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用信貸資金買信託產品會查嗎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用信貸資金買信託產品會查嗎

發布時間: 2021-06-09 14:58:46

『壹』 買信託產品安全嗎

轉自網路:
一:法律層面
1,《信託法》第16條規定,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抵債不能被清算,具有債務隔離功能;
2,存在銀行的錢一旦發生債務糾紛,錢就不是自己的啦!(其它資產,如股票、基金、黃金、住房等等,全部要抵債的)

二:收益的實際兌現情況

1,自2001年《信託法》成立以來至今,信託業對投資者100%兌現收益,即使2011、2012年度,媒體不斷炒作房地產信託兌現壓力大,風險高,但實際上房地產信託的收益全部兌現!去網路搜下,看看哪個信託的購買者說自己買信託虧了?找不到!而其它金融產品,都可以搜到不少投資者虧損的。
2,再去去網路下就可以搜到2010年銀行一共38款理財產品沒有兌現預期收益!(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1011/2691084.shtml)
3,今年以來還不時爆出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比如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財風波,比如中信銀行鄭州黃河路支行上百人血本無歸的理財風波,再比如有客戶王女士在深發展理財,180萬被理成1萬(50萬理成1萬);雖然最後查出客戶買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自己推出的,而是銀行業務員私下代理的黃金交易產品,高風險的,交易對手是家普通的投資公司,所以,即使在銀行買理財也要小心再小心。
4,股市就不用提了,哀鴻遍野。

三,從對風險的控制來看

1,信託類融資有幾個條件:A,融資人的資企資質,信用評估;B,還款來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蓋本息?C,過去的經營業績如何?項目是否有較高的復合增長率?D,抵押物凈值如何?變現能力如何?一旦融資人還不起錢,是否可以及時變現抵押物?
2,銀行的風控指標呢?大同小異。銀行同樣也遇到融資人(借款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銀行的做法是處理抵押物,銀行的抵押率是70%,信託基本是50%以下。大不了銀行當做不良資產自己買單,信託也一樣。
請問:風控過程和指標一樣,做法同樣,抵押率信託更低,憑什麼說信託風險高?

四、從收益的分配來看

1,銀行給了大家低的利率,自己去賺大錢,利潤高到不好意思說,可以200米就開一家;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裡面7家是銀行,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超過了其它2200多家上市公司。
2.騰訊財經圖片報告《萬億銀行理財與龐氏騙局》(原報道鏈接:http://t.qq.com/p/t/150353055164216)揭秘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主要來自信託與城投債,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再買信託,不做產品研發與設計,輕松賺錢收益差。看騰訊財經報道的下圖:

『貳』 我有大約500萬的房產 如果抵押給銀行貸款100萬 然後用100萬買信託理財產品 這樣允許嗎

可以是可以,能不能掙錢就看你的運氣了,不違法

『叄』 信託投資購買的信託產品可以做為資金證明嗎

投資信託之後會有合同在手中。這個可以當做是嗯,資產證明。關鍵是看你那資產中證明做什麼用?有的銀行貸款也是認信託資產證明

『肆』 我可以從銀行貸款買信託理財產品么

原則上講其實是不可以的,因為銀行貸款在審批的時候是要明確用途的。不過各家商業銀行對於個人消費貸款的後端把控一直都不是十分精準,所以就算進行了貸款買理財的操作,只要按時還款還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還是不推薦樓主這樣做,雖然可能有一些套利的空間存在,但如果仔細追究,這種行為還是有讓「資金空轉」的嫌疑的。

『伍』 買100萬的信託產品,每年利息9,會有風險么

信託產品是不保本的。
信託產品是指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產品。信託品種在產品設計上非常多樣,各自都會有不同的特點。各個信託品種在風險和收益潛力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現在大部分的信託產品都是貸款信託類的。
貸款信託是指通過信託方式吸收資金用來發放貸款的信託方式。這種類型的信託產品,是目前數量最多的一種。作為一種傳統業務,業務流程相對簡單,風險控制方法比較成熟,所以信託公司在展業初期,選擇這種方式進入市場、樹立公司品牌也就順理成章了。
簡單說就是有人想貸款,但是不完全符合銀行的條件,或者銀行沒有額度。就利用你的錢貸款給這個人,銀行賺取中間人收入。
風險主要有:受託人的道德風險 ,風險傳染 (中間有很多利益主體,一環扣一環的),政策法律風險(信託產品本身就是規避監管、利用制度缺陷進行創新而設計出來的 ,政策有時會變的),受託人管理技術風險,並且信託產品缺乏流動性,使之不能有效分散、轉移、對沖風險

