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些銀行能買到信託產品
因為出來幾件信託兌付事件,現在基本上都是銀行的私人財富部門才會配置信託,不對一般客戶開放了
② 買基金和信託哪個好 中信銀行與中融信託哪個好
信託穩定,基金浮動。中信銀行和中融信託都是正規的機構,產品合規和安全性上都沒問題。就看你,願意年化7-8拿固定回報,還是願意承擔一定比例的本金損失
③ 銀行賣信託嗎
銀行的理財產產品一般收益在5-6%,但是在三方資產管理公司購買的信託和在信託公司購買的信託收益都在10%左右,而從安全性上來說,銀行和信託公司都直接屬於銀監會監管的。你可以上好選網了解一下說上面有有人給你做詳細回答的
④ 買信託產品安全嗎
轉自網路:
一:法律層面
1,《信託法》第16條規定,信託資產具有獨立性,不能抵債不能被清算,具有債務隔離功能;
2,存在銀行的錢一旦發生債務糾紛,錢就不是自己的啦!(其它資產,如股票、基金、黃金、住房等等,全部要抵債的)
二:收益的實際兌現情況
1,自2001年《信託法》成立以來至今,信託業對投資者100%兌現收益,即使2011、2012年度,媒體不斷炒作房地產信託兌現壓力大,風險高,但實際上房地產信託的收益全部兌現!去網路搜下,看看哪個信託的購買者說自己買信託虧了?找不到!而其它金融產品,都可以搜到不少投資者虧損的。
2,再去去網路下就可以搜到2010年銀行一共38款理財產品沒有兌現預期收益!(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01011/2691084.shtml)
3,今年以來還不時爆出銀行理財產品虧損的,比如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理財風波,比如中信銀行鄭州黃河路支行上百人血本無歸的理財風波,再比如有客戶王女士在深發展理財,180萬被理成1萬(50萬理成1萬);雖然最後查出客戶買的理財產品不是銀行自己推出的,而是銀行業務員私下代理的黃金交易產品,高風險的,交易對手是家普通的投資公司,所以,即使在銀行買理財也要小心再小心。
4,股市就不用提了,哀鴻遍野。
三,從對風險的控制來看
1,信託類融資有幾個條件:A,融資人的資企資質,信用評估;B,還款來源是否充足?是否可以覆蓋本息?C,過去的經營業績如何?項目是否有較高的復合增長率?D,抵押物凈值如何?變現能力如何?一旦融資人還不起錢,是否可以及時變現抵押物?
2,銀行的風控指標呢?大同小異。銀行同樣也遇到融資人(借款人)還不起錢的時候,銀行的做法是處理抵押物,銀行的抵押率是70%,信託基本是50%以下。大不了銀行當做不良資產自己買單,信託也一樣。
請問:風控過程和指標一樣,做法同樣,抵押率信託更低,憑什麼說信託風險高?
四、從收益的分配來看
1,銀行給了大家低的利率,自己去賺大錢,利潤高到不好意思說,可以200米就開一家;2012年上市公司年報,最賺錢的10家上市公司裡面7家是銀行,16家上市銀行的利潤超過了其它2200多家上市公司。
2.騰訊財經圖片報告《萬億銀行理財與龐氏騙局》(原報道鏈接:http://t.qq.com/p/t/150353055164216)揭秘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主要來自信託與城投債,銀行發行理財產品再買信託,不做產品研發與設計,輕松賺錢收益差。看騰訊財經報道的下圖:
⑤ 在哪個銀行可以買到信託產品
信託產品是指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產品。信託產品可以劃分為貸款信託類、權益信託類、融資租賃信託類、不動產信託類。各個信託品種在風險和收益潛力方面可能會有很大的分別
⑥ 上海中信銀行下屬信託公司
上海中信銀行沒有什麼下屬信託公司!
1、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6.96%。
2、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控股股東為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0%;中信興業投資公司持有剩餘的20%股權。而中信興業又是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所以中信信託與中信銀行之間沒有任何所屬關系,各自獨立經營。只是控股股東都是中信股份而已。
⑦ 中信銀行家族信託最新的起點
中信銀行推出的家族信託業務,因聯合中信集團旗下中信信託和信誠人壽,可在當前法律框架內實現股權、不動產等非現金資產的移交託付。
中信銀行門檻3000萬元,部分地區應該有所差異,最低估計1000萬元可以做個簡單的保險型信託。家族信託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設計存續期限、投資方向、分配方式,按照當前的投資環境,年化收益率為7%至9%。
⑧ 我在中信銀行買的信託產品2年期限的,半年一付利息,現在還差3天到期限了,怎麼
你好,信託產品等待到期,本息都會返還的。耐心等著吧。如果有逾期,一般也就是在半個月之內。當然如果產品出問題,那就不好說了。
⑨ 中信銀行跟中誠信託是什麼關系
D
⑩ 中信銀行的理財產品信託類好嗎
嗯,應該還可以的。一般想買理財產品信託之類的找點小點的銀行,收益會比四大行高點。四大行太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