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信託非標視頻講座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信託非標視頻講座

發布時間: 2021-06-09 05:04:35

1. 在非標產品中,什麼是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就是信託公司接受多位委託人的委託,共同設計的一個信託計劃。很多投資人共同投資於一個信託計劃,這就是集合資金信託計劃。

2. 自營非標信託貸款模式

信託公司發行的單一資金信託及集合信託都是屬於非標准化金融資產,
銀行的常規模式是:通過信託公司設立的單一資金信託,由銀行的自營資金認購獲取利潤。
這類業務模式在銀行業的投資規模中占的比重很大,前幾年的政信項目、近期的結構化傘形信託。為銀行的自營帶來不少的利潤。

3. 什麼是非標資產

非標資產的全稱是非標准債權資產,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資產,是相對於標准化金融資產來講的。

4. 什麼叫非標融資

非標融資全稱叫非標准債券融資。

非標准債券融資:企業的融資行為按資金的類別可分為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債務融資)標准化債權資產,指有公開上市交易的債權性金融產品。

中國的債權性金融工具有兩個公開交易的市場:銀行間市場和滬深交易所市場。在這兩個市場上上市交易的債權性證券,屬於公開上市的標准化證券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指未公開上市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如信託貸款等。

比起標准化債券資產,這類資產一般不公開發行,風險較高,流動性也低,缺乏標准化的證券特徵,但名義收益率會高很多。

(4)信託非標視頻講座擴展閱讀:

非標融資注意事項:

1、並非所有非標都會公開公布融資方,因而我們最後只提取了1990個有效的產品的數據,換言之大概只有20%的產品公布了融資方信息。

2、用益信託的口徑也並不是完整的,用益信託數據信託口徑下不到3萬億,信託業協會融資類4.4萬億,因而有大概1.5萬億,大概三分之一的數據缺失。

3、並非所有非標都是以產品形式出現,因而會有大量數據丟失。

4、個別分省份行業樣本較少,收益率可能可能不具有代表性。建議只參考非標數量多的省份、行業統計數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非標准化債權資產

5. 信託非標資金池是什麼

你好!

資金池,就是把資金匯集到一起,形成一個像蓄水池一樣的儲存資金的空間,通常用在集資投資,房地產,或是保險領域。
107號文要求信託公司明確「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功能定位,推動信託公司業務模式轉型,回歸信託主業,運用凈資本管理約束信貸類業務,同時,信託公司不得開展非標准化理財資金池等具有影子銀行特徵的業務,建立完善信託產品登記信息系統,探索信託受益權流轉。
從上面看的出來,兩者之間的區別。

6. 信託中提到的標的和非標的是什麼意思

非標的資產就是不在市場上交易的,基本上理解到這個程度。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如貨物交付、勞務交付、工程項目交付等。它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一切合同的必備條款。標的的種類總體上包括財產和行為,其中財產又包括物和財產權利,具體表現為動產、不動產、債權、物權等,行為又包括作為、不作為等。

(6)信託非標視頻講座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信託產品的盈利前景最關鍵。目前市場上的信託產品大多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即事先確定信託資金的具體投向。因此投資者在購買信託理財產品時要關注信託項目的好壞。

如信託項目所處的行業、運作過程中現金流是否穩定可靠、項目投產後是否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銷路。這些都隱含著信託項目的成功率,關系著投資者的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夠到期按時獲取。

7. 什麼是銀行非標業務

銀行業務中說的「非標業務」:即非標准化債權資產。

1、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夠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

2、非標這種東西,本質就是需要融資的公司通過券商或者信託或者有資質的其他機構,把融資需求包裝成一種產品,通過產品的銷售募集資金。而產品中可能是某種收益權質押,可以是信貸資產,可以是應收賬款等等資產。

3、法律要求規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所有非標准化債權類投資,並設訂理財產品余額為35%的上限,且不得超過銀行上年度總資產的4%。

4、監管指向2012年以來,商業銀行理財直接或通過非銀金融機構、資產交易平台等間接投資於"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業務迅速增長潛在的風險隱患。

5、針對理財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中存在之風險,銀監會重申一貫強調的,即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應做到一一對應,做到每個產品單獨管理、建賬和核算。

6、商業銀行應向理財產品投資人充分披露投資非標准化債權資產情況,包括融資客戶和項目名稱、剩餘融資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結構等。理財產品存續期內所投資的非標准化債權資產發生變更或風險狀況發生實質性變化的,應在5日內向投資人披露。

(7)信託非標視頻講座擴展閱讀

2014年以來,監管層針對「非標」業務的監管新政頻頻出台,「非標」業務一度陷入被「圍堵」的境地。2014年5月,央行[微博]和銀監會等五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銀監會還發布了《規范商業銀行同業業務治理的通知》,兩份文件在對銀行同業業務規模上限作出規定的同時,還對同業業務作出了重新劃分,並給出了操作規范。

同年12月,銀監會就理財業務監管辦法出台徵求意見稿,要求保本型理財產品和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投資「非標」的,都應回表,提取風險撥備。

同年12月,銀監會就理財業務監管辦法出台徵求意見稿,要求保本型理財產品和預期收益率型產品投資「非標」的,都應回表,提取風險撥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