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信託年薪百萬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信託年薪百萬

發布時間: 2021-06-08 09:29:10

⑴ 金融業年薪一百萬

什麼行業最賺錢?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的就是金融行業,5年北京一套房?真實的金融行業真的像媒體宣傳的那樣賺錢嗎?進入金融行業,年入百萬不是夢(這口號感覺,有點像某組織。


雖說沒有宣傳的那麼誇張吧,但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的待遇和各行業進行對比的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即便加班苦,能有工地苦嗎?干個幾年可是別人一輩子的收入。聽到這里,是不是覺得金融行業這事靠譜?能幹,然後就帶著一腔熱血扎進了歷史的長河裡了。沒有經過調查統計分析,怎麼會體現我們嚴謹性?畢竟都是高素質人才,沒有調查,沒有統計,沒有分析,就等於沒有話語權。話說金融行業到底能賺多少錢?真像外界說的年薪達百萬?據wind統計,2019年銀行平均薪資為37.12萬元,非銀金融(包括保險、證券等)更是以平均薪資40.9萬元位列第一。其中非銀金融中,證券公司更是以47.1萬元榮登第一寶座,不說百萬,但是打對折還是能達到了,這樣看來也不少呀,你看看現在民企小老闆,一年能拿多少?且不論,今年的疫情影響,就以往年度,個體戶也賺到這些,怪不得外界都說金融行業的從業者,都是打工皇帝。
01
金融行業都是打工皇帝?金融行業賺錢真的像統計的那麼高嗎?當然,數據怎麼能騙人呢?當然,數據這東西,不同的展現形式就很大的不同。看一家上市公司,從市值,還是從凈資產來看,還是不大一樣的。
另外,滬深兩市21家上市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2019年,21家上市銀行員工總數超過218萬人。其中,有17家銀行披露了業務及管理費項下員工費用的具體組成。數據顯示,這17家銀行2019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下稱「薪酬」)合計4844.48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了6.68%,人均薪酬超過22萬元。從統計來看,平均最低的年薪也達到17.21萬,如果你真的簡單約等於這個就是基層員工的收入的話。那你就太天真了,但從銀行來說,一家銀行有多少個營業點,營業點如果在3、4線城市,一個小20w,這個收入在當地來說,已經是一個家庭的一年收入了。有平均的概念,就有被平均的概念。好巧不巧,混跡金融行業的大多數都擺脫被平均的命運。
之前有網友曬出,自己在一線城市金融街工作,但到手也就4K多。按照二八定律,20%的企業席捲全世界80%的財富,而在金融行業這個比例更加凸顯,甚至有統計證實是2%比98%。什麼?你好像還是不太想接受這個事實?來我們換一個群體(金融行業總經理級別)采訪一下:問:聽說您年薪輕松過百萬?答:小朋友,你應該在見見世面...據wind數據顯示,金融行業總經理年薪超過百萬的有41家,其中中國平安年薪更是超過1000萬。確實是,這些大佬年薪別說百萬,千萬都不止,也就是因為這些大佬的存在,才拔高金融行業的平均收入。不過,這也就是金融行業有魅力的地方,起點工資雖然不像外界那麼高吧,但行業上限也是非常可觀的。
畢竟哪個咸魚決定當咸魚之前,還都是有夢想的。02
「先別談年薪100W,那場面太浮誇」有多少想進金融行業的小夥伴,大多數都是被金融行業吸引去的,有很多同學持著金融行業就是高杠桿,可以加速我們的財富積累。暴富夢,該醒醒啦!!!
不可否認,金融行業確實賺錢,但是也要分行業,也要分崗位。確實金融行業有些核心崗位對於應屆生來說,還是很可觀的,但也沒有外界說的那麼誇張吧。然後,其次金額行業的核心崗位就那麼些(不禁看看手裡的牌,和競爭對手裡的王炸,久違的緊迫感。)
那麼,金融行業到底有多少個不錯的崗位(發展好,薪水高,當然壓力也不小)。
比如投行,一年也就是招個1000-2000人,大點券商一年招50-100人(大平台這兩年都在100左右),箭頭也是百人級別,中小就是小幾十人,小券商不招或者招的很少(這裡面是把股、債、資本市場部這些都加起來的)。把行研、資管等加起來,還有一波人,整體量不大。加上銀行的總行,國有行的總行是1000人左右,工行農行一般是300左右(含IT方向,姑且都算上吧)其他幾家一般是100多到200人。除了這家國有行,還有一堆堆的城商行(銀行總牌照是4000多張),有些銀行招的可不少。所以,銀行總行全算上(包括了城商行、各地方的農商行等),再把分行裡面的一些利潤中心算上,一年就是3000-4000左右的量。再算上一些金融租賃、少部分的PE、上市公司、國企央企的投融資崗,部分私募,一行兩會,一些不錯的偏體質的方向,再算上一些市場方向的崗位,加上信託、一些地方投融資平台、FA等崗位。一級、二級、市場、體制內等方向全部加起來,還沒到2萬人。對比一下今年的應屆生人數874W(當然不是說都去做金融),就算一個小零頭,競爭壓力也不少。就算你是天選之子,靠自身的努力進了金融行業核心崗位,也就相當於進了這個行業高薪領域的門檻了。
就像上面小金子老師在視頻中介紹的,就算「三中一華」,像這樣的大券商給應屆生的薪水也不是很高,幾乎都沒破萬,補助不多的,獎金就看命了,3個月到30個月都有可能,個位數是常態。所以,經常是15-25萬,投行的話裡麵包括了瘋狂出差的差補,我剛入行時候項目都不在北京,一年確實跑了300多天。

