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北京文化交易所關閉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北京文化交易所關閉

發布時間: 2021-06-10 15:15:15

❶ 我買了,北京文化股票怎麼封盤了

北京文化因為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了,以下是公告全文:
北京文化: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
來源: 2016-06-08 17:01:08
一、停牌事由和工作安排
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16年6月1日披露了《重大事項停牌公告》(公告編號:2016-65)。公司於2016年6月1日開市起停牌。
現公司確認本次停牌購買資產的重大事項構成了重大資產重組。因有關事項尚存不確定性,為了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對公司股價造成重大影響,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證券簡稱:北京文化,證券代碼:000802)自2016年6月8日起開始停牌。
公司承諾爭取在不超過30個自然日的時間內披露本次重組方案,即最晚將在2016年7月8日前按照《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26號—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的要求披露重大資產重組信息。
若公司未能在上述期限內召開董事會審議並披露重組事項且公司未提出延期復牌申請或申請未獲交易所同意的,公司證券最晚將於2016年7月8日恢復交易,公司承諾在證券恢復交易後3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若在上述停牌期滿前向交易所申請延期復牌,公司承諾在累計不超過3個月的時間內按照相關規則的要求披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信息;在上述期限內若公司仍未能召開董事會審議並披露相關事項的,公司將發布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公告並股票復牌,同時承諾自公告之日起至少6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二、停牌期間安排
公司自停牌之日將按照相關規定,積極開展各項工作,履行必要的報批和審議程序,督促公司聘請的獨立財務顧問、審計、評估等中介機構加快工作,按照承諾的期限向交易所提交並披露符合相關規定要求的重組文件。
三、必要風險提示
本公司籌劃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尚存較大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停牌期間,公司將根據相關事項進展情況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體為《中國證券報》和巨潮資訊網(http://www.cninfo.com.cn)。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公司在上述媒體刊登的公告為准。敬請廣大投資者關注並注意投資風險。
四、備查文件
1.經公司董事長簽字的停牌申請;
2.深圳交易所要求的其他文件。

❷ 北京文化股票上市的證券交易所是哪個

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是000802

❸ 北京文化被停牌,你知道為什麼嗎

北京文化,是一家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影視公司,因為在最近兩年中,北京文化投資的電影都十分的熱門,最具代表性的系列有《戰狼》,《流浪地球》,《我不是葯神》,今年春節賀歲檔排名第一的《你好,李煥英》也是北京文化押中的爆款影片,經過這幾部高質量的影片,北京文化誠然被公認為現如今影視行業的明星公司,熱門電影的製片廠等。

其實國家的稅收是公平的,無論是個人所得稅,還是企業所得稅,每一個登記的收稅標准,也都是經過相關權威人士的規劃,計算,精算,驗算,最後才發布出來的,目的也是為了保證社會收入的公平性和穩定性,高收入人群,通過交多點個人所得稅,然後在通過財政方面的資金流轉,可以讓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社會的補貼,減少貧富差距,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的發展,這才是稅收的意義。

納稅光榮,作為祖國的一份子,需要納稅的時候,應該積極主動的配合,才能夠為國家創超更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才能夠讓基層的勞動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和待遇。

❹ 北京文化的股票跌停了,這是被什麼事情影響的呢

近一年以來娛樂圈最大的瓜非鄭爽“代孕、棄養”莫屬,直到現在鄭爽與張恆依然活躍在娛樂圈八卦的最頂端,每一個小話題都能成為熱搜。不僅是鄭爽就連她的前金主都因為張恆舉報鄭爽與北京文化簽訂陰陽合同而陷入丑聞風波,近日北京文化大股東們也紛紛舉報該公司財務造假等一系列違法事件,這也導致北京文化公司股票停牌,復開股票後直接跌至跌停板,目前此案已經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正式立案,還在進一步審查過程中。

大股東自殺式舉報

2020年北京文化在鄭爽時間發生前後掀起了內斗風波,北京文化原副董事長、世紀夥伴公司法人婁曉曦通過微博實名舉報北京文化系統性財務造假,並稱高管宋歌、張雲龍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欺詐發行債券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職務侵佔罪等等,同時,還舉報宋歌通過《新倩女幽魂》、《橫店故事》等項目進行利益輸送,然而這部《新倩女幽魂》就是鄭爽主演的,目前宋歌已經辭去北京文化總裁的職務,針對舉報人婁曉曦北京文化表示她因涉嫌挪用資金罪出逃海外。

❺ 北京文化4月30日被停牌,為什麼被停牌

北京文化4月30日被停牌,被停牌主要原因:

1.涉及到重大事項沒有公布,這跟鄭爽陰陽合同有關;

2.每年四月份都必須公布年報,年報出現虧損;

3.停牌一天時間,5月6日五一之後第一交易日復牌。

資本市場變化莫測,股票市場更是要注意風險,隨著注冊制的不斷推進,中國股市今後香港化這是趨勢,沒有基本面支撐的公司可能完全會被邊緣化,直到市場拋棄。北京文化4月30日被停牌,被停牌主要原因是涉及到鄭爽的陰陽合同和年報業績披露,這已經夠了重大事項,停牌發布公告讓投資者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這是對投資者的負責,同時也能夠規避消息不對稱帶來的後果。北京文化停牌時間只有一天,五一之後第一個交易日也就是5月6日會復牌,持有北京文化的投資者一定要格外關注。

