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債權信託債權虛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債權信託債權虛假

發布時間: 2021-06-08 18:18:43

① 債權和股權信託有什麼區別

看門狗財富為您解答:

債權類信託一般分為借貸之債與買賣之債:①借貸之債,即信託成立後,受託人(信託公司)
將信託資金以貸款形式貸放給融資方並簽署借款協議,按照約定周期收回利息及到期返還本金的投資方式。該種投資方式由受託人與融資方形成借貸之債;②買賣之債,即信託成立後,受託人將信託資金用於購買融資方某項財產的所有權或收益權(
如購買機器設備所有權、商業物業收益權等) 並簽署權益轉讓合同與溢價受讓( 回購) 合同,按照約定周期收取溢價款及到期收取與信託資金等額的受讓( 回購)
款。該種方式由受託人與融資方形成買賣之債。

股權類信託一般分為股權融資類信託與股權投資類信託。兩類信託均為在信託成立後受託人將信託資金以增資形式、購買融資方持有的股權或股權收益權形式進行投資,只是在股權融資類信託中投資人獲得固定收益,而在股權投資類信託中投資人獲得非固定收益。

債權融資與股權融資是兩種最為基本的投資方式,從法律上講,債權類信託所構建的法律關系以「債」為基礎,構建債權關系,股權類信託則構建股權法律關系。債權類信託與股權類信託各有利弊,在選擇信託產品投資時,投資者應結合融資方財務情況、經營情況、擔保情況以及項目管理情況等要素對項目進行篩選投資。

( 一)
控制力比較。債權具有相對性,受託人在債權法律關系形成後具有要求融資方按照先前約定支付價款、償還債務的權利,此時如融資方拒絕償債或無力償債,受託人只能訴諸法院(
即使有擔保財產,受託人處置擔保財產也必須通過法院訴訟或強制執行),因此受託人權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股權則類似於物權,表現為受託人在投資完成後成為交易對手股東之一(
一般為大股東),雖然不享有債權,但是對被投資主體具有支配地位,從理論上講,此時的受託人不僅能夠控制被投資主體的資金往來和進出,而且能夠決定其董事選任與人員安排,財務上、人事上均能對被投資主體加以控制。因此,從這個角度講,股權投資的安全性是高於債權投資的。

(二)優先性比較。債權投資對於融資方來說,屬於其一般債務(如有擔保則為優先債務),而股權投資對於被投資方來講則不是債務。債務金額不會變,但是投資的股權價值卻隨著被投資企業的凈資產變化而變化,因此債權投資在投資之初即將風險進行了鎖定,而股權方式投資的風險和收益卻時刻發生著變動。同時,債權因是融資方的一般債務,其具有法律上的優先性,舉個例子,對於同一個融資方,其既有借款1000萬元(受託人貸款,期限1年),又被增資款1000萬元(受託人投資,於1年後受讓退出),如在運行1年後融資方僅剩餘1000萬凈資產,則在償還完畢借款後企業凈資產為0,受託人投資的股權便沒有任何價值。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債權投資的安全性又高於股權投資。

② 什麼是債權類信託

債權類信託產品的信託合同,以決定是否值得投資。通俗一點的考慮是兩點:一是銀行有沒有明確對信貸資產的溢價回購作出承諾; 二是自己進行簡單核算,分析銀行經過一個信託合同後所得的實際收入。

③ 信託和債權類理財有什麼不同嗎

信託的有些產品就是債權及受益權轉讓啊,
這兩個名詞不是一類主體
信託和對應的證券期貨、基金、國債、銀行理財產品才是同一范疇
融資類信託的特點有創新性高、收益較高、投向較廣、風險相對較大的特點

④ 信託貸款債權轉讓是怎麼規定的呢

可以的,按照《信託公司管理辦法》第二十條規定,信託公司可以開展貸款業務,債權轉讓後,信託公司成為債權人,可以理解為貸款業務。 而且,有時在剛性兌付過程中,信託公司先拿自己的錢墊付給投資者,就是一種債權轉讓。

⑤ 如何劃分債權類與股權類信託的法律風險

債權類的信託基於的是債權。股權類信託基於的是股權。所以如果融資方出了問題。那麼首先清償的是債權。債權清償完畢以後,才會清償股權資產。所以,最大的風險就在於,股權類的信託有可能最後連本金都沒有了。債權的話,只要有相應的資產擔保,起碼還能處置資產。