大部分核心崗位,大家參考15-25就行,包括了投行pe、投研、資管、金賃、銀行總行等等。如果運氣不好沒啥獎金發低於15也不是沒可能。

幾家頭部券商還有合資券商、大買方、頂級私募給的要高點,25-40,太高別想了,太少了。非要找的話可以考慮一下bat戰投,外資投行。

其他的,參考10-15吧,這是金融行業最真實的收入,所以,在金融行業的第一個100W也不是大家口中那麼輕松的,最起碼也要3-5年的積累。

03「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年薪百萬的金融人,無外乎兩類人:能拼,敢做!是不是懷疑說了一類人?NO!
「能拼」指的是有爹(有資源的也叫「爸爸」)可拼,畢竟在金融的世界裡,資源一直排第二(主要第一沒人敢領)。
有的人在入職的時候就是帶著項目進組的,就跟演藝圈帶資金組,說白了帶資源的人的加入,是幫平台賺錢的。「敢做」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我們金融民工的本質,就是本本分分的高級打工仔,不過這點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之前也寫過很多文章都介紹了也認可了金融行業的學歷要求還是蠻高的,除了這些條條框框外,還有的就是能力,能力強的話,也是可以彌補學歷的差距,畢竟大學生真的差不太多。把自己的基本功打扎實了,然後就差一個機會了(不過有時候能抓住機會也是實力的表現),很多大企在找實習生的筆試(專業知識)、面試(實操能力)的考核也不簡單。對於大部分求職金融的學生來說,最靠譜的還是提升能力,別無他法,另外,金融行業的幾乎所有崗位都要求快速的學習能力。求職金融,提前系統性准備,保持強學習力,養成快速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除了少部分可以拼爹之外,大部分人還是是靠本事吃飯的,一兩撥千金是不大可能,但踏踏實實努力,認認真真吃了該吃的苦,其餘的也差不了。


最後,以魯迅先生的一句話結尾:「世界上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

⑵ 兄台你好,我最近考慮去中融國際信託公司做客戶經理,以往是在三方公司做。

中融是信託公司中最激進的,項目最多,如果做客戶經理的話,進去就有幾百萬的任務,一般前半年給你600萬的任務,玩不成就不用做了,完成後,一年給你定1500---2000萬的任務,提成也比較可觀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能完成一年拿個五十萬很輕松。。如果是做項目的話是整個項目有做項目的團隊幾個人提點,具體多少不知道但是很不錯,一個信託經理年薪百萬以上,就看你做多少項目了。但是最近中融的項目剛性兌付的也不少。風險挺高。

⑶ 信託公司收入、前途和券商投行相比怎末樣

信託公司算高端?在金融行業中,銀行、證券、信託、保險你能說誰高端不高端?就行業來說這樣區分有失偏頗。金融行業是一個受監管的行業,其發展的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監管政策。評價一個行業的未來走向,要從監管政策去了解。
信託公司經過幾年前的生死邊緣後,現在突飛猛進,處於上升期。根本原因是監管政策的改變。但是其存在的風險就是杠桿,一旦有某幾只或一隻信託產品沒有做好風險控制,出現兌付風險,一下子就可能打垮一家公司。錢太好賺,就容易昏頭了。
券商投行看起來是很牛B,但是我認為已處於頂峰時期。新出的規定大大削弱了保薦代表人的含金量,券商投行本應在兼並收購、提供債券等多種融資工具等方面賺錢,而不是現在賺一個溢價發行的差價。所以投行未來也存在一個轉型的問題。
當然了,從技術價值來說,我個人覺得做投行比信託要高。

