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北京環境交易所近年發展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北京環境交易所近年發展

發布時間: 2021-06-11 08:13:58

『壹』 北京環境交易所的介紹

北京環境交易所(以下簡稱「環交所」)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特許經營實體,是集各類環境權益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台。環交所是由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北京產權交易所等機構發起的公司制環境權益公開、集中交易機構。環交所是利用經濟手段解決環境問題的公共平台;是技術先進、結構合理的國家級環境交易中心市場;是國際環境合作的市場化平台;是重要的環境金融衍生品市場。

『貳』 低碳經濟的核心和實質

您好!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歐美發達國家大力推進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著力發展「低碳技術」,並對產業、能源、技術、貿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搶佔先機和產業制高點。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機遇和挑戰並存。現階段,我國能源結構以煤為主,經濟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長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巨大壓力。另一方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也為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帶來重要機遇。中國政府將以全面實施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方案,大力推進低碳經濟發展等多重路徑,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加快實施低碳經濟模式,從國內角度看可以降低國內資源過度消耗和減少環境污染;從國際角度看,在經濟復甦進程中,圍繞碳排放交易標准和體系的博弈是主要經濟大國關注的焦點之一,為獲得一定相對優勢及避免未來出口貿易受阻,低碳經濟必將愈加受到政府重視。近年來,我國低碳領域投資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在2008年底政府4萬億的經濟激勵計劃中,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開發和能效提高為重點投資領域。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能源環境交易所及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相繼建立,2010年中國將啟動碳交易國內市場。

『叄』 全國有哪些碳交易市場發展的情況各是啥樣的

自2008年以來,國內已有多個省市設立了環境權益交易所。
2008年8月,由北京產權交易所、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牽頭,分別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9月,天津成立了排放權交易所。
隨後,廣州、武漢、深圳、廈門、貴州、杭州、大連、昆明、河北、新疆、安徽等地的環境權益交易所相繼成立。另外,一些地區雖未設立專業的交易所,但也有環境權益交易平台。
因為中國暫時不承擔國際減排義務,因此中國國內碳排放權交易實際上還沒有真正起動。
中國的碳排放交易目前處於試點階段,多基於自願交易。
在上述的交易所的交易量中,二氧化硫交易,其它產權交易佔大多數,真正的碳交易只佔一小部分。

『肆』 環境交易所是什麼

主要從事碳排放交易、節能減排和環保技術交易、節能量指標交易、二氧化硫等排污權益交易

『伍』 北京環境交易所的最新信息

本報訊(記者張航)繼5月底發布新書《微薄之力在微博》,並受聘清華公關與戰略傳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後,北京市環保局前新聞發言人杜少中今天再度實現華麗轉身,正式出任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
作為北京市首批局級新聞發言人,杜少中擔任北京環保局新聞發言人時間長達八年。今年2月,他正式離任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一職,擔任北京市環保局巡視員。不過今天上午記者登錄市環保局官方網站,局領導一欄已不見杜少中的名字。
據了解,杜少中今天上午正式出任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他在自己的「巴松狼王」微博上展示了新工作單位。杜少中表示,自己是自願接受挑戰。他認為環境交易是通過市場實現對資源的基礎性配置,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用的多得掏錢,用的少能掙錢。」
今天上午,北京市環境交易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杜少中已經到任,「他將全面接管工作。」對於杜少中出任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不少環保界人士認為,多年環保行政工作的經歷有助於他更好地理解、吃透政策,將碳排放納入市場控制,實現環境保護。
據悉,北京環境交易所成立於2008年8月5日,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特許經營實體,是集各類環境權益交易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市場平台。去年北京市啟動老舊機動車更新淘汰工作,北京環境交易所承擔搭建第三方交易平台。

『陸』 北京環境交易所的目標

北京環境交易所的目標是成為國內、國際環境類權益的價值發現平台和市場交易平台。通過其先進的交易系統、廣泛的會員網路和合作夥伴,將實現節能減排領域的資源優化,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環境治理的效率。環交所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己任,通過金融創新,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8月5日上午,中國首家環境權益交易機構 -- 北京環境交易所在北京金融大街正式掛牌。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傑、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吉林等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
當前,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全球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妥善處理環境問題不僅是中國對世界的貢獻,也是解決中國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關鍵。
此前,國務院印發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指出,到2010年,中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將由2005年的1.22噸標准煤下降到1噸標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間,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要減少10%。這些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更需要市場機制的參與。

『柒』 中國目前有多少家碳交易服務公司

1、目前,中國已有3家主要的碳交易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由此延伸出來的碳交易服務公司有非常多,目前還沒有這類公司數目的統計數據,所以具體數字是無法得知的。
2、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捌』 北京環境交易所的開展工作

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表示,北京環境交易所將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國家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在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部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業務方面,主要會在節能減排和環保技術交易、節能量指標交易、二氧化硫、COD 等排污權益交易以及溫室氣體減排量的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方面發揮作用。北京環境交易所將充分發揮交易所凝聚國內外企業、中介、銀行、投行等市場主體的強大市場平台力量,成為中國「市場化手段解決節能減排環保問題」的一塊基石。

『玖』 碳排放交易所國內有幾家,是不是政府機構目前有沒有具體交易

中國已有3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和天津排放權交易所。
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尚不承擔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限控義務的情況下,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動自願減排。
這三家交易所的自願減排交易生意比較清淡,且大多具有「演示」性質。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處長王庶在此間另一個關於碳市場的邊會上說,自願減排以企業社會責任和個人覺悟作為交易前提,技術條件雖已基本具備,但在缺乏總量限制激勵的情況下,需求十分有限。

『拾』 北京環境交易所的董事長

北京市環保局前新聞發言人杜少中今天再度實現華麗轉身,正式出任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