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對公益信託進行監管,監管手段
現代社會,由於人類集聚地財富越來越多,公益事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公益信託制度作為現代信託的一種獨特的產品設計,在促進公益事業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信託關系是一種特殊的財產管理關系,在信託法律關系的三方當事人(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中,受託人的地位最為重要。一個有效的信託,除了需要委託人在設立信託是具有相應的行為能力外,受託人也必須具備相應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才能受讓並管理處分信託財產。作為信託制度中具有獨特性的公益信託,在這方面表現地尤為突出。私益信託的受益人應當是清楚明確的或者在信託文件中指明一種方法能夠確定誰是受益人。而公益信託受益人的不確定性,使得公益信託受託人成為信託關系當事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中的核心。受託人制度成為信託法律關系本質的體現者。受託人的信託義務是否如實履行,必須要受到嚴格的監督和管理。
『貳』 慈善信託新鮮出爐,都有哪些優劣勢
(一)有效保證慈善信託財產安全
信託制度的獨特優勢可以將信託財產的所有權分割為名義上的所有權和實質上的所有權,使得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財產,這一點是公益法人和非法人社團所無法比擬的。慈善信託一般為不可撤銷信託,委託人一旦設置慈善信託,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和受託人的自有財產中分離出來。一方面委託人當即喪失其對該財產的權利,另一方面受託人的任何經濟糾紛乃至破產都不會影響財產的存在和使用,使得信託財產得以與委託人及受託人各自的債權人實現有效隔離。
(二)結構簡單,操作靈活
相較與公益法人,慈善信託在設立和管理上更為簡單、操作更為靈活、形式更為多樣。第一,慈善信託在設立上比較容易,僅須經特定主管機關許可,受託人要求比較寬泛。第二,慈善信託不屬於法人,沒有常設機構,具體運營由受託機構負責,無需支付額外成本。第三,慈善信託比較彈性,沒有存續期限的限制,可以提供較為彈性的選擇。由於慈善信託的委託人追求的是公益目的而非投資回報,因此不應按照現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包括不適用禁止利用媒體進行宣傳的限制,不適用合格投資者的規定,不適用對自然人委託人的人數限制,不適用對機構委託人的委託金額起點的限制,不適用對信託合同面簽和雙錄的要求,而應該鼓勵信託公司和慈善組織進行廣泛宣傳,面向廣大人群,不限金額、不限次數、不限人數、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地募集慈善信託資金。這一點正好與互聯網金融所固有的分散、小額、多筆、遠程、隨時、隨地等特點相契合,因此,慈善信託有望成為互聯網信託的試驗田。
(三)對受益人提供特殊的制度保護
信託監察人是對慈善信託受託人的活動進行監督的人,其行為目的是為了保護受益人之利益。信託監察人是慈善信託的特有制度,因為慈善信託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在慈善信託設定之前並不確定,因此,要讓不特定且不確定的廣大受益人直接行使信託法賦予受益人監督信託之權利,在操作上不可行;而僅依賴委託人來監督來保護慈善信託受益人的利益,在法律上亦不足夠。因此,信託監察人之設計正是針對慈善信託的特點,以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方式對慈善信託進行有效監督。
『叄』 慈善信託存在哪些問題
目前慈善信託的幾個特點讓我們感受到離這個距離有點遠。我們會看到受託人有大量的信託公司,慈善組織很少,或者只作為雙受託人之一。有些慈善組織的加入是作為慈善信託的項目執行人或受益人,或作為一個管道實現免稅功能,因為慈善信託按照當下的稅法,還不能享受公益捐贈抵扣的優惠,慈善組織的存在成了尋求稅收利益的必然選擇。慈善信託從本意上來講應該就是免稅的。又比如說慈善信託財產規模比較小,所有的慈善信託資金加在一起都不如一個集合信託計劃,可能品牌效應對信託公司來講大於公益效應。再者慈善信託的期限都是以固定期限為主,財產種類是貨幣為主,現在市場上僅僅是有一單的是股權形式,接下來還有幾單的出現還在觀望中。以上問題的出現不僅僅是在業界,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不明朗,或者有些政策存在大的誤區。
商業能解決社會問題,而慈善是起步於商業止步之處,就是說商業無法解決的問題才是慈善大有作為的空間。講究公益績效是對的,但是僅僅關注公益績效而忽視過程的慈善就犯了大忌,因為過程與目的不相吻合。
最後我以十三世紀波斯詩人的一句詩來結束今天的發言,「所有的人類都來自於同一軀體,最初是來自共同的精髓。如果時光用痛苦折磨一條手臂,那麼另一條手臂也甭想安然休息。」