『陸』 我在中金在線買信託產品,會不會不安全

很安全啊
中金在在線畢竟是專業的財經網站,好像是國內三大財經網站之一吧,我身邊很多朋友炒股,投資理財都是上這個網站找信息的。
信託產品都由信託公司發行,信託公司的規模通常管理的資產規模都是100個億以上的,買信託產品的時候,也是跟信託公司簽合同,中金在線只是一個中介而已。款項也是直接打到信託公司的帳戶,信託公司的賬戶名在中國銀監會都是能查詢到備案的,而且法律規定信託項目的資金跟信託公司本身的資金是分離的,就算信託公司破產了,投資的本金和收益都是安全的。
總的來說,在中金在線購買信託產品是安全的。

『柒』 選擇信託會不會有風險選擇信託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1、貸款類信託投資產品。該類產品將募集資金投資於某一公司的信託貸款。如我行前不久代為推介的一款貸款類信託產品,用於山東魯能集團公司的貸款單一資金信託,期限三年,預期年化收益3.4%,每半年分配一次收益,期間可開放申購和贖回。個人投資者認購起點是5萬元,適合於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


2、權益類信託投資產品。該類產品將募集資金用於購買某一公司的應收債權。如我行發行的一款權益類信託產品,用於購買天津隆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原材料應收款,期限261天,預期年化收益3.8%,個人投資者認購起點是5萬元,適合於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3、股權類信託投資產品。此類產品將募集資金投資於某一公司的股權,收益來源於股權轉讓價款。我行在2009年11月推出的一款股權類信託產品,用於購買昆明市國資委持有的昆明新都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存量股權,未來該股權由昆明市國資委向信託公司溢價回購。


銀行信託產品安全嗎?


1、看銀行信託的資金投向


一般情況下,投資於房地產、證券市場的信託項目風險比較高一點,但預期收益也相對較高;而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或投資於能源、電力、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等政府支持項目的信託項目比較穩定,風險性較低但預期收益相對較低。


2、看信託產品的風險控制


看押質物的安全性、是否容易兌現,押質率越低越好。


3、看擔保方的實力信用級別


客戶從銀行購買信託產品,實際發生法律關系的主體是客戶和信託公司,二者之間簽訂資金信託合同,客戶作為委託人,信託公司作為受託人,兩者之間建立一種信託關系。


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只是作為客戶推薦、資金代理收付的角色,而且,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受銀監會監管,安全性還是可以的。銀行代銷信託產品,會對信託產品進行一個篩選,通過銀行購買信託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

『捌』 請問信託產品有風險嗎

一、購買信託產品的風險:

① 市場風險:

1、政策風險: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和監管政策等國家政策的變化對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從而影響信託計劃收益,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2、行業風險:宏觀經濟運行狀況以及行業發展狀況對收益水平產生影響。

3、利率風險:金融市場利率的波動會導致證券市場價格和收益率的變動,並直接影響著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影響著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利潤。從而導致信託計劃收益水平可能會受到利率變化和貨幣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

4、購買力風險:信託計劃的目的是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如果發生通貨膨脹,則投資於信託所獲得的收益可能會被通貨膨脹抵消,從而影響到信託計劃的保值增值。

5、公司經營風險:如果信託計劃所投資的公司經營不善,使得能夠用於分配的利潤減少,會信託計劃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信託計劃財產損失。

② 保管人操作風險: 但若信託計劃存續期間保管人不能遵守信託文件約定對信託計劃實施管理,則可能對信託計劃產生不利影響。

③信託公司操作風險:信託公司因違背資金信託合同、處理信託事務不當而造成信託財產損失。

④ 委託人投資於信託計劃的風險:

1、委託人資金流動性風險:大多數信託計劃,委託人需持有信託份額直至計劃結束,因此委託人在資金流動性方面會受一定影響。

2、信託利益不確定的風險:信託利益受多項因素影響,包括證券市場價格波動、投資操作水平、國家政策變化等,信託計劃既有盈利的可能,亦存在虧損的可能。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受託人不對信託計劃的受益人承諾信託利益或做出某種保底示。

3、信託計劃財產變現的風險:由於本信託計劃終止,受託人必須變現信託計劃財產所投資之全部品種,由此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⑤ 其他風險:

1、戰爭、自然災害、重大政治事件等不可抗力以及其它不可預知的意外事件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2、金融市場危機、行業競爭等超出受託人自身直接控制能力之外的風險,可能導致信託計劃財產遭受損失。