⑥ 債權信託的風險

債權信託和其他投資理財方式一樣,也存在風險。
盈利空間有限,存在支付風險。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一位專家認為,信託公司傭金收入大概為融資額的1%,100億的融資額才有1億的利潤。如果通過貸款的形式使用,信託的收益率通常比銀行利率高大概兩到三倍,而信託貸款的利率按規定受到貸款通則20%的剛性約束,僅可以在銀行利率上下浮動5%,信託公司把本金和收益支付給投資者後,兩者相抵,信託公司所剩無幾。
信息不暢、監管不嚴存在經營風險。以房地產信託為例,房地產信託的發售方式是,開發商委託信託公司進行產品設計,由指定銀行代為發售,開發商支付產品的本金與利息。信託公司按理應該嚴格選擇信託項目,但為了收取設計費用,可能會有意忽略一些有可能不利於投資者的重要信息。有關規定不明確存在政策風險。銀行債權信託產品仍是個政策空白,因為有關法規並未規定不允許這么做,銀行利用信託工具在現有法律法規的框架范圍內打了一個擦邊球。一旦遇到政策調整或政策更加明確,信託機構和投資者對因此而出現的風險是難以控制的。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日前在深圳調研時特別強調,當前要特別注意防範理財產品等創新業務中的風險,要從風險可不可控、成本可不可算以及充分信息披露三個方面來嚴格監控。一些商業銀行對於開辦人民幣理財業務產品趨之若鶩,競相推出高回報率產品。這種做法可能使人民幣理財品市場陷入一種無度的惡性競爭,抬高銀行的資金運作成本,從而關繫到投資者利益是否能夠兌現。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主任楊華表示,當前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已經成為共識,從公司治理角度看,發展債券市場的著力點應該放在落實市場主體的責任,強化他們的誠信意識上來。債券市場的繁榮,不能單純依靠國債和特種金融債的發行,也不能只關注債券交易的集中化程度,還應該注意微觀操作中的激勵問題,只有公司有了積極性,債券市場才能發展起來。從宏觀層面上看,債券市場的繁榮需要通過對債權人權利的保護來實現,就如同股票市場的繁榮需要通過對股東權益的保護來實現一樣。
據有關部門統計,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市場余額已達300億元,雖然市場上的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風險都是提前鎖定的,投資者並沒有風險,但是隨著理財市場向縱深發展,投資者首先需要樹立的意識就是:只要是理財產品,就不會像銀行存款那樣安全,就會有風險。

⑦ 應收債權信託什麼(財產權信託)專業的解釋。

財產權信託,是以財產權為信託財產所設立的信託關系。

財產權是民事權利的一種,是以財產利益為內容的權利。財產權包括債權、物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部分、繼承權等,甚至信託受益權自身也可以成為另外的信託關系的信託財產。

應收債權信託屬於財產權類的

⑧ 破產案件中,法院可將應收賬款設立信託嗎

業內人士介紹,應收賬款類信託的基本模式是,購貨單位將應收賬款的受益權轉讓給信託公司,信託公司發行信託計劃募集資金,將這筆錢支付給賬戶核算企業,作為企業應收賬款收益權的對價,應收賬款順利回收時,就用於支付信託投資人的本金和收益。今年以來實體經濟疲弱,很多平台公司、企業普遍面臨著經營和融資困境,導致應收賬款佔比持續升高。但應收賬款不能帶來現金流入,於是不少公司就通過信託公司發起信託計劃募集資金的形式,將應收賬款提前利用,增加現金流入,加快資金周轉速度。近期,應收賬款類信託的發行日趨增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8月中下旬,該類信託產品共發行了60多款,實際募資規模241.6億元,規模最小的也有1億元。事實上,應收賬款類信託並不是新鮮事物,「這類信託一直都有,以應收賬款收益權作為融資標的進行融資。但是從發行的產品來看,應收賬款類信託產品是較以往增多了,像中融很多是以財產權信託形式出現。」用益信託工作室研究員顏玉霞向記者介紹說。預期收益率最高可達12.5%因為企業經營困難成為普遍現象,導致應收賬款佔比持續升高,將其「類資產證券化」成為一種很好的選擇,這類信託的預期平均收益率為8.84%。近期,某信託公司發行了一款應收賬款類信託產品,規模達5億元,資金用於購買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向西安高新區管委會的應收賬款受益權,高新控股將該筆資金用於西安高新區魚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產品投資期限為24個月,可延期12個月,預期收益率達9.5%。而日前另一家信託公司成立的一款應收賬款信託計劃,募集資金用於太湖文化論壇環境配套工程管線建設工程和後塘路建設工程,產品投資期限為2年,預期收益率高達12.5%,比收益率占排行榜首位的房地產信託還高。風險不可小覷應收賬款類信託的收益在各類信託排行靠前,但是高收益背後必然蘊含著高風險。據了解,在這類信託產品的背後,85%的交易對手都是地方融資平台公司。近兩年,監管部門、銀行對平台融資都非常謹慎,作為個人投資者,對這類信託產品更應詳細了解。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應收賬款是企業交易行為產生的債權,如果還款人信用級別不高的話,將很難獲得安全保證。因此,這類信託計劃多數會投向與政府有關的資產,這就限制了投資領域的資產范圍。由於應收賬款類產品的風險在於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因此這類產品的風險比「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託貸款類產品略高。「應收賬款類信託同特定資產,收益權、股權收益權信託的性質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權益標的不同,風險主要還是要看融資方的還款實力或應收債權對應債務人的還款能力。」顏玉霞表示。一位業內人士建議,首先,投資者要弄清產品背後的交易對手,也就是弄清楚融資方是誰。投資者應該優選省市級的項目,而非區縣級項目。其次,還要考察應收賬款的債務人,最好選有財政或人大決議或出具相關文件對應收賬款進行承諾。再者,要考察增信措施的設置,最好項目的增信措施為股權、土地抵質押或第三方擔保等模式,但應該避免選擇擔保方為普通私人公司的產品,因為這些公司規模小,實力相對較弱,做擔保並無實際意義。另外,信託規模相對應收賬款的折扣率越低越好,據了解,目前的產品中,1年與2年應收賬款對應產品的折扣率差別很大,3折~9折都存在,某地產公司的應收賬款信託甚至以與原始賬面債權本金1:1的價格受讓。折扣率越高,風險就越大。而應收賬款類信託的兌付風險問題,也讓很多人表示擔心。個別公司財務造假,利用關聯子公司進行虛假經營往來,虛增營收,形成大量應收賬款的事層出不窮,這無疑會增加產品的兌付風險。對此,顏玉霞表示,信託公司在接項目之前會做盡職調查報告,對相關的財務狀況也會進行調查,但是這種風險確實是可能存在的。

