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倫敦證券交易所市盈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倫敦證券交易所市盈率

發布時間: 2021-06-09 21:30:31

股票市場的市盈率在那裡能找到

證券公司的網上都有。搜一下了會找到。。。。

Ⅱ 請問哪裡可以查出倫敦證券交易所分行業(特別是礦產業)的市盈率數據

給你個網站可以看到,非常不錯.

http://money.cnn.com/data/markets/

Ⅲ A股的平均市盈率在哪裡可以查詢呀

在樂咕樂股網的網站可以查看A股平均市盈率。

(3)倫敦證券交易所市盈率擴展閱讀

計算股市平均市盈率的常用方法有三種:

1,將個股的市盈率簡單地進行平均,其計算公式為:股市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之和/股票只數

2,加權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平均市盈率=(所有股票市盈率分別乘以各自的總股本)之和/所有股票的總股本之和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用的簡單平均法,雖然計算出的市盈率會有一些偏差,但由於證券類的報刊每天都公布有各種股票的市盈率,所需採集的數據比較方便,在實際中應用得非常廣泛。

3,從理論上講,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就是買下股市所有流通的股票所需的投入與這些股票產出的稅後利潤之比,而買下所有股票的投入就是股市流通股的總市值,故股市平均市盈率的計算公式如下:股市平均市盈率=流通股的總市值/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

參考資料:A股平均市盈率 - 樂咕樂股網

Ⅳ 世界各國在其泡沫經濟時期股票市場的市盈率數值

香港證券市場是1949年以後一部分內地資金的轉入才逐步發展起來的,但市場狹小,銀行信貸是各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到1962年也只有65家上市公司。1965年平均月營業額410萬美元(約3200萬港元),1967年8月31日恆生指數曾降至58.61點,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停市10天。1968年香港經濟增長,使證券市場成為地方實業重要的資金來源,1969年平均月營業額2720萬美元(約2.12億港元),上市公司72家,同年12月17日遠東證券交易所開張。1971年9月15日金銀證券交易所開業,1972年九龍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開業,在如此狹小的地區擁有四個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罕見的。但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香港發展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港英當局和中外財團的投資迅速增長。1972年香港四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190種,當年上市的就有98種,成交額達到43.397億港元,是1969年的70多倍。1983年成交額達到482.17億港元,比1968年增長了53倍,總市值達到了1734.5億港元。在這期間香港股市也經歷了1973年和1982年的兩次暴跌。

70年代香港證券市場的迅速發展,使證券交易所擠滿了家庭婦女、保姆和小販,每周都有新上市的股票,由於忽略了證券交易的基本法則,一些股票在市盈率100倍以上的價格上交易,使恆生指數從1970年的211.9點暴漲到1973年3月的1775點,交易所對風險毫無准備,終於發生了暴跌,到1974年12月恆生指數跌到了150點。從1972年起香港證券交易委員會採取了一系列的規范化措施,並在1974 年提出四個交易所合並的設想,1977年形成統一的證券交易所取代原來的四個交易所的工作有顯著的進展,建立了由證監會牽頭並由四個交易所代表組成的工作班子。1980年7月7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組成,1981年3月31日正式注冊。1978年以後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極大地促進了香港的進出口和轉口貿易,香港房地產興旺,恆生指數又恢復到1972年的水平,1980年10月1日達到1810點,成交額達到957億港元。1982年香港股市因佳寧事件和撒切爾夫人訪華引發的所謂「信心危機」發生第二次暴跌,1983年初恆生指數跌至750點。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公布,人心穩定,恆生指數又上升到1200點。

