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信託交易 » 銀行與客戶是信託關系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銀行與客戶是信託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6-08 08:30:05

『壹』 理財業務中銀行與客戶之間是委託代理關系還是信託關系

銀行中的理財業務大多是資金池或者代銷類,就是一個銷售和運作關系,信託是標准化的,門檻相對較高,主要針對銀行大額機構資金和私行客戶。

『貳』 信託與銀行有什麼聯系

參考如下網上摘錄就會理解:信託和銀行信貸都是一種信用方式,但兩者多有不同。
1、經濟關系不同
信託是按照「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經營宗旨來融通資金、管理財產,涉及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三個當事人,其信託行為體現的是多邊的信用關系。而銀行信貸則是作為「信用中介」籌集和調節資金供求,是銀行與存款人、與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2、行為主體不同
信託業務的行為主體是委託人。在信託行為中,受託人要按照委託人的意旨開展業務,為受益人服務,其整個過程,委託人都佔主動地位,受託人被動地履行信託契約,受委託人意旨的制約。而銀行信貸的行為主體是銀行,銀行自主地發放貸款,進行經營,其行為既不受存款人意旨的制約,也不受借款人意旨的強求。
3、承擔風險不同
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信託的經營風險一般由委託人或受益人承擔,信託投資公司只收取手續費和傭金,不保證信託本金不受損失和最低收益。而銀行信貸則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存放款利率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信貸資金的營運風險,只要不破產,對存款要保本付息、按期支付。
4、清算方式不同
銀行破產時,存、貸款作為破產清算財產統一參與清算;而信託投資公司終止時,信託財產不屬於清算財產,由新的受託人承接繼續管理,保護信託財產免受損失。

『叄』 信託公司與銀行的關系

沒有什麼直接關系。
只是由銀監會統一監管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
所以
信託公司
與銀行屬於直屬銀監會監管。
而實際上沒有多大的關系,
銀行有時會和信託公司合作,代銷信託,相當於第三方理財。

『肆』 信託與銀行的區別

1,經濟關系不同。信託體現的是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之間多邊的信用關系,銀行業務則多屬於與存款人或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2,基本職能不同。信託的基本職能是財產事務管理職能,側重於理財,而銀行業務的基本職能是融通資金。
3,業務范圍不同。信託業務是集「融資」與「融物」於一體,除信託存貸款外,還有許多其他業務,范圍較廣。而銀行業務則是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為主,主要是融通資金,范圍較小。
4,融資方式不同。信託機構作為受託人代替委託人充當直接籌資和融資的主體,起直接金融作用。而銀行則是信用中介,把社會閑置資金或暫時不用的資金集中起來,轉交給貸款人,起間接金融的作用。
5,承擔風險不同。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在受託人無過失的情況下,一般由委託人承擔。銀行則是根據國家金融政策、制度辦理業務,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存貸資金運營風險。
6,收益獲取方式不同。信託收益是按實績原則獲得,即信託財產的損益根據受託人經營的實際結果來計算。而銀行的收益則是按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利息,按提供的服務手續費來確定的。
7,收益對象不同。信託的經營收益歸信託受益人所有,銀行的經營收益歸銀行本身所有。
8,監管機構不同。
信託公司和銀行都有監管機構,銀行的上級監管機構有銀監會和人民銀行,信託公司的上級監管機構過去是人民銀行,現在是中國銀監會。
(4)銀行與客戶是信託關系擴展閱讀
信託公司的基本特徵:
1,信託是以信任為基礎,受託人應具有良好的信譽。
2,信託成立的前提是委託人要將自有財產委託給受託人。
3,信託財產具有獨立性,信託依法成立後,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受託人以及受益人的自有財產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運作的財產。
4,受託人為受益人的最大利益管理信託事務。
信託業務范疇含商事信託、民事信託、公益信託等領域。經央行批準的金融信託投資公司可以經營資金信託、動產信託、不動產信託和其他財產信託等四大類信託業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託公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

『伍』 銀行和信託公司是怎麼合作的,有哪些合作種類 我是小白,求大牛通俗解釋~~~

1.託管資金關系。這是開發信託產品所必須的,每一個信託產品,都要有一個銀行為信託產品設立資金專款賬戶,信託公司運用資金都要經過銀行,從而做到信託資金的銀行監管。
2.銷售關系,銀行幫信託公司賣產品,信託公司給銀行提成;
3.客戶關系,銀行開發低起點的理財產品,比如5萬起、10萬起、20萬起的產品,有些是用於投資信託產品的,銀行從中獲取利潤。比如信託產品年化收益率10%,銀行開發產品給到散戶是年化收益率4.5%……

『陸』 和客戶建立信託關系時應注意哪些方面的義務

以信託賬戶個別管理根據金融商品交易法(2007年9月實施), 有關外匯保證金交易, 由客戶那裡收取的資金, 是必須與公司的 資產分開作個別管理的。由本公司所管理的客戶的資產, 是利用本公司於信託銀行開立, 為保存客戶資產 而設的專用信託賬戶進行個別管理的。這個信託的委託人是本公司, 但受益人是客戶, 所以即使本公司發 生破產等嚴重事情, 每一相對顧客賬戶清算值之金額, 將會通過受益人代理直接歸還予客戶。緊急情況時 之退款與本公司的一般債務分開處理, 它是比一般債務優先獲得處理的。還有, 所謂「信託」, 是指身為受託 人的信託銀行可免受破產等的風險。另外, 本公司已與取得穆迪(Moody』s) 「Aa2」級、標准普爾評級(S&P) 「A+」級和評級投資情報中心(R&I) 「A+」級的三井住友銀行簽署了有關信託合約。

