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宗的信託股有陝國投和安信信託。
2,信託概念股有愛建股份(愛建信託),方正證券(方正東亞信託),經緯紡機(中融信託),浦發銀行(上海信託)等。
❷ 什麼是「信託股」﹖
信託股:指公積金局批准公積金持有人可投資的股票。
600643 愛建股份 600816 安信信託 000563 陝國投A都是信託股。
❸ 國棟建設信託概念國棟是不是信託概念股票
國棟建設不是信託概念股,股東里的信託是陝國投發行的產品。
信託概念股大致是這些(部分)
600652 愛使股份 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000666 經緯紡機 中融信託投資公司
600393 東華實業 廣州市東山信託投資公司
600638 新 黃 浦 中泰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600737 中糧屯河 新疆金新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165 寧夏恆力 寧夏伊斯蘭國際信託投資公司
000529 廣弘控股 廣東華僑信託公司鶴山辦事處
600145 四維瓷業 新時代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816 安信信託 鞍山信託工業公司
000806 銀河科技 雲南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000030 *ST盛潤A 廣東國民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600052 浙江廣廈 金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00061 農 產 品 金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00935 四川雙馬 省信託投資公司江油辦
000813 天山紡織 新疆金新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327 大廈股份 國聯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600028 中國石化 北京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600643 愛建股份 寧波市金港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600707 彩虹股份 西部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600596 新安股份 杭州工商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00652 泰達股份 北方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000586 匯源通信 海南蜀興信託投資公司
600642 申能股份 上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
000897 津濱發展 北方國際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600483 福建南紡 閩北武夷信託投資公司
000426 興業礦業 中煤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其它的名單你可以查下
❹ S浙廣廈股東有哪些
主要股東
http://www.10jqka.com.cn/moles.php?name=news_gegu&op=block&type=zygd&stock=600052
❺ 當年銀廣夏事件具體是怎麼處理的拜託各位大神
經過長達兩年時間的調查審理,1996年7月,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做終局裁決:認定銀廣夏三家中方股東「採取了一系列不正當的手段,使申請人喪失了合營者的法律地位」,並在既未知會外方合營者又未召開董事會的情況下,單方面以合資公司的名義委託深圳經濟特區會計師事務所所進行的驗資報告是無效的。依據密蘇爾公司(香港登寶山公司的"繼任者")出具的原始出資發票單據,仲裁庭認定登寶山公司實際出資160萬美金。最終,仲裁庭一致裁決三家中方股東應賠償密蘇爾公司實際投資損失160萬美元。 銀廣夏三股東不服判決,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仲裁。隨即,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決定對此案重新仲裁。1998年6月,仲裁庭再次做出裁決,維持原來的裁決意見不變。 銀廣夏三股東依然十分強硬。隨後,合資公司中方兩股東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仲裁裁決不予執行的申請。1998年12月,深圳市中院組成合議庭公開審理後,認為其申請理由均不成立,依法裁定駁回不予執行的申請。 1999年2月,深圳市中院做出民事裁定,依法駁回合資公司另一中方股東對仲裁裁決不予執行的請求。 2000年2月,合資公司中方三家股東再次聯合向北京市二中院提出撤銷仲裁裁決的要求。同樣,二中院依法駁回。 令人不解的是,公司所涉如此重大的訴訟事項,遍查銀廣夏所有的公告與中報、年報,不見只言片語。 無法執行的裁決 兩份裁決書、三份法律裁定書均為終審裁定,香港密蘇爾本以為長達7年的糾紛已告結束,但事情接下來的發展卻更加令人意想不到。 由於銀廣夏三家中股東拒絕履行國際仲裁裁決和我國法院的終審裁定,拒不賠償香港密蘇爾,2000年10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並凍結了三家中方股東,即深圳廣夏文化實業總公司、寧夏伊斯蘭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與深圳興慶電子公司所持的共計1000萬股銀廣夏(0557)法人股。 但執行工作卻突然到此為止了。由於密蘇爾公司為印尼華僑出資所辦,中國僑聯為密蘇爾公司的鄭淑鈴提供了法律援助。僑界全國人大代表朱添華將此事反映到有關部門。在給予朱添華的答復中,該部門稱「經審查認為,該仲裁裁決應當依法不予執行,現已函告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監督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照辦」。記者在采訪中獲知,此部門名稱為「最高人民法院執行辦」。 在此期間,銀廣夏現任第一大股東深圳廣夏文化實業有限公司、第四大股東深圳興慶電子公司與上市公司銀廣夏(廣夏(銀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寧夏自治區銀川市聯合上演了一出「自己告自己」的訴訟鬧劇。 2000年5月,深圳廣夏文化實業有限公司與深圳興慶電子公司以合資糾紛為名向寧夏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銀廣夏,密蘇爾公司則被作為第三人被同時告上法庭。令人感到迷惑乃至滑稽的是,除第三人密蘇爾公司外,兩名原告與被告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同一人:即現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張吉生。 之所以要「自己告自己」,銀川中院的判決讓人一目瞭然--法院確認上市公司在1991年2月前已向密蘇爾公司支付設備保證金96萬美元,因而裁定密蘇爾公司返還原告設備保證金96萬美元及利息。 作為第三人的密蘇爾不僅成了實際的被告人,而且銀廣夏利用被告方的轉移,再次將密蘇爾置於不利的地位。 密蘇爾公司自然不能接受這樣荒唐的審判,隨後上訴。2000年9月,寧夏回族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做出終審裁定,撤銷銀川市中院的判決,發回重審。寧夏高院指出:「原審法院沒有理順本案的法律關系,忽視了訴訟主體資格的審查。原審法院違反法定程序,認定事實不清,判決有誤。」
❻ 保山隆陽廣廈公司為什麼借錢不還
國企不知道是否會有非法集資?這好像是一樣的性質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