『肆』 長安信託的慈善信託主要涉及哪些領域
長安信託的慈善信託涉及的領域包括教育、扶貧、環保、助老等多個領域。2016年9月1日《慈善法》生效當日,長安信託成功備案全國首批慈善信託。目前已經成立4單慈善信託,分別為「長安慈—山間書香兒童閱讀慈善信託」、「長安慈—環境保護慈善信託」、「長安慈—未來創造力1號教育信託」、「長安慈—民生001號慈善信託」落地單數居行業首位。
『伍』 慈善信託,投錢給它安全嗎
慈善信託最早起源於中世紀的英國。當時英國的天主教會逐漸演變為一個獨立於封建君主,僅服從於羅馬主教的團體,且信徒眾多。信徒們信奉生前捐贈給教會財產做善事,則能積福積德,死後可以上天堂的信念,將大量財產都捐贈給了教會,由教會來管理和使用,用於救濟和扶貧等,這便是慈善信託產生的雛形。當教會接受到的捐贈越來越多,所涉及的慈善事業內容也更加豐富,擴展到了教育、醫療、農業生產等領域,而同時英國皇室政權地位也更加岌岌可危。為了削弱教會勢力,同時也為了規范這種慈善捐贈行為,英國逐步形成了由法律規制和調整的慈善信託法律關系。
為引導和鼓勵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1601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通過議會頒布了《1601年慈善用益法》,這部法律確定了政府對慈善基金會的管轄權,並且創設了慈善監督制度和對從事法定慈善活動的基金會給予免除若干稅收的優惠待遇。另一方面,為了防止和杜絕慈善信託財產被誤用、濫用和管理不當的情況發生,英國於1853年成立了慈善委員會,建立起對慈善信託的全方位監管體系。這部法律對當時慈善信託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其作用甚至影響至今。
由於鼓勵措施有力,監管手段有效,慈善信託在英國十分發達,始終是慈善事業中佔主導地位的法律制度,涌現出一大批卓具影響力的慈善信託組織,創辦於1895年的國民信託就是其中的著名代表。英國國民信託是一個民間法人機構,通過籌集信託資金用來購買土地、歷史建築物、繪畫作品等財產以保護該財產,並以此為全體國民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它的主要收入來自會員的會費、捐贈以及門票收入、投資收益等。據該機構2007—2008年度報告顯示,當時已有會員356萬名,不僅來自國內,還有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任何人通過繳納會費均可成為其會員。國民信託擁有超過700英里的海岸線,250000公頃自然景色優美的土地,超過300處歷史遺跡、公園、古老的紀念碑和自然保護地等。國民信託宣稱,80%的國民居住地周圍20英里處,一定有信託公共財產;任何地方開車40分鍾,一定可到達一處信託公共財產。國民信託的觀光景點可供遊人參觀,會員免費,非會員則購門票進入。前述報告表明,參觀者達1500萬人,並有 52000名志願者為其提供免費服務。
隨著信託從英國走向世界,美國、加拿大、日本等許多國家引進和繼受了慈善信託制度,有的還發展出了新的慈善信託類型,其中以美國的慈善余額信託和優先權慈善信託最為典型。
二戰後,美國藉由戰爭之機大肆積累財富。從國家層面,為了使這些財富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美國慈善信託獲得了大好的發展機遇。迄今為止,美國的慈善基金會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都令其他國家難以望其項背。可以說慈善信託依託私有制的發展為基礎,從法律層面規制誕生於英國,成熟發展及繁盛於美國。
我國慈善信託制度確立於2001年,在時年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中,對慈善信託事業專列「慈善信託」一章,規定了慈善信託應當遵守的特別規則。
對於慈善信託的概念,歷來便有許多說法。作為通說的一種,認為慈善信託是以實現社會慈善事業為目的,並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的信託。它同時包含了「慈善」和「信託」兩個概念。從現今主要慈善信託實踐來看,它的特徵是顯而易見。
(一)以慈善為目的 以「公益慈善」而非「私益」為目標是慈善信託的首要特徵。所謂慈善,指對社會有價值或有重要意義的事業,它包括發展濟貧、教育、宗教、醫療、體育、科學研究、文化藝術、市政建設等方面。
(二)以不特定社會公眾為受益人 慈善信託受益人是指慈善信託在設立之初想要給予施善幫助的主體。由於慈善信託的公益性,這就決定了它的受益人具有不確定性,且這些受益人本身也對慈善信託財產不具有支配性的權利,他們無法對信託財產直接佔有收益,也不能與其他確定後的受益人共同分割整個信託的利益。
(三)設置專門機關進行監督 由於慈善信託受益人在信託關系中的弱勢地位,慈善信託必須設置專門的監督機構來保障整個慈善信託的運作,否則不但不能實現信託目的,反而還有可能對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傷害。