信託保管的對象金額及向信託財產的轉移信託保管的對象是保證金之有效結存, 是在由客戶處接受了預托的保證金、未實現之損益以及替換損益(但 只限截至兩個交易日前已獲認可的東西)之上加上下一個交易日的預算支付金額的東西。另外, 以外幣接受 預托的保證金亦將被換算成日圓, 成為信託保管的對象。
信託保管的對象金額於每個交易日的終結時間(美國東部時間下午5時, 日本時間即下一個交易日早上7 時或早上6時[夏令時間])進行計算, 當確定必需的金額後, 於東京下一個交易日的早上11時(在日本時 間即同一天)預托到信託賬戶。
另外, 本公尺透過將自己的資金投放到信託中, 令信託賬戶時常保持於對客戶必要之退還額以上之, 即使有意外發生, 亦可保障客戶的資產得以全數歸還。
此外, 有關新的或後加的受託保證金, 由客戶預托時開始至信託完成設立期間, 亦將依據法規, 與本公司 自己的資產明確地分別處理。

受益人代理當執行信託財產之管理時, 我們任命了能夠作出公正判斷的外部第三者公認會計師為」受益人代理」, 以代 表受益人, 即客戶之利益。
此外, 我們亦任命了本公司的風險管理負責人和監控負責人為」受益人代理」的」副代理」, 這名」副代理」除 了要負上保管金額的驗證之管理和監督責任外, 亦需於每一交易日確認信託財產之金額有否在應受信託保 障金額之上, 並將結果向」受益人代理」匯報。另外, 萬一發生本公司破產等之事情, 信託財產將透過受 益人代理, 由信託銀行退還給客戶。

信託保管服務的注意事項信託保管不是對本公司處理的外匯保證金交易作出保本的保證。在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時, 因匯率急劇的變動, 客戶或會有損失超過本金之風險。
外幣資產將根據每個交易日NY收市時之匯率換算成日圓, 再以日圓作單位全數進行信託。因此, 收取客戶的外幣資產時, 與以日圓作單位退還給客戶的外幣資產的金額未必一致。
萬一本公司發生中止付款或破產等事宜, 本公司將清算與客戶之買賣合約, 將外幣資產轉換成日圓, 扣除所有費用後, 再確定分配予客戶之金額。我們將此作為分配的」限額」, 相應清算時客戶的資產算出分配額, 再由受益人代理分配予客戶。
當本公司破產時, 客戶為了能得到金錢之分配, 必須根據」本人確認法」親自進行確認手續。客戶的個人資 料只是必要時才提供給受益人代理和信託委託人三井住友銀行。
只是向本公司要求信託的資產進行管理。因此, 三井住友銀行不會代替本公司負上對客戶 支付資金等的義務。客戶不能直接要求銀行退還保證金等之款項。

『柒』 銀行、證券、信託的區別是什麼

這三個不是一個概念,銀行是最基本的金融機構,提供最基礎的金融業務,吸儲放貸,受到銀監會的監管。證券就是我們說的股票,受到證監會的監管,股票操作需要自己來操盤屬於浮動收益類的理財方式,盈利情況完全要看自己的操盤能力的,最後是信託,信託公司受到銀監會的監管,其發行的信託理財產品,是100W起,年化收益在10%左右的高端金融理財產品。

『捌』 銀行和信託之間有什麼區別

信託公司和銀行的區別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表現:

(一)經濟關系不同。信託體現的是委託人、受託人、受益人之間多邊的信用關系,銀行業務則多屬於與存款人或貸款人之間發生的雙邊信用關系。

(二)基本職能不同。信託的基本職能是財產事務管理職能,側重於理財,而銀行業務的基本職能是融通資金。

(三)業務范圍不同。信託業務是集「融資」與「融物」於一體,除信託存貸款外,還有許多其他業務,范圍較廣。而銀行業務則是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為主,主要是融通資金,范圍較小。

(四)融資方式不同。信託機構作為受託人代替委託人充當直接籌資和融資的主體,起直接金融作用。而銀行則是信用中介,把社會閑置資金或暫時不用的資金集中起來,轉交給貸款人,起間接金融的作用。

(五)承擔風險不同。信託一般按委託人的意圖經營管理信託財產,在受託人無過失的情況下,一般由委託人承擔。銀行則是根據國家金融政策、制度辦理業務,自主經營,因而銀行承擔整個存貸資金運營風險。

(六)收益獲取方式不同。信託收益是按實績原則獲得,即信託財產的損益根據受託人經營的實際結果來計算。而銀行的收益則是按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利息,按提供的服務手續費來確定的。

(七)收益對象不同。信託的經營收益歸信託受益人所有,銀行的經營收益歸銀行本身所有。

(八)意旨的主體不同。信託業務意旨的主體是委託人,在整個信託業務中,委託人佔主動地位,受託人受委託人意旨的制約。而銀行業務的意旨主體是銀行自身,銀行自主發放貸款,不受存款人和借款人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