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那位大哥大姐知道全國有多少個大宗商品交易所有多少個文交所分別是那些
上海黃金交易所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履行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交易所管理辦法》規定職能,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營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人。
交易所實行會員制組織形式,會員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登記,從事黃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從事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及其製品的生產、冶煉、加工、批發、進出口貿易的企業法人,並具有良好資信的單位組成。現有會員162家,分散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全球最大黃金現貨交易所截至2011年底該所總交易額為4.44萬億元人民幣。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官方簡稱:津貴所(另一種叫「天交所」是不正確的,因為天交所是特指「天津股權交易所」),是國家唯一批準的採用分散式櫃台交易模式(OTC)的白銀、鉑金、鈀金、鎳等貴金屬交易市場並由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國內知名銀行來資金三方託管的合法金融機構。
交易所營業范圍為「貴金屬(含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現貨批發、零售、延期交收,並為其提供電子平台;前述相關咨詢服務及許可的其它業務」。
交易所於2012年2月正式運行。交易所上市交易的有鉑、鈀、白銀、鎳四個品種。
未來交易所的發展目標是打造一個創新型分散式櫃台交易平台;交易所的發展願景是實現「三個一」:打造一個創新型分散式櫃台交易平台;發起設立一支金屬資源基金;建成一個貴金屬產業園。
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批准下,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簡稱「北商所」)注冊成立,是集商務流、信息流、資金流於一體的國資控股現貨電子交易平台。
北商所由北京市國資委直接控股60%,具有強大的國資及政府背景。因此,北商所是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齊名的五大交易所,是政府性質的大宗商品交易所。
北商所自有成熟的現貨市場,是目前國內大多數貴金屬交易所都不具備的,即方便投資人進行自由的現貨交割與提取,又符合了國家對行業規范的要求。
北商所一次性與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光大銀行五大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同時五大銀行向北京大宗商品交易所授信達600億元,標志著北商所的做市商交易制度,五大銀行是堅實的後盾。
廣東省貴金屬交易中心
廣東省貴金屬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3000萬元,總部設於廣州市金融商務區——珠江新城。廣東省貴金屬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經廣東省政府同意,由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批復成立。
據國家2013年的相關規定,開展黃金交易業務需獲得國務院金融主管部門的批准根,因此現階段交易中心可掛牌交易的品種主要為白銀、鉑、鈀等貴金屬現貨品種。
交易中心貴金屬現貨電子交易平台自2012年11月22日正式啟動試運營以來,系統運行順利,業務態勢發展良好,客戶數量突破2萬戶,日均交易量突破10億元,累計交易量突破1000億元。
福建省海西商品交易所
海西商品交易所經中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第(2011)1261號文核准成立,以礦產、貴金屬和福建地區需求大宗商品等品種交易為主,輔以貿易、物流、資金託管、信用評定等綜合的新型金融管理業務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
交易所計劃5年內注資6億元,年營業額爭取1000億元。海西交易所爭取在5年內發展成為規范性、高效性、綜合性、國際化的貴金屬、大宗商品交易場所,並搭建起穩定、高效、安全的電子交易平台,配套設立自有大型物流倉儲中心,以促成整套交易流程的完整化、便捷化和系統化。
「海西」的意思是台灣海峽的西岸,全稱是海峽西岸經濟區指福建省。「銀」是貨幣的一種,這里的意思是現貨白銀。