⑷ 我想賣信託產品,一年賣多少才能完成任務傭金是怎麼計算的請懂的朋友解答一下,謝謝。

這要看不同的機構了,有的機構剛開始完成一單就行,後來平均每月100萬就可以,像一般的三方;有點機構需要每月完成幾百萬的銷售額,像恆天財富,諾亞之類的,還有信託公司直營部;前者壓力小,但是沒有挑戰性,根本做不到掙錢的目的,提成也很低,大約0.2%左右;後者壓力大,但是底薪高,提成高,提成一般在0.8%以上的,年薪百萬真的不是夢。這就是差距,看自己的選擇了

⑸ 長安信託待遇咋樣和銀行比起來咋樣

信託經理肯定不會低於20萬,一般正式員工大概也有10幾萬,長安信託實力算是很不錯的了,待遇肯定要比銀行好的多。

⑹ 請問信託公司的待遇是這樣的高嗎

一般信託主要是做業務和銷售的收入會高,也就是創收的,其次核心勞動力主要是財務,法律及產品設計,一般用不到計算機的。所以除非你項目能力強或者業務能力強,否則都是不邊緣化的。

⑺ 三口之家年入三百萬在世界屬於什麼水平

年薪百萬是什麼概念?
一開始小茶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小茶是一臉地鐵、老人、手機的表情。

什麼水平,當然是高水平啊!
這還用說嗎?你知道2019年我國人均可支配人均收入是多少嗎?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去年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稍微高一點,為42359元,而村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才收入16021元!

看到了嗎,去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才3萬多元,你現在卻問我年入100萬什麼水平?當然是非常優秀的水平啊!
好的,我知道你可能說年薪100萬放在北上廣深不算什麼。但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根據網上公開資料顯示,深圳平均薪酬10477元。其中,高級管理平均月薪也只是21769元的平均月薪。

高級主管月薪2萬的話年薪也只不過24萬左右,所以年薪百萬在中國真的是非常優秀的水平。
其實年薪百萬不僅在中國范圍內非常優秀,在全世界范圍內都非常優秀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全球前十名高收入的國家裡,瑞士是83580美元排在人均國民收入第一位,挪威是以80790美元排在第二位,盧森堡是以78320美元排在第三位。
而100萬年薪人民幣,按照美元兌人民幣1:7的匯率來算的話,那就是年薪142857美元一年,已經遠遠超過第一名瑞士的年收入了。
那麼問題來了,假如年薪已經到達了百萬的級別了,肯定不會只是一味的打工上班了。
那麼年薪百萬的人可以做哪些投資呢?一起來和小茶看看。
年薪百萬可做什麼投資?
如果你已經做到了年薪百萬了,那麼肯定說你有資產千萬肯定不過分吧?
拋去那些不動產,可用於投資的款項也不少,那麼可用投資什麼理財項目呢?小茶選出了幾個靠譜的投資標的,你看看小茶講的有沒有道理。
①家族信託
家族信託是指高凈值人群委託機構代為管理家族財富而成立的信託計劃,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財富的傳承。簡單來說,你就是把你的資產交給一群專業的人去打理。根據信託法,一旦設立家族信託,投入至信託計劃內的財產即具備獨立性,無論富人離婚析產或破產、死亡,家族信託計劃內的財產都將獨立存在。因此,家族信託以確保子孫後代衣食無憂。

②私人銀行
私人銀行沒有一準確的定義。你可以把私人銀行服務理解為是銀行服務的一種,但是它專門面向富有階層的一種服務。比如說,私人銀行可以提供的服務有:
①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做投資理財產品;
②對客戶投資企業進行全方位投融資服務;
③以及對富人及家人孩子進行教育規劃,信託計劃的服務。

③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是銀行印發的一種定期存款憑證,到期後可按票面金額和規定利率提取全部本利。注意,這里講的是大額存單不是定期存款,小茶在這里也和大家講解一下兩者的區別:
①定期存款是記名不可轉讓的,而大額存單則反之。
②大額存單金額則都是整數,並且可以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轉讓。而定期存款金額可以不是整數,可以有零有整。另外,定期存款到期才能提取本息和,不可以在二級市場上交易。

⑻ 做信託項目經理是一種什麼體驗

房地產項目在信託公司的業務佔比在逐漸減小,信託項目經理只能哀嘆如今房地產項目不好做。現在的房地產行業的形勢並不是那麼的好,所以現在的信託項目經理,也不是特別的好做,甚至有時候想過改行覺得壓力特別的大

⑼ 基金,信託,證券,銀行哪個待遇好

待遇各有所長,不能一概而論。
基金(Fund)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它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狹義上的證券主要指的是證券市場中的證券產品,其中包括產權市場產品如股票,債權市場產品如債券,衍生市場產品如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證券學的學科體系是由從不同角度研究證券市場的行為特徵及其運行規律的各分支學科綜合構成的有機體系,主要包括傳統證券學理論和演化證券學理論兩大研究領域。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銀行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