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銀行代銷的信託類產品」跟「信託公司直接購買的產品」有什麼不同
一、銀行的理財產品種類很多,而信託公司只有信託產品。一般來講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低,風險也低些。但是不絕對,特別是銀行5%收益的理財產品就是投資信託產品,而信託產品收益率一般都在8%以上,銀行賺走2%左右的利潤後再銷售給散戶。同一個產品,銀行給的收益有可能更低。
二、信託產品的風險是由信託公司整體風控能力、信託執行經理的業務經驗及信託公司大股東整體經營理念等因素共同決定的。銀行就是代理銷售,在法律上不會承擔任何責任。所以風險是一致的。
(1)為什麼在建設銀行購買的信託擴展閱讀
一、信託產品選購指南
(一)選擇信譽良好的信託公司。投資者要認真考量信託公司的誠信度、資金實力、資產狀況、風險管控力度,歷史業績和人員素質等各方面因素,從而決定某信託公司發行的信託產品是否值得購買。
(二)要預估信託產品的盈利前景。市場上的信託產品大多已在事先確定了信託資金的投向,因此投資者可以透過信託資金所投資項目的行業、現金流的穩定程度、未來一定時期的市場狀況等因素對項目的成功率加以預測,進而預估信託產品的盈利前景。
(三)要考察信託項目擔保方的實力。如果融資方因經營出現問題而到期不能「還款付息」,預設的擔保措施能否有效地補償信託「本息」就成為決定投資者損失大小的關鍵。因此,在選擇信託理財產品的時候,不僅應選擇融資方實力雄厚的產品,而且應考察信託項目擔保方的實力。一般而言,銀行等金融機構擔保的信託理財產品雖然收益相對會低一些。
二、信託公司委託銀行代為推介信託計劃的,信託公司應當向銀行提供完整的信託文件,並對銀行推介人員開展推介培訓;銀行應向合格投資者推介,推介內容不應超出信託文件的約定,不得誇大宣傳,並充分揭示信託計劃的風險,提示信託投資風險自擔原則。銀行接受信託公司委託代為推介信託計劃,不承擔信託計劃的投資風險。
三、銀行應當根據客戶的風險偏好、風險認知能力和承受能力,為客戶提供與其風險承受力相適應的理財服務。信託公司發現信託投資風險與理財協議約定的風險水平不適應時,應當向銀行提出相關建議。銀行不得為銀信理財合作涉及的信託產品及該信託產品項下財產運用對象等提供任何形式擔保。
㈡ 信託 在銀行 信託公司 第三方購買的區別,分別是什麼 高分!
銀行掌握渠道,一般是包銷項目,所以又定價權,一般來說收益比市場上的同等水平低,當然如果是客戶經理私單的另算;
信託公司是直營機構,一般會把最好的項目留給自己銷售,收益是市場正常的水平,但是產品種類打上了信託公司的烙印,除了大信託公司外產品比較單一;
三方機構,產品比較多,收益也是市場水平,不夠三方機構魚龍混雜,產品篩選不嚴格,客戶如果沒有產品辨識能力的話,很難買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不過,現在基本各方都能合作,掌握客戶的話,就是最根本的,所以銀行的話語權還是最大的。
㈢ 建行網銀可以買信託產品嗎,具體怎樣操作。
銀行代銷的信託產品不一定好,都是收益絕對比同等產品低,所以選擇信託產品還是直接找信託公司購買或者三方理財公司購買比較劃算,網銀上可以在財富系列產品中找
㈣ 建行的信託理財產品可靠嗎
要問清楚投資方向,再來判斷其風險。我做過幾次,風險不大。
另外,似乎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會書面告知有風險,無論出於何種原因。但一定要看實質(一定跟工作人員問清楚)——有熟人最好;不放心的話,如果有電話銀行也通過這種方式再問問(都有錄音的,如果未來發現她們忽悠你可以要求出示錄音問責)。
㈤ 建設銀行的信託有風險么
建設銀行又不是信託公司,只是個銷售機構,不會對風險產生影響
還要看信託本身。銀信合作也要看是信託公司的還是銀信合作
有的信託是信託公司的,有的是通道業務,通道產品項目方是個很不穩定的因素。
信託公司的自己產品有剛性兌付規則,管理失誤需要賠償
但是通道業務,只是項目方利用信託牌照的優勢,借了信託的殼子,信託公司沒有賠付義務
如果是信託公司產品,能通過銀行審核,那是沒問題的
如果是通道產品,那就要小心了,信託公司可能會成為項目方逃避責任的一個借口
買信託,信託公司比銀行可靠
中誠信託幫工商銀行做通道,實際項目是工行的,銷售也是工行的,不過是用了中誠的信託通道,出了事工行再耍賴。還有10天就要兌付了
中誠也不應有賠付義務。目前這30個億還不知道要怎麼辦
個人建議還是去信託公司買。那些產品不會是通道產品,信託公司是需求負責的,出現危機也需要剛性兌付。
㈥ 在銀行買信託產品為什麼要做資產認證
在銀行買信託產品,要做資產認證的原因,就是保證你的資金賬戶是有餘額的,有資質能夠購買信託產品。
㈦ 建信信託建信貸是騙人的嗎
你好,還是建議去建設銀行直接櫃面辦理相關的信貸業務,不要相信其他的。
㈧ 本人在建設銀行購買中航信託天富29號現已到好久每次去提現時老說錢沒到怎麼辦
是錢沒有到還是兌付出現了問題,你可以電話咨詢下建設銀行的客戶和中航信託的客服,不會是兌付出現問題,工作人員搪塞你吧,如果只是到帳時間出現問題,你可以查詢下該信託的成立日期。是不是你當時購買的時候過了好久才募集完畢,所以實際情況導致還沒到期,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可以找建行申請補償。
㈨ 請問一下,現在的建行的信託產品是否有風險啊。是說有百分之八的收益,存一年,保本保息不
信託產品都不保本保息的,不管在哪裡買,都是和信託公司簽訂的合同,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當然這些年信託產品都保本保息的兌付了客戶的本金和收益,但是合同上不能寫。不過以前的保本保收益的兌付並不代表將來也一定能如此,如果出現系統性風險的話,可能會出現違約情況。不過相對來說,信託還是比較安全的產品,風險是可控的,不過盡量不要地產類的。
另外一年期8%的收益是有點低了,應該是300萬以上的產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