海西銀是海西商品交易所自2011年5月31日成立以來推出的一款投資產品。
湖南省南方稀貴金屬交易
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交易所」),於2012年3月15日獲得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正式批准,成為國內首家稀貴金屬交易所。
交易所以「創新發展、依法經營、規范管理、安全誠信」為經營准則,採取會員制經營模式,由會員單位開展相關業務,交易所負責交易的終結算、交收和物流配送。為促進現貨流通,交易所推出了集投資、收藏於一體且可交易、回購的頂級白銀品牌——臻品銀,並在各大銀行網點安裝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自助白銀售賣機」。
2013年起,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品種包括:白銀、銦、鉍、碲等各種稀貴(有色)金屬,為廣大投資者和稀貴(有色)金屬行業成員提供集交易、融資、購銷、倉儲、物流於一體的綜合服務;交易所嚴格實行資金的銀行第三方存管,確保交易商的資金安全,並協助易交商獲得快捷的低成本融資服務。
浙江省匯豐貴金屬交易市場
匯豐貴金屬交易市場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公司制貴金屬交易場所。
交易市場為各類貴金屬企業和投資者提供貴金屬(白銀、鉑金、鈀金)電子交易平台,並為其提供貴金屬經營商鋪、倉儲、物流、質檢等相關服務業務。
交易市場注冊資本金為一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24000平方米,市場可容納各類貴金屬企業一期為150家,二期規劃為200家。
交易市場採用創新的分散式櫃台掛牌交易模式進行貴金屬現貨電子交易,與國際市場接軌。省金融辦對交易市場實行監管,交易資金由中國建設銀行第三方監管,確保市場依法規范運行和交易資金安全。
江蘇省大圓銀泰
江蘇大圓銀泰貴金屬現貨電子交易市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圓銀泰」或「交易市場」)是由江蘇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設立,由江蘇省金融工作辦公室監管,在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備案,實行自律性管理的公司製法人。
大圓銀泰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設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運用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組織中國境內貴金屬及其它金屬產品的合法生產和經營,通過優質、高效、暢通的物流服務,利用電子商務平台直接在線報價、配對,以網上銷售、電子購物的方式實現訂貨和回購交易。
大圓銀泰由中國農業銀行對資金實行全方位監管,與中國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深度合作,農業銀行免收手續費,光大銀行實現真正資金三方存管B2B模式,資金安全有保障。
內蒙古乾豐貴金屬交易中心
內蒙古乾豐貴金屬交易中心,是經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審核批准並進行工商登記注冊,實行自律性管理的公司製法人。位於稀土王國、鋼鐵之城包頭市,是一家大型專業的貴金屬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實行會員制組織形式,以銀行對資金實行第三方監管,利用電子商務平台,通過互聯網直接在線報價、配對,以網上銷售、電子購物的方式實現交易。遵循"合法經營,真誠守信"的原則組織白銀等貴金屬現貨及電子交易。
㈡ 青海銘爵大宗商品交易所會員,金銘玉宇珠寶有限公司怎麼樣誰知道
做白銀必須要有批文,所以沒有必要這么糾結。
㈢ 宏嘉文化所推出的廣州商品交易所珠寶玉石交易中心是傳銷嗎每個人都在獲益,收益從哪來
一般滿足以下條件的基本上就是傳銷了
一個就是介紹加入隱性網路,只要傳銷者交了錢以後就要發展人員,這就是發展下線,下線還可以發展下線,以此組成上下線人員的網路,也是傳銷的人員鏈。
第二,我們通稱復式計酬,包括兩種形式。
一種是以參加本人直接發展下線人數和間接發展的下線人數,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再一種根據參加的本人和間接發展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和給付報酬,這就是傳銷發展的金錢鏈,大家主要要把握三個特徵。一個是發展人員;二是組成人際網路;
三是復式計酬,只要是具備這三個特徵,基本可以認定是傳銷行為。
㈣ 有人了解廣州商品交易所珠寶玉石交易中心這個交易服務平台嗎是收費的嗎
這個平台是做珠寶玉石交易的,一般是在你成交後,會抽取少量的傭金作為服務費。
㈤ 珠寶首飾的市場行情