北京文化業績出現虧損和涉及到鄭爽陰陽合同事件,這對公司影響非常大,這樣的股票如果手中沒有暫時就不要參與,風險大於收益,這樣的股票盡量先規避。

❻ 北京文化4月30日被停牌,被停牌的原因是什麼

連續3年虧損30億,被曾經公司副董事長實名舉報財務造假

北京文化這類暴雷的股票是所有上市公司中常見的事件,每一個上市公司的暴雷或者連續虧損,最終買單的都是購買股票的股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這類涉嫌財務造假、利益輸送的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嚴懲,以此來減少股民的損失。也希望股民朋友在購買股票的時候不要去購買這類泡沫極大的上市公司,盡量買一些實體行業,這樣可以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最後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❼ 北京文化被停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停牌

北京文化被停牌,導致北京文化停牌的主要原因:

1.公司公布業績,出現兩年虧損,公司改名ST北京;

2.公司跟鄭爽陰陽合同有關系,停牌澄清這件事;

3.公司停牌一天,五一之後第一個交易日也就是5月6日復牌。

資本市場變幻莫測,很多事情之間都有關聯,所以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基本上都是如履薄冰,分散投資者萬一踩雷能夠分散投資者風險。北京文化被停牌,導致的停牌的主要原因還是公司公布業績,虧損大概7億,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按照法律規定要向投資者提示風險,第三年繼續虧損面臨退市風險,所以北京文化改名ST北京;北京文化停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鄭爽的陰陽合同和公司子公司有關系,為了協助調查,為了投資者投資者利益,停牌是最好的選擇。

不管是公布業績,還是鄭爽陰陽合同事件對於北京文化都是利空消息,五一之後北京文化復牌不樂觀,投資者千萬不要去買這樣有問題的股票,否則可能導致嚴重虧損。

❽ 北京文化被停牌,這對公司股票有怎樣的影響

北京文化被停牌,對公司股票的影響是:

1.公布業績出現虧損,復牌股票大跌這是必然;

2.鄭爽事件跟北京文化有關,這對公司聲譽造成影響;

3.停牌出的消息都是利空,復牌之後股票肯定會大跌。

資本市場對於消息反應非常強,很多時候股價已經提前反應了消息,股票停牌在公布消息可以讓投資者更加冷靜的分析消息對股票造成的影響,正常情況下,公司停牌公布消息對於股價影響都比較大。北京文化被停牌,公司公布業績虧損7個億,而且是第二年虧損,按照規定要被ST,這對北京文化來說是利空消息,股票價格下跌是必然;北京文化跟鄭爽偷稅有關系,他們一起合作的《倩女幽魂》可能涉及到陰陽合同,如果是真消息,北京文化就有造假的嫌疑,這對公司的聲譽影響非常大,股票下跌也是必然,兩個消息基本上都是利空,北京文化復牌股票可能會大跌。

正常情況下,公司停牌都涉及到重大事情,如果是利好就是大漲,如果是利空就是大跌,北京文化停牌涉及到的都是利空,股票大跌基本上已經成為定局。

❾ 北京文化被停牌,你如何看待此事

北京文化被停牌這件事情我並不意外,畢竟這樣一家從裡面到外面都有問題的公司,不被停牌才讓我意外。鄭爽事件的曝出,也讓我們看到娛樂圈兒內部有多麼黑暗。而在這些事情的背後,是各大公司為了博取利益,為了使自己的企業可以賺取更多財產,用違反國家法律的行為去創造價值,這樣的行為極其惡劣也應該受到懲罰。

張恆鄭爽或許是這一段時間最火的兩個人。本來是一對夫妻,但是因為撫養孩子的問題被炒上熱搜,後來人們又發現孩子是代孕,代孕問題又引起大家爭論。最後令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張恆最後爆出來的事情卻令網友都大為吃驚。鄭爽一天的片酬就有208萬元人民幣,而一部戲一共可以賺取1.6億人民幣。最主要的是還有陰陽合同等問題,這嚴重的違反國家法律。目前已經受到調查。

具體的事情經過是什麼?

如果沒有鄭爽事件,我們或許連北京文化這個企業聽都沒聽說過。但是如果你了解過鄭爽事件,那麼鄭爽背後的北京文化也應該有所耳聞。就是付給鄭爽1.6億片酬的公司,在4月30日,北京文化正式被停牌。各路吃瓜群眾在第一時間聽到這個消息時,都不明白一家公司停牌為什麼能上熱搜。但是隨著深入了解發現停牌的最終原因是用1.6億片酬請鄭爽拍戲。其中的種種行為違反了國家法律,都是不正規的操作,因此被停牌也實屬正常。

❿ 截至目前中國有幾個正規的文化交易所

中華文化產權交易所
南京文化交易所
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
北京文化產權交易所
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
天津文化產權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