1962年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公開發行股票公司21家,其中上市公司18家,上市股票25種,面值54.9億新台幣,總市值為68.4億。1967年編制了台灣證券交易所加權指數,1968年加權指數為111.75點,1973年由於紡織品出口激增,證券市場活躍,指數曾達到514.85。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又導致指數暴跌至188.74點,以後四年的指數一直在200—300點徘徊,1978年隨著經濟的恢復指數上升到688.52點,1979年至1982年指數在400—500點區域內波動。台灣股市的狹小是因為大多數民營企業是傳統家族式經營,不願意發行股票便股權分散,從而使原有股東的利益受損。股市的交易制度不健全,投機性強,良好的公司也不敢貿然從股市上融資
1986年9月22日香港被接納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開始向國際金融市場邁進。當時香港共有上市公司258家,證券330種,其中260種是普通股票,21種是認購權證,7種是公司債券,1種是政府債券,36種是單位信託,5 種是優先股。1987年恆生指數接近4000點,但由於美國股市暴跌而引起的世界性股災,香港股市在1987年12月7日跌到1894.94點,1990年重新恢復到3500點。90年代香港股市雖然也受到各種外界影響,但搞風險能力較強,1992年恆生指數曾達到12000點,到1997年1月香港已有550隻股票,其中包括綜合企業、航運貨倉、酒店飲食、金融投資、地產建築、零售傳播、電子玩具、工業和公用事業九類,此外還有基金16隻,認股權證36隻,中國H股22隻,共624隻。

台灣股市80年代初的加權指數在400至500點徘徊,直到1986年才上升到1039.11點,此後幾乎是翻倍的的增長,1987年達到4673點,1988年8789點,1989年10773點,1990年12495點,終於暴發了一次暴跌,從90年2月的12682點跌到10月份的2485點,跌幅達80%,到年底又回復到4530點,當時的355家證券公司受到不同程序的損失。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683

Ⅳ 誰有英國倫敦的Plus證券交易市場的詳細介紹

英國倫敦的Plus 證券交易市場對上市公司無特殊的條件要求,無企業經營年限的限制性要求、無企業現有資產數額和銷售額、盈利額方面的限制性要求,無公司所從事的產業、行業領域的限制性要求。只要您的企業已經擁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和資產基礎,並擁有一個較好的商業盈利模式,產品或服務擁有好的市場和發展前景,擁有好的公司管理和經營團隊,能夠守法守規的經營,並在公司上市融資之後,按法律規定經營和披露公司信息,就可以向Plus市場申請公司上市或進行反向收購上市。 英國倫敦的Plus 市場,公司上市的門檻低、上市的費用低(相對於赴美國上市和去香港上市)、公司上市後的維護費用低(相對於美國和香港等地)。再融資的成本低,而且再融資的程序簡單,再次增發不需要額外費用,也無需股東批准,只要董事會決定即可。 英國倫敦的Plus 證券交易市場上市的平均市盈率一般為15倍左右。2007年10月5日,在媒體正式披露由花旗銀行集團、瑞銀集團、瑞士信貸、德意志銀行、美林證券、高盛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等七家全球頂級銀行和投資銀行機構組成的共同體收購Plus證券交易市場的控股股權,成為Plus市場的第一大股東,並宣稱將努力把Plus證券交易市場發展成可以與倫敦主板市場競爭和相比肩的證券市場的信息之後,Plus市場的股票價格和上市公司的市盈率都在急速上升。 倫敦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之一,交易活躍,匯聚於此的資金量大。大量的歐洲、美國和亞太地區的資金也都進入英國倫敦資本市場進行交易。凡是在倫敦主板市場和AIM市場上的投資者和機構,都可以在Plus市場上進行投資。 在Plus市場上市的公司,在其經營業績獲得發展之後,均可升級進入主板市場和AIM市場。 綜上所述,英國倫敦Plus 證券交易市場,是中國內地的民營中小型企業上市融資的最佳市場。特別是它沒有注冊資金額度大小的要求、沒有企業資產總額的限制性要求、沒有企業經營年限的要求、沒有企業所從事的產業和行業的限制性要求、沒有當年和連續三年盈利額度的要求、沒有當年營業額度或銷售額度的要求、及其可以小額度多次性融資的特性,對中國中小型民營企業最為適合。與美國的OTCBB市場相比較,在英國倫敦Plus 市場上市是公開上市。美國的OTCBB市場還不算公開上市,只是法人團體認購市場(私募市場、櫃台交易市場)。 盡管Plus市場對上市企業的經營業績沒有硬性的規定,但是為了保證上市企業在上市時能夠融到所需的資金,並保證上市後股票交易活躍,股價能夠持續上升,有助於再次增發融資。我們在選擇擬在Plus市場上市企業時,仍然希望您的企業的年稅後凈利潤不要低於500萬人民幣,低於這個底線,我們原則上不做選擇目標,除非企業有特別好的後期發展空間和預期。 中國境內的民營中小型企業如果選擇在英國倫敦Plus 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可以選擇直接上市融資;也可以選擇通過我們和我們在英國倫敦的合作夥伴的安排,先進行一次上市前的私募融資,獲取資金之後,再安排上Plus市場上市。 通過完成上市前的私募融資,大批中國中小型民營企業不但獲得了進一步發展所需的資金,而且,也完全有能力支付公司上市所需要支付的費用。況且公司上市的費用除前期費用要現金支付外,後期的一些服務費用可以以股權的形式支付。 中國境內的民營中小企業也還可以選擇先做股權私募融資,完成股權私募融資之後,先使企業獲得一段時間的發展,在一年半至兩年時間之後,再正式在英國倫敦的Plus市場或AIM市場上市融資。 在Plus市場上市的時間周期:如果要安排上市前的私募融資,通常需要9--12個月完成上市;如果不需要安排上市前私募融資,而是直接上市或反向收購,通常為3--6個月左右完成上市;遠快於在國內上市。
希望採納