中國珠寶首飾市場經過短短的幾年時間,已由前幾年僅佔全球1%躍居世界前列,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2005年中國珠寶市場銷售總額約1400億元,出口54.9億美元,銷量位居世界前列,黃金產量達225噸,白銀達6000噸,分別名列世界第四和第三。
2006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人民消費水平的提高,珠寶首飾正在成為繼住房、汽車之後中國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費熱點。而到了2007年,市場更加繁榮,根據商務部對重點流通企業監測的數據顯示,2007年1至5月的金銀珠寶消費,比2006年同期累計增長34.6%,是28大類監測商品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商品。另外,2007年8月份全國金銀珠寶消費猛增53%。
2008第三季度黃金需求強勁上升,達到318億美元,其中投資需求較2007年上升51%。預計到2010年,我國珠寶年銷售總額將超過2000億元,出口超過70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珠寶首飾加工和消費中心之一,也將成為全球的珠寶貿易中心之一。
2009年必將是個珠寶界的配件年,珠寶商們如果「愛搞事」,那絕對是個優勢——當人們開始削減購買衣服的預算時,他們可能會花一些額外的錢去考慮配件,為了給舊款增加新意,並且,人們喜歡存在感強的東西,最好都更大一些——寬腰帶、大廓型的鞋子和大容量手袋,這就是新的時尚世界。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珠寶首飾飾品年消費額超過100億美元的國家之一。中國內地消費群體龐大,世界四大時尚之都以及東京、香港等城市的飾品年貿易總量近1000億美元,但中國女性飾品人均佔有率不足5%,可見市場潛力十分巨大。 今後一個時期,中國黃金珠寶首飾市場的消費增長將主要靠婚慶、鑽飾消費和境外來華遊客消費等三個需求來拉動。另外,全國每年有近1000萬對新人喜結良緣,因結婚產生的消費高達2500億元。特別是人口出生率高達21%的八十年代中後期出生的人群將於2007至2012年左右進入婚齡,僅婚慶珠寶消費就前景可觀。
珠寶首飾是率先向國際開放的產業之一。過去幾年,中國對成品珠寶的進口關稅高達50%,在黃金飾品與寶石產品上高昂的進口關稅以及消費稅,制約了珠寶首飾的銷售。隨著中國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這些壁壘逐步取消,同時中國珠寶業政策調整的信號正越來越強。證明中國政府已經開始重視珠寶首飾產業的發展。國家計委宣布中國黃金取消央行定價,實行市場調節價等,已在分步拆除計劃經濟下「統購統銷」的制度壁壘。黃金交易所的設立,標志著又向國際黃金市場的方向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上海黃金交易所開市,為中國建設規范化的黃金市場寫下了濃重一筆。中國對鑽石進出口管理和稅收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必將促使中國鑽石業走上良性循環發展的軌道。
期走高的股市各板塊開始有分化,但人們注意到珠寶首飾板塊卻有漸次走高的跡象。
在2012年高凈資產收益率且漲幅居前的公司里,排在前列的就有珠寶首飾行業的「東方金珏」,2012年內漲幅高達60%以上。該股每股收益為0.4202元,每股凈資產為2.0531元,每股公積金0.475元,每股未分配利潤0.4749元,每股經營現金流0.3456元,主營收入同比增長62.1%。
在一些行業寒意襲來的時候,珠寶首飾業還有暖風吹拂,成為投資「避風港」。不過,高速發展的珠寶首飾業也須克服浮躁病,急於求成、重擴張輕研發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千萬對新人「托舉」市場
北京國際珠寶展和2012中國珠寶年會日前舉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副主任孫鳳民在展會上提供了這樣的信息: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2012年,我國珠寶業增速放緩,但依然保持著較好的發展態勢。我國珠寶首飾行業近幾年經營同比增速均為兩位數,部分企業增幅在20%以上,但2012年行業增速可能在10%左右,珠寶零售市場銷售總額預計達4000億元人民幣。
2011年,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僅次於日本的世界第二大鑽石消費市場,而黃金的消費量也已在2009年超過印度,位居世界第一。其他如鉑金、白銀、玉石翡翠、有色寶石等產品消費也均居世界前列,中國已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珠寶加工大國和世界上最重要的珠寶消費市場之一。