⑨ 債權類信託與股權類信託有什麼區別

債權類信託一般分為借貸之債與買賣之債:①借貸之債,即信託成立後,受託人(
信託公司) 將信託資金以貸款形式貸放給融資方並簽署借款協議,按照約定周期收回利息及到期返還本金的投資方式。該種投資方式由受託人與融資方形成借貸之債;②買賣之債,即信託成立後,受託人將信託資金用於購買融資方某項財產的所有權或收益權( 如購買機器設備所有權、商業物業收益權等) 並簽署權益轉讓合同與溢價受讓( 回購) 合同,按照約定周期收取溢價款及到期收取與信託資金等額的受讓( 回購) 款。該種方式由受託人與融資方形成買賣之債。
股權類信託一般分為股權融資類信託與股權投資類信託。兩類信託均為在信託成立後受託人將信託資金以增資形式、購買融資方持有的股權或股權收益權形式進行投資,只是在股權融資類信託中投資人獲得固定收益,而在股權投資類信託中投資人獲得非固定收益。
債權融資與股權融資是兩種最為基本的投資方式,從法律上講,債權類信託所構建的法律關系以「債」為基礎,構建債權關系,股權類信託則構建股權法律關系。債權類信託與股權類信託各有利弊,在選擇信託產品投資時,投資者應結合融資方財務情況、經營情況、擔保情況以及項目管理情況等要素對項目進行篩選投資。
( 一) 控制力比較。債權具有相對性,受託人在債權法律關系形成後具有要求融資方按照先前約定支付價款、償還債務的權利,此時如融資方拒絕償債或無力償債,受託人只能訴諸法院( 即使有擔保財產,受託人處置擔保財產也必須通過法院訴訟或強制執行),因此受託人權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股權則類似於物權,表現為受託人在投資完成後成為交易對手股東之一( 一般為大股東),雖然不享有債權,但是對被投資主體具有支配地位,從理論上講,此時的受託人不僅能夠控制被投資主體的資金往來和進出,而且能夠決定其董事選任與人員安排,財務上、人事上均能對被投資主體加以控制。因此,從這個角度講,股權投資的安全性是高於債權投資的。
(二)優先性比較。債權投資對於融資方來說,屬於其一般債務(如有擔保則為優先債務),而股權投資對於被投資方來講則不是債務。債務金額不會變,但是投資的股權價值卻隨著被投資企業的凈資產變化而變化,因此債權投資在投資之初即將風險進行了鎖定,而股權方式投資的風險和收益卻時刻發生著變動。同時,債權因是融資方的一般債務,其具有法律上的優先性,舉個例子,對於同一個融資方,其既有借款1000萬元(受託人貸款,期限1年),又被增資款1000萬元(受託人投資,於1年後受讓退出),如在運行1年後融資方僅剩餘1000萬凈資產,則在償還完畢借款後企業凈資產為0,受託人投資的股權便沒有任何價值。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講,債權投資的安全性又高於股權投資。

⑩ 債權信託投資風險有哪些

1.盈利空間有限,存在支付風險
信託公司傭金收入大概為融資額的1%,100億的融資額才有1億的利潤。如果通過貸款的形式使用,信託的收益率通常比銀行利率高大概兩到三倍,而信託貸款的利率按規定受到貸款通則20%的剛性約束,僅可以在銀行利率上下浮動5%,信託公司把本金和收益支付給投資者後,兩者相抵,信託公司所剩無幾。
2.信息不暢、監管不嚴存在經營風險
以房地產信託為例,房地產信託的發售方式是,開發商委託信託公司進行產品設計,由指定銀行代為發售,開發商支付產品的本金與利息。信託公司按理應該嚴格選擇信託項目,但為了收取設計費用,可能會有意忽略一些有可能不利於投資者的重要信息。
3.有關規定不明確存在政策風險
銀行債權信託產品仍是個政策空白,因為有關法規並未規定不允許這么做,銀行利用信託工具在現有法律法規的框架范圍內打了一個擦邊球。一旦遇到政策調整或政策更加明確,信託機構和投資者對因此而出現的風險是難以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