型。

值得注意是另一類英國經紀商,它們不屬於FSA授權類型,卻持有FSA護照(Passport),可以開發英國客戶,但客戶資金卻不受FSA賠償計劃保護。一些海外經紀商在英國開設了分公司,卻對FSA賠償計劃語焉不詳。

實際上,交易者需要非常仔細地詢問這個問題--開戶是否享受FSA賠償計劃保護?


  • 杠桿倍數不一樣

外匯交易中,杠桿也發揮了強大的力量。只需數百美元,通過"杠桿",您就能調動數萬美元的資金。杠桿也有不同的"倍數"。美國的最高杠桿是五十比一,而英國的杠桿則以二百比一和一百比一居多。選擇什麼樣的杠桿,取決於您的交易喜好。

  • 美國平台不能鎖單

鎖單是指,在交易者的同一賬戶里,同時保持著同一貨幣對的多頭倉位和空頭倉位。中國讀者也把"鎖單"叫做"對沖"。美國禁止鎖單,英國卻不受此限制。

  • 交易品種不同,英國相對廣泛

美國禁止差價合約(CFD)交易,而CFD占據了交易平台的半壁江山,所以美國平台的交易品種比較少,通常局限在數十種貨幣對和貴金屬


  • 財務披露的透明度不一樣

監管機構CFTC每月都會強制披露美國外匯經紀商的資產情況,另外,美國經紀商的活躍賬戶數量、客戶盈虧比例、訂單執行速度等都會有所披露。

而英國經紀商對此是隱而不宣的。

  • 監管機制不同

美國實行的是雙重監管機制。

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是美國的政府部門,屬於重量級的一家監管機構。CFTC對於外匯保證金的監管,相當積極與主動,長久以來,也與業界保持良好的互動。各家公司和CFTC都有固定的窗口和聯系人,政策執行也非常有效率。

美國國家期貨協會(NFA,NationalFuturesAssociation)是美國期貨業非營利性質的行業自律監管機構。在1991那年,把全美當時大約15萬的期貨從業人員,以及上萬間左右的期貨經紀商統計造冊,並公開所以數據讓大眾、或投資人查詢。到了1998年,所有的數據數字化,建立一套名為,俗稱BASIC的系統,讓大眾更容易在NFA的網站上搜索資料。凡是會員們的基本資料、公司股東結構、牌照的紀錄、被投訴的案件、案件最後的判決,只要是NFA的會員,都有一個會員號,投資大眾都可以很輕易的在網站上查的到。而到了這幾年,所有正規的外匯公司也納入了這套系統。

對於接受客戶的投訴和抱怨,NFA並且可以依照情節輕重自行做出判決,或私下替雙方和解。這無疑是金融監管中一個很大的進步,更體現出NFA引領行業發展、收收會員會費之餘,更扮演一個站在投資者這方、打擊不肖金融機構的角色。

英國是大一統的混業監管。

無論是證券業、信託業、保險業,還是我們所處的零售外匯行業,只要屬於金融口兒,都歸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監管。

英國的監管單位對於不公平的交易特別介意,政府特別開辟了教育網站,教導客戶在受到不平等對待的時候,如何自救與自保。

5. 美國和英國文化的不同。

你是指國家文化還是語言文化啊···
語言的話,最簡單的來說:一些美語比英語簡化或直接了點,類似漢字的簡繁體的區別,當然程度沒那麼大。
比如:
色彩 colour(英)——color(美)
飛機 aeroplane(英)—— airplane (美)
餅干 biscuit(英)——cracker(美)
商店 shop(英)——store (美)
至於因為殖民文化導致的詞語衍變就比較復雜了,沒太多規律可循·······省略

國家文化的區別這個論題實在太大,簡單來說,一個是傳統西歐文化,偏嚴謹;另一個是殖民地雞尾酒文化,包容力更強點。顯然美國的文化氛圍更寬松點,民俗上比英國要多點,但在形式上沒有英國繁瑣。
類比:中國大陸是英國文化——台灣是美國文化

6. 貸款信託是同哪個國家首創的。美國英國法國日本

這個是日本首創的

7. 最早完成民事信託向商事信託轉化的國家是英國還是美國

美國
在信託制度的起源國英國,民事信託(非商事信託)是為了保護個人財產,逃避國王以種種理由沒收個人財產而誕生並發展起來的。在中世紀的英國,盛行長子繼承製度,不僅女性沒有繼承權,就連長子以外的男子也沒有繼承權。所以,沒有兒子的家族的遺產將全部由國王沒收。因此,英國國民為逃避國王的沒收,在去世前便將自己的財產轉移給可以信賴的他人(變更財產所有人的名義),委託其將該財產的收益轉交給自己的女兒。同時,為了避免自己所信賴的人死後其財產被國王沒收,便將其財產委託給多個受託人,即信託財產由多個受託人共同共有(或者說是合有或者公同共有),使其財產變成了一種完全不被沒收的財產。

隨著英國移民團湧入美國,信託制度也隨之被引進到美國。但是,在美國,不存在類似英國的利用民事信託制度的社會背景,受託人純粹是為了營業牟利而接受信託,所以使得本來是作為民事信託而誕生並發展起來的信託制度,便以商事信託(營業信託)的形式確立起來,並取得了迅猛的發展。但是,即使在美國,也不是不存在民事信託,除商事信託之外,一種被稱作宣言信託(DeclarationofTrust)的信託形態,在法律上即被認為是民事信託。(註:參見《美國信託法重述(第2版)》(RestatementofTheLawof Trusts,2nd.)第58條。)

8. 個人信託和法人信託在英國和美國的區別

和個人投資差不多。注意風險。
只不過需要帶營業執照,代碼,稅務,法人身份證,OK了。

9. 外匯交易美國和英國平台有什麼區別

1、交易的品種不同,英國相對廣泛,美國禁止價差合約交易,而差價合約占交易平台的一半,因此美國外匯經紀商平台提供的交易種類相對較少,通常限於幾十種貨幣對和貴金屬。英國在這方面沒有禁令,交易類型也更多。2、資金的安全性不同,在美國外匯經紀人處開立賬戶時,資金存放在合作銀行,並與經紀商的營運資金分開存放,而英國外匯經紀人分為兩類,一類是金融服務管理局授權持有客戶資金,另一類是金融服務管理局未授權持有的,發達的客戶資金不受金融服務管理局的保護。3、監管機構不同,美國外匯經紀商受的是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美國國家期貨協會的雙重監管,英國是一個統一的混合行業監管機構。無論是證券業、信託業、保險業或本港的零售外匯業,只要屬於金融業,便會受到金融管理局的監管。英國監管機構特別關注不公平交易。政府建立了一個教育網站,教顧客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時如何自救和保護自己。4、杠桿倍數不同,在外匯交易中,杠桿也發揮了強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