(四)享受稅收優惠 慈善信託本身的公益性質使得政府鼓勵它的發展,從而提供了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這種方式是一種更為經濟有效的發展公益事業的方式,不僅可以減輕慈善信託的負擔,同時也可以節省行政資源。雖然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或地區,如美國、日本、中國香港、台灣等地都對慈善信託做出了稅收優惠,但我國目前尚未制定相關稅制。
(五)永久持續性 相對於私益信託來說,慈善信託打破了「禁止永久性」原則。因為它運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創造更多更大的慈善價值,促進整個社會更加和諧有序的發展,所以也將得到社會大眾的永久持續性支持。
(六)適用近似原則 「近似原則」的中心思想是,一旦一項慈善信託的目的已經不再能實現或者已經實現但信託財產仍有剩餘的情況下,法院可以將信託財產用於與委託人意志最相似慈善目的。適用這一原則的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上發揮慈善信託造福社會的積極作用。
三、功能概述
(一)有效保證慈善信託財產安全
信託制度的獨特優勢可以將信託財產的所有權分割為名義上的所有權和實質上的所有權,使得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的固有財產,這一點是公益法人和非法人社團所無法比擬的。慈善信託一般為不可撤銷信託,委託人一旦設置慈善信託,信託財產即從委託人和受託人的自有財產中分離出來。一方面委託人當即喪失其對該財產的權利,另一方面受託人的任何經濟糾紛乃至破產都不會影響財產的存在和使用,使得信託財產得以與委託人及受託人各自的債權人實現有效隔離。
(二)結構簡單,操作靈活
相較與公益法人,慈善信託在設立和管理上更為簡單、操作更為靈活、形式更為多樣。第一,慈善信託在設立上比較容易,僅須經特定主管機關許可,受託人要求比較寬泛。第二,慈善信託不屬於法人,沒有常設機構,具體運營由受託機構負責,無需支付額外成本。第三,慈善信託比較彈性,沒有存續期限的限制,可以提供較為彈性的選擇。由於慈善信託的委託人追求的是公益目的而非投資回報,因此不應按照現有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包括不適用禁止利用媒體進行宣傳的限制,不適用合格投資者的規定,不適用對自然人委託人的人數限制,不適用對機構委託人的委託金額起點的限制,不適用對信託合同面簽和雙錄的要求,而應該鼓勵信託公司和慈善組織進行廣泛宣傳,面向廣大人群,不限金額、不限次數、不限人數、不限時間、不限地點地募集慈善信託資金。這一點正好與互聯網金融所固有的分散、小額、多筆、遠程、隨時、隨地等特點相契合,因此,慈善信託有望成為互聯網信託的試驗田。
(三)對受益人提供特殊的制度保護
信託監察人是對慈善信託受託人的活動進行監督的人,其行為目的是為了保護受益人之利益。信託監察人是慈善信託的特有制度,因為慈善信託的受益人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在慈善信託設定之前並不確定,因此,要讓不特定且不確定的廣大受益人直接行使信託法賦予受益人監督信託之權利,在操作上不可行;而僅依賴委託人來監督來保護慈善信託受益人的利益,在法律上亦不足夠。因此,信託監察人之設計正是針對慈善信託的特點,以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方式對慈善信託進行有效監督。
綜合評價:慈善信託,只要是正規的信託公司管理的,那投錢給慈善信託就沒有什麼問題。
『陸』 慈善組織存在什麼情況並逾期不改的,會被民政部門吊銷登記並予以公告
慈善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吊銷登記證書並予以公告:
(一)未按照慈善宗旨開展活動的;
(二)私分、挪用、截留或者侵佔慈善財產的;
(三)接受附加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違背社會公德條件的捐贈,或者對受益人附加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違背社會公德的條件的。
(6)慈善信託監管存在的問題擴展閱讀:
慈善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責令限期停止活動並進行整改:
(一)違反慈善法第十四條規定造成慈善財產損失的;
(二)將不得用於投資的財產用於投資的;
(三)擅自改變捐贈財產用途的;
(四)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或者管理費用的標准違反慈善法第六十條規定的;
(五)未依法履行信息公開義務的;
(六)未依法報送年度工作報告、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報備募捐方案的;
(七)泄露捐贈人、志願者、受益人個人隱私以及捐贈人、慈善信託的委託人不同意公開的姓名、名稱、住所、通訊方式等信息的。慈善組織違反慈善法規定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予以處罰。慈善組織有前兩款規定的情形,經依法處理後一年內再出現前款規定的情形,或者有其他情節嚴重情形的,由民政部門吊銷登記證書並予以公告。
『柒』 日本慈善信託管理人與監督人有何區別
