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信託公司貸款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信託公司貸款

發布時間: 2021-03-24 18:02:03

信託公司能不能給個人(自然人)貸款

信託公司能不能給個人(自然人)貸款。我們從中國信託法律網(trustlaws.net)了解到,只要自然人有足額的擔保並且融資規模足夠大,就可以向信託公司貸款.但是,一個自然人不能發行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收集資金並貸款給另一個自然人,因為個人不能經營信託業務.

㈡ 信託公司和銀行相比,發放貸款有什麼優勢

要說企業如果能夠從銀行貸到錢,那就沒必要找信託公司借錢。
因為信託公司發放貸款流程一般是這樣的,首先信託經理做盡職調查(查資產、負債、擔保等)耗時會在1-3個月。然後向公眾募集資金(這個過程很短。如果項目好,可以幾天內資金到位)
當然銀行如果要貸款給企業,同樣需要做盡職調查。耗時差不多。但是就不需要募集。因為銀行的錢都是募集好的(比如說理財金)。
這樣你可以辨別了吧。如果單純從發放貸款的角度看,銀行更快。
但是很多企業通過銀行不一定能貸到錢。通過信託公司就可以。這也是為什麼從銀行貸款的利息要比信託低的原因。

㈢ 企業為何不通過銀行貸款而是通過信託公司融資

1、時間快,銀行要很長的過會時間,信託公司只要有足夠質押物,一般一兩個月就可以了
2、審批要求。銀行的審批要求企業的各項資質很嚴,信託公司松一點
3、銀行貸款往往先給關系戶,有時間政策嚴了有錢都壓著不給貸款
其實可以的話,大部分公司都想從銀行走的,成本低啊

㈣ 銀行可以向信託公司貸款嗎

1,,大類上來說,銀行與信託公司合作分為銀信理財合作、銀行資產證券化、銀行為信託提供代銷、託管、咨詢等服務合作。目前開展最廣泛的就是銀信理財合作。
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是指公司接受銀行理財計劃項下資金的委託,擔任受託人並按照信託文件的約定進行管理、運用和處分的信託業務,包含銀行理財資金直接交付給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業務和銀行理財資金間接受讓信託受益權業務。
2,分類可以分為三類:投資類、融資類和組合類。
a,投資類:包括權益投資、票據投資、債券投資、證券投資、金融衍生品投資和結構性產品等。信託公司接受理財資金的委託,通過管理投向上述領域,與一般的基金沒有特別本質的差別。
b,融資類:包括信託貸款、信貸資產轉讓等,本來還可以受讓票據資產,現在被禁了。但是以未到期票據作為質押標的進行融資的業務還是可以開展的。
c,組合類即上述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最常見最廣泛的還是融資類。因為信託是除了銀行之外唯一具備法定的放貸資質的金融機構,從事貸款業務地位跟銀行是一樣的。
3,銀行開展融資類銀信合作的動機主要是兩個:
一是目前銀行由於存准率、存貸比、窗口指導等等限制,很多貸款並不一定能放出去,或者放出去的貸款也希望盡快轉讓,因此可信託公司合作,將債權轉讓給信託公司,或者直接介紹給信託公司來放。
二是理財資金不可以直接受讓銀行的信貸資產,這是有明文規定禁止的。而銀行需要給理財客戶不斷提供穩定的產品,以維持客戶關系。通過銀信合作,由信託受讓信貸資產,再拿到銀行返銷,滿足理財客戶的需求。

㈤ 個人向信託公司貸款需要什麼條件

個人應該是不能從信託公司貸款的。信託公司,是和銀行評級的金融機構。是主要給企業融資的,資金最少的也得在千萬為單位的。個人消費貸款的話,恐怕不需要這么多吧。個人應該是去找貸款公司或者銀行,這樣的。

㈥ 信託可以直接發貸款給企業嗎

信託可以直接發貸款給企業嗎?

——信澤金理財:完全可以,案例多多。

信託為什麼總是通過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從而發放貸款給企業,難道自己不能發貸款嗎?

——信澤金理財:信託公司完全可以自己發行並放貸。但與銀行合作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銀行主動要求與信託合作為銀行自己的客戶發放貸款;二是信託與銀行合作所獲得的資金成本比較低。

信託公司為什麼不直接貸款給企業,而要通過銀行,還要給銀行手續費?

