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信託產品可能會虧損嗎
任何理財產品合同上如果沒有寫明「保本」字樣的話,都不承兌。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看什麼項目,多長時間,流動性如何。
❷ 在信託公司保證保本的情況下發生虧損責任由誰負我們的損失由誰來負
「信託公司保證保本」,這一般不太可能。即使有可能,信託公司也不會讓你拿著證據。根據信澤金理財的經驗,這種情況下發生的虧損一般都是由投資者承擔主要責任,除非投資者可以拿出證據證明信託公司在管理信託財產時有失責或過失。如果證據充分,建議與信託公司交涉,或到法院起訴。
❸ 請問信託產品有風險嗎
一、購買信託產品的風險:
① 市場風險:
1、政策風險: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監管政策等國家政策的變化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從而影響信託計劃收益,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2、行業風險: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以及行業發展狀況對收益水平產生影響。
3、利率風險: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證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動,並直接影響著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利潤。從而導致信託計劃收益水平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和貨幣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
4、購買力風險:信託計劃的目的是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則投資於信託所獲得的收益可能會被通貨膨脹抵消,從而影響到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
5、公司經營風險:如果信託計劃所投資的公司經營不善,使得能夠用於分配的利潤減少,會信託計劃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② 保管人操作風險: 但若信託計劃存續期間保管人不能遵守信託文件約定對信託計劃實施管理,則可能對信託計劃產生不利影響。
③信託公司操作風險:信託公司因違背資金信託合同、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而造成信託財產損失。
④ 委託人投資於信託計劃的風險:
1、委託人資金流動性風險:大多數信託計劃,委託人需持有信託份額直至計劃結束,因此委託人在資金流動性方面會受一定影響。
2、信託利益不確定的風險:信託利益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證券市場價格波動、投資操作水平、國家政策變化等,信託計劃既有盈利的可能,亦存在虧損的可能。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受託人不對信託計劃的受益人承諾信託利益或做出某種保底示。
3、信託計劃財產變現的風險:由於本信託計劃終止,受託人必須變現信託計劃財產所投資之全部品種,由此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⑤ 其他風險:
1、戰爭、自然災害、重大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以及其它不可預知的意外事件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2、金融市場危機、行業競爭等超出受託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風險,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二、信託產品風險控制措施
(1) 抵押或質押:融資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託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託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託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一般情況下,融資方的抵押、質押物的估值會高於投資人的投資額和預期收益,以保障投資人的本金及收益;
(2) 擔保:對於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託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託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
(3) 結構化設計: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信託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後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後收益權。信託期滿後,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順序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後的余額全部歸劣後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後級投資者承擔。
(3)信託什麼情況下會虧損擴展閱讀:
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❹ 信託投資最差能虧多少
理論上最大能顆粒無收,但是在現在的剛性兌付的行業潛規則下,死不會出現虧損和利息收不到的問題的
❺ 家族信託會虧損嗎
家族信託是不會虧損的。家族信託只是信託的一個門類,指的是信託機構接受委託,為個人或者家庭管理、處置相關資產,主要是為了達到財富規劃以及傳承的目標,屬於一種財產管理方式。
一般來說,家族信託有各種限制,非常嚴,和普通的信託不一樣。通常,家族信託設置的時間都是在10年以上,最長的時間甚至可以達到百年以上。
❻ 有做過信託投資,遭遇過虧損的嗎
那些說信託不會虧損的人都是托或者是信託業的從業人員,目前信託業已經發生了一連串兌付風險和虧損事件,出現問題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一個值得警惕的共同點是,投資者在購買時往往被告知產品「無風險」,或者暗示產品出問題肯定有人兜底。
信託行業已開始顯現疲態,數年來「剛性兌付」的潛規則被逐步打破已是大勢所趨。
我只想對廣大金融投資者說,要樹立理性投資、科學投資的理念,要拋棄一夜致富理念,拋棄對收益率的痴迷。我並不是說信託不好,只是峰有多高,谷有多深有多大收益,就要承擔相應的風險。如果輕易的就10%甚至20%多的收益,那我們就都買信託,躺家裡數錢得了。總而言之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在看到信託產品高收益的同時,也要認清其中的風險。
❼ 買信託產品虧本嗎
從理論上來說,會發生虧本的情況,但是這種概率極低。
1、信託產品都是信託公司發行的,是正規金融機構的產品;
2、信託產品背後為信託公司股東隱性兜底;
3、信託產品有自身的風險控制手段,保證本息的兌付;
補充:但是從投資角度來講,任何投資都會產生虧損,只是這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較小。
❽ 信託會虧損嗎虧損誰來負責
投資型信託虧損自己負責。融資型信託,先處置抵押物,再追償,不足信託公司負責,信託公司破產仍然不足,投資人自己負責。
❾ 信託中,不承諾保本的話會有可能虧損嗎
一切投資皆有風險,信託產品在中國2002年才問世,在過去的10年歷史中,風險較小。未來幾十年還難以預料。
以下僅供參考
「五色土」是指「可以實現的不動產五類物權」。自2003年問世以來,已經持續九年,歷經考驗。具體說來,房地產直接抵押登記到投資人名下,抵押比例30%--50%(例如:500萬投資理財,抵押的房地產至少價值在1000萬以上),從而獲取穩定的利息收入。借款人一般是中小企業,通過五色土風險評級,防控風險。「五色土」已經成為上海最好的理財產品,100萬以上一年期收益率12%,1000萬以上15%,按季度收利息。
最大的風險是房地產價格下跌一半。
2004年12月7日,「五色土」獲得國家商標局「金融服務」注冊商標;
2011年11月18日,在上海第九屆金融博覽會上評為最佳抵押借貸服務機構。
❿ 信託公司經營虧損甚至倒閉會對信託財產有影響嗎
不會。《信託法》第三章中關於信託財產有明確的描述:
第三章 信託財產
第十四條 受託人因承諾信託而取得的財產是信託財產。
受託人因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處分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財產,也歸入信託財產。
法律、行政法規禁止流通的財產,不得作為信託財產。
法律、行政法規限制流通的財產,依法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後,可以作為信託財產。
第十五條 信託財產與委託人未設立信託的其他財產相區別。設立信託後,委託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被宣告破產時,委託人是唯一受益人的,信託終止,信託財產作為其遺產或者清算財產;委託人不是唯一受益人的,信託存續,信託財產不作為其遺產或者清算財產;但作為共同受益人的委託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被宣告破產時,其信託受益權作為其遺產或者清算財產。
第十六條 信託財產與屬於受託人所有的財產(以下簡稱固有財產)相區別,不得歸入受託人的固有財產或者成為固有財產的一部分。
受託人死亡或者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被宣告破產而終止,信託財產不屬於其遺產或者清算財產。
第十七條 除因下列情形之一外,對信託財產不得強制執行:
(一)設立信託前債權人已對該信託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並依法行使該權利的;
(二)受託人處理信託事務所產生債務,債權人要求清償該債務的;
(三)信託財產本身應擔負的稅款;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對於違反前款規定而強制執行信託財產,委託人、受託人或者受益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
第十八條 受託人管理運用、處分信託財產所產生的債權,不得與其固有財產產生的債務相抵銷。
受託人管理運用、處分不同委託人的信託財產所產生的債權債務,不得相互抵銷。
寫入法律的條款,都是被嚴格執行的。所以就算是信託公司破產也不會影響到信託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