二、信託產品風險控制措施

(1) 抵押或質押:融資方將其動產或不動產(房產、股權等)抵押或質押給信託公司,若融資方無法按期支付信託產品的本金及收益,信託公司可以拍賣抵押或質押物。一般情況下,融資方的抵押、質押物的估值會高於投資人的投資額和預期收益,以保障投資人的本金及收益;

(2) 擔保:對於沒有抵押(或質押)或者抵押率比較高的,信託公司往往會要求融資方對信託財產提供相應的擔保。比如,擔保公司擔保、第三方擔保(融資方的母公司或關聯公司)、公司法人無限連帶擔保等;

(3) 結構化設計:所謂結構化設計就是將信託收益權進行分層配置,購買優先順序的投資者享有優先收益權,購買次級和劣後級的投資者享有劣後收益權。信託期滿後,投資收益在優先保證優先順序受益人本金、預期收益及相關費用後的余額全部歸劣後級受益人;若出現投資風險,也先由劣後級投資者承擔。

(8)用信貸資金買信託產品會查嗎擴展閱讀:

信託是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進行管理和處分的行為。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玖』 信託產品可靠嗎

我是信託者,聚焦信託!
自2018年資管新規頒布,剛性兌付逐漸打破,之前投資者選擇信託投資所依賴的法寶逐漸失去效力。從這個角度考慮,信託的靠譜與否是值得投資者重新審視的。盲目依賴「過去」,投資人一定會吃虧。
目前信託行業資管規模20萬億元,行業不良率在1.5%(同期銀行理財不良率在1.7%(銀行理財資管遠超信託)),出現單體機構風險的機構有5家。

信託的相對靠譜如何體現呢??

三個維度去剖析:

一,信託行業層面:
從我國1979年成立第一家信託機構(現今的中信信託——行業龍頭)算起,信託行業已經發展了40多年時間(與改革開放同齡),正是這40多年的行業發展和沉澱,一共6輪行業整頓使的上千家信託公司,一步步、一層層篩選至今日的68家信託公司,目前信託行業正在經歷第7輪整頓,第69家信託公司或許將會來臨,而5家單體機構風險的信託公司在這一輪種也會有新的「命運啟示」,2007年銀保監會明確不再增發信託牌照,單張信託牌照價值百億,加之信託機構在國內是唯一可以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實體市場的金融機構,號稱萬金油,信託機構實控人或許會易主,但信託機構主體一定會仍舊存在,只不過時不時改頭換面,爭取最佳方式「面世」。

更有一法三規:《信託法》、《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使得信託行業在健康、有序的法律框架下發展(類似網貸P2P行業今日已經消亡),另有中國信登、中國信託業協會、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在結構功能上輔助、完善整個信託行業。
二,信託公司層面
股東實力強大——各家機構股東情況,見圖所示

一言概之,非富即貴。

在信託業務發展、資源稟賦上,信託公司股東實力雄厚,都大有裨益。

三,信託項目層面
信託項目期限12個月-36個月,以18個月-24個月居多,期限不長而且資金量巨大,少則億元多則百億元,經過幾十年的行業沉澱,信託資金投向多半為國內的成熟行業、領域。

按資金投向可劃分為房地產信託、政府基建信託、工商企業信託、金融類信託

僅以房地產信託為例,過去十年是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而該類信託項目也是最受信託投資者的喜愛,風控措施完備:有實物抵押,如土地、在建工程;房企實際控制人擔保、應收賬款質押等等以確保項目如期兌付,而且收益在年化7—12%,市場上也是有口皆碑。

以上!!!

如有收獲,感謝點個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拾』 信託資金安全嗎

任何投資,沒有絕對的安全
優勢:
1、比較合規,信託產品為信託公司發行,信託公司為正規金融機構,需要通過銀監會的審批
2、風控措施,信託產品有設計上有借款主體審核、抵押物審核、還款來源審核、額外擔保、資金用途調查等風險控制手段,以保證信託資金的本息安全
3、隱性兜底,信託公司的股東為實力較強的集團公司,一般為了保住信託牌照,股東承擔隱性的兜底,具有一定的保障
劣勢:
1、投向行業多為銀行信貸受限制行業,類似地產、政信等項目風險會較為集中
2、影子銀行角色,受經濟環境影響較大
補充:因此信託產品只能說是相對安全,最好選擇具有國企背景的信託公司發行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