中國的珠寶首飾品市場的活躍首先得益於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珠寶首飾不僅具有裝飾功能,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一些品類還有投資價值,因此甚得富足起來的消費者歡心。此外,婚慶市場和旅遊市場的消費構成了珠寶首飾的剛性需求,這也讓這一行業獲益匪淺。
建國以來,我國經歷了三次人口出生高峰,其中1981-1990年間發生的第三次出生高峰,人口增長量最大,9年凈增人口1.43億。這批人已處於婚嫁階段,這些年每年結婚人口都在1000萬對以上,珠寶首飾類商品作為中國傳統結婚習俗中的必備品,勢必將受益於結婚人口的增加。假設每對新人平均在珠寶上花費2000元,光是婚慶珠寶這一塊市場,每年就可為整個行業貢獻200億元銷售額。
旅遊行業也是消費升級的一個亮點產業,它同樣激發了國內珠寶消費。 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盛會不僅刺激了國內消費,更帶動了境外遊客對國內珠寶首飾的消費。我國一些地區擁有極具地方特色的飾品,遊客在當地進行游覽的同時也將注意力放到了珠寶首飾上。 消費升級帶旺了珠寶首飾業,與此同時,在全球流動性過剩的大背景下,貴金屬逐漸作為抗通脹重要投資手段的地位顯露無遺,投資和保值需求的旺盛對珠寶首飾行業整體有提振作用。更讓業內興奮的是,雖然中國人均珠寶消費額近幾年有顯著提升,由2000年的10.2美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18.8美元,但是與世界發達國家橫向比較,中國人均珠寶消費額卻顯著偏低,這意味著行業發展的空間還很大。
2009年中國人均珠寶消費額僅有18.8美元,而美國和日本這一數值分別為154.7美元、89美元,是中國的8倍和5倍。中國相對於全球平均水平43美元也有較大差距。從黃金的消費水平來看,情況也是一致,世界黃金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人均黃金消費僅有0.33克/人,而同屬亞洲的日本為1克/人、韓國為1.3克/人。若未來我國人均珠寶消費水平能達到上述國家的水平,那麼我國珠寶需求將擴大5倍左右。
如此誘人的市場自然會「招蜂引蝶」。一位行業資深人士透露,資本大規模湧入珠寶首飾市場大概是從2005年開始的。然而,珠寶首飾行業在繁榮的同時,發展瓶頸也不期而至。中國珠寶玉石首飾協會副秘書長楊似三表示:珠寶首飾業正面臨產能相對過剩、價格波動加大的經營性風險。
珠寶首飾消費市場快速增長,也為行業帶來了一些隱憂。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湧入珠寶市場,企業藉助資本力量快速擴張,但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在擴張中過於盲目。一些企業拚命發展加盟商、專賣店,通過低價和廣覆蓋度的策略曾一度快速佔領市場,但珠寶業並非傳統的快銷行業,在擴張背後需要通過對價格體系、供貨體系、服務體系的創新,使整個營銷體系得以構建,形成顧客的長久關注度與興趣。
一位珠寶首飾行業人士透露,「珠寶首飾行業這幾年發展太快了,擠進來的人和企業太多,大家都很浮躁,都想賺快錢。各珠寶品牌頻頻在各地開專賣店,對於黃金珠寶產品的需求數量驟增,一些本無技術儲備的企業快速進入珠寶行業,但是其製造工藝根本不過硬。此外,近年來人工費用上漲,租金上升,黃金珠寶加工廠成本驟增,為了減少成本,許多企業有偷工減料的情況發生。 」
從近幾年我國各有關部門對各地市場進行檢查的情況看,我國珠寶首飾的市場秩序還不太理想,在產品上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了定名錯誤,以假亂真;定名不準確,以次充好;標志不規范,虛高標價;責任難界定,售後難解決等等。比如在翡翠這一品類里,將經過處理的B貨當作天然A貨翡翠出售的情況屢禁不絕,一些非正規銷售場所成為衍生這類珠寶消費問題的「重災區」。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珠寶消費市場,更是全球最重要的珠寶首飾製造中心。其中,中國最重要的珠寶首飾製造中心有2個,分別是廣東和浙江。廣東地區又可分為2個地區,分別是深圳和廣州番禺,由上世界90年代初北上發展的香港商人所帶動而壯大。浙江地區則主要集中在以義烏為中心的區域。
在產品銷售方面,廣東地區的首飾主要國內銷售,浙江地區製造的首飾大多則銷往國外。 2008年國內珠寶首飾消費額達到了1900億元人民幣,中國淡水珍珠產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中國黃金以282噸的年產量創歷史紀錄,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
2009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珠寶首飾行業走過了最困難的一年,企業家和行業組織(機構)表現出了應對危機的堅強信心,變危機為機遇,銷售總額同比增長10%,取得了2200億元銷售總額的好業績。 FGA英國皇家寶石協會會員
GIG寶石專家頭銜
GIA美國珠寶學院珠寶鑒定師
IGI比利時珠寶學院珠寶鑒定師
GAC中國寶玉石鑒定師
GIC中國地質大學珠寶鑒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