慈善信託管理人:信託公司(一般是)
信託監察人:監督信託公司的人
信託監察人:對受託人的行為進行監督,依法維護委託人和受益人的權益。信託監察人發現受託人違反信託義務或者難以履行職責的,應當向委託人報告,並有權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捌』 關於慈善信託有哪些注意事項
注意管理人的管理資質。
最主要的是資金的投向。和收益的分配。這兩塊是一個慈善信託必須要熟悉和了解的。
『玖』 深圳市慈善信託管理暫行辦法出台沒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有關規定,為適應鼓勵社會捐贈的需要,深圳市慈善會(以下簡稱市慈善會)設立冠名慈善基金(以下簡稱冠名基金)。
為規范冠名基金捐贈和受贈行為,保護捐贈者(有關部門、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或個人,下同)、受贈者(深圳市慈善會,下同)和受益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冠名基金合理使用和長效運營,促進慈善公益事業的發展,特製定本辦法。
一、冠名基金的來源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願無償向深圳市慈善會捐贈資金定向用於安老扶幼、助學助醫、助殘濟困、扶貧賑災、慈善文化、公益環保、社會工作等各項慈善公益活動,可設立冠名資金,稱為「深圳市慈善會××(單位或個人稱謂)××(項目名稱)基金」。
二、冠名基金的形式
1、直接捐贈:捐贈者一次性或分期直接向市慈善會捐贈資金。市慈善會為其設立專項名稱,確定冠名基金:其中一次性捐資200萬元人民幣以上;分期到位的總額400萬元以上,可在3年內按每年均量定時到位。此類冠名基金每年以基金本金20%以上數額作為資助項目支出。
2、承諾捐贈:捐贈者承諾捐贈本金不少於1000萬元,或承諾捐贈的有穩定收益來源的固定資產經權威評估機構評估價值不少於5000萬元,認捐的本金(或資產)一次性移交市慈善會,或留在冠名單位,但市慈善會擁有所有權。此類冠名基金捐贈者每年以基金本金10%(或商定的資產收益比例)以上數額繳入市慈善會,作為資助項目支出。
三、冠名基金的使用、監督與撤銷
1、捐贈者與市慈善會就冠名基金的數量、用途、期限、使用、監督管理方式等內容簽訂書面協議,並共同組成本基金管理委員會並達成相應管理章程和管理方式,負責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履行協議實施承諾,對資助項目篩選、資助金額、資助形式等有最終決定權。
2、本基金管理委員會遵照國家相關法規和《深圳市慈善會章程》規定負責基金的管理運作,每年所產生的收益並入本金,同時可繼續接受原捐贈者和社會各界的慈善捐贈,不斷擴大冠名基金數額。
3、 遵照國務院400號令《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冠名基金總額的6-10%作為市慈善會的管理經費,包括但不限於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慈善宣傳和教育工作、提升救助和勸募能力的各類活動、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各類交流培訓等等。
4、冠名基金由市慈善會建立單獨財務科目,每年度接受專項審計,並向社會公布審計結果,接受捐贈者、市慈善會理事會和社會輿論監督。
5、設立每個專項冠名基金時由捐贈者與市慈善會根據本管理辦法原則簽訂捐贈協議和專項冠名基金管理辦法。
6、專項冠名基金可按約定條件自行解散;由於經營或其他原因,捐贈款項不能按協議要求到位,經雙方協商,根據捐贈人意願可撤銷;捐贈人違反本管理辦法及捐贈協議時,市慈善會有權撤銷該冠名基金。
四、冠名基金的實施程序
1、捐贈者向市慈善會提出冠名基金的項目申請報告,包括基金設立方式、受助方向等。
2、市慈善會按照冠名基金管理辦法審批後,雙方簽訂書面協議,明確冠名基金的名稱、數量、用途、期限、使用、監督管理方式等內容。
3、捐贈者按協議要求保證資金到帳,市慈善會按照實際到帳金額開具慈善募捐專用的收據憑證;或捐贈者按協議要求承諾捐贈資金(或固定資產)到位, 市慈善會有權實施監管並按規定獲得資助款項。
4、捐贈者持市慈善會開具的捐贈收據可依照國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相關稅收優惠政策。
5、由本冠名基金管理委員會按協議實施救助,並負責反饋執行協議及實施救助的情況。
6、市慈善會評估基金運作狀況,向社會和受益人公示宣傳捐贈者的愛心善舉,並給予捐贈者多種形式的褒獎和榮譽表彰。
五、附則
1、冠名基金是一項為國分憂、為民解愁的光榮事業,捐贈者和市慈善會應當履行冠名基金的管理職責,誠實守信,踐行承諾,維護冠名基金的良好信譽,擴大慈善救助的社會影響。
2、本辦法經深圳市慈善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通過後執行。未盡事宜由捐贈者和市慈善會協商解決。
3、本辦法解釋權屬市慈善會。
『拾』 如何更好地發揮慈善信託的作用
慈善信託的作用當然是用來做慈善的。怎麼更好的發揮就是要管理人更好的管理慈善信託,只要管理的好。那就能夠很好的發揮慈善信託的作用。