Ⅵ 如何查詢股票的市盈率

您好,查詢股票市盈率的方法:
1、手機易淘金:輸入代碼或通過點擊對應要查詢的股票,進到個股界面在行情報價欄(分時圖/K線圖上方)點擊「∨」下拉按鈕可查詢「市盈率」等指標。
2、金融終端:輸入代碼或通過行情列表點擊要查詢的股票,進到個股界面在右側行情信息可查詢到「市盈率即PE(動)」等指標。
3、至誠版:輸入代碼或通過行情列表點擊要查詢的股票,進到個股界面在右側行情信息可查詢到「市盈率即市盈(動)」等指標。
4、至易版:輸入代碼或通過行情列表點擊要查詢的股票,進到個股界面上方的行情信息中可查詢到「市盈率即市盈」等指標。

Ⅶ 目前美國和其它主要證券市場的各行業市盈率是多少不同的行業中一般多少為合理

各國的國情和基金利率不同導致各國股票的PE(市盈率)也不同,下面以美國為例:
在美國,消費類的股票(就是吃喝拉撒,如可口可樂,寶潔),因為他們沒有經濟周期,一般的PE是15倍到20倍,市凈率一般2-3倍。
而鋼鐵、有色金屬這些明顯受經濟周期影響的公司的股票,一般是10倍的PE和1倍的市凈率。
而像金融保險業,由於高速的發展的預期,一般是30倍的PE。
當然是沒有周期性行業的公司PE要高一些了,一般是30倍,周期性的一般是10倍。

Ⅷ 美國股票市場各行業市盈率一般標準是多少哪些行業市盈率較高哪些又較低

一次太多問題
美國股票市場各行業市盈率 市場就是標准
哪些行業市盈率較高 熱門行也
哪些又較低 冷門行業
市凈率又怎麼才算標准范圍 與市場平均數比較

Ⅸ 世界各國在其泡沫經濟時期股票市場的市凈率數值

(1)日本股市崩潰時,市盈率達到90倍。市凈率達到5左右。
(2)1987年10月的那個「黑色星期五」,其市盈率才18倍。
(3)美國納斯達克崩盤時,市盈率高達890倍
(4)台灣股市崩盤之時也是80多倍。
(5)現在英、美等成熟市場的市盈率大約在10~20倍的區間,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市盈率也大多在20~25倍的區間里波動;同樣在市凈率指標上,中國6倍多的市凈率水平,也大大超過英、美的1.5~3倍和印度4倍的水平。
(6)目前中國A股市場的市盈率和市凈率兩項指標均已經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

Ⅹ 國際上的其他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平均市盈率大約是多少

國際上的其他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平均市盈率以及中國A股的股票平均市盈率
截至2015年8月25日大致情況如下:
1、中國上證綜指動態市盈率水平是10倍左右,低於國外。
2、摩根AC全球指數與摩根新興市場指數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0.4倍左右。
3、金磚國家(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股指分別的動態市盈率水平為3.7倍---7.7倍。
4、香港、韓國、台--灣股指的動態市盈率水平約在10.3倍。
按香港某海外大行一策略分析師的說法,從全球股市來看,10-13.5倍PE(動態市盈率)是合理估值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