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配資公司的信託客戶在逐漸清退,還能做配資嗎
可以關注下 上海聯業金融,比較不錯的。
Ⅱ 把自己的資金繳到信託公司再配資安全嗎
只要信託公司本身安全,那麼,把自己的資金繳到信託公司再配資就是安全的;
現在國家也是允許信託配資的,杠桿1-2倍。
Ⅲ 信託配資最短簽多久
最短是兩天,今天進明天出,像雲華創投、贏在投資都推出的有按日配資的
Ⅳ 我是經過信託公司配資,用的是恆生HOMS系統,由於國家清理配資,我以於上月初就把帳戶里的股票全賣了
我有個賬號也是恆生HOMS系統,裡面還有股票賣不掉,不知怎麼回事,不是說資金只能出不能進嗎?
Ⅳ 把自己的資金繳到信託公司再配資安全嗎
一般情況下都是相對安全的,因為信託公司它後面有強大的資金進行支配,所以說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任何問題的,它的安全性也是比較高的。
Ⅵ 信託融資到底是怎麼回事
信託融資,簡單的說就是你有有價資產,比如房、車,采礦權、股票甚至藝術品、古董等等能在公開市場買賣的資產,但是缺現金,銀行不肯借給你,那麼你就只好承受更高的成本,找信託公司借,大約在10-20%左右。除非你想要股票配資1000萬起外,如果你要借的錢少於5000萬,就不用費事找信託公司了。再簡單的說就是你想投資於哪個項目,但是自己資金不夠,而且銀行也不有貸給你的時候,這時信託就能夠派上用場了,當然,信託的投資額一向都是很大的,起點100萬起吧。
Ⅶ 全國最大的融資配資公司是哪個
證券公司結構化信託配資,500萬起 ,年息11%,可以一配二,有需要電話聯系
Ⅷ 中國信託業發展歷史有哪些
中國的信託業始於20世紀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專業信託投資機構——中國通商信託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託總局。新中國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託因為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信託沒有能得到發展。
1979年10月,國內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宣告成立,此後,從中央銀行到各專業銀行及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紛紛辦起各種形式的信託投資公司,到1988年達到最高峰時共有1000多家,總資產達到6000多億,佔到當時金融總資產的10%。
我國信託業發展的幾起幾落有其客觀原因:
誕生時缺乏基礎,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基礎。「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是信託的基本功能,因此信託生存的首要條件是有「財」可理。建國以來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採取的是高積累、高投資、低工資、低收入的政策,民間基本上無可理之財。二是缺乏健全的社會信用基礎。
信託「以信任為基礎」,信任關系的確立和穩定是信託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國社會信用關系尚缺乏剛性,信用鏈條十分脆弱,契約意識較差;總體而言,信用基礎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設滯後,不完備。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正式施行,我國的信託制度才初步確立。在此之前沒有一部專門的信託法,也無其他明確信託關系的法律規范。這使信託機構的活動長期缺乏權威的基本准則,令信託業的發展陷入歧途。這些年來,信託公司主要從事銀行存貸業務、證券業務和實業投資業務,沒有集中到「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主業上來。
Ⅸ 資金經過信託公司配資後,比如按照1:2的比例。然後由私募公司進行股票買賣。私募以投顧的身份出現
您好,沖天牛很高興為您解答。
投顧的身份是對的,說明了就是代客理財,不同的產品性質不同對應的投顧身份的變化。這種就是所謂的基金產品。
Ⅹ 你好,請介紹一下配資的情況,特別是信託渠道
你好,請介紹一下配資的情況,特別是信託渠道:配資的優點:1、股票、期貨交易將會得到充足的資金支持。2、配資公司不提取盈利分成,客戶可以得到足夠的盈利;3、交易盈利部分全部屬於投資者所有,當然虧損也全部由投資者承擔,期貨配資公司不承擔交易風險。如果產生虧損,在投資者交納的保證金里扣除。股票、期貨配資公司只收取一定的利息,不收取交易傭金,會員費等任何費用。信託(Trust)是一種理財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制度和法律行為,同時又是一種金融制度。信託與銀行、保險、證券一起構成了現代金融體系。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