——信澤金理財:信託公司是直接貸款給企業的,但通常把貸後管理的事務交由銀行來處理,這主要是因為很多客戶本來就是銀行的,銀行要求如此。信託給銀行手續費,是因為銀行把客戶和資金拿出來與信託公司合作,損失了一定的貸款利息,但由信託支付手續費的方式彌補了利息收入,並獲得了中間業務收入。

㈦ 信託融資和信託貸款是一回事嗎

信託融資是間接融資的一種形式,是通過金融機構的媒介,由最後信託公司向最後貸款人進行的融資活動。
信託貸款屬於直接金融產品。信託貸款受到信託目的特定化的約束,資金從委託人到受託人到融資人手中,處於環行封閉運行狀態,風險傳遞是線性,不同信託項目之間風險互不交叉利益互不滲透。
望採納,恩美路演

㈧ 企業找信託 貸款和找銀行貸款有什麼區別

外行能不能別亂講啊,誤導廣大群眾啊,首先銀行是固定利息,信託也是固定收益,只不過信託合同中會有約定(與出資方簽署的合同)不保證投資人的收益率,這是銀監會要求的,但是私下裡信託都是保本保息的,就是說如果收益率達不到合同中約定的標准,信託會補上,這也是最近幾年信託一直這么火的原因。從審批上說,那個滿意回答者,你肯定不是信託從業人員了,我猜你應該也不在銀行工作,你知道銀行的流程有多麻煩嗎?銀行審批一個項目最少2到3個月,信託1個月就能搞定,這也是為什麼信託的利息那麼高企業還會找信託的原因,因為企業急用錢,另外說什麼「信託公司審完你的項目後,要配擔保方為項目擔保,這樣才好募集資金」就更是沒有的事,信託要求企業有第三方擔保,怎麼個擔保法,你知道嗎?把《保證合同》簽完就有效力了,簽個合同很費事嗎?第三點,以前是信託產品由銀行代賣,後來被銀監會斃了,現在都是找銀行推薦大客戶,在找資金方面信託確實不如銀行,因為銀行網點多啊,信託不讓設立專門的銷售網點,不讓在報紙電視上做廣告,所以拿出2-3個點來給銀行,銀行就介紹點客戶,銀行的錢很好賺,募集不到根本就不可能的情況,你知道信託理財產品多火嗎?現在銀行發行的年化4%-5%收益率的都搶著買,信託去年最高的時候13%,現在最低還有9.5%,要是你你買不?100萬起是沒問題,但是有錢人多得是,我們公司幾個億的產品3天賣完沒懸念,當然有銀行推薦的客戶在裡面。

㈨ 銀行貸款與信託貸款有什麼區別

信託和銀行信貸都是一種信用方式,但兩者多有不同。
1、經濟關系不同
信託是按照「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經營宗旨來融通資金、管理財產,涉及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三個當事人,其信託行為體現的是多邊的信用關系。而銀行信貸則是作為「信用中介」籌集和調節資金供求,是銀行與存款人、與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2、行為主體不同
信託業務的行為主體是委託人。在信託行為中,受託人要按照委託人的意旨開展業務,為受益人服務,其整個過程,委託人都佔主動地位,受託人被動地履行信託契約,受委託人意旨的制約。而銀行信貸的行為主體是銀行,銀行自主地發放貸款,進行經營,其行為既不受存款人意旨的制約,也不受借款人意旨的強求。

3、承擔風險不同
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信託的經營風險一般由委託人或受益人承擔,信託投資公司只收取手續費和傭金,不保證信託本金不受損失和最低收益。而銀行信貸則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存放款利率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信貸資金的營運風險,只要不破產,對存款要保本付息、按期支付。
4、清算方式不同
銀行破產時,存、貸款作為破產清算財產統一參與清算;而信託投資公司終止時,信託財產不屬於清算財產,由新的受託人承接繼續管理,保護信託財產免受損失。

㈩ 信託公司能直接發放貸款嗎

可以的,信託公司說白了就是做一些銀行不願因做的投融資業務。信託公司有發放貸款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